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副局长介绍我国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 转自中国网 | 责任编辑: 李哲
国家卫计委就我国心理健康工作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国家卫生计生委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设立世界卫生日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引起世界各国人民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注,提高人民对卫生领域的素质和认识,强调健康对于劳动创造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今年世界卫生日关注的是抑郁症,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中国区主题确定为“共同面对抑郁,共促心理健康”。结合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今天我们的发布会邀请到了相关领域的领导和专家,为大家介绍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进展等有关情况,并将就大家在精神卫生方面的问题回答大家的提问。
我现在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王斌副局长,北京安定医院王刚院长,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祝卓宏主任。坐在前面第一排的专家有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于欣教授,北京回龙观医院牛雅娟主任。我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的成义,首先请王斌副局长为大家介绍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进展情况。
王斌副局长:
刚才来的路上,好几位记者说找不到地方,一听就第一次来,为什么第一次来?为今天发布会的主题而来。今天发布会主题吸引了这么多媒体朋友,非常感谢大家对心理健康相关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下面我向大家通报一下近期全国精神卫生工作的一些进展情况。
今天是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把今年世界卫生日主题定为“一起聊聊抑郁症”,国家卫生计生委也围绕“共同面对抑郁,共促心理健康”这一宣传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开展广泛宣传,促进公众对精神卫生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心理健康整体的意识,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和预防精神疾病。近期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主要进展情况如下:
一、精神卫生工作进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提出,要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的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做好精神疾病综合管理工作,重点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登记报告和救治救助。2016年底,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宣部等22个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具体政策措施。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各级卫生计生部门积极开展精神卫生工作。
(一)逐步建立精神卫生服务体系。近年来,各地加大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建设和专业人员培养培训。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精神卫生服务机构2936家,开设床位数43.3万张,比2010年(1650家机构、22.8万张)有较大幅度增长。全国有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27733人,精神科护士57591人,心理治疗师5000余人。有90余万人次获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呈多元化发展,服务质量逐步提高。
(二)逐步拓展精神卫生工作内容。医疗机构积极探索开展心理健康服务。随着群众健康意识提高,因常见精神障碍到专业机构就诊患者的比例显著增加。专业机构适应患者就诊需求,原来是以严重精神障碍诊治为主,逐步加强心理科、心身医学科建设,增加为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医院和医务人员更加关注抑郁、焦虑、失眠等心理问题的识别诊断。还有很多精神卫生专科医院设立了睡眠中心、心理保健中心、心理调适中心等,即便是没有以这些中心名义出现的一些科室,也都对失眠,包括其他一些情绪问题,设立了相应的科室,另外增加了医疗服务的力量。这样的做法就更加适应群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近些年来,我们也看到,社会化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快速发展,为很多来访者提供个性化心理咨询服务,也逐渐成为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力量。
(三)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救治服务。目前,国家将精神分裂症等6种严重精神障碍纳入重点管理,开展患者信息登记、救治救助、随访管理等一系列服务。截至2016年底,全国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40万例,管理率达到88.7%。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数约占在册患者总数的3/4。我刚才提到的是6种疾病,还有一部分是除了精神分裂症以外的其他的严重精神障碍。近年来,我委会同中央综治办等有关部门,出台“以奖代补”的政策,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责任。指导各地整合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政策,推行“一站式”服务。这种“一站式”服务,实际上就是把人社部门、卫生计生部门、民政部门的一些针对患者的医疗保障措施整合在一起,方便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救治水平也不断提升。
(四)开展精神卫生科普宣传。近年来,各级卫生计生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以“心理健康 社会和谐”为主题,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随着宣传活动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公众人士、专业人员、患者也都参加到我们的宣传活动中来。各地电视媒体制作了多种题材、形式多样的电视节目,也包括我们的网络媒体,制作了各种各样、形式多样的视频节目,来传播心理健康的理念,讲解心理健康精神卫生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有些患者经治疗康复后,也通过我们的网络、电视节目等分享自己的患病经历、体会和康复的过程,来引导公众正确认识这些心理疾病,这些患者的现身说法也得到了公众的广泛认可和欢迎。
昨天(4月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举办了一场网络直播活动,最近一周以来,全国很多地方的精神卫生专业机构都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精神卫生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活动,很多专家通过网络进行讲座,另外开展了很多群众性的科普宣传。这样一些宣传的形式在近几年来和精神卫生相关的宣传日里也呈现了多样化发展,大家积极性都非常高。
二、近年精神障碍主要趋势
