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给爸爸立下的10条家规
(全民健心网编辑:王志敏)
朋友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人生赢家。
她不仅有一位体贴、耐心、又勤快的老公,还有一个阳光、上进又省心的儿子。
有一次,我羡慕地感叹道:
“你真是家庭事业双丰收啊,能不能教教我你是怎么做到驭夫有术,教子有方的?”
朋友莞尔一笑道:
“你知道吗?一位家庭教育专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
‘好孩子的背后站着一位好妈妈。
好妈妈的背后站着一位好爸爸。’
好的家庭教育,一定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妈妈的好情绪。
而想要做好这两点,爸爸才是关键。
所以,我就给爸爸定下了10条家规。
正是这10条家规,让爸爸变得越来越靠谱,我变得越来越幸福,孩子变得越来越优秀。”
今天,就把这10条家规分享给大家,希望我们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01
下班的路就是回家的路
家庭教育专家张文质老师说:
“今天中国家庭教育最大的麻烦,第一就是父母不能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第二就是很多父母下班后不能及时回到自己家中。”
大多时候,爸爸都是家里最忙的那一个。
总以为投入工作,投入应酬的时间越多,越能提高家庭的经济水平,也就越能给家人带来幸福感。
却不知,孩子的成长不是得益于爸爸有空时和他讲的那些大道理,也不是爸爸给他买了多少玩具,留给他多少财富,而是爸爸在每天的生活中,如何细致地理解他,如何耐心地陪伴他。
有研究表明:
常常与父母一起共进晚餐的孩子,能获得较好的营养,较高的学业成绩,很少出现抽烟、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为等……
所以,爸爸们一定要记得,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晚饭,聊聊天的温馨美好,会滋养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02
说一万句“我爱你”,都不如一句“让我来”实在
一位婚姻导师曾讲过这样一个案例:
有一对夫妻,他们很少吵架。
他们两个人就像一对很有默契的合作伙伴。
妻子怕辅导孩子写作业动怒,丈夫就主动揽下辅导孩子写作业的差事。
妻子做完饭后,丈夫会主动洗碗,清理厨房。
妻子的心里面总是暖暖的,因为丈夫的每一句“让我来”,都让她看到了包容和体谅。
丈夫的心里面也总是暖暖的,因为妻子脸上的笑容,给了他莫大的肯定和温暖。
丈夫的一句“让我来”,真的是胜过一万句“我爱你”。
因为体谅和分担,能够治愈妻子所有的愤怒和矫情。
03
爸爸要多带孩子去运动
北美国家的很多爸爸,在运动的同时都会带上自己的孩子。
原因有三个:
1.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体育老师。
爸爸强壮的身体,充沛的活力,可以让让孩子深刻地感受到运动的魅力。
2. 据一项医学研究发现:
爸爸每天带孩子进行12分钟的运动锻炼能够改进孩子的注意力、自控力、阅读理解能力和认知技能。
也就是说,在运动锻炼上表现较好的孩子,在学习上也会表现得更好。
3. 爸爸和孩子一起锻炼,可以加强亲子之间的情感沟通和联系。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
你不必通过金钱的帮助成为一个好父亲,而是通过一个足球即可。
所以,工作再忙,爸爸也要多带孩子去运动。
04
孩子做作业学习的时候,不能玩手机
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
孩子在书桌前写作业,爸爸坐在一旁玩手机。
看似是陪伴孩子,其实是在拖孩子后腿。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爱玩的心,爸爸在一旁玩手机,不仅很容易让孩子分心,还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凭什么你能玩,我就不能玩。”
都说,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
没有以身作则,再严厉的管教也只是苍白无力。
父母想要管住孩子,一定要先管住自己。
05
孩子犯错时,更要多给孩子一点爱和关怀
前段时间,山东一个10岁男孩离家出走。
爸爸找到他时,不但没有批评他,打他,反而第一时间脱下自己的大衣,披在他身上。
爸爸的这一暖心举动,不仅温暖了孩子,也温暖无数网友。
德国教育学者赫尔巴特说:
“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
当孩子犯错时,粗暴的打骂,不会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会让孩子得到一个“爸爸不爱自己”的结论。
只有以宽容之心,让孩子先感觉到爸爸的爱,孩子才能放下心防,正视自己的错误,听从爸爸的教导。
爱比惩罚更有力量。
