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

2021年02月06日 心理保健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已关闭评论 阅读 1,166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知名作家蒋方舟曾在节目上自曝自己是“讨好型人格”,回顾成长历程,发现自己总是在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努力,害怕跟别人起冲突,尽力去讨好别人,即便在亲密关系里,哪怕对方已经侵犯自己的原则了,为了避免惹对方不开心会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

一时之间“讨好型人格”成为讨论热潮,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共鸣。从心理学的专业评估诊断来讲,没有“讨好型人格”这样的诊断名称,更多是一种行为倾向和心理模式,此种行为模式是潜意识的,是主体不能完全主导的。它表现在工作、生活、家庭方方面面,甚至也会出现于网络之中。

讨好模式者一般具有四种特征。具体表现为内心敏感、在意他人看法、害怕冲突、容易愤怒。

该行为模式下,主体对别人的感受和想法都能敏锐察觉到,并据此满足对方,获得别人的认可和接纳;同时也非常害怕别人的否定、指责,会为了他人的肯定而委屈自我需求;再者害怕冲突,不敢拒绝和提要求甚至不知道如何拒绝和提要求;最后会因为过于压抑自我从而易于愤怒导致朋友关系疏远,进而陷入讨好型的恶性循环中。

讨好模式的形成一般是成长环境缺爱、自我价值缺失等因素所影响。个体在成长环境中没有获得充足的关爱和肯定,从而自我需求不断压缩,以讨好他人获取他人认可,最终对自我产生迷茫、对讨好来的价值感到空虚,进而失去自我、失去生活的意义。

因此要想改变讨好此种行为模式就是要行为——认知——情感三者协调一致,在自我肯定的基础获取自我价值。

具体表现为行为举止顺从内心想法,多问自己愿不愿意;认知上肯定自我价值,建立自我价值感,走进自我真实世界,相信自己有实现价值能力;情感体验上不苛求所有人的喜爱,接受真正的自我同时接受真实的交际关系。

身为独立个体,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不必为了获取认可而删除自我。改变讨好模式就是要学会自我欣赏、删除标签设定,吸引到那些真正能够欣赏真实个体的人。

(文章来源:唐博士心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