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浙江省委实施“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工程”

2017年03月03日 健心新闻 浙江省委实施“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工程”已关闭评论 阅读 1,133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刘芳转载与您分享,祝您多点开心,少点烦恼!谢谢收藏)
  来源于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浙江省委、省政府发布心理卫生工作五年规划, 并纳入各级政府考核目标

     傅素芬① 邢赛春②
     ①杭州师范大学心理系(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②浙江省大众心理援助中心办公室(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秘书长)

     今年以来,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对关心关爱基层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工作在人、财、物力的配置及目标要求提出了明确要求。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达2016(66)号文件,公布了全省未来5年对五大类重点人群的心理卫生工作规划,并纳入对各级政府的“科技创新”综合目标考核内容。
        文件明确规定:把“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工程” (以 下 简 称 “工程”)纳入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国发【2006】7号) 和国务院办公厅每5年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 浙江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2020年)》文件规了定今后5年在全省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任务。

     1.将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纳入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内容

     重点开展公务员、大中学校学生、中老年人、企事业单位员工、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心理健康促进工程,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组织专家开展灾后心理危机干预服务,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树立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
     开展公务员心理健康促进工程,完善工作体系,规范工作流程。加强公务员心理健康服务,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评估,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开展心理在线辅导,促进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素质提升。面向大中学校学生、中老年人、企事业单位员工、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实施心理体检、应对心理压力技能培训等。组织专家开发心理保健课程。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在线心理问题解答及远程视频会诊等,探索心理健康服务的“互联网+”模式。
      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在台风、泥石流、洪灾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及时组织专家参与灾后心理危机干预,降低受灾群体心理影响,稳定公众情绪,服务抗灾抢险救援工作。开展重大交通事故、火灾等突发危机事件的心理援助。开展残疾人、失独 家庭、"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评估及服务。文件还规定了由省政府负责领导这项工作,具体由省卫计委、省科协以及省委组织部、省人力社保厅、省委党校和省心理卫生协会共同完成。并就组织领导、长效机制及保障条件和进度安排均作出了明确要求。把省级心理卫生协会作为全省心理卫生工作的主要实施单位并在省政府的文件中加以明确,在历史上还是首次,这也是对我会在近年来深入、持久有效开展全省心理卫生工作是密切相关的。近年来,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在全省不同人群、不同领域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促进和维护工作,多次获省委书记的批示肯定。

     2.公务员心理健康试点项目顺利完成,已逐步推广至全省各地

     “工程”以余杭区为试点,从氛围营造、心理体检、心理服务内容及形式的定制式服务着手,建立了公务员心理健康促进的软硬件的科学规范程序,形成了公务员心理健康的科学评估机制。该试点工作成果经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原理事长蔡焯基教授等省内外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论证验收,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目的明确,方法科学,路径严谨,资料详实,分析准确,对公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较全面地调查研究,该试点工作建立的一整套模式和方法处国内领先水平。试点期间,时任省委书记赵洪祝同志先后3次批示,对该项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与肯定。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项目化管理、省市区相关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心理健康促进模式。该模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前瞻性、参考价值和创新意义,对提高公务员乃至广大群众的心理健康素质,对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等均有促进作用。在试点的基础上,该项工作已推广到了浙江省省直机关直属单位及省内其他地市,部分政府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已陆续开展规范系统的心理健康促进服务工作。

     3.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有效推进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疾病与危机事件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与社会稳定。协会致力于大学生高危行为及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经多方沟通协商,由浙江省教育厅和浙江省卫生厅联合下文成立了“浙江省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研究中心”,这个中心的成立是“工程”的又一大重要成果,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了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研究、指导、服务体系,是提升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科学化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培养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人才队伍,每年举办1~2期的心理咨询师和校医的“心理咨询能力以及危机干预处置能力提升培训”。 同时协会又与浙江省科技馆、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等单位密切合作,组织专家编撰青少年心理科普读物、深入中小学校进行危机案例的督导以及筹划青少年心理体验场馆等。为了青少年以及家长心理咨询的可及性、便利性,开通了"浙江省心理援助热线",得到了社会较好的反响。

     4.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是健康老龄化的重要内涵

     卫生部领导王陇德院士的“健康中国2020”报告中数据显示,8 3%的老年人死于慢性疾病,老年人群的健康不容乐观。而老年群体中慢性疾病是影响老年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幸福度的主要因素,而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影响着老年人慢性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心身相关,因果相关。因此,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维护和干预是提升健康老龄化的重要途径,是保证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为老年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载体、内容和形式就显得格外重要,协会根据老年人群的特点,和老年电视大学合作,录制完成10集适用于老年电视大学的《老年心理保健》课程,同时编制了配套的教材。同时针对残疾老人如帕金森病老人,开展针对性的个案辅导以及团体心理辅导。针对社区孤寡老人,组建年轻老人的志愿者队伍,上门提供心理健康知识的宣教活动等。树立“积极的老龄观”,迈向“健康老龄化”,使老年人生活更加快乐、更有尊严、更有价值。 

     5.关注并介入特殊人群的心理帮扶工作

     协会开展了残疾人、失独人员等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帮扶工作。协会联合残联,完成全省各类残疾人(除精神残疾外) 的心理健康评估工作,并开展针对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残疾人康复医师的心理健康科普讲座,编制残疾人心理素质提升培训教材等。
     “失独”是我国所特有的,独生子女政策实施30多年,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失独人员的心理问题已不容忽视,协会联合杭州市卫计委,完成了杭州地区两千多失独人员的心理健康评估,形成了一份《杭州市失独人员心理健康评估报告》。也完成了多期包括中国计生协组织的全国计生干部、杭州地区的包括乡镇的计生干部的“失独人员心理帮扶能力提升培训”工作,同时组织专家完成了由中国计生协委托的1 6多万字的《失独家庭心理干预指导手册》,目前正在校对过程中,定稿后正式出版。本手册将作为全国计生干部心理辅导能力培训的指定教材。

     6.大胆创新尝试,拓宽服务领域

      协会经过专家论证、现状调研以及多年的工作积累,大胆尝试EAP(员工心理援助计划) 服务,组建“EAP浙江联盟”,联合浙江企业,开展企业EAP服务。通过前期调研及基础研究,已编制符合企业需求和特点的“压力系统模型为理论依据的员工心理评估工具”,也已投入使用。企业EAP 服务非常重视各企业的特点及需求,过程中采用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结合企业的需求和目标进行个性化定制,这一整套的服务模式已基本固化。积极申报省科协“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项目,2016年成功获得“创新驿站”资金资助,为协会在企业开展EAP工作奠定了基础,为社会和谐,企业员工幸福工作保驾护航。
     日前,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主编李建明教授应邀赴浙江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对浙江省的心理卫生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在一个行政区域内,由心理卫生协会建议,由省委省政府直接领导,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由心理卫生的专业人员联动相关的专业机构、专业人员,并由社会各有关部门与社团协同,广泛持久地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模式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值得推广。”
     目前,浙江省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工程办公室正在拟定心理卫生工作未来5年针对五大人群,以及危机干预等工作的具体规划,期望能将每项任务落到实处,确定职能单位,确保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也为各级政府的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提供更加明确的考核指标。 
      
      来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