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对抑郁症常见的误区
有人和朋友求助,却被朋友说:“你别再说你痛苦了,我们也很痛苦好不好”。
有人被工作逼出抑郁,却被同事在工作场合说他“装病”。
也有人,明明被确诊了“中度抑郁症”,拿着检查结果到父母面前,父母却说:你这个结果是骗我的,我们不信。
虽然的确有一少部分朋友,不懂如何判断自己出现的问题是正常的“抑郁情绪”,还是“抑郁症症状”。
但归根到底,大众对于抑郁的误解,才是对抑郁者最残忍的事,一遇到问题,却不知道自己是什么问题。深陷抑郁,却得不到足够的尊重了解。
抑郁普及,任重道远。关于抑郁,今天我们再来澄清几个“大众对抑郁最常见的误区。
01心情低落就是抑郁了?
“我这两天心情特别低落,估计是得抑郁症了。”
常常听到周边的朋友用玩笑地语句说起这话。现在“抑郁症“似乎被过度使用了。真正的抑郁症,“心情低落”要持续至少两周,并且严重影响社会功能(比如学业、日常工作、社交等),而且对事物缺乏兴趣,做什么事情都觉得没意思,感觉很累。
此外,还会在饮食,睡眠,体重等躯体方面也有影响(比如体重严重降低,失眠易醒等) 。
但事实上,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因为工作/学业压力、家庭突发变故而情绪受到影响,这样的时刻往往是抑郁状态/抑郁情绪,未必是抑郁症。
因此,心情低落并不一定就是抑郁症,在未确诊之前,大家也不要自己吓自己呀。
02性格软弱的人才会得抑郁症?
“每个人都有压力,同样会面对这些事情,怎么别人就没事,你就这么没用呢?受挫能力太差了吧。”
许多人认为患有抑郁症是不够坚强,不够积极的表现。事实上,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学者们认为病因既与神经生物递质的改变相关,也与个人早年经历和成年遇到的生活事件相关。研究发现,经常进行自我批评或被父母经常批评的人更易发生抑郁。
抑郁症的一大核心特点是攻击性向内,而高自我批评个体是内部指向性的,主要受内部而非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父母批评是对父母过分批评自己的一种知觉,属他人指向的完美主义。
追求完美会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完美主义的人将更多精力集中在自己的缺陷上,较易陷入抑郁中。
03乐观外向的人,就不会得抑郁症?
很多人说,“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我们普遍认为乐观外向,对事情积极向上不的人不会得抑郁症。所以喜剧演员们确诊抑郁症后,多数人也往往十分惊讶。
然而,由于工作、面子、礼节、责任的需要,很多人会用微笑来隐藏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有研究表明,“微笑抑郁症”常见于那些学历较高、身份地位不低、事业有成的职业人群,其中以服务行业最为典型。
成功人士往往过于追求完美,缺乏可以交心的知己朋友,而且很少向他人倾诉情感。
在我国,“微笑型抑郁” 多发生在白领阶层,他们很多是机关工作人员、企业管理层或技术人员,且男性要比女性多。在传统文化的要求下,“男儿有 泪不轻弹”致使很多男性成为“微笑的病人”。
04抑郁了,和亲朋好友聊一聊就能好?
“每个人都有不开心的时候啦,别想太多了,要放松,好好调节下,你看你就是想太多了。”
有些人认为,抑郁症只是心理问题。心病就是憋太久了,平时压力太多了,没和他人宣泄,自我没有好好放松和调节的缘故。甚至有人会跟你说,患抑郁就是因为想太多,只要多和朋友聊聊天,情绪得到了疏解,自然就会好了。
其实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是很不一样的,特别是重度抑郁症,往往是需要进行心理和药物的综合治疗的。除了有些人对抑郁症的认知不全,还有人明明被确诊了抑郁症,还是觉得自己能够调整。
也有很多人存在“病耻感”,觉得如果去做心理咨询或者去医院开药,自己可能就是“神经病"了,别人也一定会带着异样的眼光看待我。
05抑郁症靠心理咨询/治疗就够了?
“吃药会带来副作用,所以我只需要心理咨询就足够了。”
有些人认为抑郁症的治疗通过心理咨询治疗就能治愈,有些人担忧药物的不良反应从而不服药。如果只是轻中度抑郁,心理咨询/治疗会很有帮助;如果是重度抑郁(尤其是和生理相关的问题),甚至已经有自残自杀意念或行为,转诊精神科进行药物治疗等也是必要的。
学界一致认同,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时进行,效果最佳。如果你特别担心药物不良反应,可以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不适时及时反馈,医生与你也是同一战线的。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2015年 全球超过3亿人受到抑郁症的困扰,约占全球人口的4.3%。中国抑郁症病例占全国人口的4.2%。
其实患上抑郁症并不可怕,抑郁症就像患上心理感冒一样,最可怕的是大家对抑郁症有各种误解从而延误治疗。
(全文转载于:张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