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乡镇中学如何开展心理素质教育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任木千子与您分享,谢谢您收藏、宣传中国全民健心网,将独乐乐变为众乐乐)
作者:湖南省攸县渌田镇中副校长 肖旭明 中国全民健心网谭仁林 、肖汉仕推荐
【内容摘要】
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培养大批高素质、高创造力和个性健康发展的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农村乡镇中学开展心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时代的呼唤,也是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已是当务之急。教育工作者要有“护心”、“育心”意识,以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农村乡镇中学要想有效地开展心育,务必深入了解学生实情,并对学生心理适应不良状况作具体分析,找出原因,力求突出重点,“对症”育心。各校还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分年级、多层次、多侧面找准心育切入点,并且争取做到教育教学“全程”育心、“全员”育心,同时,要以点带面,做到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心,才能取得最佳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 农村中学 心理素质 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心理素质”,这就把心理素质列入了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事实说明,不抓心育,素质教育难以落实。
随着社会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飞速发展,良好的经济基础,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浪潮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信息的高速传递和鱼龙混杂的信息内容,使许多学生茫然困惑,社会丑恶现象的抬头和家庭教育方法欠妥,使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见突出,迫切需要心理教育的疏导。
农村初级中小学生是开创21世纪农村大业的生力军,他们必将迎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去建功立业,他们必需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目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因此,需加强其心理教育,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和促进学生其它素质的发展;更有效地推动农村中学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作为一名农村乡镇中学的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于是积极参与学校心育实践活动,几年的探索,使我积累了几点心得,写下来,望同行指正。
一、提高心育意识,增强育心能力,及时转换角色,发挥教师人格力量,“全心”育心。
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它所要求的是综合性人才,即不但要有广博的知识,多方面的能力,更应有完善和谐的人格和个性,要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不但要交给学生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更要交给他们一把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中学阶段,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危险期。根据调查和学生的自我报告,目前学生中的心理行为问题越来越多。如,存在嫉妒、自卑、任性、孤僻、逆反、焦虑、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校恐怖、学习不良、歇斯低里、吸烟、酗酒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为此,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求:“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可见,学校开展心理教育已是当务之急。心育是一项利教、促学、益社会的传大奠基工程。正引起社会有识之士的重视,并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中学生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加强心育对他们更加迫切,好比“及时雨”。
心理教育在我国是一项崭新的教育实践,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是教育的自我革命、创新。心理教育对所有教育工作者从知识结构、自身心理素质、育心能力、教师角色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按照现代教育的要求,缺乏心理教育的学校教育不能算完整的素质教育,更谈不上现代教育。同样,不能适应心理教育要求的教师也难以成为现代合格的教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心是教书育人的基础。自然育心应成为每个教师的本职工作。
心理教育作为一项新兴的教育实践,首先需要教育者掌握学校心理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1、全面理解心理教育的内涵、特点、原则、目的、意义等基本理论;2、明确自身的角色与要求,从而树立育心意识,转变教育观念,认清自己的职责;3、根据学生心理健康的要求,主动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及管理行为,为学生创造应有的外在环境;还需要将心育与自己所从事的其他教育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各种教育中的心育因素;4、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使心育实践符合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应有的教育要求;5、通过学习好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掌握具体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了角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矛盾,以便因材施教;6、掌握学生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其次,要了解教育对象的特点:1、了解儿童、少年、青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主要矛盾,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和突出的心理需要,以便因心施教,使心理辅导符合学生需要,使教育符合心理规律;2、能根据学生的认识、情感、意志及行为特点,开展心理素质的培育与心理问题的辅导。
