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面对“无力、自卑、低落”的人,我们可以做什

2020年01月11日 心理教育 面对“无力、自卑、低落”的人,我们可以做什已关闭评论 阅读 1,765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李姿蓉转载、编辑,想学习更多科学实用的知识,请扫一扫“健心学堂”的二维码,免费关注健心学堂,  推广还可能获奖哦)

基于咨询伦理与道德规范,以教学为目的原则,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咨询案例已与当事人协商,且当事人愿意将此次内容提供给学习格式塔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的同学们。

 

CL:心理咨询师;CO:来访者

CL: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

CO:当你抓不住的时候呢?你心里怎么着? 

CL:比较空虚。

CO:比较空虚,嗯,我们又有了一些发现,我们总是在抓,和同学的关系,分离,最近的情绪......你有什么爱好呀?  

CL:画画。

CO:都会画什么呀?   

CL:什么都会画。

CO:太厉害了,你在这个白板上,做画一个吧。  

CL:不知道画什么

CO:你想到什么就画什么,不用思考。(CO把白板推到来访者面前,递过一支马克笔。)相信自己,孩子,你可以的。试一下,不用大脑思考,把内心的东西随便画一画。简单的画一个就行。(来访者在白板上画了一个眼睛

CO:看的出来是练过。OK,very good。好好看看,你来描述一下。

CL:眼睛。 

CO:这眼睛好大呀。这是谁的眼睛?  

CL:某种动物的眼睛。

CO:这个眼睛在看着什么?是吗?好像在看着某个人,或者盯着某件事儿。现在你根据眼睛为题来个看图说话,你看着这个眼睛,先描述一下这个什么样的眼睛,当你描述完以后,这个眼睛给你带来的感觉是什么?感受是什么?你会想到什么?(从三界进行觉察、体验

CL:害怕。

CO:好,这是一只惊恐的眼睛。恐惧,害怕,你告诉我它看到了什么?如果它会说话,这个眼睛会说什么?这只眼睛很害怕,此时此刻,你愿意对它说点什么?如果这个眼睛会说话,她会对着你说:“我很害怕。”看着它,你会怎么回应它?

CL:我会被吓跑。(笑出声来 

CO:你会吓跑。这个害怕的眼睛是谁创造的?你能做些什么让这个眼睛不再害怕,你可以再创造些什么?(来访者开始修改眼睛的图画)很好,非常好,好像瘦了点,这样看上去呢?不那么害怕了,是不是?所以谁又把它创造的正常了呢?(引发思考  

CL:是我。

CO:还是你,你好厉害,你能创造害怕,还能创造让它情绪比较稳定。所以你是什么?你是这个主人,你是眼睛的主人,你是情绪的主人。现在你把手放到胸口,你看着眼睛,这是正常的眼睛。说出来:“我是我的主人,我是我情绪的主人,我可以创造我的情绪,我可以改变我的情绪,放松,我可以表达我的情绪,我可以创造我的情绪,我是我情绪的主人。这个眼睛看上去都在笑了。你有没有感觉?也有了。好,此时此刻你把这个眼睛起个题目,是什么?没有好听不好听,没有对错,你闭上眼睛,脑海里出现什么就写上。不经大脑思考。

CL:写的眼睛。

CO:这个眼睛,你创造的,代表着不同的情绪。现在你转过身来,我回来,坐上来。你告诉我,你今天的感觉怎么样?

CL:感觉挺好。

CO:哪好?从你刚才一开始坐在这儿,到现在,1个多小时,一开始有点紧张,到现在你完全放松了。通过交流对自己有哪些新的发现?

CL:和我自己想的不一样。

CO:和自己想的不一样,以前想的是什么?你可以说说吗?

CL:以前以为自己不太正常。

CO:以前以为自己不太正常,嗯,现在呢?

CL:自己理解了自己一部分。

CO:看明白了自己的一部分。哪些地方你看明白了?

