A-A+

案例分析,亲子沟通方法探讨

2016年11月15日 心理保健 案例分析,亲子沟通方法探讨已关闭评论 阅读 1,004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攸县文化路小学  张敏艺  
 
孩子,都说是上天送给妈妈最美好的礼物;可假设,孩子出现了某些行为情绪问题呢?是不是真的如老人家所说的,是“来讨债”的呢?
其实,只要妈妈肯花时间花心力,耐心的拆开问题外面层层包裹的丑陋的包装,真的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惊喜。
 
先分享两个真实的案例。
 
第一个案例:
国庆长假,14岁的儿子,喜欢宅在家里,妈妈觉得这样子对儿子身心不利,就想尽办法想把儿子带出去走走;当她试着跟儿子说:“儿子啊,咱们出去吃牛排吧?”儿子却说:“不去,我偏不去。”妈妈也问过“儿子为什么不想出去?”儿子说:“外面好吵的。”
类似的情形也有很多。
妈妈就很苦恼,问我:“我怎么样才能让儿子听我的建议出门呢?”
 
    表面上,这只是一个母子间沟通的问题,儿子叛逆,跟妈妈对着干;妈妈也觉得儿子很不听话?
可实际上,是因为什么呢?
 
    经过我们的探讨,基本上明了:其一、对于14岁的儿子来说,不愿意出去的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儿子从小到大,对于“出门”没有愉快的记忆;(这是个单亲家庭(孩子六岁时父母离婚),可能早年出门的气氛过程(父母吵架或者只有一方陪同)不太愉悦)其二、妈妈到现在也并不知道,儿子究竟喜欢去哪儿玩?有可能,以往出门,父母没有了解儿子的心愿,或者没有尊重儿子的意愿,玩的地方吃的东西都是儿子不喜欢的;久而久之,儿子就不愿意出门了。
    再接着,因为这个事件,妈妈发现了自己在跟孩子以及身边亲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是有些我行我素的;甚至,在对自己的妈妈,也就是对孩子的外婆(外婆一直跟孩子住,帮着妈妈带孩子)的态度,可能有时有些不太友好;那么,可能儿子无意识中也在模仿妈妈的某些行为,以至于,妈妈觉察到儿子对自己的态度,跟妈妈对外婆的态度,非常相像。
这是一个很愿意成长的妈妈,她说她懂得了:在今后的生活中,第一:得多征求别人的意见,多照顾他人的感受,对身边的亲近之人,尤其是儿子和妈妈,不管说话做事,尽量做到尊重平等。第二:可以用心策划一些出游活动,给孩子留下很愉快开怀的出游经历。(如果,类似的经历多了,孩子自然就会对出门这件事感兴趣了)
这位原本就很优秀的妈妈,事业也很成功,也一直在努力的学习和儿子沟通;那么,这个事件对妈妈的自身和亲子教育理念和方式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成长。
 
第二个案例:
    读高三的儿子,1米85的高个子,居然很怕蜘蛛蝴蝶之类的虫子。
有一天晚上,儿子在自己的房子里发现了一只大蜘蛛,就很害怕。妈妈就当着这个儿子的面,把蜘蛛打死了,扔掉了。但是儿子,还是很害怕,不敢一个人睡。于是,妈妈就让儿子睡在自己的房间里,自己和女儿睡一个房间。只是,没过多久,儿子就来敲门了,说:“我不敢一个人睡,要和妈妈妹妹一起睡。”
妈妈就很纠结:我到底是开门还是不开门?开门吧,这么大个的儿子怎么可以还跟妈妈睡?不开吧?儿子确实是从小就怕这些的呀。这个儿子,就在门外敲了半个小时的门,妈妈硬是没开。后面,这个儿子就回房间里睡了。插一句,他的爸爸最开始出门喝酒去了,后来回家了。儿子,这天晚上也没有睡好,第二天早上故意睡得很晚起床,故意迟到。
这位妈妈,心里一半忐忑一半内疚;在儿子中午回家的时候,主动跟儿子交流,告诉儿子自己内心的想法,然后也和儿子交流的很顺畅。
 
    我们在聚会的时候,就探讨:妈妈到底应不应该开门?
我们都认为:在那个当下,是可以开门的,先安抚下儿子,等孩子害怕的情绪宣泄疏通降低之后,再离开;也可以陪着儿子在自己房间里睡着,再离开。
 
    事情的表面现象是:妈妈是担心孩子,觉得应该锻炼孩子的胆量——这么大的儿子,还害怕这么小的已经打死的蜘蛛?
实际上,是因为什么?
(这位妈妈也是一直在修心理学,主修萨提亚。)
当我们一问为什么?
    妈妈就意识到,实际上是妈妈“不敢”开门;是儿子的行为触发了妈妈内在的恐惧焦虑。妈妈内在的恐惧是什么?恐惧一旦开门,孩子从此就会赖在妈妈床上不走,继续过度依赖妈妈;妈妈恐惧儿子不能够独立,不能够勇敢的去面对困难;妈妈焦虑的是“作为妈妈的我,我对待儿子是否是绝对的负责和正确?”
 