开展心理教育,教师离不开必要的心理能力,同时,教师要想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塑造出完美人格,也离不开必要的心理能力。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具备全面的心理能力和育心能力。正如全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所说的那样,“教师应该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观望,更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牢骚,叹息、愤恨,而应该在这个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培养、采摘、流连忘返。”
关于教师的角色,人们有不同的理解。我国古代思想家韩愈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解惑,不应仅指学习之惑,而且更应指心灵之困惑,即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困忧。教师不仅要当好学生的知识上的“经师”、人生方面的“导师”,还应扮演好“心师”的角色,这里所说的“心师”是指要求成为学生心理发展的促进者,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心理问题的辅导者。
教师的人格力量主要是指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行为具体化、形象化、人格化,而产生的感染力、吸引力和亲和力。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在谈及教师的人格力量时指出:“在教师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他并且认为:“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有教师都要努力加强自我个性修养,在注重修身的同时,也要注意养性,努力塑造优良的个性品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要调整自己的心理乃至心理的每一个小小细节,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境,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信服,成为学生心理亮丽的人格楷模。
二、深入了解实情,认真分析原因,力求突出重点,“对症”育心。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村和城市在经济环境、生活习惯、教育质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农村乡镇中学要想在心育方面有所成就,心育工作者务必做些调查研究工作,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总体把握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学生心理适应不良状况作具体分析,找出原因,力求突出重点,“对症”育心。
目前对学生的评价,分数仍然是主要的标准。“考考考老师的法定,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广为流传。分数是“考”出来的,所以,学生重视考试以及由此而引起情绪紧张是可以理解的。这反映出现行教育评价制度的弊端。从学生方面,许多学生不讲究学习策略,比如不制定学习计划、考试后不进行复习与总结等等,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学习意志力不强,坚韧劲不足,“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这正是学习焦虑,考试焦虑等紧张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
中学生自我中心过强与人际协调困难是一对孪生兄弟。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上看,自初中生开始,独立的欲望愈发强烈,重要表征就是“我行我表”,不听家言,难守校训。但因不谙世故而造成人际交往困难。这一点与现实中学生间的“哥们儿义气”并不矛盾,后者形成的小帮派带来的结果多是消极的。可以说,这恰恰是中学生自我中心过强与人际协调困难最危险的表现。
中学生之所以易产生自卑感,是其心理发展特点与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处于青少年期的他们情绪发展两极化,带有明显的情境性与易变性。自我评价的客观性较差,不能正确估价自己。另一方面,“一切为了孩子”的观念支配着家长,不让孩子经历任何风雨,使他们失去了体验困难的机会,不知道什么叫挫折。正因为如此,一旦离开了家,在完成学校的任务和要求遇到难题而解决不了时,他们就觉得技不如人,脸上无光,一下子由豪情万丈般的自信变为软弱无能般的自卑。
在现实中,有些学生觉得别人不可信,有时遇到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对别人的言行很在意等等,表现出神经质的倾向。出现这种情况,既有学习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压力因素,也与学生的个性有关。
针对学生考试过度焦虑,学校应对学生进行如下三方面的教育。1、学习心理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并掌握有关学习的心理知识,依据学习规律组织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开发思维潜能,提高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加强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等。2、情感教育。通过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培养起高级社会性情感。3、应试心理辅导。通过透视考生心理,帮助学生正确对待考试,掌握基本的应试技能和技巧,学会调整心态,克服紧张情绪,力求考试进入最佳状态,考出理想成绩。
针对学生人际协调困难,学校对学生应进行人际关系的心理指导,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提高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促进关系的和谐。
针对学生的自卑感,学校应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培养自信品质;正确对待挫折,增强承受能力;积极自我暗示,注意扬长避短。
针对学生的神经质,学校一定要把学生的个性因素作为重要的对象加以研究,并开展对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育。
三、分年级、分层次、多侧面找准心育切入点,力求“全员”育心,“全程”育心。