CL:自己内心是什么样的人。

CO:就是把自己看全了,以前是看到一部分。你告诉,你看到自己更多了,当你看到自己更多的时候,你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CL:开心。

CO:开心,我看你笑了,这次是真的笑了。好,我问你最后一个问题,家庭作业,课下以后,你愿意做些什么?为你自己,让你的开心继续下去,更好的发现你自己,更好的理解你自己。(评估支持系统

CL:出去玩。

CO:哦,我可以出去玩,是吗?可以做自己,可以出去玩,还有呢?

CL:画画。

CO:可以在家里画画,继续这个爱好,是不是?真好。虽然你看不到身后的叔叔阿姨,但我依然邀请他们给你热烈的掌声。收获到这么多叔叔阿姨给到的支持。这样,我们的掌声不要停,给到30秒的掌声,(掌声持续中)想哭就哭,没事,这是感动的。真好,自己有变化了,对自己有信心了,有力量了。好,今天就到这儿。

 

今天这个复盘,我简单来说一下。大家看今天这个来访者,她一进来的时候是不是很紧张。她的紧张体现在她的动作上、她的神情上、她说话的语言上、她的声音上,是吧?(她说话的声音)很小,我们可以用“战战兢兢”四个字来形容。大家来看,她坐下以后我先做了一件事,就是调整她的椅子,我往后了。我把椅子往后一调过来以后,她就比刚刚开始要好一些了,然后我就开始询问她。

 

【收集临床资料】大家看整个前面这个询问,因为王老师一开始考虑到这个个案前面给到我们的信息,所以我更多是问到她出现了什么问题,以及这个问题时间多久了,给她造成的影响。然后聊着聊着聊到两个核心的部分:一个是她的躯体的症状;一个是注意力不集中,伴随着胸闷。然后我们就问她,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大家知道吗,当来访者出现临床表征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怎么询问?一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个是多久了;再有一个是她持续的强度。也就是时间的起始点、时间的长短、症状的时间强度(即在一段时间内的症状强度)。 

 

她说大概有多久了?“从去年可能就有了”。而且这个强度和频率是什么?“每周好像都有,隔两天就会有一次”。她说通常发生在什么时候啊?“下午”……这是不是时间上就有一个特点了。这是个什么感觉?她就说“胸闷、心跳加速”(心慌,是我澄清的)。呼吸呢?“憋得慌,吐气不出来”。大家看,她都讲到这个了,我们看她是不是符合焦虑,我们考虑她有焦虑而且有身体上的症状。 

 

有同学问:“王老师你为什么不问问她有没有去医院,她这不是已经有躯体症状了?”这是很好的一个问题,我接下来告诉你我为什么没有问。因为我在后来详细询问的时候问她“头晕不晕”,问她“恶心不恶心”,问她这些更严重的症状的时候,她说什么呀?“没有”,她很肯定没有。大家知道惊恐发作的时候通常的强度会有濒死感,而她没有濒死感。另外她发作的时间都多长时间?长的有两个多小时。一般这个恐慌、惊恐啊没有连着(发作)两三个小时,三四个小时的,(连着发作)那早就完蛋了。那她这是一种什么呢?是一种状态,我们顶多认为她可能是一个伴随着躯体反应的焦虑状态。所以看起来并不是在濒死,她要是这样(濒死)的话,她自己早就跟你说了:“哎呀,我这个特别难受,呼吸不上来……”。因为我们已经询问了她的身体了,但她的回应很简单,“就是有点憋”。

 

【介入放松训练】我们询问了她这几个点以后,我发现在她讲话的时候还是不住的(扭动身体做搓手动作),身体还是有紧张、有着急、有焦虑……所以我们就开始让她去做一个呼吸的放松训练。大家看,我反复让她做了5次,由一点点的开始,然后越来越慢,我一点点的引导她。其实本来引导她3次或4次就可以了,我为什么引导她5次,因为我发现她放松不下来,所以我又多加了2次,直到她一回来睁开眼,好像好一些了,我们停下来,总结总结她前边的发生的这些,我们又开始去跟她工作。

