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长沙有一盏24年不熄的心灯

2016年12月27日 健心资料 长沙有一盏24年不熄的心灯已关闭评论 阅读 1,141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黄军山转载与您分享,祝您多点开心,少点烦恼!谢谢收藏)

     在每年5月的长沙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中,各个学校举行的活动丰富多彩。历经24年9000多个日夜,咨询中心这盏灯每晚都会被点亮。这些保存了20多年的手抄《谈话记录》已经发黄发脆,却纤尘不染。
     走进长沙市芙蓉区荷花园的恒业巷,抬头就可以看到长沙市教科院北栋201室那盏灯,从1992年3月到今天,每天晚上18时到晚上21时,都会被人点亮。 长沙市教科院的门卫杨保华说,无论刮风下雨,寒来暑往,都有各个学校的心理老师准时来到这里值班,从未间断。她已经习惯将那盏灯当作钟表,时不时打量一下,灯亮着就说明还没到21时,灯熄了就是过了21时,她可以锁上大门休息了。
     长沙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历经9000多个日夜,已经由城郊发展成为中心城区——而每个夜里,这盏灯下都在上演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心灵对话,都在实现一次又一次的心灵救赎,都在为一个又一个迷失的灵魂照亮前路。
   
      点亮一盏灯 照亮一座城
 
      上世纪90年代初,“第一代”独生子女陆续走进学校。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家庭结构的历史性急转弯,使得冷漠、自私、无法合作等一系列问题在他们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同时,这一代孩子也比以往任何一代的孩子承受着更多的期待。逐渐进入青春期的他们,没有办法去消解来自生活、学习、情感上种种困扰。那时,“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进入教育的话语体系,更谈不上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这些问题属于学校德育工作的范畴。但是,长期从事学生德育的长沙市教科所(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前身)党委书记黄山在接触到大量学生的个案后,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定要做点什么!”1992年3 月,经过黄山的倡导和努力,就在她自己的办公室,挂牌成立了“长沙市中小学生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的“黄埔一期”,是来自长沙8个学校的德育副校长、德育老师。他们8个人,每两人一班,隔一天上班。作为知心姐姐、知心大哥的他们,通过书信往来的方式,与当时渴望得到理解、期待得到帮助的心灵搭起了沟通的桥梁。在书信无法满足的情况下,也约来了孩子们来到咨询室面谈。这样,长沙心理健康教育的“星星之火” 被激情点燃,且逐渐呈现燎原之势:
      1995年5月,长沙市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热线2235566、2255569开通,后更名为长沙市中小学生心里话热线。1995年到1997年,长沙市有雅礼中学、长沙市一中,长郡中学等11个学校配备了专业的心理老师,心理学专业力量开始进入到这支队伍中来。
       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广泛应用,咨询员们除了传统的电话、书信和访谈方式,逐渐使用电子邮件和QQ等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孩子们对父母都不愿提及的“心事”,面对一位位“知心姐姐”“知心哥哥”总能直抒心怀。2004年9月14日,长沙市未成年人心理发展咨询中心成立,后更名为长沙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黄山等第一批心理咨询志愿者们从一开始就定下了规矩:所有参加咨询的老师都是志愿者,从事的是志愿服务,所有费用就连往来车辆费都是自掏腰包。
      第一批志愿者、后来担任过长沙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的陈出亚说,二十多年以来,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专家作为咨询员参加这些工作都没有任何报酬,完全就是靠着老师们的热情。直至2004中心成立,才给志愿者们每次按30元发晚餐费与交通补贴。
       24年间,尽管咨询的方式在变,但是有两件事却一直未曾变过:情怀不减,心灯不灭。
 
