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保持乐观,远离慢性病,别让情绪伤害你

2020年10月26日 心理保健 保持乐观,远离慢性病,别让情绪伤害你已关闭评论 阅读 1,675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想学习更多科学实用的知识,请扫一扫健心学堂的二维码,免费关注健心学堂,推广还可能获奖哦

(中国全民健心网编辑:屈露露
      有人说,在追求长寿的路上,各种疾病是最大的阻碍。其实很多人忽略了,情绪和心态也是决定健康程度的重要因素。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心态是影响寿命的关键因素,积极乐观的人患慢病的风险会更低。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解读心态和情绪是如何影响健康的,并教你应对5种坏情绪。

       受访专家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张侃
  •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 王绍礼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刘健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博士 郭润峰
乐观者慢病风险更低
 

     哈佛大学学者在欧洲呼吸学会2020年国际大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保持乐观积极心态可能是长寿的关键。

 

        研究在八年中对7万名女性进行了调查,发现那些更乐观的人死于心脏病、癌症和中风等疾病的风险大大降低。
心态最积极乐观的女性,死于心脏病、卒中、癌症、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几率分别降低38%、39%、16%、52%、38%。

        总的来说,心态最积极乐观的女性死于任何一种疾病的可能性要降低近30%。
研究者称,积极乐观最有利于心血管健康,这可能与乐观的人生观可能会降低血脂水平,减少炎症,提高抗氧化水平有关。

坏情绪是这样伤害你的
 

      好的心态和情绪能让人更健康,反之,消极情绪则会引起一系列身体上的变化。
      心理学上把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等情绪统称为负面情绪。

      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焦虑测试得分更高的人,患心脏病的几率高出正常人30%~40%。
      国际自然科学领域权威杂志《临床调查》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慢性压力会促进乳腺癌发生、发展。
      临床上,许多消化道系统疾病、皮肤病、内分泌疾病等,与情绪、心理的关系也都非常密切。

胃肠道
       胃肠道被称为“第二大脑”,它的功能状态一定程度上受情绪影响。
当人们悲伤、忧愁、沮丧时,胃肠道功能就会发生明显变化。长期负面情绪容易让胃功能失调,导致消化不良、便秘、腹泻、胃炎、肠道炎症及不明原因的腹痛等。

内分泌系统
      长期压力大、紧张焦虑的人容易患甲状腺疾病。有统计显示,70%的甲状腺疾病发病前有不良情绪刺激。容易焦虑、生气的女性更可能内分泌失调,得乳腺、卵巢癌等疾病。

皮肤
     荨麻疹、牛皮癣、湿疹、皮肤瘙痒等很多皮肤疾病,其病因、发病过程与情绪密切相关。

心血管
     焦急、暴怒等激动情绪,会诱发人体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大量分泌、血管收缩、血压和血糖升高,会对血管造成损害,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当人极度愤怒后,2小时内发生急性心梗的风险将升高2.44倍;即使是轻度抑郁、焦虑或压力,也会使心脏病风险翻倍。

3类人易受情绪困扰
 

      生活节奏快、不善于表达、没有倾诉对象……很多人的心理问题就是这样积累的,以下3类人容易受情绪困扰,心理健康更易被严重透支。

01青少年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家庭迈进社会的过渡期。在身体、自我意识和人格迅速发展的同时,青少年面临多种危机,容易出现各种心理、情绪和行为问题。
      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过渡到成年后,成年早期的犯罪、酒瘾、吸毒、反社会人格障碍发生率是普通人的5~10倍。

02女性
      一般来说,女性往往比男性心思细腻,容易想得多,因此烦恼也更多,尤其是感情用事、过度迁就、顾虑重重和过分依赖的女性。
相较男性,她们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神经衰弱、癔病、更年期综合征及焦虑症。

03老年人
       到了老年期,器官开始老化,功能出现衰退,各种身体疾病陆续出现,导致老年人容易发生各种精神心理障碍,最常见的是老年期抑郁障碍,其他的还有老年期谵妄、痴呆、老年期创伤后应激障碍、睡眠障碍等。

如何应对5种坏情绪
 

     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与负面情绪“狭路相逢”,以下5种常见的坏情绪各有应对方法。

 
 

1焦虑
       短暂的焦虑让我们意识到身边有“威胁”,对人的生存发展有益,但若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就会耗尽身心资源,出现躯体症状,如疼痛、气短、恶心、眩晕;常伴有肠胃不适如溃疡性结肠炎、消化不良、便秘。
        建议:
       有焦虑倾向的人,要注意养成规律的工作、生活作息和习惯,尽量减少不确定性,给自己建立“安定感”。
高效、合理管理时间尤为重要,许多时候焦虑是因为时间所剩无几,但任务还未完成而带来的紧迫感、无力感,合理管理时间能帮人做到井井有条、从容不迫。
失误差错也会造成焦虑感。日常应减少冲动行为,或许能从源头上避免焦虑。也要正确面对失误和失败,不要过分为此抓狂。

2悲伤
     “丧失感”是悲伤的核心,失去财产、失去健康、失去恋情等,从我们生命中离去的种种,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激发我们内在的恐慌感。面对悲伤不懂宣泄,甚至强颜欢笑,这更会加重痛苦。
      建议:
      感到悲伤痛苦时,不要憋在心底,寻找途径合理宣泄,比如可以痛哭一场。哭虽然不能解决具体问题,但有助于释放悲伤情绪,泪水会带走体内的压力激素,降低与压力相关的神经递质。

3孤独
     当一个人感到孤独时,大脑会分泌更多的压力激素皮质醇,这会引发抑郁,并对血压以及睡眠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建议:
      对害怕与人打交道的人来说,可以尝试多与家人、朋友通电话或见面;也可以尝试参加公益活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能增强社交,找到自信和充实感。
对于沉溺社交网络的人来说,要认识到网络的“弱关系”不能取代实实在在的交友。建立和维系感情,还需要在现实中落实,比如时不时约朋友走出去,聊一聊。

 

4嫉妒
       嫉妒情绪会导致体内过量分泌的压力激素会使肝脏血流淤滞,使胆汁生成紊乱失衡,从而引起解毒功能障碍、免疫力下降、胆固醇水平升高、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消化不良等。
       建议:
       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劣势和喜好、能力后确立目标,发挥长处,一步一步靠近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发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不再把精力放在无意义的攀比上。

5愤怒
       愤怒是在感到受伤害、遭威胁、失意或失望时产生的一种强烈情绪,大多数情况下,愤怒对身心健康不利。
发怒2小时之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会升高8.5倍。愤怒还会减缓伤口愈合速度,诱发炎症,进而增大罹患糖尿病、关节炎和癌症的风险。
       建议:
       对抗愤怒,关键是让激动的情绪“刹住车”。第一步是转身离开现场,第二步是采用深长的腹部呼吸。
       坐着或躺着,将双手放在腹部,通过鼻子缓慢吸气,感受空气进入气道一直到达肺部,深深地吸气直到无法吸入为止;保持这个吸气状态3~5秒,再慢慢地呼出气体。
       可以想象肚子里有个气球,吸气时,气球逐渐膨胀,撑起腹部;呼气时,气球逐渐缩小,腹部慢慢放松。
       呼吸时要平稳而有规律,不要猛地吸一口气或一下子把气完全呼出。可以试着在吸气时心里默数1-2-3-4,呼气时也如此,有助于放慢呼吸的节奏。
       呼吸时记得放空大脑,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腹部和呼吸的节奏上。一旦走神了,要及时调整,让注意力重新回到一呼一吸上。

     文章全文转载于:生命时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