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促进专业社会工作,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2017年03月09日 健心资料 促进专业社会工作,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已关闭评论 阅读 959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郭琦转载与您分享,祝您多点开心,少点烦恼!谢谢收藏)
  导读:3月5日上午9点,两会正式拉开帷幕。李克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回首过往,展望未来。在2017年工作总体部署中,李克强总理谈到“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其中要”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改革完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依法推进公益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促进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发展。”“专业社会工作”被再次写进《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那么在“社会治理创新”中,专业社会工作到底发挥什么作用呢?它能回应什么问题呢?一起听听智库研究员徐永祥教授、何雪松教授、范斌教授,他们怎么说。

  徐永祥教授:“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从国际视野来看,社会工作既是一种“助人自助”的科学门类,也是一种社会职业和社会组织的类型,更是现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一种重要手段。社会工作之所以成为欧美国家进行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手段,主要原因有二:第一,专业社会工作面向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的社会服务及其蕴涵的“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特征,可以弥补政府刚性政策和刚性管理的不足。第二,专业社会工作有助于推动平等的社会福利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那么,在中国和谐社会的建构中,怎样推进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才能发挥社会工作这一现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手段的功能?根据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和中国上海等地近年来的实践,社会工作发展的总趋势是和新的社会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模式紧密相连的。一般来说,社会工作离不开以下四个制度性或体制性的安排:(1)“政社分开”基础上的政府社会职能与社会组织的分工和合作,即政府与非政府社会组织的职能分离以及事业目标的合作。(2)用以开展公共性社会服务所需的公共财政体系。3)公共性社会服务的非营利及专业化和差别化服务原则。4)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岗位。

  何雪松教授:”基层治理面临四大困境,专业社会工作可优化基层治理体系“基层社区治理必须直面三个变化:第一,社会的流动化。二,社会的多元化。第三,社会的信息化。这三个变化及其叠加都具体表现在社区治理的各个环节,从而引发诸多的不适应与不协调,导致基层社区治理面临以下四个主要困境。第一,居民的需求与科层制的要求之间的矛盾。第二,主体多元与合作治理之间的矛盾。第三,行政区划与服务区域之间的矛盾。第四,专业与经验之间的矛盾。为此,应该考虑以专业社会工作重新建构基层治理架构,从体制与机制上形成以居民的需求为目标的社区服务体系,从而形成基层社区治理的良性运作并建构回应性社区。可以尝试从五个方面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体系的优化。 (一)确立分类管理与差异服务的机制。需要考虑基于社区需求、服务管理方式等众多差异的特点形成分类管理和差异服务的机制。无论是“分类管理”还是“差异服务”都需要专业的确认,社工的专业优势在于以科学的方法了解社区的状况,辨识社区的需要,制定社区发展的计划,动员社区资源,推动社区的发展,这样就可以逐步实现服务型治理的目标。 (二)建设培育社会组织的政社合作机制。基层社区既需要政府的领导和组织,更需要社会的参与和支持。政府和社会需要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合作机制、一种伙伴关系。 (三)形成覆盖面广的社区联结机制。在实际中,一是建立民意收集机制,密切与居民的联系。当前在社区工作中,可以通过社区各类协会、群团组织,通过座谈走访、听证会、公示等形式,及时倾听和收集群众意见,准确掌握群众需求,并向上传递;二是要建立民意反馈机制。要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要求,形成及时解决、及时反馈的机制,不能解决的要及时告知、阐明原因,增强信息透明度。 (四)建构突破行政区划的服务供给模式。社会工作介入基层治理要倡导打破现有的以行政区域化的服务供给模式,按照服务需求重新分配服务资源,依照不同服务需求的聚集区域的分布合理配置服务资源,进而面向服务需求人群提供有效的和便利的服务。 (五)推动社区工作者的社工化专业发展。社区工作的发展趋势应是“传统群众工作+现代社会工作”。这是结合了传统的基层工作经验与现代社会治理的需要而确立的核心理念。个人认为,社区工作的社工化可能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尽管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为此,需要建立职业发展机制,以社会工作为专业化职业化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激励与使用机制,鼓励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扎根社区。

  范斌:“社会工作在灾后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面对着受灾群众多样化的需求,传统的救灾方式显然已力不从心。而以助人自助见长的专业社会工作,在灾后个体创伤抚慰、社会关系重建、社会秩序恢复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一,帮忙不添乱,嵌入救灾管理体制。就救灾领域社会工作而言,社工在主观意识和行动上主动纳入灾区的救灾体制,视自己为灾区政府工作的组成部分或助手,努力赢得当地政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这是开展专业服务的前提。第二,群众共参与,重建社区社会关系。灾害破坏或弱化了受灾群众原有的、熟悉的社会关系。来到安置点社区的受灾群众,相互之间的关系开始是僵硬的或陌生的。怎么让受灾群众相互熟悉起来,让不安的心放下来,让他们互动起来,共同参与灾后家园重建,是社会工作的目标和关键。社会工作服务团以社区系列文体活动为平台和载体,促进居民的认识、交往与互动,从而建构它们之间相互熟悉、相互支持的信任关系。第三,自助与互助,增能受灾群众能力。在灾后初期,受灾群众往往对政府有一种等、靠、要的福利依赖倾向。在碰到诸如安全、卫生、帐篷或板房漏水等具体问题而政府又没有及时解决时,受灾群众对政府的误解、埋怨以及社区冲突就极易发生;在遇到地震带来的生计困难时,受灾群众容易产生对政府经济救助标准期望值过高的心理,激发对政府政策的不满,甚至引发上访事件。为此,社工如何增能受灾群众,培养他们自力更生的精神,提升他们自助与互助的能力,是救灾领域社会工作的核心。社工在实务中首先做的是在抚慰受灾群众情绪的同时,运用优势视角理论,挖掘民间资源和智慧,从他们面对灾后困境时的抗争精神(抗逆力)看到重建家园的希望;致力于提升受灾群众应对困难和困境的心态和能力,激发社区受灾群众主动参与灾后重建、服务他人的积极性。

  基于以往的救灾领域社会工作实践,笔者也得到了几点启示:第一,社会工作是灾后社会恢复与重建不可或缺的要素或角色。灾后社会重建的要义在于社会关系的重建以及在这种重建基础上的社会支持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的重建和制度、机制的创新。它既体现在党、政府与社会、民众的关系重建及关系的和谐方面,也体现在灾区政府和社区的建设能力方面。因此,社会工作纳入国家救灾和灾后重建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第二,通过财政预算与政府购买服务,加大灾区社会工作的经费投入。为更好地促进救灾领域社会工作的发展,应该通过政府投入从而带动社会资金的投入,为灾区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经费保障。各级政府应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大对灾区社会工作的经费投入。中央及受灾省安排的灾后重建资金和对口援建的省、市安排的灾后重建资金应将社会工作服务所需经费纳入预算,并拿出一部分专门用于政府购买服务,使社会工作服务在资金上有保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