       从一念到执着,拨亮心灯一盏盏
 
      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大年初四,陈出亚在儿子的生日晚宴上,接到一个经常咨询的高三学生毛毛的电话,他和母亲产生了剧烈的冲突,陈出亚感觉事态严重,于是便丢下碗筷,推着自行车,撑起雨伞,来到毛毛的家中。毛毛对学习焦虑和母亲对毛毛高考过高期望是问题的焦点,陈出亚和毛毛母子俩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深入交谈,毛毛和母亲终于握手言和。当陈出亚从毛毛家出来后,小雨停了,路灯下雪花飞舞。
       在此后的几个月中,陈出亚一直和这对母子保持“热线”联系,直至毛毛顺利地考上了大学。
      “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家庭。”从教多年,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学生,在陈出亚的眼中,学生们常遇到学习压力大、人际交往不畅问题等,归根结底都与家庭有关。90年代初,“知心姐姐”王恬就默默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之中。2005年至2007年,这些年她一直在长沙市未成年人心理发展咨询指导中心工作。
       一年腊月的一个下午,“知心姐姐”王恬正要下班时,电脑滴滴响了两下,QQ上显示“姐姐在吗”和一个哭的表情——原来是一个离家出去的少女不愿回家。足足三个多小时的耐心开导,少女解开了心结,终于回家了。王恬走出办公室,此时外面一片漆黑。“那个时候,我心里觉得无比亮堂,因为一个孩子的心灯点亮了!”
       如今,虽然已经退休,但王恬一直坚持自己的工作:做孩子们的“知心姐姐”——每天上午9时,“知心姐姐”王恬的QQ都会准时亮起。
      2012年,王恬的心脏病发作,出现了心源性休克的症状,心脏随时可能停止跳动。出院后,为了让母亲有更好的休息,她的女儿一度将家里的网线剪断。可让女儿不解的是,网线断了理应清闲的母亲反倒是郁郁寡欢,情绪低落。2014年,王恬家里添了孙子,但这位“知心奶奶”经常带着孙子,让爱人开着车,来到各个学校开展心理讲座。王恬说,人还是需要一种精神,帮助那些孩子们解决了问题,自己的心情总是感到快乐。
 
      “前辈们是如此,后来者更要坚持!”
 
       梁珊,曾在长郡中学任专职心理辅导教师11年。2007年,她来到长沙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工作,这也是长沙市第一个专职心理教研员。
       她给记者讲了几个感人瞬间:长沙市一中胡艳、长郡中学的梁琪、雅礼中学朱芳等几个老师都是怀孕后还挺着大肚子来值班。2008年那场冰灾中,家住河西的麓山滨江中学的周丹老师,因为路面结冰,于是,梁珊打电话通知她别来。可她毅然踏着冰冻的路面,从河西赶到河东来值班。家人们很是不解,这么大的雪,又没有值班费,何苦这么执着?周老师可不这么想,她说,既然接了这活儿,就应该不计个人得失。电话前的这份守候,是责任,更是奉献。
      长沙市实验中学周宇寰老师是心理志愿服务队伍里“队龄”最长的,到今年已经15年,今年9月,当梁珊告诉他现在年轻的志愿者们可以担当重任了,老志愿者可以换岗了。周宇寰老师不无伤感地说:“这么多年,我都习惯了两周一次来心理中心值班了,这一换下来,还真有点不舍、不习惯呢。以后心理中心只要有需要,我随时可以继续来服务。”
      在长沙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梁珊从柜子里搬出一摞厚厚的《谈话记录》《咨询记录》。因为年代久远,这些手抄本已经发黄发脆,记者轻轻一拨,却纤尘不染。  
      翻开一页页谈话记录,看到无数个学生在他们帮助下走出心理阴影。梁珊告诉记者,24年里,长沙市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热线共受理咨询一万多人次,还有数不清的通过QQ等在线方式咨询的学生。
      一万多个孩子,当他们在碰到学业、人际关系、青春期躁动等问题时,有一盏心灯,始终守候于此,为他们照彻心灵的寒夜。那一份情怀,静美如初;那一种守望,温暖了孩子们顾影自怜的孤寂。
 