再者,孩子害怕蜘蛛这些毛茸茸的小动物,正是因为,父母从小给予孩子的安全感不够才导致的;并且,很大程度上,是孩子的重要他人,比如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把内心的不安全感传递给了孩子才会这样子。
 
    所以,妈妈也明白了,在孩子很害怕的时候,正是陪伴孩子成长的最好契机;在那个孩子最需要的当下,给予孩子安抚,也许,儿子的不安全感会降低很多;也不一定会要妈妈陪着睡觉。
这位很有智慧的妈妈,聚会回家,就再一次和儿子真诚沟通,母子之间满满的是爱和感动。
 
所以,我们看到了,孩子所谓的问题,呈现给妈妈的,真的是很别致的礼物;孩子,是来帮助妈妈成长的,孩子,是妈妈最好的心理师。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心理师?
    心理师是这样一种人:稳定的陪伴对方,像一面镜子似的照见对方,提醒激发引导对方学习改变,从而促进双方的改变和成长。
   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真的是妈妈最好的心理师。
 
其一:母子亲情,是这世界上,最浓最深的情。
    妈妈爱孩子,孩子也最爱妈妈,孩子在妈妈的陪伴下成长;妈妈也是因为孩子才成为妈妈,也是因为有孩子,生命更完整,也是因为孩子,才会更成熟稳重。更重要的是,妈妈最紧张的往往是孩子;妈妈也最容易,因为孩子去学习去改变去成长。
 
其二:孩子,跟妈妈互为表里。
    英国著名儿童精神分析师温尼科特说:妈妈的脸就像是一面镜子一样,孩子可以从镜子里“照见”自己是什么样的状况?
也就是说,孩子是每一天都被妈妈的脸催眠的。妈妈的情绪妈妈的脸,直接关系着她们会催眠出一个怎样的孩子!
那么,相对应的,另一方面,孩子,往往是妈妈的一面镜子;从一个孩子的身上,很容易,看到妈妈的影子。
    如果,一个孩子看起来是很可爱的自信的活泼的;那么,他的妈妈也多半是“充满爱的、轻松愉悦的、自信的”;相反,如果,孩子觉得:我不够可爱,是让妈妈有负担的,我可能会遇到倒霉的事情,我也不会把事情做好。那么,孩子的妈妈,多半总是焦虑担心的,多疑不信任孩子的。
    当然,我们在这里,要强调一点,如果,妈妈们给了孩子一些不好的影响,妈妈们是无意识的,他们也不想这样,因为妈妈们自己是这样子的;无论是谁,给不了别人,自己没有的东西。
但反过来说,也正是因为这样子,做妈妈的,如果能够在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能够勇敢的面对学习改变,真的是可以随着孩子一起,再次的幸福的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所以,我们说,每一个孩子,是妈妈最好的心理师。
  
那么,妈妈们要怎么做呢?
    首先,作为妈妈,还得多问问自己:我是不是一面好的镜子?我在看到孩子的时候,是不是在“照见”一个“可爱的独立的自信的神奇的小生命”还是只看到自己的烦恼忧愁焦虑不满足?
 
    妈妈们,如果看到的仅仅是自己最最爱的孩子本身,我相信,在每个妈妈心目中——小宝贝对我笑,是这世上最美的风景;宝贝喊“麻麻”,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最了不起的是:我们家的娃娃会写“人”;最窝心的是:我家小子瓮声瓮气的说:妈妈,你要小心点哈;最神奇的是:怎么一眨眼,宝贝个子就窜这么高啦,可以把手搭在我肩上,笑眯眯的喊我“矮子”……这一幕幕,真的是为人父母最美妙的体验。
 
    可是如果,妈妈在看孩子的时候,看不到孩子本身,只看到自己的烦恼忧愁以及种种未满足的需求期待,那么,妈妈们在看到孩子朝自己笑的时候,也许会瞪着眼说:笑笑笑,我还有一堆尿片没洗呢;在宝贝奶声奶气喊妈妈时,会不大情愿地应着,甚至没注意没有回应;在孩子高兴的告诉妈妈自己会写字了,妈妈不会表露出欣喜,更不会表扬鼓励孩子;在孩子表示对妈妈的关心时,会黑着脸说:我知道的,你把你的学习搞好我就谢天谢地了!在孩子把手搭在妈妈肩上,得意的打趣妈妈“矮子”时,妈妈可能会把宝贝的手扯下来,没好气的说:干什么?喊我矮子?没大没小的……
如果是这样,孩子体验到的是什么?是被讨厌、被拒绝、被推开、被漠视、被疏离、被打压着去学习……长期如此,孩子的心态是怎样的,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各位妈妈们,虽然我们可能面临着,一地鸡毛蒜皮的生活,猝不及防的意外,让人憋屈懊恼的琐事;可是,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一定一定尽量要充满爱意的看着孩子的眼睛,要全身心的投入,要及时的回应,要保持良好的情绪……
 
