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廉政心态的变异与对策
一、金钱至上,导致公务员廉政心态变异,为捞钱,一贪、二贿、三买
拜金主义是贫穷文化的一种产物,这种思想也使一些公务员深受影响和毒害。在社会上,金钱对人的诱惑可以说之多、之大、之广、之毒、之深。在我国,早在晋惠帝时的鲁褒在其传世之作《钱神论》中曾愤世嫉俗地描绘了钱在当时的作用:“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钱能转祸为福,因败为成。危者得安,死者得生”。这就是钱的诱惑力之所在。在这种诱惑力的影响下,一些公务员信奉的是:从“有钱能使鬼推磨”到“一切向钱看”,从“有钱就有幸福,钱越多越幸福”到“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个别公务员表现为对金钱的顶礼膜拜。为了大把大把地捞钱,一是大肆贪污,二是到处受贿,三是用钱买官,买到官后则以权捞钱。在一些公务员的心目中,金钱是一把万能的钥匙,有钱走遍天下。所以,为捞钱置党纪国法而不顾,最后成了千古罪人。“金钱至上”的历史根源,可以说,贪官自古就有之。北魏时期的元庆智,性贪鄙,作太尉主簿时,事情无论大小,总要先得贿赂,然后再处理,十来个钱,二十来个钱都收,被人称为“十钱主簿”;南朝时期的梁鱼泓,做过永宁等地太守,他经常对人说:“我当一郡太守,要搞他个四尽:水中鱼蟹尽,山中麋鹿尽,田中米谷尽,村里百姓尽。”被百姓讥之为“四尽太守”;北魏的元晖,任侍中领右卫将军时,十分贪纵,被称为“饿虎将军”……
在当代社会里,腐败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最大的社会隐患。“金钱至上”,成了一些公务员的唯一追求。2001年7月24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贪污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介绍贿赂罪,数罪并罚,一审判处曾任省建工集团副总经理的蒋艳萍死刑。公务员只要在金钱上贪欲成性,就会变成钱的奴隶。中国银行开平支行特大贪污挪用公款案在2001年10月案发之后,此案嫌疑人许超凡、余振东、许国俊先后化名以假结婚等方式逃往美国,在此之前他们已通过中国香港、加拿大和美国等地银行把赃款转出中国,他们在到达美国后还试图利用拉斯韦加斯的赌场进行洗钱活动。美国拉斯韦加斯联邦法院同时判决,四被告要返还或赔偿中行4.82亿美元的损失。中行将充分利用判决赋予的相关权力,继续全力依法追缴被案犯及其亲属侵占的所有涉案资产,维护中行的合法权益。2006年,湖北省纪委、监察厅严肃查处了武汉理工大学原副校长李海婴贪污受贿案,查实李海婴收受贿赂人民币234.5万元,贪污公款人民币811.5万元,挪用公款人民币1300万元。
以上案例说明,金钱至上是形成人的资产阶级世界观的一个重要方面,金钱观的糊涂和错位、必然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糊涂和错误。人不可把金钱带入坟墓,但金钱却可以把人带进坟墓。古人说,“储水万担,用水一飘;大厦千间,夜眠六尺;黄金万两,一日三餐”。在公务员的廉政教育中,要注重加强廉政意识教育,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淡化金钱意识,远离铜锈,廉洁奉公,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生活作风;加强反贪力度,严惩贪污腐败分子;强化管理机制,使之不敢贪、不能贪;加强廉洁自律意识修养,使公务员不愿贪:建立健全经济和财经管理制度,为公务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权力至上,导致公务员廉政心态变异,为捞权,一跑、二送、三卖
在人们的意识里,由于长期受权力至上的封建意识影响,升官、掌权、发财成了个别公务员的人生追求。权力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在特定的时期内,只有少数人能够得到这一资源,而多数人则是不可能得到的。这样以来,少数人便可以享受到多数人所得不到的名誉、地位和权力。这种名誉、地位和权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便可以产生某种机遇——权钱交易的机遇,这种机遇,对任何人来说都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一个人一旦走向领导岗位之后,以前梦寐以求的现在垂手可得;以前围着别人转,现在别人围着自己转;以前只知道争取,现在要求你拒绝。甚至,你好吃,就有人投之甘饴;你好喝,就有人投之以佳酿;你好色,就有人投之以粉黛;你好捧,就有人投之以诌言。这样,就使有些公务员在工作中产生了很强的权力至上的意识,出现了捞权。他们往往是:一跑,跑官、要权、捞钱;二送,送礼、行贿、捞权;三卖官,有些能给人官帽的官、乱用权、使别人从中用钱买权、捞权。个别公务员经常奔走于权贵之门,用财物结交而谋权。