然后她谈到了她的注意力不集中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注意力不集中那个难受是从高一开始的。我们又去探讨她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起点是什么?后来我们了解到她很小的时候就有点多动,但她马上解释“但是这个注意力不集中,现在的这个和过去的注意力不集中不一样。现在脑子里总想一些事儿啊。”然后我就说:“你是总想一些什么事啊,总会想一些过去的一些事和人。”——到底是什么?王老师做了一个澄清,还记得吗:“你愿意对这个地方说说吗?”然后她表达的什么啊?是不是她有点抗拒啊这个地方。但王老师没有急着在这个地方再(深入)下去。我们就允许她的这种抗拒,看到她的抗拒,我就开始描述它:‌‌“看起来对你有困扰,但是好像你又没法去表达”。然后她马上(点头),我们又继续带她一点点的往前走。 

 

然后我们来看,她说她想到了这个事。里面她谈到了爷爷,爷爷的死亡,这个是让我们很震惊的,在我们提前获取的资料里面没有的。我们就了解那爷爷死的时候她什么感觉?她说“当时就觉得头懵了”,说别人哭得都很伤心,她不知道。她家里没有告诉她,那个时候她就懵了。她边表达边笑,笑着说她爷爷死了,然后说她很委屈。我问她:“你伤心吗?”--“伤心”--“但是你是笑的。”这个地方王老师做得很柔但其实是个面质,我们用面质的方法,让她体验她的不一样的地方。她说:“我就是这样的,我经常这样。”

 

【心理地图】这个地方我们会发现,由于爷爷突然的离世,爸爸妈妈也没有告诉她,让她心里有伤心有难过有不知所措。这个对她是一个生活中的一个重大的事件。我说还有什么事,还有什么人?然后她就想到她中学的时候,大家记得吧她好像是先谈到中学的时候,先谈到她的好朋友和她九年了,是不是?然后又想到爷爷,然后又想到她的爸爸妈妈的离婚。大家看这三个点是不是我们像心理地图一样串起来了,有分离的东西就出来了,创伤的点就出来了。所以大家看到这个时候王老师没有急着往下走,我们对心理地图那一部分做了一个小小的总结。希望她能够看到她在面对什么事情的时候,她会产生一种无力的感觉,然后不去信任,内心里面有委屈有难受。这地方我们稍微做了一个总结,就是“好像你在面对分离的时候”,她说对,她一再的说我说的对。然后我怕她有很多的投射性的认同,或者说有讨好的行为,我表达了如果我有说的不对的地方,你可以不要跟,可以不要“嗯‌‌”,如果你觉得老师同理到你了,说的对的你就可以跟着说。 

 

这个时候她就谈到了一个关键的点,还记得是什么吗?她说了:“‌‌ ‌‌我面对很多事情的时候,我是没法改变什么的”。我们让她反复的重复那句话:“很多事情我是很无力的。”大家看她面对这么多分离也好,同学九年的感情‌‌(王老师又做了澄清),包括爷爷的去世的时候,面对这么多事情的时候,她开始不愿意了,觉得没有人去相信她,是不是?爸爸妈妈都瞒着她,她感受到不被信任。另外就是被抛弃,她没有安全感,这是她核心的部分。 

 

大家看她的焦虑是源于死亡焦虑,因为她的梦里带着死亡焦虑。后来我们又看到她有梦,梦里面有死亡。另外她又焦虑缺乏支持,这里面都看得很清楚,所以在这澄清的时候,我们说了“看起来你很渴望和同学有连接”。

 

【设置实验】这个冲突一直都在,所以我们让她开始去面对那个无力的自己,先让她体验她的模式。她核心的问题就是她想去有一些改变是不是?想去改,NO!我们让她先去接纳无力的自己。怎么去接纳,怎么去允许自己的那个无力,‌怎么样去跟无力的自己去做一个体验?所以大家还记得吗,这个时候我们开始让她一个手再次放到胸口,让她开始重复那句话。我让她加上她叫什么名字(再重复),她说什么呀?“重复不出来。”说不出来,看起来对她好难是不是,同学们?好难呀……我在做咨询和治疗的很多时候,会遇到来访者在做实验的时候(呈现这种难),我很清楚为什么难?第一个部分就是我和她的关系还不够牢,她有阻抗。这是核心的部分:她不够信任我虽然已经很柔了,虽然已经很好了,但这个时候她不够信任我,她不安全。‌‌第二点就是咱们这个场合(众人围观的工作坊)。第三点就是她本身在面对任何人的时候,她核心的人际关系里的就是一个不愿意再去相信别人。(因为)不被信任,也不愿意去相信别人,所以她也不愿意去相信我。这点大家理解吗?她内在是有这部分投射的。所以你让她去做什么,她可能会感觉被控制被什么,虽然只是简单重复她自己的话,还不是我们的话。 

