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一位毕业生的求职感悟

2017年04月11日 健心资料 一位毕业生的求职感悟已关闭评论 阅读 1,098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李美英转载与您分享,祝您多点开心,少点烦恼!谢谢收藏)
    去年4月12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了一篇题为《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的文章,对当前社会中各种有关“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及论调进行了全面的评析和批评。这篇文章的反响很大,人民网、新华网、环球网等中央及处所主流媒体纷纷进行转载,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探讨。事实上,这篇文章的作者并不是一位资深记者或评论员,而是来自北京大学新闻与传布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王昱。
    作为大四毕业生,我们即将走出学校、走进社会,从学生转变为职场新人,人生中又一次重要的蜕变和成长正在拉开帷幕。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同学和朋友抱怨自己的学校不好、专业不热,但是读了王昱的这篇《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的文章,再回忆起自己的求职经历,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不是学校不行,而是自己不曾努力。
    今年6月份毕业后,我将正式入职国内某家知名媒体单位,该单位是无数新闻学子和传媒学子深深向往的工作单位,每年加入应聘的高校毕业生多达千余人。说真话,我可以进入该单位工作固然有一些幸运的成分,但主要仍是依靠自己的努力。我所就读的高校是一所非985、211的普通省属重点大学,而我所学的专业——社会工作,是一个在社会上知名度不高,甚至在学校里知名度也不高的专业,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冷门专业”了,但这并不妨碍我去认真学习,我去用心求职,我去努力奋斗成为一个“有品、有料、有用、有效”的人。
    我承认,普通省属高校与985、211高校以及其余一些中央部属高校、省部共建大学存在很多差距,但这并不代表学校自身不够好,也不代表我们的才能及程度就一定会比名校学生差,所谓的好坏、优劣老是相对而言的,如果你足够努力,如果你足够有视线、有才干、有志向的话,你会考不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你会找不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吗?这样的“不会”只可能是微乎其微,除了受到某些特殊因素的影响外,我想绝大部分的结果,都应该是令人满足的、令人感到温暖而明媚的。
    当然,一切好的结果源于好的开始。很多同学进入大学以后,对自己放宽了要求、放松了小心,总以为考上大学就能够“安枕无忧”,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于是,日常的学习生活变成上课睡觉、下课打游戏,白天补觉、晚上嬉闹,以致于在临近期末考试需要当真复习作业的时候,某些同学竟会认为“躁动不安”甚至是“煎熬苦楚”。的确,追求个人的休闲和享受并没有什么错,也不会有人会为此多批驳我们几句、多责怪我们几声,最多不过是提示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实在,在我看来,假使真要做到“好好学习,每天向上”,倒不是一件很轻易的事件。但是,如果我们不保持努力奋斗的话,所谓妄想真的只是“镜中花、水中月”了。
    我是一名从乡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没有深挚的家世背景,也没有丰盛出色的个人才艺,在刚进入大学时,除了懵懂稚嫩,还是懵懂稚嫩。大学的生活缤纷多彩,以前从来没有听过、看过、接触过的人或事物,现在都逐渐浮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谁的心里不充满等待、不满怀喜悦呢?许多同学以为,这是我们应该享受的成果,事实上也确切如斯,这是我们通过数年寒窗苦读而换来的回报,但这一切又不过是我们另一个人生故事的开端罢了。在大学期间,我并不是一个规规矩矩的学生,偶然会逃课,上课搞点恶作剧,也会去KTV里唱几首歌,在餐桌上喝几杯酒,甚至会在宿舍里玩几回牌。但是,更多的时间是用于做课题研究、去参加学术科技比赛、劳碌学生工作、进行社会实际,而这些后来成为了我在求职过程中,最为中心的竞争优势,最有利于本身脱颖而出的因素。