这种历史的遗毒,至今在一些公务员身上愈演愈烈。在不少公务员看来,在捞权、保权、买权升官上很舍得投入,这其中有金钱投入,情感投入,时间投入,精力投入等等。没有权力时想方设法弄到权力,有了小权力就想方设法搞到大权力,有了权力就肆无忌惮地乱用权力,甚至玩弄权术。一些公务员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因此,一旦权到手,就利用手中的权力,干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贪色腐败的事情。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可以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也可以用来为个人谋私利;权力可以造就人,也可以腐蚀人、害人。权力变异背离社会公共权力的性质,造成运用权力追逐个人私利,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严重危害。权力变异是产生腐败的重要因素,预防权力变异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权力的实际运行中,有的公务员,背离了权力的人民性,把人民赋予的权力视为个人的等级和特权,视作谋取个人私利的资本和筹码,高高在上,以权压人,随心所欲地滥施滥用权力,千方百计地运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这样,权力就发生了变异。权力变异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以权代法、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等。但无论权力发生怎样的扭曲与异化,其核心都是当权者不断膨胀私心、私利、私欲。 这就要求公务员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强化依法掌权用权意识,为人民用好权、执好政。
三、名誉至上,导致公务员廉政心态变异,为名声,一瞒、二假、三骗
在人生中,名誉关系着人的声望、威望。名誉之心人皆有之,但虚荣之心不可追求、不可有。正确的名誉观,是一个人成长,进步,为人民谋利益的责任和动力。反之,错误的名誉观,特别是名誉至上的观念,它促使公务员一是在作风上瞒,不求真务实;二是在品行上不端,搞假政绩;三是骗取荣誉,提高自身的政治名望。于是,有些公务员就把捞不正当的名誉看得比党性、国家利益和人民的利益还重,这种心态变异,是公务员心理上受一种不健康因素所支配的结果。
因巨额受贿而被逮捕的武汉大学校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党委常务副书记龙小乐,两人案发前都有“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政干部”等美丽头衔。陈昭方还被命名为湖北省“新长征突击手”,多次被评为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政工干部”和“优秀党政干部”,经常受到国家教育部的表彰。龙小乐2006年曾获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官方称“龙小乐勤奋敬业,克己奉公,心系群众,廉洁自律,是广大干部职工的贴心人。”这些荣誉没有使他们努力为党为人民工作,倒成了 他们腐败的一种保护层和催化剂。
从法学的意义上讲,公务员的名誉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从反腐败的意义上讲,那些贪婪的,自私的,愚蠢的,骄傲的,不择手段的公务员,为了拿到一己的名誉,不顾党纪国法,甚至敢于铤而走险,这是令人发指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公务员为了名次,为了政绩,很善于弄虚作假,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实际上,那些荣誉只不过是有些公务员用来迷惑人的东西。西方有句格言说:“荣誉会败坏人的本性”。也有人讲过:“荣誉具有否定性”。正因为如此,有些贪官的头上就有许多的光环,荣誉越多,危害性就越大。比如:湖南省建筑工程公司原副总经理蒋艳萍,贪污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