 

这部分是很有挑战性的一个实验,但是我们依然(能够进行下去),大家看到王老师用类似于脱敏的方法。她是不是一开始拒绝,“都说不出来,老师。”然后这个时候,我就开始让她放下话筒了。我说:“你声音可以小一点……对,你自己可以听到……来,你说……”然后就一遍、两遍,她就这样(模仿来访者无声唇语)。我说非常好,我在读她的口型。我说“再来一遍,再来一遍”,然后再来……来了几遍以后,是不是这个效果就出来了?我问她当下的感觉感受,我还想让她听,听到她说的那个话,这是一个核心的转变。

 

‌‌【治疗策略】大家还记得‌‌,我在大学里教个案治疗时我说过几遍——劳拉皮尔斯其实受到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的一些影响,她在讲格式塔的时候都是讲去接纳(那个自己)。其实大家看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治疗模式是不是也去接纳那个自己啊。荣格已经很重体验了,但荣格是用分析,只是他没有提出体验这个部分。他那个路径的一个核心目标就是让她去接纳、接触自己。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来访者)她是想去改变,想去变化——别人离开我了,我心里难受,我要把我的难受压抑起来。很在意别人的看法‌‌,我想我怎么办?别让人家知道我难受,也别让人家知道我心里边委屈、害怕,不敢呈现那个真实的自己。 

 

所以我们就让她去接纳她自己,我们就让她自己去接触这样的一个自己。还记得吗?当我做了这个以后,你看她那个变化立刻来了。她心里放松了很多,各个方面有了一些变化‌‌‌‌。她表达完这些以后,我们看她有些变化,因为信息收集还不够,我们开始跟她去探讨她临床上的一些表现。 

 

在这个过程中她总有几个动作,我们在过程中也回馈给她,比如她总抓,大家记得吗?我后来拿出来让她去“抓”,我说你体验你去抓手。她想抓住一段什么呀?关系,她自己说的,“想抓住一段关系,不想松开”,是不是?她核心的是还想去改变,还是想去控制,还是想不去面对自己的那个无能为力,她还是……从一个角度来讲,我们要看到这是一个能量。虽然是冲突,但冲突里面有能量有资源。这部分我们看,抓完我们让她去体验,虽然她感觉她自己还是不好意思,但是我们能够明显的看到她已经和我去开始同频这个手(的动作),做的都很好。然后我又问到她的睡眠、‌‌饮食,我又问到她的整个的情绪状态,就是我说自杀的那部分我没有去问,我早上也对这部分做了一个解释。

 

OK,‌‌后来我说到她的爱好。为什么要谈这个?因为我们讲到她是一个焦虑的状态,但是她的这种表述,‌‌这种语言的表达,包括她的这种情况,她外显出来的这部分还是有一些抑郁状态‌,‌‌所以我考虑我还是想去(探索一下这部分)。然后她说她咋咋呼呼,她说“我会用咋咋呼呼去释放有时候”。我说是不是别人反馈你的,她说是别人反馈我的,所以这个地方我也有考虑到她是不是躁郁是双向,有点躁狂的部分。但是这部分我们没有去核实她,她会不会可能有双向部分在。因为这个地方她还是忍不住这种微笑,微笑起来干什么?大家知道有微笑抑郁症就是通过这个笑是不是,所以我还是考虑到她是不是抑郁过,所以我想去探索她的爱好,看到底她的爱好有什么,就这个部分让她呈现。如果她有爱好,那我们就想这个是没有问题的。可她说什么呀,“就是画画”是不是? 