      从一盏到千盏 从一根线到百花开
 
     近年来,长沙市大多数中小学都在校内配备了专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建设了心理咨询中心。“一般问题都可以在校园内得到解决了。”
      指导和帮助学校建立心理健康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这些工作都已成为长沙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新职责。
      在湘府中学沙盘活动室内,记者看到,学生可以任意选取摆放在旁边的动物类、植物类、水果类、房屋类、家具类、神话类等模型进行排列摆设,心理老师运用投射原理,和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放松训练室内有一套先进的智能身心反馈训练系统。心理宣泄室内立着一个大型的“不倒翁”,学生可以在心理老师指导下通过击打“不倒翁”来宣泄自己压抑的情绪。
      “这几年来,我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师生的观念转变了。”长沙市实验中学的心理老师毛巍嶷告诉记者,以前学生会比较忌讳心理咨询,生怕被别人误解为“有病”,前来咨询都是偷偷摸摸地。而现在,学生会大大方方地预约,心理教师从过去的‘灭火队员’,成为了陪伴学生健康成长的好伙伴”。
      不仅如此,在很多学生眼里,心理老师是很神奇的。记者在长郡中学心理教师梁琪的微信里看到她与现在北京大学上学的黄同学一段对话:
      梁琪:“你写的书已经收到,看了目录,是很不错的一本书,真是谢啦!”黄同学:“比起梁老师当年对我的帮助,这只是滴水之意,您可能想不到帮了我多少,但心理老师就是这样神奇,能够理解任何境况下的人!”
      今年高考前夕,长郡中学易同学的爷爷突然去世,他自小就和爷爷生活在一起,感情很深,当失去亲人和高考压力交织在一起时,易同学的情绪一下就奔溃了,在学校心理咨询室嚎啕大哭了两个多小时,心理老师梁琪、张成荣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经过心理老师疏导,易同学逐渐平静下来。此后,在班主任、家长配合下,张老师和梁老师一道对易同学进行心理辅导。因为及时干预,易同学高考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还超水平发挥,最后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
      眼下,抑郁症已成为常见的心理疾病,各种因抑郁症轻生自杀的报道屡屡曝光。如何预防中小学生抑郁自杀行为呢?梁珊表示,对未成年人的抑郁情绪不要随便贴上“抑郁症”的标签,应该由专业部门诊断后,进行有效干预。抑郁情绪是青春期孩子容易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只要及早进行干预,并不是那么可怕的事情。三年前,小杨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沙一所让人都羡慕不已的高中学校,但开学不久,小杨不仅觉得事事不如意,学习生活毫无意义,而且有自杀的念头。学校心理老师发现小杨存在自我认识存偏差,及时将小杨转介到心理诊治部门。休学一年后,小杨回到了学校,每周至少到学校的“心语吧”咨询室与老师畅谈一次。现在小杨已经不用“药治”了,自我调整能力增加了,看问题从消极慢慢地转向积极,而且学习成绩还很优秀。
      梁珊告诉记者,现在长沙贯彻“治未病”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念。2010年起,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课表,要求每满1000名学生的学校配至少一名的专职心理辅导教师、不足1000人的学校配一名专职或若干兼职心理辅导教师。每年的5月作为长沙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各学校自定主题,开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与推广活动。每年中考、高考前夕,举办“灿烂六月天——考前心理辅导讲座”活动,缓解学生考试压力。为了让更多的人知晓和接受心理咨询的理念,梁珊引领团队教师,每年举办若干场“阳光洒在田野上——心理健康教育走进乡村、阳光温暖千万家——心理健康教育走进社区”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长沙市先后建成和认定了53所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
       梁珊告诉记者,目前长沙市各级各类学校共建心理咨询室600多个,专职(兼)职心理辅导教师1200多名。80多所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均参照长沙市未成年人心理发展咨询中心,配置了沙盘游戏、宣泄仪器、音乐放松椅、涂鸦墙、团体辅导包等设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