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家中的越界行为

2016年12月06日 社会心理服务研究 家中的越界行为已关闭评论 阅读 978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徐瑶转载与您分享,祝您多点开心,少点烦恼!谢谢收藏) 

       生命的延续是人类和动物的本能,当成年后具有性能力时,个体即开始幻想自己的另一半以及和另一半结合产生的子代,这是个体成熟的标志之一。妻子怀孕时,小夫妻开始构想下一代的样子和将来生活。这些构想中既有已获得的经验,也有未曾实现的愿望。未曾实现的愿望投注给子代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已经获得的经验。这些未了愿望的投注过程即投射,孩子接受到这些不属于自己的情绪、想法、意志等,逐渐内化,形成投射性认同。

越界行为

      一个频繁在微信或微博中晒孩子照片的母亲,她想告诉大家的是:瞧我的孩子多漂亮、可爱、聪明,每个姿势和表情都那么的不同。其实接受信息者很难区分海量照片中的细微差别,而母亲以为大家能够如同自己一样去观察孩子的行为、表情、穿着的不同,并想象大家会和自己拥有类似的情绪。在实物家庭中,父母的这种关系投注可以很好的培养孩子的自恋需要,对人格形成是有帮助的。但是过分袒露于公众媒体,显然是这个母亲的需要。这种需求会无形中让孩子过分注意自己行为和情绪的差异去迎合母亲,因为这时候母亲才会开心,自己才是好孩子。晒孩子照片满足自己内心缺失的行为让孩子成为了一种工具,即物化。物化让本应该只属于个体的情绪和行为成为了他人需求,容易迷失自我。母亲的这种行为可能是为了满足幼年被忽视的创伤,让自己退化到儿童期来满足自己的缺失,而孩子却承担了父母的功能,这种“在其位不谋其职”的亲子互动模式被称为家庭关系中的越界行为。在过度越界的家庭关系中成长的儿童,成年后与其他人的关系中也会带有界限不清的特质,阻碍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抱怨的母亲

      抱怨的母亲总觉得自己生不逢时,当初的社会环境或错失良机让自己失去了成功的机会,如今在一个人际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处处被刁难,是人际斗争的牺牲品。这种抱怨背后隐藏的是从未被满足过的愿望,就像婴儿期的孩子对一切未知充满好奇和美好的期待。这种对不公平、错失良机、人际复杂等的抱怨其实是自己欲望的复杂和未满足。这种妈妈大多是口欲期出了问题,生存让这个时期的孩子充满无止境的欲望,每天要吸允无数遍妈妈的乳房。如果你不帮我,我就活不下去了,但是她永远无法被满足。这种抱怨更像一种索取同情,在生活中往往只有她的孩子会成为忠实的听众。可以想象,一个像婴儿一样到处索取怜悯的妈妈,孩子会怎样呢?孩子会像父母一样去照顾婴儿期妈妈的感受,承接她的愤怒。这种愤怒如果反向形成,自我攻击即抑郁;如果外向投射,多见于反社会型人格,或双相障碍即躁狂抑郁交替出现。

      前段时间流行的一句话是“中国的男人配不上中国的女人”,即中国的女人在外表、气质、学识等方面与西方国家已经相差无几,但是中国男人在穿着、礼节、气质等方面与西方国家差距较大。其实觉得男人配不上自己的中国女人不在少数,指责老公没有出息、窝囊废、没有品位,成为了她们的家常便饭。子女稍有差池,便肆无忌惮的用语言指责(因为只有孩子才能被他指责)。她们体会不到对方的痛,让对方的自我功能支离破碎。这种处处指责批评攻击的妈妈被弗洛伊德称为“头顶阴茎”的女人。她们用这种“女性阴茎”反复的插入别人身体,寻求快感,指责后总有一股欲罢不能的爽快感。所以,是否“有其父必有其子”,要看妈妈如何看待父亲。嫌弃丈夫的妻子,总希望儿子不要像他老子一样没有出息,结果往往儿子和父亲一样窝囊下去,永远满足了母亲的插入快感。

无微不至的母亲

     文青是一个23岁的焦虑症女孩,她有一个无微不至的母亲,对女儿的照顾渗透到各个领域:每天几点起床,早饭吃什么,出门穿什么衣服,今天天气如何;到了单位如何和领导沟通,如何和同事相处;如果工作不满意,立即会联系好下一家单位供女儿选择;甚至背着女儿到领导家中拜访。结果从名牌大学毕业的女儿工作2个月就病了,如今一病就2年多。“无微不至”的母亲显然是通过孩子婴儿化的需要来满足自己的全能感,有一种崇高的被需求感。而这种停留在俄狄浦斯前期的全能需求往往致孩子生病,丧失自我功能,即使成年也难幸免于难。

