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系统支撑心理健康
据【人民网1月3日讯息】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里,专门提出了提高心理健康的目标。内容涵盖了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加大对重点人群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力度等。到2030年实现“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心理行为问题识别干预水平显著提高”的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心病无小事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心理“透支”,进入“心理亚健康”状态。然而,很多人并不把心理问题当回事,对精神疾病的认知比较模糊。事实上,不管什么样的精神疾病,都是有可能害死人的。
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危机预防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主任、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表示,我国将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等6种疾病列为严重精神障碍进行管理。虽然这些重症患者的比例不高,但其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工作和社会功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而更为常见的抑郁症、焦虑症等,症状相对没那么明显,却仍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很多人不把抑郁、焦虑当成病,而是认为病人矫情、脆弱、不够坚强,对他们很不耐烦,言辞间充满揶揄、攻击。患者往往一味隐忍,很少想到要去求助。但当一件件糟糕的小事不断累积,情绪就可能像决堤的大坝,出现自伤、自杀、攻击等后果。
另一方面,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形影不离,互为因果。比如,心绞痛、关节炎、哮喘、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常会伴发抑郁症,而抑郁症又可影响慢病的预后。抑郁症对健康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慢病本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精神障碍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各类精神问题约占全部疾病和外伤所致残疾及劳动力丧失所致总负担的1/5,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率将升至1/4。
杨甫德呼吁,人的发展,其核心是心理的发展。不重视心理问题,就谈不上真正的健康。只有提高对心理健康的重视,让心理“树根”更有力量,健康中国的梦想才能实现。
识别:心理问题早发现
研究表明,在综合医院就诊的患者中,约1/5患有抑郁或焦虑,未诊断率高达90%,仅有1/6的患者得到治疗。杨甫德说,“健康中国”战略强调知识的普及性和服务的可及性,从宏观层面看,还有三关要闯。
第一关,加强全民心理卫生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公众知晓率。可以尝试信息化手段,比如热线电话、手机软件等,让公众方便地获取心理知识。
第二关,建立健全精神疾病的转介流程。精神疾病的首诊机构,可能是社区医院、综合医院、精神专科医院,也可能是心理咨询机构。这就需要明确各个机构间转诊的标准。
第三关,建立医防一体的体系,加强基层医院的建设。我们强调首诊在基层,让基层医院做好早期识别、预防以及病后康复工作,实施无障碍转诊,才能将精神疾病防控的关口前移。但这需要从技术、管理、人员编制、财政上加以保障。
识别心理疾病,个人也是重要一环。杨甫德建议公众:1.主动学习心理健康和评估知识,知道自己有没有心理亚健康症状,比如睡眠质量不高、精力大不如前、脑力反应下降、快乐程度下降等;识别自己有没有特征性症状,比如对所有事情都担心害怕;严重程度如何,比如症状持续两周以上,严重影响学习或工作效率等。2.自我风险评估,有没有自残、自伤、自杀想法等。3.自我干预效果的评估,包括主动调整心态是否有效、能不能适度减压等。杨甫德认为,自我识别其实比较难,更要靠家人、亲属、朋友等来识别、预警。所以,每个人都是心理风险防范系统的一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