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催,孩子越慢!这4招,对付孩子拖拉磨蹭!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王红蕾转载、编辑,想学习更多科学实用的知识,请扫一扫“健心学堂”的二维码,免费关注健心学堂, 推广还可能获奖哦)
经常听很多爸爸妈妈抱怨:
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拖拖拉拉的,晚上很晚都不睡觉,作业拖到最后才赶;
早上赖床,上学快迟到了也不起床;
承诺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雄心壮志的,比如说周末要打扫自己的房间,结果到了周末半天没有行动……
总之一个字——拖。孩子拖的时候,也把爸爸妈妈的耐心给拖没了。
今天,小言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孩子拖拖拉拉怎么办?
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有很多,但核心原因有这么两个:
● 做不到
当一件事情难度太高、任务太重、压力过大时,那么我们做这件事情时,本能地就会想拖、想逃避。
对于学习,当孩子觉得学习太难、成绩很难追上去,或者当作业太多了,孩子感觉喘不过气来时,孩子就容易对学习缺乏信心,于是拖着不做,拖着拖着,干脆就放弃了。
● 没兴趣
当一件事做起来太容易,例如父母老是让孩子做洗碗这类简单重复的事情,他就会觉得没有挑战的乐趣可言,找不到动力,从而变得拖拖拉拉。另外就是孩子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一件事情上,他也会拖拖拉拉。
例如孩子还在玩乐的过程中,就被爸爸妈妈要求去学习,此时的孩子只觉得玩是最快乐的,他并不知道学习对自己有什么意义,那么他也会产生拖延。
孩子拖延时,通常会让我们做父母的很抓狂、很着急。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标准,当孩子出现拖拉这种行为时,我们会倾向于评判。
例如我们希望孩子一回家就马上做作业,不要玩手机,做什么事情都很勤奋不偷懒。当孩子出现与我们的期待不同、甚至相反行为的时候,就会引起我们着急或者愤怒的情绪。
此时,我们也就没有耐心去看看、去想想孩子的内在究竟在发生些什么。
另外,作为父母的一种本能,都希望孩子可以顺顺利利的,越快越好。我们希望孩子在成长路上不会走弯路,最好像直升飞机一样快速到达目的地。
而实际上,孩子在成长路上必然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他走的路是弯弯曲曲,凹凸不平的。他们会变得慢,或者是停步,甚至是退缩。
所以我们的心理预期和孩子的实际情况有很大差距的时候,我们就会着急、失望,或者是感觉挫败。
当我们带着这些负面情绪去面对孩子时,我们是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去聆听孩子内心的,从而帮助他改正缺点。
相反,我们越急,孩子就越慢,我们越指责,孩子就越不想做父母交代的事,严重了,可能还会导致亲子关系的恶化。
那面对孩子的拖延,我们该怎么办呢?
第一,建立与孩子的同理心
当孩子拖延的时候,我们不妨进行深呼吸,让自己安静下来,想想自己在拖延时心理状态是怎样的,然后再用同理心感受一下孩子当下的感觉。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当爸爸妈妈遇到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时,我们也很想放弃,可是又很讨厌这种放弃的感觉。”
当我们真实地同理到孩子的时候,他就会愿意向我们打开他的话匣子了。这时,需要我们非常有耐心地、不带任何评判地、纯粹地聆听他,比如:导致他拖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他的情绪是怎么样的?他有什么想法?他究竟在寻求什么,或者在逃避什么?他需要怎么样的支持呢?
第二,帮助孩子自我觉察,探索不同可能性
如果我们能够做好第一步,真正同理并且聆听到孩子时,孩子就会比较完整地向我们展示他自己了,比如他的困惑。而这时,正是我们陪伴他面对困难的时候。
我们知道,孩子在做一件挑战和能力相匹配的事情时,他就会越做越开心。如果这件事的挑战比他能力高一些,孩子通过努力做到了,就会增加他的自信。
那我们来看看如何帮助孩子找到自信。
●帮助孩子进行自我觉察,可以尝试“录像机沟通法”,只是描述行为,不加判断,让孩子进行自我的觉察。
例如,我们可以这样对孩子说:
√“现在已经是10点半了,11点你就要睡觉了,但是我看到你还没有洗澡。”
我们只需要把我们看到的事实说出来,不带任何的评判,而不是说:
ד你怎么总是这么晚都不洗澡,你的时间观念这么差。”
只是描述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不带任何评判、指责的录像机式的说话法,可以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在哪里,他会更多地往内看,更多地自我觉察,而不是我们自己干着急。
●当孩子面对的挑战过高的时候,我们可以陪伴他去探索,是否可以降低难度,或者帮助他提高能力,让他感觉自己能够做到。
现在,有不少孩子有过不想学习的想法,也有不少孩子没有学习动力。他们之中有大部分人都是因为想提高成绩,但是又觉得提高很难,要学习的多科目太多也不知道从何入手,于是没有信心了。
这时,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找一门他相对比较感兴趣,或者对孩子来说感觉比较容易的一个学习科目,找到突破口,让他先专注于提高这一科的学习。当孩子有一科成绩上去了,找到了学习提升的突破口,孩子的信心会大增,然后再去攻破下一科。
所以,帮助孩子找到他能够前行的支点是很重要的,让他知道第一步的改变可以是什么,如果做到了第一步,孩子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自我肯定,就会从第一步开始,一步一步想内生出前行的动力。
当然,孩子会有一些远大的理想,这时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找到一个可见、可达到的目标,只有这个目标出现了以后,孩子才会觉得有了第一个踏脚石,他才会有信心朝着这个小目标走过去。
这样,那个远大的理想才不会变成虚幻的,或者是变成孩子的焦虑源。
第三,帮助孩子找到乐趣和热情
对于现在感觉很无聊的事情,怎样做才会有意思呢?
给大家讲一个案例:
有一个准备高考的男生,他向老师诉说,他觉得高三的生活很压抑、很没意思,学习对他来说就想鸟笼一样,而自己就是被困在鸟笼里的那只鸟。老师问他:“你觉得你能飞走吗?”
男生说:“不能啊,高考完才能飞啊。”
老师又说:“那你觉得怎样才能让这个鸟笼更舒服一些呢?”
男生沉思了,然后他说:“也许和其他鸟呆在一起会舒服一些,而不是自己孤零零地在鸟笼里。”
这个案例中,通过老师的启发,男生发现与同学进行更多的连接会让自己的感觉更快乐,他觉得当自己和同学一起并肩作战时,心底那份学习的热情才会涌出来,这样的日子才会有意思。
之后,男生就开始和老师探讨什么样的想法才会让他有生活、学习的热情,会让他感觉更有趣,如何才能够让他好受一些,还有什么是他在乎的价值。
在老师的一番开解和帮助下,男生的能量就开始完全翻转,他找到了自己清晰的答案,后面的事情也就迎刃而解。
第四,陪孩子做一些尝试,增加行动的勇气
有些孩子很想做一些事情,但是他觉得一个人做没意思,没有行动力。
就比如运动这件事,孩子之所以拖延不去运动,是因为没有人陪他一起运动。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不去运动,可能会说:“你怎么不去运动一下,一天到晚窝在家里,你怎么总是说了要去运动又做不到呢?”
其实,光说是没有用的,只有以身作则,陪孩子一起运动,甚至有时候逼孩子一把,父母先运动起来,在父母的带动下,孩子也许就会从无奈跟随,慢慢习惯,最后变成孩子自己的热情。
总之,放下我们的指责,帮助和陪伴他们,让孩子在行动中感受到乐趣和力量,这才是克服拖延的好办法。
(文章来源:言极是家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