    记得大一刚进入某学生组织的时候,一位学长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在我看来,他的大学四年确实是从“向优秀学习”中走过来的,而他后来找到的工作也很不错,现供职于国内某家知名汽车公司设计研究院。只管学长已经毕业,但他的那句“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也成为我后来踊跃向前进取、努力向上成长的气力。
    后来问自己:名校毕业生尚能如此刻苦,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踏踏实实的奋斗呢?我们身边有很多同学在找工作的时候,会抱怨薪资待遇低,会抱怨工作平台小,会埋怨职业前景黯淡,最后会归纳为学校不行、专业不热。我想说,如果学校行,我们能行吗?如果专业热,我们能火吗?其实,不是学校不行,而是自己不曾努力。
    坦率地说,我在实习的时候,也曾担忧自己不能顺利地留下来工作,究竟在求职过程中,谁都没有十足的掌握。但是,不管结果究竟如何,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扎实做好手中的事情,促使我能终极留下来的原因也就在这里。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在领导同事的指导和赞助下,学会了如何写一篇规范的运动谋划,怎样做一份优秀的媒体流传计划,如何处置独立负责工作和相互配合发展工作的关联,怎样与协作搭档进行务实高效的沟通……在此过程中,我很庆幸可能得到学校里的一些老师及同学的关怀支持,尤其是在我感到窘迫迷茫的时候,那些来自学校的问候和激励,总能让我感想到温暖与希望的力气,于是我告诉自己:努力,才值得被倾慕;奋进,才值得被尊敬。我深知现在及未来促使我不断前行的力量正是来自于那群关心我、支持我、辅助我的人,而这些都将是我一生中最为名贵的精力财产。
    我的一位朋友曾跟我说,每当有人问他毕业于哪所高校时,他真实不愿意告知别人他只是一所普通省属高校的学生,我问他为何不愿启齿说出来?他答复,“我的母校未曾让我感到,说出它的名字就可以让我布满自豪。”我的另一位朋友也曾告诉我,说他之所以选择考研,并非是为了追求学术造诣,而是他很畏惧以现在就读的这所学校的毕业生身份去找工作的话,他很丢脸到一个光亮的未来。说实话,我的这两位朋友所抒发的观点,在当下的青年学生群体中有着很高的“认同感”,但是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你的母校确实很一般,但你的母校从未像你嫌弃它一样嫌弃过你,请不要将你的自卑或失败归结为母校的自卑或失败。没有人说过“工人的儿子,不能成为企业家;农夫的儿子,当不了政治家”,所有当我们认为“不”的时候,其实不过是我们自己不曾努力过,对于“双非”高校的毕业生来说,当我们在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的时候,我们是否更应该反思自己从前的四年里毕竟干了些什么?是否更应该思考究竟是“双非”出身的母校相比于985、211高校显得不够自信,还是因为“双非”出身的我们未曾像985、211高校的毕业生们一样去努力奋斗过,才会在找工作的时候觉得“低人一等”呢?
    事实上,我们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影响人生发展的不肯定性因素还有很多,但我们更应该清晰地知道,现在及未来我们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先定一个小目标,再定一个大目标”,而无论是小目标还是大目标,我们是否最终实现它,在消除特定因素的影响以外,素来都不取决于它的难度,而只关乎我们的努力。我的“双非”学校的老师们曾这样教导我:第一,认真学习总会有机遇;第二,勤恳工作总会有收获。这是再朴素不过的话了,但却句句是哲理,若我们未曾尽力过,何来机会和收成?心爱的同窗,我们行将从学校毕业,请将老师们的谆谆教导铭刻于心,将同学们的殷殷希望放入眼底,将未来的无限可能自信开启。
    此刻,在这里说起自己的求职阅历及感悟,只是想表达一个观点:很多人羡慕别人的“鲜明亮丽”,却很少看到他们的“辛勤耕耘”,没有哪个名校学生天生就比别人优秀,也没有哪个普通高校学生注定就要比别人差,所谓的“三六九等”不过是一种借口,阶层固化虽然存在,社会成见也不可防止,但只要足够努力,我们终将闪烁。假如到最后一无所成,请不要拿学校不行来遮掩本人的不努力,因为在我们的身边总有人能行,而在人生的路上也总有比我们还差的人能行。
    敬爱的同学,作为一名大四毕业生,无论你是跟我同级的学生,还是我的学弟学妹们,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大家都能撸起袖子加油干,不论是考一所知名高校的研究生,还是找一份阳光明媚的工作;不管是定一个清楚明白的目标,还是做一次科学公道的人生计划,我都愿你心有所想、事有所成,不负青春、砥砺前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