中学阶段是心理教育的重点和黄金时期。一方面,中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是心理和行为问题的高发期。同时,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正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可塑性较强。因而是心理教育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时期。为此,应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分年级、多层次、多侧面地找准心育切入点,从而更加有效地对中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对初一新生,首先要通过开展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意义教育,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心理素质的意义,树立自我育心的意识。在开学初进行适应心理辅导,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生活,一入学,就树立好自我的良好形象,确定自己切实可行的心理素质发展目标。从而为心理素质的培育和中学阶段的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对初一学生“磨合期”心理的形成原因要进行分析并做好正确归因:1、初一年级新的人际关系使学生产生兴奋,好奇心心理;2、较重的初中学习任务使部分学生产生盲目和烦燥心理;3、初中开放式的班级管理使部分学生产生冒犯和放纵心理;4、老师、家长过高的期望使部分学生产生不安心理。根据初一学生“磨合期”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适当的心理教育:1、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2、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3、帮助学生正确对待挫折与成绩;4、指导学生建立合适的人际关系。
对处于青春期的初二年级学生。要根据青春期心理特点,指导学生学习相关常识,并开设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如,青春期有哪些心理特点,青春期两性心理有哪些差异、什么是青春期挫折综合征、青春期精神心理疾病主要有哪些等等。结合14岁生日,迈向青春第一步的活动,使学生增强自尊自爱、自强的心理品质,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对初三学生常见的行为问题(组织纪律观念淡薄;拉帮结派,讲哥信义气,常聚众斗殴,不爱惜公物;以一概全,制造不利的学习气氛;男女同学关系处理不当;自视清高,待人不礼貌;思维迟钝,学习效率低下;性格倔强,我行我素;追求享乐主义,注重吃、穿、玩;过分宣扬同学情等)进行冷静分析,并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1、根据中学生身心发育的主要特点,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经常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②培养正确的学习、生活态度;③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④培养幽默感和多方面的情趣;⑤学会从光明的一面去看待事物。2、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3、端正家长的人才观,为子女减压。4、营造有利于初三学生健康成长的校风环境。
我们认为,学校心理教育的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
1、治疗性的或叫补救性的。即如果学生真正有了某种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必须进行及时的治疗与补救。
2、预防性的。即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根据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困惑及时向他们介绍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并提供有效的帮助,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维护和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
3、发展性的。即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强调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发展他们的心理机能,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促进他们的心理全面发展。
几年的心育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学校心理教育的目标应以预防性和发展性的目标为主。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积极向上的,活泼可爱的,心理正常的,身体健康的学生。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清楚,每个学校的每一个班级都存在着好中差等各种层次的学生。有学习尖子生,有双差生,还有普通而平常的“中间层”学生。学习尖子生和双差生引入注目,教育工作者很重视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既有培优又有补差,并结累了不少经验,我不想在此累赘,我只想对容易被忽视的“中间差”学生如何进行心育,谈点看法。
“中间层”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希望与危险并存,坚强与软弱并存,进取与懒惰并存。言语不多交流少,表现看似稳定,一成不变,实则意志薄弱,可塑性强。对他们放任自流,不闻不问,很可能演变成差生;若能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关键时刻给他们创造施展才能的机会,再加上日常的社会支持,也许转化为尖子生。
“中间层”学生的行为特征表现为:1、学习成绩中等,相对稳定,对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2、感情脆弱,不善言谈,极易产生自卑心理。3、做事常下决心,但不能持之以恒、虎头蛇尾、有始无终。4、具有一定水平的特殊才能,但胆小怕露面。5、遵守纪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乏班荣誉感。
从上分析可知,“中间层”学生的基本品质是好的,素质不差,有各方面的特长,潜在的素质不低,如何将他们的潜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在此谈几点建议:1、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激活学生内在潜能。教师应多以直观性实物进行教学,实验课按要求做;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懂得成功的乐趣,适应失败的挫折;创造条件,增加学生的接触机会,让学生互相了解,彼此悦纳。2、勉励且约束学生。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计划、周工作、学习计划,勉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从小发奋学习、打好基础、为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创造条件,同时,不适时机地督促学生们完成计划。3、培养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先应让学生掌握过硬本领,打好自信基础,知识就是力量,有能力自然而然就是自信;其次要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弱点,更要看到自己的长处;最后就是要经常建立积极暗示,经常对自己鼓励说,“我能行,我会达到目标,我会成功”,积极尝试克服困难。
