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初中生拖女老师进男厕所暴打之戾气何来

2014年02月20日 健心资料 初中生拖女老师进男厕所暴打之戾气何来已关闭评论 阅读 1,013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与您分享,谢谢您收藏、宣传中国全民健心网,将独乐乐变为众乐乐

      初二男生小强因与同学违反校规带食品进校园,遭执勤女老师王某劝阻。两名同学不听,其中小强将王某拖入男厕所殴打,踢打王某的下体,致王某四肢痉挛,后被送入医院治疗。多名家长到校替老师讨说法,小强家长称“不转班、不转学,要转你们自己转”。目前校方未接受采访。

      其实深入了解这条新闻所反映的现实,我们或许就会更加感觉一种难以理解的震惊,包括至今学校的态度以及打人家长的横蛮无理,这种看似无奈的结局,事实上比学生暴打老师更显得具有危害性,因为这不仅让殴打老师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惩处,更让践踏老师人格尊严的暴力行为被变相纵容,给本来就个性张扬的当代学生在处理师生关系上树立了一个危险的、恶劣的活标本。

     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现实呢?我们不妨来看看来自媒体的报导:经过记者的调查了解,打老师的这名男生平时在学校就经常不服从纪律,与老师顶撞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之前已经有过打老师的经历。班级老师说,每次考试,小强的成绩几乎都是垫底,作为老师,他们也为此感到非常矛盾:老师很希望能将小强往好的方向引导,让他成绩能够好一点,多与同学沟通交流;可是,小强经常不听从老师的管教,甚至多次与老师顶撞。在小强违纪时,老师经常感觉自己碰了钉子,却也无可奈何。除了担心孩子的安全和成绩因该学生受影响外,很多家长也担心孩子跟着“学坏”。昨日上午,30余名家长自发组织来到学校,替被打老师讨说法,同时也希望学校严肃处理该学生。“如果让我儿子看到同学打老师都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他以后也去做这种出格的事情,怎么办?”一名家长说。

     被无端殴打的老师相信自己的学校会站出来处理这件事,但目前来看,耐人寻味的是学校和家长的态度,学校似乎是想大事化小、息事宁人,不接受采访也不回复记者的疑问,显然不希望这件事引发更多的麻烦。有了学校这种暧昧的态度,打人者小强的父母自然也就得寸进尺,变得更加嚣张,他们也来到了学校,态度仍然很强硬:“不转班、不转学,要转你们自己转。”;即使是此次打老师的事件发生后,学校与小强的家长谈妥,让家长先将小强接回家教育,可是昨日中午,小强家长到学校时称,自己孩子“必须在下周一前返校上课,否则将追究校方责任。”。

     相信所有的人都会感到错愕,自己的孩子违反校规并殴打规劝的老师,作为家长本应该感到羞愧和歉意,并努力与学校达成对孩子教育的措施才对了,遗憾的是这孩子的家长却变本加厉,竟然反过来对学校进行威胁,而且要“追究学校的责任”,我不太明白如今的未成年人教育法规,但出现如此道德败坏的无良父母,还是感到震惊。很难想象如此没有道德约束的家长,能教育出一个何等顽劣的孩子?这个社会有很多让人不尽人意的地方,包括持强凌弱,但如果这位家长真的以为自己孩子从小敢于暴打老师而感觉荣耀,或意味着以后有出息,恐怕在弱肉强食的社会里,以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毕竟即使是黑社会,如今也开始以智取胜了。显然小强家长这种流氓逻辑,事实上是在断送孩子的未来。

      那么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来看,之所以小强会暴发出如此逆反、并有违传统师生伦理的暴戾举动,恐怕首先与这所学校自身一贯息事宁人的姑息式教育方式有关,学校既然制定了比如不能在校吃零食、不能用手机等诸如此类的校规,就应该有实施和严肃执行的底气,更要有针对恶意违规学生的处罚措施,尤其是这种明显涉及违法的暴力殴打老师事件,学校为什么反而象自己犯了错一样呢?无非是害怕家长无理取闹,害怕学生报复或其它什么后果,但逃避现实或轻描淡写的后果其实我们也看到了,更严重,严重到老师们人人自危,严重到学生可能被传递错误的信号,认为“打老师也不过如此”,严重到可能教师的安全和合法权益也将得不到保障,正常的教学工作将难以开展。

      其次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那就是学生家长的纵容,这或许是一个家庭教育失败的典型,如果说如今占多数的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宠爱有加,但如果放纵到在社会上为所欲为,甚至在学校拖女老师进男厕所

     踢打其下体致痉挛的程度,这似乎已经超越了法律的界线,更超越了道德伦理的界线。而我们看到的却这这孩子的父母同样嚣张的暴戾恣睢,同样的有恃无恐,有这样的父母、有这样的家庭,产生顽劣的孩子也就理所当然,将来家长收获自己酿下的苦酒估计也在所难免,反过来说,小强有这样的父母,实在是其人生的悲哀。

      面对这样已经难以用教育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恶劣的事件,绝非表达无可奈何的态度就能解决问题,学校应该从校规甚至寻求法律的介入,来严惩向老师施暴的学生和他的监护人也就是无良的家长,总不能退避躲让来求得一时安宁,因为不论是从帮助孩子成长的角度考虑,还是从维护教师权益和正常教学秩序角度考虑,学校和家长都不应该包庇和妥协,否则就是纵容,并令教育、令法律、令道德伦理蒙羞。
      谢谢浏览,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www.zhipr.org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