 

【自由绘画投射核心情绪】其实这一部分我们已经到了后面,已经到了要做总结的这个阶段。画画,那我就开始让她画了。大家看,她是不是有点不好意思?但是她和一开始,最初的那个不好意思是不是完全不一样了。有了很大的变化,因为她放松了,是不是?这时候我们给了她一个画笔,我说“哎(音调上扬),你看到它……”她说我画画不走脑子的。还记得吗,我记得她说过一句“不用大脑”,她说我不用我的大脑不用思考,是不是?我把眼前的这个白板给她,今天这个非常好,不知道谁擦的白板,擦的这么干净,这都起到了决定作用。因此我说你看这有个白板,然后又拉的稍微近了一点。有同学问我为什么拉它一下,拉它(白板)一下,让她眼睛感觉就直接罩在一个白板上的,你就可以去塑造你大脑里面出现的任何的东西。其实我拉这一下,就这个动作都是有意义的。我并不是说让她‌‌“你可以在这上面画的”,我拉了一下,然后主动又给她笔,她又拿过来,她自己说:“哎呀,我怎么觉得有点……”这个时候她已经被白板罩住了,然后“你可以随便画,你给我们画一个…你看画什么,特别想到什么,画什么”。你看她沉默了好久,然后我就说,不行去想一想,或者闭上眼睛。睁开眼睛她就开始画,大家看到了吗?画了一个什么?眼睛。大家看当她在第一次形容这个眼睛的时候,她说看到这个眼睛怎么着啊,很害怕。然后我说这个眼睛会说什么,会干什么?她好像表达不出来,但是大家看她是不是有害怕?这是她核心的情绪。

 

【创造性调整】我们看,‌这时候她的害怕和恐惧又再次出来了,是不是?我们把她的害怕投射出来了。好,大家看这个部分非常有意义的一点是,你看到这样的一只眼睛,我们就用格式塔对这个眼睛工作了:这个眼睛长在谁身上啊?或者说这个眼睛会看向谁,这个眼睛指向谁啊?我们就要让她去描述这个眼睛了,但看起来对她来说很难受,她很难描述,她更多的是在一个恐惧和害怕这里面。我说“如果你看到这样的一只眼睛,她很害怕的看着你的话,你会做什么?” 然后她马上说“我不要,我跑掉了,我会吓跑。”看到了吗,这是她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不去面对她的恐惧。同学们,那如果王老师要做的话,我是不是就要去面对她的恐惧?我可以去让她面对她的恐惧,我也可以让她去脱敏面对恐惧,但是这一次我没有这么做。因为这次我特别希望她还可以看到这个恐惧是谁创造的,(因为)这个画是她自己造的。 

 

我说那这只恐惧的眼睛这个害怕,是谁造了这幅画,是谁画的?“我”。那我能不能理解是你创造了这个情绪啊?“是的”。那你现在可以做些什么让这情绪降低或比较低啊?可以做些什么?她接着把这画变了,大家看到了吗?在我看来也没变什么,但是王老师说了一句 ‌‌“奥,看起来小了好多!”其实我也不知道什么小了好多,反正我觉得其实在我看来也没什么变化。“你看这样就好了,这样就一般了。好,那这样就好。这样就一般了。”大家看这是什么?这是她在设计她的情绪,她在创作她的情绪。所以谁是这个眼睛的主人,谁是情绪的主人?是她自己。这个核心的部分就让她理解了:她是她自己的主人,她是她情绪的主人。这个地方是用了我们实验里边非常有创造性的一个调整。 

 

然后我个人感觉借着这个好的机会,还要再强化一些。强化到哪呢?就是我们‌‌把它做了个图像,这个叫具象化。具象化以后我们通常会给它贴个主题和标签,这个代表着来访者内射的认知。就是她以前固化的格式塔的认知是个什么样子,她内射的是什么样。但是这一块看起来对这个来访者还有点难,我说这个眼你给它取一个名字,因为我们想看到她的内射。她等了一会儿“哎呀,就叫眼睛吧。”‌‌我们还是希望她能够在眼睛这个方面多说一点,当然这是咨询师的一个需要。但从她的表情到她的动作,她的整个方面已经放松了很多,那我们也允许她画了一幅《眼睛》,我们也放松了一下这个状态。

 