2012至2014年,在国家科技部的支持下,40余家精神专科医疗机构和高校专业人员,开展了中国精神障碍疾病负担及卫生服务利用研究。这项研究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析和描述了我国主要精神障碍现状及流行趋势,这个研究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的团队作为牵头单位,主持了这样的研究。
一是以抑郁障碍为主的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患病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在这儿我想略做一个解释,精神障碍是个相对来说比较宽泛的概念,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分类标准,精神障碍不等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精神病,对于大家来说,精神病相对来说是比较窄的,实际上精神障碍是个宽泛的概念。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里,包括十大类近400余种疾病。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心境障碍患病率为4.06%。在我们调查里,心境障碍实际主要包括四大类疾病,这里面有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的心境障碍、物质所致的疾病障碍。
在这里面,抑郁障碍里又包含了抑郁症、抑郁障碍未特定、心境恶劣。这就说明精神障碍这一大类疾病的复杂性,这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提示,媒体做相关报道的时候,一定要聚焦。精神障碍是有特定内涵和外延的一类疾病,刚才我提到的精神障碍并不等同于大家常规想到的精神病,同时精神病还包括很多小类、亚小类。这个过程中,希望大家在我们专家的帮助下,对精神障碍这一大类疾病有科学的认识。
我们这次的调查,心境障碍患病率是4.06%,其中抑郁障碍3.59%,焦虑障碍患病率是4.98%。焦虑障碍在这次调查里包括了8到9种疾病,包括特殊恐惧症、强迫障碍、社交恐惧等等,估计大家不一定马上能理解,一会儿还可以再提问。这样一个结果,应该说高于我们国家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部分调查的结果。专家分析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和工作的节奏显著的加快,公众的心理压力普遍的增加同时,导致了患病的风险也相应的增加。同时,在近几十年来,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就医意愿也提高了,专业人员对精神疾病的识别能力也提升了,这些因素都有关系,这样的患病水平与近年来国际权威杂志发布的部分发达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比,我们国家心境障碍、焦虑障碍患病率低于美国、法国、乌克兰,对于金砖国家来说,我们低于巴西、南非等,当然也低于澳大利亚等这样一些发达的国家。
二是老年痴呆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期痴呆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在65岁及以上人群中,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5.56%,高于我国1987年以来部分地区调查结果。与人均期望寿命较高的其他国家比较,我们低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水平。
1987年的调查结果,是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张明园教授在上海地区做了一个有限范围的人群调查,当时他的这个局部调查结果是4.6%,而这次全国调查结果是5.56%。
三是男性酒精使用障碍需引起关注。受各地饮酒习俗、居民饮酒习惯等方面影响,国内各地既往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地区酒精使用障碍的患病率差异较大。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酒精使用障碍患病率为1.84%,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与近年来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的部分经济发达国家和中等收入水平国家调查结果比较,我国酒精使用障碍患病率处于中等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精神卫生科普宣传。研究提示,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仍有待提高。公众普遍缺乏精神障碍防治知识,更缺乏主动就医意识。部分居民对精神障碍仍然还有病耻感,担心被周围人群歧视而不愿意求助一些专业的机构和专业的人员。我们非常希望跟媒体朋友们广泛合作,加强交流和合作,一起动脑筋,想办法,多方位、多渠道、多种形式开展精神卫生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呼吁全社会广泛关注抑郁症等相关心理健康的问题,同时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昨天我们结合世界卫生日“一起聊聊抑郁症”的主题,在新华网开展了宣传活动,我们的专家也在这样一个直播活动中,就抑郁症的相关话题进行了专门的讲座,我看了一下网民的评价,评价都非常积极。举办这样一些科普活动,其实就是想让公众充分认识到心理疾病和躯体疾病一样都需要一个科学的认识,都需要增长这方面的知识,尽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能够获得一个更好的结局。
(二)加强重点精神障碍防治。一是重视抑郁症等心境障碍防治。世界卫生组织研究结果显示,由抑郁症等心境障碍造成的疾病负担高于其他精神障碍导致的疾病负担。在我们研究筛查出来的心境障碍的患者中,就是刚才提到的我国心境障碍患病率是4.06%。这里面有1/3的患者虽不完全符合抑郁障碍诊断标准,也就是刚才说的抑郁障碍未特定,但实际上这些患者自我感觉明显痛苦,且影响到了他的社交、就业等社会功能。但是按照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还够不上抑郁症,但实际上他们已经有了持续性的抑郁前期问题。所以,在这个阶段就应该非常非常重视,采取一些专业的帮助,以免发生到抑郁症的阶段。所以,希望媒体朋友呼吁广大公众高度重视抑郁症的预防,在出现抑郁症前期症状时就要积极干预。二是引导公众科学对待焦虑障碍。焦虑障碍患病率较高,但易被忽视。也就是说我们面对压力的时候,大家总会产生一些焦虑的问题,但是这些焦虑的问题如果不缓解,我们常常也意识不到它,可能会滑向焦虑障碍这样一个疾病的状态中去,所以常常被忽视。
(三)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我们去年年底印发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各项措施。在这些措施里,给我们提出了很多要求。一是健全心理健康服务网络。这样的网络是覆盖到全社会的,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当然这需要时间、需要一个过程。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这都是针对上班、上学的。在社区里面,还有很多居民,我们要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来设立心理咨询室。同时我们要大力提倡鼓励社会化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同时提升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的能力。也就是说,希望我们医疗机构能够更多的有力量的针对常见精神障碍的一些问题开展服务。二是要加强心理健康人才培养,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设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相关专业,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我们还要完善心理咨询师培训内容和考核方式,加强实践技能操作的考核,进一步提升他们进行心理咨询的实操技能。三是规范心理健康服务的机构和人员。我们要考虑组建跨专业、跨部门心理健康服务的专家组,为各地各部门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同时我们要依靠我们的专家组和行业组织,建立行规行约和行业自律制度,共同促进心理健康服务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