    当我们有情绪的时候,不妨经常温习一下纪伯伦的那首诗《论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天使;他们是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使命来体验自己的生命;为人父母的,给孩子的最好礼物是:欣赏孩子,让孩子成长为他自己。 
    其次,如果真的看到的是孩子的问题,妈妈们该怎么办? 
    那么,第一点,妈妈们一定要明了,孩子,天生是很爱自己的妈妈,会不自觉的想要讨好妈妈得到妈妈的喜爱想要跟妈妈保持良好的母子关系。可是,如果有一天,孩子捣乱,故意惹妈妈生气,一定是母子之间关系的某个点让孩子难以忍受到不得不以破坏跟妈妈的关系来引起妈妈的注意或者发泄自己的不满的情绪。
 
     第二点:那么,如果,真的是,跟孩子在沟通交流以及关系上出现了问题,那么,我想,做妈妈的,一定一定不要急着去责怪孩子,而是去好好观察孩子,孩子是否是有哪些未满足的需求?是否有哪些异常的表现?有什么样的负面的情绪?
还是以案例来说。
 
    昨天有位妈妈说,孩子回家总是玩到很晚才做作业。妈妈老催他也不管用,妈妈很不能理解,这孩子后面也不是不会做,做的也挺快,那他磨蹭个啥呢?
结果一仔细问才知道,这孩子跟爷爷奶奶住,奶奶每天希望孩子八点就到床上睡觉,孩子是个读小学五年级的男孩,自然不愿意,就只能尽量先玩再作业——不然,做完作业,就得被催着上床睡觉了。所以,拖延只是为了延迟睡觉的时间,多一点玩耍的时间。
    那么,如果可以就这一点,跟孩子很好的沟通交流:约定一个孩子和奶奶都同意的上床睡觉的时间,但是前提是孩子得先完成作业再玩,或者在规定时间内,孩子自己自由做主分配做作业、看书、玩耍的时间?基本上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
 
    还有一个读初二的小孩,跟我倾诉自己的烦恼:我爸爸妈妈总说我“聪明”,可实际上我在小学是很努力的;到了初中就更加努力,可成绩还是一直在下滑,别的同学爸爸妈妈很紧张,可我的爸爸妈妈居然像没事人一样,也不说我,也不骂我……
    嘿,各位父母们,你们看到了吗?每个孩子的内心需求感受是不一样的,可能你们夸孩子聪明,不给孩子压力,有时也会让孩子不开心。在表扬孩子的时候,一定要重过程的努力,看重的是可以持续发展的能力,少贴标签;在看待孩子的成绩上,也要适当的给于关注,否则孩子会以为把妈妈不关心自己。
所以,一定要用心的去观察自己的孩子,给孩子最需要的爱。
 
    第三点:如果,万一沟通无效,那么请妈妈先回到自己的感受上来,对于孩子的行为表现,我的情绪来自哪里?我的情绪是什么?我是否有哪些做法会让孩子感觉到不舒服?
还是拿案例来说话。
    儿子念高二,妈妈的感觉是儿子不听话不服管。
    妈妈讲到:儿子老说做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会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叫我不要操心。可他还总是跑去打球,我不管等下他学习下降怎么办?(实际上孩子的成绩跟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于是,妈妈总担心儿子,会想方设法去插手儿子的事。儿子当然不乐意有抵触,所以,一来二去,关系就会紧张啦。
     这件事,就很明显:高二的孩子,已经有自己的自主意识,也能够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只是,妈妈感觉自己,突然不被儿子需要了,觉得有点被推开被拒绝了,心理有失落也有焦虑。并且,把这部分情绪投射给了儿子。只要妈妈肯把这部分焦虑担忧情绪放下收回,问题基本上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还有一个,是我女儿的事情。
    我女儿从从小到大,没有剪过指甲,脚趾甲都是自己捧到嘴巴里咬掉的。我们夫妻俩什么“威逼利诱”的招都用了,都不奏效。
而当我学了心理学之后,知道女儿咬指甲,是因为内心有过多的焦虑;因为,我学心理学之前对女儿是很严格要求的。那么,之后,我对女儿的态度就有了很大的改变,经常有意识的给女儿减压宣泄情绪。很奇妙的是,当我放下过多的期待焦虑之后,我都不知道,咬了十多年的指甲的女儿,突然间就停止不咬了,指甲长得老长,要我们帮忙剪指甲了。所以,现在,我每次给女儿剪指甲的时候,都觉得很幸福。
 
    所以,亲爱的妈妈们:只要妈妈们肯用心,一定可以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期待、恐惧以及心底深处有缺失的那一部分自己。当妈妈愿意去看到自己的这一部分,愿意为之去努力觉察改变,那么内在便会整合,内心更加的丰盈,更有力量和爱。
当妈妈自己成长了,看待问题的高度和态度便会改变,投射到孩子身上的负面情绪收回来了,那么孩子也会相应的成长,也许,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龙应台说,父母,是一场得体的退出;而我觉得,父母与孩子,更像是一场生命的美妙相遇——父母与孩子一起,在爱与生命力的融和剥离中,再次品尝最真挚的亲情与依恋,最深刻的恐惧与喜悦,最难得的看见和成长!
 
孩子,真的是妈妈最好的心理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