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天才病”背后的双相情感障碍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文敏转载、编辑,想学习更多科学实用的知识,请扫一扫“健心学堂”的二维码,免费关注健心学堂,推广还可能获奖哦)
犹如心跳一般,人的情绪也不是一条生硬的直线。顺心如意时,人们感到愉快、轻松、心情像鸟儿飞过晴空;遇到挫折时则常感低落、沉重、心情好像暗淡的阴天。情绪的正常波动是可控的,也不会影响日常生活。但有些人,情绪就像过山车,一阵子没来由的愉快、兴奋、感到自己无所不能;又一阵子心情低落、没精力、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情绪的剧烈变化不能自控也非常影响生活——他们可能是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
3月30日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
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也是著名的印象派大师梵•高诞辰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他,世界双相情感障碍协会等机构联合发起倡议,将每年的3月30日定为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
海明威、丘吉尔、梵•高……这些天才都曾被双相情感障碍所困扰。所以这类疾病还有一个通俗的名字叫“天才病”。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精神障碍,是一组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高的常见精神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常常以抑郁、躁狂或轻躁狂症状交替出现,中间有明显的缓解期。躁狂发作时,患者会出现情感高涨、思维奔逸、言语和活动增多等症状;而抑郁发作时,会表现出持续的情绪低落、思维缓慢、精力下降,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乃至自杀行为。简单来说,患者的情感就像坐着“过山车”,起伏不定。
双相障碍一般为反复发作性病程,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循环、交替出现,所以被称为“双相”,患者的情感在高峰和低谷这两极来回波动,因此也有人称之为“摇摆病”。
躁狂发作时会出现异常兴奋、精力旺盛、行为鲁莽、易怒,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攻击倾向或者突然悲伤;
抑郁发作时则会使患者失去生活乐趣、活动减少,往往伴有睡眠障碍、食欲低下、思维迟钝,甚至会出现自残和自杀行为。
双相情感障碍会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对身心造成极大影响,甚至会危及生命,减少健康寿命。
那么,到底该如何区分双相情感障碍的情感波动和正常情感变化呢?
1、你的情感波动是否对社交生活或者家庭生活带来问题?
2、你的情感波动是否导致你连续几天工作效率下降?
3、你的情感波动是否每次会持续几天而少有缓解?或者它们是否会在遇到愉快的事情时发生变化?
4、你的情感变化时,你的思维、睡眠、精力、行为是否伴随发生显著变化?
5、你的情感波动是否过于失控?
如果上述问题过半回答“是”,那你的情绪波动可能已经超过了正常范围。
天才病
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双相情感障碍也被称为“天才病”。
曾经有段时间“天才躁郁患者”这个词是带着光环的。很多患者会出现成绩忽然提高的现象,有的患者会出现逻辑高度清晰,条理清楚。
美国精神病研究者Kay Redfield Jamison在《躁郁症与艺术家气质》一书中,列出了一系列可能患有双相障碍的名人名单,许多轶事和传记记录也一直呈现着这样一种趋势,好像患有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的人似乎都是天才,都有独特的世界观(比如《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早发现,早治疗
据2003年美国的一项全国范围的调查显示,在双相情感障碍的生活总体结局中,自杀7.8%,呈现慢性化15.9%,反复发作27%,不完全缓解7.8%,缓解25.5%,康复16%。可以说,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难以解决的精神健康问题。
患者的病程中至少有一半时间存在症状。即使在没有症状的时期,也可能出现损害患者社会功能的表现。
另外,由于对双相情感障碍缺乏了解,也影响到患者及其家属寻求帮助的模式。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际性大规模研究证实,60%有双相情感障碍症状的患者在初次发作的6个月内未得到治疗。35%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首发症状后的10年内都未寻求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不能自愈,病程越久治疗难度就越大,长期坚持治疗可以控制症状发作,并且康复是可能的。
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被国际推崇,一方面给患者服用情绪稳定剂,此外,辨证行为治疗(DBT)是目前国际上首推的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心理疗法。通过综合干预,可令大多数患者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
(文章全文转载于:安庆无忧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