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青少年抑郁症背后的家庭互动

2017年02月17日 心理教育 青少年抑郁症背后的家庭互动已关闭评论 阅读 976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徐瑶转载与您分享,祝您多点开心,少点烦恼!谢谢收藏)

       今天看到一例青少年在校外树林里自缢自杀,一位留学生在海外自杀,而且最近接待的咨询个案基本上都是青少年抑郁症,而且病理模式很像似。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let's talk depression”“让我们聊聊抑郁症”。全球范围内,抑郁症是青少年致病致残的主要原因,是青少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仅次于艾滋病,在中国,可能是第二大原因吧!我所接触的青少年抑郁症,大部分都是与家庭中亲子互动模式有关。

      按照人际神经生物学(IPNB)和神经可塑性理论,亲子之间的人际互动模式在不断地塑造孩子的大脑神经联络网络,特别是依恋模式,直接影响孩子情感反应模式的塑造与情感中枢的发育。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言语行为,特别是评价性语言、指导性语言,直接影响孩子的认知模式建构,也包含三观塑造。父母与孩子互动的言行互动过程,如同工程师在孩子大脑里输入操作程序。   

      在咨询中发现,自认为自己成功的父母,往往很自恋地认为自己的“成功”人生经验是有用的,会帮助孩子成功。于是便把这套操作程序输入到孩子脑海里,并反复用评价、奖惩策略强化、固化这一程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越是听话、顺从父母,越能在早期适应社会,显示出很乖、很好、很优秀,而这些表现反过来让父母更加坚信自己的人生经验程序是优秀的,更加期待孩子更加优秀,在学习成绩成为唯一评价标准的社会环境下,更不能容忍孩子本能的让身心放松的快乐行为和天性中的好奇、随机应变、灵活性。随着孩子越长越大,这套程序变得越来越僵化,如同紧箍咒一般。孩子逐渐失去自主性,自控力,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生活兴趣、人生意义和自我价值。或者逃离父母,到国外或住校,结果父母输入的程序里面没有灵活适应性,不能适应环境的挑战或人际困难,于是抑郁症便形成了。孩子抑郁后,不得不退回到父母身边,家庭系统转向危机爆发,其实,这是家庭的转变机会。但是,按照疾病就医模式,父母往往只是希望高明的医生用最好的药物把孩子的抑郁消除,而不一定会关注孩子的内心成长及家庭模式的改革。然而,孩子的抑郁往往会持续存在,因为他并没有从父母或家庭系统获得活力与有效的应变模式,仍然无法再回到学校接受挑战。父母开始还能接受孩子的休学,但是,时间一长就会失去耐性,重新用原有模式与孩子互动。

       如果父母在孩子抑郁症反复发作后仍然用原来的模式与孩子互动,必然让孩子更加绝望。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够帮助父母意识到家庭问题,就会进入改变的阶段。但是,如果咨询师或治疗师只是与孩子站到一起改变父母,孩子很容易指责父母而不能接纳父母,很容易让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出现暂时的巨变。如果咨询或治疗不能让孩子与父母一起觉察到各自成长的背景和各自的努力,往往不能达成家庭价值的一致,不能凝聚家庭的动力,父母可能会为了治疗孩子而暂时做行为改变,而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不能接纳自己和他人。

      青少年的抑郁症,看似家庭的危机,其实是家庭转化、成长的机遇。做父母不容易,做孩子也不容易,你、我、他,都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需要不断成长,家庭也是一个需要成长的有机体,家族也是有生命的有机体,理解个体,需要了解家庭背景,理解家庭,需要了解家族背景。我们都生活在家庭、家族、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抑郁症,有自杀自残的风险,也是转化成长的机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