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自我意识发展的偏差及其矫正

2017年06月02日 心理保健 自我意识发展的偏差及其矫正已关闭评论 阅读 3,735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丁昆雯转载与您分享,祝您多点开心,少点烦恼!谢谢收藏)
       此文分四部分献给心理学爱好者学习,有问题可以讨论,对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有帮助,可以提高心理学理论和技能。如果感觉有用可以保存,如果感觉无意义,可以删除。
       李建明
      迈过青春期的门槛,大学生步入了人生发展的一个崭新时期。在大学阶段,正好是大学生积极探索、寻求自我的关键时期,思维活跃的我们不断地尝试,做出各种假设。虽然在这时期自我意识快速发展,但还未完全成熟,积极的探索也会带来各种发展偏差。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
       1.大学生在自我认识方面的偏差,主要表现为大学生过度的自我接受和过度的自我拒绝。
自我接受又叫自我悦纳。它是指建立在对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特别是心理自我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对自我的优点和长处给予恰当的客观评价。这当然是心理健康的表现。自我拒绝是不喜欢自己,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对这些缺点和不足常常抱怨和自责。这种自我拒绝的现象在许多大学生中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这对大学生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因而也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过度的自我接受是大学生自我接受的极端表现。它所接受的是自己被夸大了的优点和长处,甚至把缺点和短处也视为优点和长处;相反,他们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这种“我好——你不好”的人际交往模式必然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而过度的自我拒绝,则把自己看成一无是处,感到事事不如人,对自己缺乏信心,自我否定,自我厌恶,甚至自我绝望而导致自杀。他们人际交往的模式是“我不好——你好”,这种人秘然在人际交往中爱到别人的排斥和嫌弃。
       无论是过度的自我接受,还是过度的自我拒绝,对人的心理健康都会产生消极影响。正如心理学家柯里所说:“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比别人好,别人都比不上自己,这样就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自我欣赏自以为是,因此就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调动主客观积极性,而且会遇到社会挫折,产生苦闷”;“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只看到自己的不足,什么都不如别人,处处低人一等,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厌恶自己并否定自己的自卑感,这样的人就会缺乏朝气,缺乏积极性。”
        2.大学生在自我体验方面的偏差,主要表现为大学生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强的自卑感。
自尊心和自卑感是自我体验的两极性表现。这两种体验普遍存在于每个大学生身上,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自尊心是人心理活动行为的动力。但古人所说的“知耻而后勇”、“登高必自卑”也说明像自卑感这样的消极心理现象,也会催人奋起。因此自尊心与自卑感只要不“过”都是有益无害的。
自尊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织部分。它包括自信心、进取心、责任感、荣誉感等多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它是一种“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荣誉,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维护自我尊严的自我情感体验”。
       其实,某些大学生过强的自尊心是极其脆弱的。他们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和批评,顾全面子,爱慕虚荣,对自尊心受到轻微的伤害便无法承受。如果过强的自尊心屡屡受挫,他们便羞愧无比,无脸见人,无地自容,使过强的自尊心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度自卑的消极的情感状态,产生严重的自责、自怨等挫折反应。
       3.大学生在自我意向上的偏差
     (1)自我中心倾向。大学时期是年轻人进行自我探索最集中的时期,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他们开始用“自己”的头脑去认识世界、人生、理想和价值,并形成“自己”的理念;他们自信、自负、自尊;他们追求理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自我分化的基础上,我们总会体验到各种各样成长的烦恼,我们不断地探索着,不断认识着自我,不断地寻求自己独特的处事风格,不断地进行自我设计,“我”在这过程中,就不知不觉地成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了,我们或多或少地都会有一点自我中心。这些自我中心正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日臻完善的标志,无可指责。但是,有些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超过了适当的“度”(如唯我独尊、目空一切),盲目自傲,“舍我其谁?”并且与极端个人主义、名利思想等不健康的思想意识结合起来就产生了“自我中心主义”的倾向。
       “自我中心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以“老大”自居,充满领导欲、权力欲,目空一切,颐指气使,盛气凌人;将个人的意志强加于人,使其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追名逐利,且自我感觉良好(自认为别人对他信任,甚至崇拜)等。
       显然,这种“自我中心主义”的自我意识倾向,在群体中非但成不了群体的领导,反而由于将自己置于群体的对立面上,从而导致被群体抛弃,使自己从虚幻的宝座上跌落至挫折的深渊难以自拔。