疾病缠身的母亲

      另外一种母亲是疾病缠身,部分是确有疾病,大部分是躯体化表现,将自己退缩成一个需要别人照顾的角色,表面上看加深了与孩子的亲密度,塑造了一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实质上是压抑里自己内心的乱伦需求,巧妙的将孩子置换成她父母的角色。

过度严肃的父亲

      中国有句俗语“严父慈母”,父亲在家中扮演“黑脸”,一副严肃的权威角色,而太严肃的父亲往往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选择隔离。曾奇峰老师在一次讲课中举个很有意思的比喻:孩子是父母性爱活动的愉快产物,父亲面对这样一个愉快的产物尽然严肃不苟言笑,那只有一个解释,就是父亲内心有一个更加可怕的东西。这个让父亲可怕的东西就是“乱伦”。严肃的父亲对儿子压抑的是同性乱伦焦虑,所以儿子发展为同性恋的机会大大增加。而有一个严肃父亲的女儿,对于性爱有着强烈的渴望,边界不清晰,可能婚姻情感反复受挫。

工作狂父亲

      一心扑在工作中的父亲视工作为生命,让整个家庭的父亲在位缺失,孩子和妻子都有很强的丧失感。过度沉溺工作的父亲是为了避免和孩子有实质性的接触,回避内心的乱伦焦虑。这样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游走在碌碌无为中,接纳了父亲的回避,憎恨那个曾经比自己还重要的“工作”,常常有挫败感,容易出现抑郁。

脾气暴躁的父亲

      父亲角色的另一种越界表现是和妻子对着干,你让我穿西装我偏穿休闲服,你让我打领带我偏穿T恤。他常常因为家庭琐事肆无忌惮地指责妻子,发泄情绪。这种肆无忌惮其实是“精神裸体”,相当于儿童期随地大小便,不在乎时间地点,只顾及自己的需求。

僵化的家庭氛围

     家庭中缺乏生机、谈话范围狭窄、过度象征化等也是越界行为的表现。这样的氛围背后是恐惧真实情感的表达,家庭禁忌让孩子失去了感受真实情绪的机会和能力,他只能通过父母传递的非真实方式来意会。躯体化最容易出现在这种家庭中,体弱多病的孩子,往往是这些越界关系的产物。

隔代养育

      中国家庭结构中最常见也被文化推崇的是三代同堂,隔代抚养在当今社会比比皆是。隔代抚养和多代同堂的结果是父母无法直接面对孩子,需要父母或长辈的插入来稀释越界行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回避亲密关系的,但是隔代亲是一种令人好奇的现象,似乎父母也接受这种不受孩子打扰的方式。这种隔代养育就是一种遗弃,孩子的紊乱行为表面看是爷爷奶奶娇惯形成,其实是孩子对这种遗弃的愤怒和抗争。还是套用曾奇峰老师的那个比喻,愉快的产物交给别人抚养了,百思不得其解!

儿童焦虑

     儿童发展至3-5岁会有俄狄浦斯期的乱伦焦虑,这是正常心理发展过程,也是人格完善的必经之路。孩子有爱上异性或同性父母的本能,这个时期父母如果表现出上述提到的越界行为,会让孩子的部分或全部自我功能压抑,在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对他人理解等方面功能严重受挫。我爱你们,想和你们“谈情说爱”尽然都不被允许,还要揣测成年人的心思。我国人群中特有的防御机制:自我功能剥夺和自我功能外包就是通过这种不被允许形成的,他们常常“忘我”、“无我”的工作,处处为他人着想,毫无边界的插入到别人的生活中。最近落马的官员们,毫无列外的均有“通奸”或“不正当男女关系”,就是典型的越界再现。当我无私奉献、拼了命的获得某些“成功”和“自我实现时”,才翻番醒悟,我需要的原来是一种被压抑的乱伦关系。

儿童智力压抑

     儿童的越界表现还表现在智力压抑上。如果我聪明了,就可能要离开父母,那我就不是好孩子。这种智力压抑尤其表现在对他民族知识的学习上,比如语言。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其他科目很优秀,但是外语很差的学生。某种意义上说,外语学不好意味着不会分离,而这种不分化即越界。有一种有意思的现象,我们可能很自然的和家人或爱人说“I love you”,但是很少会坦然的说“我爱你”。熟练的运用另外一种语言可以很好的缓解越界焦虑,而外语学不好可能就是为了防御这种压抑了的情绪。

      弗洛伊德说,儿童与父母早年的互动模式即成年后与其他男性和女性互动模式。因此,家庭关系中的越界行为对于个体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决定着将来个体的分化程度。父亲、母亲、孩子在家庭关系有着属于自己的角色,角色功能失调就会导致序列混乱,影响个体化的充分发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