06
孩子不是我一个人的,家也不是宾馆
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
“每一个崩溃的妈妈背后,都有一个休眠的爸爸。”
很多时候,妈妈的愤怒、抓狂,都是因为爸爸的不作为。
妈妈带孩子累了一整天,爸爸要不在外潇洒,要不一回家就葛优躺。
妈妈辅导孩子写作业气得嗓子冒烟,脑袋发胀,爸爸却“站着说话不腰疼”似的打圆场:
“跟孩子好好说。”
妈妈常年做家务累得手腕疼,爸爸最大的关心不是接过妈妈手上的扫把,而是送给妈妈一盒膏药。
明明是两个人的战场,妈妈却总是在孤军奋战。
明明是有老公的人,却活得像个单亲妈妈。
有句话说的好:
爱是共担风雨,共享荣光。
幸福的婚姻,不是妈妈一味付出,爸爸坐享其成,不是单方感动,而是双向奔赴。
孩子不是妈妈一个人的,家也不是宾馆。
爸爸的参与和付出,才是一个家庭,一段婚姻最好的粘合剂。
07
吵架可以,但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吵,不管吵得多么厉害,
第二天都不准翻旧账。
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不满,确定彼此的原则和界限,难免会发生争吵。
但是,一定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吵。
而且,不管吵得多么厉害,第二天都不准翻旧账。
因为,年幼的孩子有一种“世界以我为中心”的心理特质,他们常常会把父母的争吵归咎于自己身上,并对自己没有能力解决父母的冲突感到懊悔和内疚。
更重要的是,父母争吵,会严重破坏孩子的安全感,孩子会担心家庭破裂,会担心自己无所依靠。
美国心理学家卡明斯说:
“孩子会非常关注父母之间的情感互动。”
夫妻争吵,受伤最深的永远是孩子。
父母爱意丰满,孩子才能得到满满的滋养。
08
注意自己的形象,给孩子树立个好榜样
一个3岁萌娃,在饭店里批评爸爸的视频,曾被各大媒体转载。
一家人在饭店吃饭,爸爸感觉太热,就把上衣脱了,只穿一个背心。
结果,三岁的儿子瞪着自己的爸爸,撅着嘴说:
“你光着膀子在饭店吃饭,丢不丢人。”
爸爸不以为然地解释道:
“儿子,爸爸太热了。”
儿子生气地教育爸爸:
“太热也不能脱,穿上。”
网友们纷纷表示:“孩子批评的对。”
其实,爸爸眼里微不足道的“形象管理”,正是孩子生活中“美的启蒙”。
孩子最初的审美都来自于父母。
爸爸注意自己的形象,保持穿着得体,面貌整洁,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孩子长大才能成为一个让人赏心悦目,备受欢迎的人。
09
爸爸未雨绸缪,定期储备教育金,为孩子的未来保驾护航
爸爸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更是孩子未来的规划师。
记得曾有人算过这么一笔账:
一个孩子从出生到高中毕业,在教育上的花费达到将近35万,如果未来有出国留学的打算、又或者孩子刚好是学艺术的,那么教育支出恐怕还要翻倍。
教育是一场长跑。
父母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更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对于父母来说,最怕的就是:
孩子想继续深造,父母却无法支持孩子,无力帮助孩子。
这种无力感,会成为父母一生最大的遗憾。
所以,一个有远见的爸爸,一定是一个懂得未雨绸缪的爸爸。
定期为孩子储备一定金额的教育金,为孩子的未来保驾护航,让孩子可以尽情演绎自己的人生,是爸爸对孩子最深沉的爱。
10
定期开家庭会议,一家人坐一起平等民主地讨论,解决问题。
《正面管教》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简·尼尔森博士的女儿总是把自己的玩具、衣服鞋袜到处乱扔。
简·尼尔森博士要求孩子整理好自己的东西,孩子们无动于衷。
简·尼尔森博士只好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结果,孩子们很乐意执行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监督他人并约束自己的行为。
由此可见:
定期开家庭会议,一家人坐一起平等,民主的讨论,是解决问题最高效的方法。
因为,以大人的姿态控制孩子,孩子未必会听话、配合。
如果我们多听听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管理中来,和孩子合作,则会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减少孩子闯祸的几率,让孩子早早地学会尊重和合作。
11
你知道吗?
大自然赋予了妈妈母爱的本能,同样赋予了爸爸父爱的本能。
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爬不上父爱的山,很可能是爸爸没有形成父爱这座山的机会。
只有让爸爸多多参与孩子的生活,让爸爸为家庭多一份担当,爸爸才能更有责任感,更懂得如何爱孩子。
当一个不“隐形”、有担当的爸爸,家庭才会温暖和睦,孩子才会优秀省心。
(文章全文转载于: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