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为什么我们那么容易感到愤怒?

2021年04月18日 信息之窗, 心质培养 为什么我们那么容易感到愤怒?已关闭评论 阅读 902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拆弹专家2》的故事发生在中国香港,由刘德华扮演的拆弹督查潘乘风,本会前途无量,但无奈造化弄人。

在一次拆弹任务中,潘乘风舍己救人,失去了一条腿。他也因此被调离拆弹一线,转到其他部门做文职。

为了重回一线,他安装假肢,积极地做康复训练,最终身体素质超过标准,却还是不被允许上一线。

被拒后,潘乘风崩溃了。最开始坚持的信念土崩瓦解,他的内在自我是委屈的,是愤怒的。

他迁怒于朋友和女朋友,认为他们不为自己争取,所以他沉浸在自己的委屈世界中,疏离亲友。

他痛恨这个社会及现有的制度,他无力改变世界的愤怒,让他决定破坏掉这个世界。

01

愤怒是什么?能吃吗?

【愤怒】释义:生气、发怒。不仅指当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动受到挫折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也指对社会现象以及他人遭遇甚至与自己无关事项而感到反感的情绪。

面对愤怒,大多数人将“枪口”转向他人或事物,如大喊大叫、骂人、摔东西等,甚至毫无节制地发泄,超过法律和道德的界限;有的人会将“枪口”转向自己,选择强忍情绪,自我消化或自我谴责。

那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容易为一点小事情生气呢?

1.追求完美:对自己和身边的人期望太高,当无法达到高标准时,人容易感到失望和受伤,之后很快就会转化为生气和愤怒。

2.无力掌控:人们总想着掌控一切,却又常常感到无能为力。每件事情的变量太多,计划好的事情总是容易被打断,无法确定的事实会带来强烈的不安和焦虑。

3.感到不公:上至社会层面,下至身边小事,如被人插队,如果事情本身让人们感到不公,则会引起人们不满和愤懑的情绪。 

4.吸引注意:当人们感到被否定或不被尊重时,他们会想要猛烈抨击以取得他人的评价,让他人感知到他们的感受。

5.因为愤怒:对于有些人来说,愤怒就是一种手段、工具,人们会因为愤怒而愤怒,而不一定有事件作为诱因。

但归根结底,愤怒源于未被满足的需求。一旦需求没有被满足,人们就像没有得到玩具的孩子一样,容易生气、愤怒。

图片

02

愤怒是一种自然的情绪

我们要如何与它共处?

首先要学会表达自己

愤怒是人类正常而普遍的一种情绪,不需要强忍着,可以表达出来。

若压抑愤怒,则容易“引火上身”,怒火会转过头对自身进行攻击,长期如此只会徒增痛苦。

但若我们自顾自地发脾气,表达愤怒,别人往往则不知道你在气什么,反而容易越来越愤怒。

所以在表达愤怒的时候,你可以先把感到愤怒的事情本身说出来,然后再表达你的情绪,最后表达你的期望

假设某一天,你回家看到家里被家人弄得很脏,你可以这样说:“我看到家里很脏,我很生气,我喜欢家里干干净净的,我希望你能保持家里的清洁。”

通过沟通这条双行道,有效表达自己的同时,也在对话中倾听对方。

其次是照顾自己

透过愤怒,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看到自己的渴望。

看见自己的需求,对自己的需求负责,把自己的需求照顾好,不仅能减少愤怒的次数,还能不断增进幸福感。

你的幸福与别人的幸福同等重要,如果你不能先把自己的情绪照顾好,也无法真正照顾好别人。

接着是容纳与赦免

如果一个人伤害你,你不反击回去,你会感到极度沮丧,你会选择报复。如果你选择报复,或者对他人心怀恶意,那么痛苦的感觉会耗尽你的精力,让你的伤口久久无法愈合。

其实你可以试着选择原谅,原谅不等于忘记或赦免了这种行为,选择放下怨恨和痛苦,是你给他人一个机会,更是给自己一个机会。

同时,腾出空间让自己更多的了解这个世界,发现新的成长机会,享受当下的力量。

最后是保持积极

一件事情发生了,无论怎么自责、懊恼、恼怒,事情都已经无法改变。很多时候事情有多糟糕不在事情本身,而是在于人对事情的感受、看法、态度。

当你改变了对事情的态度、看法,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时,你能更好地管理内在的愤怒,甚至其他负性情绪。

(本文转载于:深圳市康宁医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