造成大学生自我中心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原因之一是缺乏参照系。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的十几年都过着紧张而单一的学习生活,上课、各种各样的辅导班以及无穷无尽的习题就是生活的全部了,他们所有的目标就是考一所重点初中、高中,然后是名牌大学。简单的学习生活就使我们在面对大学相对复杂而独立的学习生活时,有点束手无策,仍然以原先我行我素的方式行事。第二个原因是过强甚至有点脆弱的自尊心。当我们惊喜于自我进步时,很希望和其他人一起分享我们的成果,但有时就不顾其他人是否喜欢,也不考虑用什么方式分享最好。第三个原因是我们对“追求自我”的误解。一个大二的女生来咨询,她的问题是想知道有什么方法来帮助她的寝友。他们七个人住一间寝室,有一个同学总是很情绪化,高兴的时候就和大家很亲,很和得来,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摔门砸窗,对谁都没好脸色,而且大家都不知道她将会什么时候爆发,结果其余六人总是提心吊胆,很不自在。她们曾对她提抗议,没想到那个女生却说:“你们管得着吗?高兴不高兴是我自己的事。”其实这位同学的“自我中心倾向”已经超出了正常的限度,影响了其他人的生活。
     (2)过分的独立意向。独立意向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自我完善的标志之一。多数大学生表现出的自立、自强、独立思考、善于明辨是非、勇于决断等积极心理品质,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成熟的体现。
       但少数大学生的独立意向过强,表现出极端性的特点:
以孤立为荣。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对立面,不辨是非地事事处处与学校、老师、同学作对;视孤立为不落俗套、不盲从,甚至称自己为“独孤求败”。
以逆反心理反抗舆论和规范。他们视舆论和规范为压抑自己独立性的外在力量,不加分析地予以抑制和排斥。面对舆论、规范,故意反其道而行之。
行为具有攻击性、破坏性等非理智的不符合年龄特征和大学生角色的倾向。这些倾向本是少年期反社会人格的表现,却在少数大学生中表现出来。这一方面说明这些大学生的人格也具有反社会性,另一方面说明他们独立意向发展的幼稚性和不成熟性。
      (3)过分的依赖心理。大学生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了近20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已成为习惯。打破事事时时依赖父母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好在多数大学生能主动地靠自己独立意识的发展摆脱依赖心理,一天天成熟和长大,直到完全独立。
但是少数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大学生,依然有不符合大学生身份和年龄特征的过分依赖性。每年大学新生入学,学生由家长一路陪同(实际是护送)到校,家长代办入学各种手续,代替安排新生的生活等,这是大学生依赖性的突出表现。也使得在校园中有一群“没有长大的”大学生。有一个实例。某一男性大学生在父母的陪同下办完入学手续,父母离开后,他一人在校园内迷了路,竟哭着打电话给其在30里外的父亲,让其你搭车到学校给其指路。学习上、生活上依赖他人的现象在大学二、三年级也有程度不同的存在。
     (4)不当从众行为倾向。在遇事未作出正确判断和决策的情况下,便主动地与大多数人采取一致的行动,这种从众行为人皆有之。大学生存在这种从众行为不能算做自我意识的偏差。但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从众行为倾向却是有害的。
有的大学生保持自幼形成的从众行为习惯: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一切事物和行为习惯于与大多数人持相同的态度和采取相同的行动。
还有的大学生根据人数来决定自己行为倾向,他们有一个错误的心理定势——多数人的意向肯定是正确的。
       另有部分大学生出于自我保护的考虑,他们不想成为少数不服从者,以避开“偏离的恐惧”,他们内心并不想从众却表面上从众。
大学生不当的从众行为倾向的最大危害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锻炼,使自己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得不到应有提高,因而成长较慢。当然,由于与大多数人采取了相同的行动,很可能无意中与大多数人一起犯了错误。
     (5)过分追求完美的倾向。“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很多同学都这样评价自己。对自己严格要求固然是好事,因为崇高的理想以及在生活细微处对自己精益求精的要求能激励我们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超越自我。我们在追求完美时,实际上是在享受一种成就感和优越感,因为这样的话,我们就与众不同,优于其他人了。然而有的同学会发现他们在追求完美时,体验到的不是优越感,而是无限的挫折感,他们越努力,却发现离目标越来越远了。他们对自己在意的东西都有无限的期望和要求,看重学习的人就会觉得第二名是可耻的失败,追星族就会收集他(她)喜欢的明星所有的海报、歌碟和影碟等,这个明星的一点点过失都会让他(她)无法忍受。
       什么原因会使我们过分地追求完美呢?首先是因为是很多同学生活在他人的期望之中,多年的习惯已经把这些期望误以为是自己的需要了。有些家长总是要求自己的孩子从小到大都做第一,而这些家长为了孩子的发展,往往做出很大的牺牲,那么这些孩子进了大学后,就会背负很重的思想负担,自己不学好,怎么能对得起自己的父母呢?但衡量自己的标准却随着自己的不断进步,而步步升高。其次是因为有些同学不能及时地调整参照体系。在县城里做状元,是因为与他(她)竞争的对手实力相对有限,而他(她)却习惯了自己光芒压四方的感觉,进了顶尖名牌大学还要次次做第一,其难度当然大,因为现在的竞争对手是无数个状元。
     (6)过分自卑的倾向。心理学家阿德勒《超越自卑》一书中曾论述了这样一个观点:追求优越和超越自卑是人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那是因为他所说的“自卑”给予人强大的推动力,推动人超越自己。然而在生活中,我们见到的自卑更多的是消极具有破坏性的。在这种消极的自卑作用下,人们总是对自己持有否定的感觉。即使和其他人差不多,他们总能找到很多自己不如他人的地方,别人说,你也具有某某优点啊,他们就会有充足的理由来证明自己不如别人。他们觉得自己是上帝的弃儿,自己理所应当比别人差。
事实上,过分的自卑往往和过强的自尊心联系在一起。他们只有通过相应强度、相反方向的自尊才能抵消过分自卑带给内心的痛苦和折磨。一个女孩指责另外一个同学总不认同自己的观点,但又非常不服气,每每两人有分歧时,她就使出浑身解数来维护自己的观点,捍卫自己的正确性。然而在这过强、脆弱的自尊心背后,隐藏的是她消极的自卑:她来自家境贫寒的农村,自小就通过优异的成绩来弥补经济带来的窘迫感,然而进入大学后,成绩不再优异,而她看不顺眼的那位同学却是家境优越,本身也有点让其他人顺从自己的霸气。两人一说话,就起争执,也是很自然的事了。
       自我意识偏差的调节
       自我意识存在的各种矛盾、冲突和偏差,虽然是引起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如认知障碍、情感纷扰、焦虑、忧郁、挫折、迷惘等)的内因,但是这些矛盾冲突和偏并不是个别人的缺点,而是大学生普遍存在、无法回避的正常现象。或者说这些现象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有其合理性。