结束了以后,我们又给她探讨了一下,你看看你现在心情怎么样?她说 “挺好的,挺高兴”,是不是?然后我又跟她工作,我又开始要拓展了。我们从头到尾的又简单的描述了一下她咨询的一个小过程,专门找她几个情绪变化的点,然后我们就问:“你这种兴奋这种挺好,回家愿意怎么着?课下做点什么呀?”然后她一开始说的是什么呀?“出去玩。”我不知道大家听这话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她这种为自己出去玩,这说明她的新常态打开了,是不是。她很愿意多出去有一些连接,多出去有一些交往。这些在一开始她是不愿意的,你看她还挺困难的事。 

 

当然前面还有一个部分就是她讲她和那个同学的时候,她说那个胃吃不下饭去。王老师说“不吃不吃又吃了,吃着吃着就饿了”,是不是?一开始没有吃饭,为什么没有吃饭?就是你心里边压的太多了气,你吃不下去。那气也多,这事儿也多,你担心焦虑总堵在这儿。直到这儿地方空了,所以她能吃下去了。实际上这部分我们也看到了,现在她情绪好了,可以做点什么,一个是她要出去。然后没有完,我还又加了一点码儿。(大家如果是碰到比她再严重的人,这样就够了,就不要再问她问题了,不要再问她“你还可以再做些什么……你还可以再做些什么?……我觉得还不够,你还可以再做什么? ”……最后就把孩子又给逼死了,所以我没有问这么多。这种家庭作业的布置,有点顿悟就很好,见好就收。按照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标准,跳一跳能够着,给她稍微一点作业就行。)然后她又说的是什么,她愿意画画。大家记住,当一个人投入到她自己爱好的东西上的时候,她的疾病很多都能缓解,她的情绪也会得到舒缓,问题也会得到解决,她的意愿愿意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你看百度上说治疗抑郁症的患者非常重要的一条是什么?是给抑郁症‌患者找一个爱好,是不是?找一个爱好去深耕他,这病就好了。最后我们又问她你对这次咨询‌‌,你对王老师有什么不很满意你也可以说,有什么会让你很舒服你也可以说。你也看到,最后来访者挺实在的说了句“神奇”。 

 

【使用团体的支持性力量】 最后我是想让大家来看,昨天案例我让来访者回过头来面对大家,做了一个make a round绕圈子,但今天这个我没有做。为什么呢?因为她的敞开度不够,她的变化没有和昨天(那个来访者)那么被接纳。因为昨天那个(来访者),她那时候我们是放掉了情绪的,空了,再接纳。(今天这个来访者的)情绪,恐惧的情绪我还没放,她还是有恐惧在。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怎么样利用团体,给到的是支持的作用,让她觉得安全没有问题。好,我们接受了咨询的保密设置,也就说,到最后的时候我们都是专业的咨询师,让这些叔叔阿姨给到你一些支持。我们掌声,然后让她持续听这个掌声。她有被什么?被支持,被感动,所以她掉眼泪也正常,她最后掉下了眼泪。随后你看我们送她走出去。大家看,就这么个案例,我们也掌声鼓励下。‌(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个案治疗方案】好,接下来如果是我们接手这个案例,我们该怎么做?这是核心的问题。首先概念化,这个来访者的问题是什么她很清楚,自己说的两部分,一个是注意力不集中,这是个闯入性思维。这个闯入性思维,在目前是不是一个强迫?在我看来不像强迫,更多的是一种焦虑抑郁等复杂情绪的影响,现在还很难说她是有强迫症的那种强迫闯入性思维。而这部分东西不表达,她就被压着,她总惦记着,所以她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今天和这个关系不好,明天那个关系不好,这是一方面。另外一个她有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这是核心的在这儿。这是两个大的问题,原因是爷爷的死亡、爸妈的离异、同学跟她关系上的不和,让她无法建立一个好的关系,安全的关系。所以让她经常会恐慌、害怕、不被信任,对自己不信任。 

 