此外,还应根据学校的实际,在如下一些方面开展心育。1、在学校开设心育课程,每周利用一节活动课时间进行教学和心理训练。2、加强学科心育,让素质教育占领课堂教学主阵地,注重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3、创设心育活动课,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心理自测、自评、心理小实验、自编自演心育小剧、学习经验交流、心理自我修养经验交流、小发明、小创作、小论文、学会交往等多种多样的心育活动课,将心理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发展个性和特长。4、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加强个别心育,因材施教,提高心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5、以自我教育为核心,促进初中生个性健康发展。6、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结合本职工作育心,使心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做到“全员”育心,“全程育心”。7、使心育与学校管理、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有机结合。
四、以点带面、幅射全乡镇,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心
农村乡镇中学在心育方面要想有所成效,需要以中学为龙头,带动全乡镇各小学开展心育,并且还要求以学校为重点带动各家庭共同对青少年、儿童育心。这是因为中学心育是小学心育的延伸和发展。心理素质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搞好中小学心育的衔接,才能取得最佳的整体效果。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社会都要关心和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形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密切结合的局面。家长应对社会负责,对后代负责,讲究教育方法,培养子女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理应承担起对子女的心理教育。家庭应从以下几点着手:1、创建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为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心育,提供背景。2、树立起正确的子女教育观,有针对性地对子女进行心育。3、采取民主的教育方式,与子女进行情感沟通,并注意言传身教。4、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把爱子女的本能天性升华为“理智的爱”,做到“严”、“爱”有度。5、塑造弹性心理,与孩子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并注重对孩子个性品质的培育。
学校是教育的专门场所,学校教育在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1、在教育活动方面,学校既开设心育课程,又将心育的内容渗透于各科教学。2、在环境的创设方面,既要创造心理健康发展所需要的软环境。如,各方面因素组成的心理氛围和人际关系及舆论风气。又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如,教室的布置、校园的美化与绿化。3、在心理健康服务方面,学校要采用多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如,开设卫生保健室和心理咨询室,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进行心理专题讲座,还可开通心理热线,开发校园心理教育网络。
社会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具有隐性和诱发性,所以社会对中学生的心理教育应是长远的,带有全局性和引导性的。中学生在性格特点和品德行为上所出现的问题要能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社会要尽量营造和维护有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大环境,如整顿社会治安,管理传播媒介,打击违法犯罪,规范娱乐场所等;从事青少年儿童问题研究的相关机构要加强课题研究,为家庭、学校的心理教育提供正确导向。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而又具有相对的独特功能,要把这三种教育力量协调起来,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人培养人的任务。在这三种教育中,学校教育占教育的主导地位,学校应协调好这三种教育的力量,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组成合力,协同育心:1、发挥学校对中学生心育的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学校本身对学生的教育,而且体现在学校在沟通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上所作的努力和尝试:①开办家长学校;②访问家长,召开家长会或家长代表座谈会;③成立家长委员会和家长接待日制度;④聘请校外辅导员;⑤做好左邻右舍的宣传工作;⑥在学生比较集中的村委会设立辅导站。2、学校对学生进行心育要争得家庭的配合。家庭的教育有很大的盲目性,家长的素质悬殊大,许多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又不懂心理教育科学,不能针对子女的心理特征进行教育。因此,学校对家长要进行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家庭教育要围绕学生心理教育的目的、要求和措施来开展。家庭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并不排除和阻碍发挥它自身的优势。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提高家长素质,而提高家长素质,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学校应作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3、学校对学生心育要与社会教育相沟通。社会教育,一是指校外教育机关团体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二是指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所以,学校要协调社会教育,不仅要与校外心育机关互相配合支持,还要加强校园环境的管理,优化育人的心理环境。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是一项点面结合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学校担负起协调责任。争取家庭的配合,主动与社会沟通取得社会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凝成一股合力,做到育人先育心,并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学校心育系统协同构建的理论与实践》/郑和钧著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2、《学校心理教育研究》,肖汉仕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
3、《走向心理健康:发展篇》沃建中 马红中 刘军著 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