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媒体报道自杀时需注意的事项

2017年09月02日 心理保健 媒体报道自杀时需注意的事项已关闭评论 阅读 2,100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李美英转载与您分享,祝您多点开心,少点烦恼!谢谢收藏)
    8月27日,在日本北海道钏路市海岸发现的女性遗体已被确认为失联女教师危秋洁。围绕着“危秋洁事件”,许多媒体进行了报道。报道中的一些现象,又一次让我们想起关于“自杀报道”伦理问题的诸多讨论:在报道自杀事件的时候,应该如何保护当事人隐私、如何维护相关人员的名誉、如何避免模仿……看起来很难,但并非无章可循。
    2011年,由美国预防自杀基金会、安内堡公共政策中心、哥伦比亚大学心理治疗中心、美国心理疾病联盟等几家组织牵头,联合十余家组织的诸多专家,综合世界范围内关于自杀问题的研究,给出了一套自杀报道推荐方式,果壳网对此进行了编译。
    核心要点
    自杀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50余项国际研究表明,某些形式的媒体报道会增加易感人群自杀的可能性。
    如果媒体报道里详细描述了自杀方式,或者使用戏剧性的标题或者图片,或者反复广泛报道自杀事件并将死亡描绘成壮烈或轰动的事件,都会引发更多的自杀风险。
    如果认真地报道自杀,哪怕是很简短的报道,都有助于改变公众偏见和认识误区,能够鼓励有自杀风险的人群寻求帮助。
    八个不要,八个应该
    不要
    使用惊悚轰动显眼的大标题(如,科特·柯本用霰弹枪结束自己的生命)
    应该
    在标题告知读者死讯,但不把自杀作为炒作点(如,科特·柯本逝世,年27岁)
    不要
    用图片和视频展现自杀地点、自杀方式、悲痛的亲友、纪念会或者葬礼。
    应该
    使用逝者的学校、工作场所或者家人的照片,并提供本地的热线心理咨询电话。
    不要
    用“广为流行”、“迅猛增长”这样强烈的词来形容近期自杀。
    应该
    仔细调查近期的疾控中心数据,使用“增加”、“上升”这样的不带轰动色彩的词。
    不要
    把自杀描述为“无法解释”或者“毫无预警”的。
    应该
    大部分人自杀前都有预警信号。如果可能的话,应该把下文里提到的“预警信号和应对方案”部分包括在你的文章里。
    不要
    “死者留下了自杀遗书,其中说到......”
    应该
    “死者身上发现了一份遗书,其内容正在接受专业人士检查。”
    不要
    像报道犯罪那样调查和报道自杀。
    应该
    把自杀作为公共安全事务报道。
    不要
    在报道自杀原因时直接引用警方或发现人的说法。
    应该
    寻求自杀预防专家的意见。
    不要
    用“成功”、“未成功”和“未遂”这样的字眼描述自杀。
    应该
    用“死于自杀”或者“杀死自己”这样的说法。
    避免误解,提供希望
    自杀是个很复杂的现象。几乎每一例自杀背后都有多重原因,包括心理疾病——很多心理疾病都没有得到诊断和治疗。然而,这些疾病都是可以治愈的。
    研究表明90%的自杀者生前都有心理失调或者滥用酒精/药物的情况。
    不要在报道里暗示是单一事件导致自杀——比如丢了工作、离婚或者成绩不好。这样很容易让公众对于自杀产生过分简化的误解。
    就自杀的起因和处置方式而言,可考虑引用自杀预防专家的观点,但不要把专家观点放在耸人听闻的上下文里。
    在报道中告知读者自杀的各种原因、警告信号、自杀率趋势和最近治疗方面的进展。
    还要告知读者可行的治疗方案、资源以及那些克服自杀危机的人的故事。
    博客作者、自媒体和评论家也应该参与进来,给出帖子或链接,帮忙降低自杀传染的风险。
    社交媒体常常成为逝者的纪念地,应当对这里的言论进行监控,寻找那些可能伤人的评论和其他人表达自杀意愿的评论。网站规章应当允许移除不恰当的帖子和发言。
    预警信号与应对方案
    当你身边的人出现这些迹象时,应该警惕:
    有想死的念头
    寻找自杀的想法
    感觉毫无希望、没有目标
    感觉被困住了、陷入无法忍受的痛苦
    感觉对他人来说是负担
    酒精和药物摄入量增加
    行为举止显得焦虑或不顾后果
    睡得太少或者太多
    远离交际或者感觉孤单一身
    显露出强烈愤怒或者谈及寻仇
    显示出情绪的剧烈波动
    以上这些迹象越多,自杀风险越大。这些迹象和自杀相关联,但可能不是导致自杀的原因。
    如果你认识的人出现这些迹象,你应该:
    不要让他/她一个人待着。
    拿走一切枪支、酒精、药物和可能用于自杀的利器。
    拨打自杀咨询热线,比如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8008101117。
    带他/她去附近医院急救室,或者向医疗/心理专家寻求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