所以这个咨询她一定要接着做,否则这个严重了容易走向人格障碍。可能连着做几次这孩子就好了。不做好的话,她关系总建立不好。她说“我不愿意出去玩,不愿意出去玩”,总把自己封闭起来,是不是她就没有连接了,没有连接了,她人格方面、个性方面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所以接下来第一步,我们就要设立目标了下一次如果来我们就从几个点上,一个是让她看到她内外冲突的模式。如果我做实验,我可能只让她哭,不让她笑。我说你又笑了,我们来试着哭,哭对我们来说很难吗?当我们谈到难过的时候,我们让她敢于去呈现自己,去面对那个自己。‌‌“哭对你来说很难吗?”我可能会去做这个。先是让她看到她内外不一致的冲突的部分,去表达她的压抑的情绪,被一致,包括那个焦虑那个恐慌,她有的话我会先让情绪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依然还是会收集信息,她成长的经历啊这方面,会让她循序渐进的先释放释放她的情绪,看到她的模式,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我可能会循序渐进着来,当她和我关系稍微近了,我一样会触碰她的两极和她的未完成事件。大家可能在想,这个未完成事件到底是处理她的爷爷,还是处理她的爸爸妈妈,还是处理她的什么?No,这个部分大家不用急着去看处理‌‌哪一个,哪一个都牵一发动全身。这个案例都是分离(议题),我们要看在跟她工作的过程中,她的情绪她的感觉和感受易于导向哪个事件。你看她今天一开始,最易导向的就是她就近的那个同学九年的,大家说为什么?因为青春期重要的是同伴关系,这是她最担心的。而且九年了,大家想想她小时候父亲离婚了自己生活到初中到高中,这个时候这个孩子肯定是和她关系不一般的,是她很大的一个支持系统,结果这个支持系统受损了,这个对她来说可能是个重大的事件。那我们可能让她去跟那个人表达她内心的这种不舍感受,做一个分离。再就是爷爷去世的这个事情,肯定到时也是要做工作的。包括怎么看待爸爸妈妈的这种分离啊,要让她去表达。这几个未完成事件到最后,其实在我们看来,就是整合和怎么样去接受这个真实的自己——这个弱小、什么都不能改变的,这样的一个自己在这里‌‌。愿意做些什么?你可以去做些什么?你觉得可以去为这个弱小的自己去做些什么,去强化她自我的边界。这几点可能是未来我们需要去工作的一些重点。

 

当然还有最核心的,大家记住她是对死亡的焦虑。焦虑的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要去觉察身体的反应,还有呼吸,我们要做一些冥想啊,身体的感觉啊,还有一些动作,让她展示。因为整个事件里面除了爷爷的死亡以后,没有看到她的这种恐惧和害怕,会不会有她妈妈以前对她的恐吓害怕等等,现在我们还不得而知。这里面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我们讲的害怕的模式。我们讲的发现模式了以后,通过实验让她去觉察她的模式。然后第二个部分,去给到她看到她自我两极的部分,是不是?然后就是未完成事件冲突处理了,这边我们多一点的是给到她更多的还要建立一个自我支持系统,就是最后我怎么样去照顾我自己。那在最后的时候我们要让她去自己照顾她自己,可以发展她怎么样的资源,包括规划也好,包括出去玩儿,包扩和同学交往,包括去做什么,你怎么样去照顾你自己去发展你的自我支持系统。我们在最后一步,或者说在整个咨询的历程中都要去做的,包括呼吸,包括身体,包括人际之间的关系。这孩子,我个人感觉如果再有个七八次,问题会有一个很大的改善。所以也可以试着去让咱们青岛的去找个老师去跟进一下。 

 

回来看她梦里那些什么被杀、杀死、血腥,因为她没说,她只说那些东西不好。我说是你被杀死,还是她被杀死还是你杀别人了?因为她不说,那些东西是我们猜她的。所以这部分因为我们知道对死亡焦虑的人会有这样的梦,另外这里面她一定有愤怒的东西,她还有愤怒的东西难以表达。大家看通常我们讲,人的自我外边是虚伪,剥去虚伪剥去防御,你看到的有的是愤怒,剥去愤怒以后,有的就是那种恐惧、害怕。再往下剥,可能是那个内疚、弱小、羞愧的那个自己。一边走一边整到那个内爆层,就像我们剥洋葱一样,扒到那就要给到支持去温暖她,她慢慢有力量,有力量就真实了。你让她长大,长大了她就真实了,所以是这么一个过程。 

(文章来源:王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