       首先,这些矛盾冲突和偏差的产生,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由青年初期步入青年中后期的标志,是一种心理的发展和进步。也就是说,只有到了青年中后期,才有了各种矛盾冲突和偏差的产生。
其次,这些矛盾的存在和斗争,冲突的冲击与化解,偏差的产生与纠正,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动力。大学生就是在解决这些矛盾冲突,纠正各种偏差的过程中,完成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逐步统一,最终完成大学生心理和社会发展的课题——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无论从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上,还是从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角度上,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识,化解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纠正自我意识的偏差,都是必要的、有意义的。对于处在矛盾冲突中的大学生来说,这既是义务,又是对自己的一种责任。
       如前所述,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是自我面对各种自我意识的矛盾和冲突所采取“消极的统一”的态度。所以,纠正自我意识的偏差的过程就是化解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实现“积极的统一”的过程。
        自我意识偏差调节的途径
       (一)正确的自我认知
         “人贵有自知之明”,全面而正确的自我认知是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基础。自我认知是从多方位建立的,既有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也有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我们不妨自己认真仔细地想一想,用尽量多的形容词描述自己,要基于事实,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步,他观自我的描述,描述父母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恋人眼中的我、兄弟姐妹眼中的我,你再寻找这些描述中共同的品质,将其归类。你描述的维度越多,你越会找到比较正确的自我。
     (二)客观的自我评价
       一个人必须建立在正确的自我认知基础上,正确的自我悦纳、积极的自我体验、有效的自我控制。
自我悦纳是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悦纳自我首先要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欣赏自己,体会自我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体验价值感、幸福感、愉快感与满足感;其次是理智与客观地对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冷静地看待得与失。在生活中注重自我,自我意识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自我的一种状态。积极的策略是:关注你自己的成功,并将优势积累,每个人身上都有着无数的闪光点,重点在于寻找你自己的闪光点并将其构成亮丽的人生风景线。
     (三)积极的自我提升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对自我完成某项工作的期望与预期。当人们期望自己成功时,他必然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并且当面临挑战性任务时,会表现出更强的坚持力,从而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一般学业期望较高,也就是说,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呈正相关性。
另一条途径是克服自我障碍,我们都听说过这样的故事:由于考试前身体不好,所以在大考中没有取得好成绩。这便是典型的自我障碍,为自己的考学不成功找到了适当的借口。一个渴望自我发展的人必须主动克服自我障碍,进行积极的自我提升与自我尝试。积极的自我在尝试中会发现自己的新的支点。
    (四)关注自我成长
       自我的发展需要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监控。但将成长作为一条线索贯穿于人的始终时,整理自己成长的轨迹显得尤为重要。依照过去、现在、未来进行清理,深刻了解与把握自己。要记住:自我体验永远是个体的,当我们在分享他人自我成长的硕果时,也在促进我们自己的成长。

       李建明
       男 华北理工大学心理学教授、主任医师;从事精神卫生和临床心理学医疗与教学工作30余年,主研抑郁症与神经症的诊断与治疗。曾获河北省医学教育优秀教师;校级教学名师奖;中国正常人群睡眠状况分析.河北省科技成果(河北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二等奖);唐山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公开发表论文情况160篇,主编与合著出版学术专著与高等教材36部。2012年被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授予终身成就奖;2015年获得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突出贡献奖。2017年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心理学分会终身成就奖。
      社会兼职
      现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社社长兼主编;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职业心理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中华精神病学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河北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河北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常务委员、顾问;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医学心理学分会副理事长;全国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教材编写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精神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