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孩子不自律是本能,父母“让”他自律是本事

2022年04月07日 心理教育 孩子不自律是本能,父母“让”他自律是本事已关闭评论 阅读 718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全民健心网编辑:朱君)

最近,全国多地疫情形势依旧严峻,不少城市的中小学教学再次转移到了线上。 

神兽们迟迟归不了笼,在家上网课成为了日常。

几天前,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妈妈的分享。她的女儿此前就是学霸,宅家期间同样依然保持着规律的学习节奏,上课、复习、写作业……每一步都主动而高效地完成,丝毫不需要大人操心。 

图片

不禁感叹,能有这样的孩子,真是一种福气。毕竟,看看周围,好多家庭正因为娃的网课而上演着各种鸡飞狗跳。 

上个月,山东有一位妈妈就在镜头前崩溃哭诉,疫情期间儿子在家上了三天网课,她“眼睁睁看着娃抠橡皮、抠铅笔、抠本子” ,却什么都学不会。

到最后,她忍无可忍,气得大哭。 无独有偶,河北保定同样有一位妈妈,疫情期间因为辅导孩子上网课而情绪失控,连砸两个平板电脑。 

据这位妈妈表示,孩子已经二年级了,上完网课后数学作业很多题都算不对,却还想着玩游戏,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为此,她当时都气疯了,冲动之下才做出如此疯狂的举动,事后很是后悔。  

图片

有句话说得好:“网课后,学霸还是学霸,学渣是瞎了眼的学渣。”  事实上,相比课堂教学,网课更多的要靠学生的自觉性。这时候,优秀的孩子将继续优秀下去,但更多的孩子却现出原形,懈怠了起来。 

正所谓,疫情是个分水岭,网课之后,孩子们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后疫情时代,怎样的孩子能够脱颖而出? 

前不久,在B站上看到一个视频。  视频来自著名学习博主Nasir。他是伦敦国王学院医学院五年级学生,妥妥的学霸一枚,前阵子刚刚考了第一名。  他通过镜头分享了自己疫情居家隔离期间的学习日程表,安排得可谓满满当当,无比充实。

  图片

为了备战美国执业医师考试,他每一天都会花上9个小时的时间去学习,并且严格时间作息雷打不动——上午九点到下午一点,下午三点到七点,以及晚上八点半到九点半。  严格的时间管理,让Nasir的学习效率非常高。由此,他更加享受整个学习的过程,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评论区,很多网友都表示了膜拜和不可思议。或许,这就是学霸和普娃的差距吧。 

  图片

此前,曾有机构对千余名哈佛学生的家长进行过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有72.9%的哈佛父母认为,子女在学习方面始终非常自觉,成绩也不需要大人多操心。  自律、好学、高效,将优秀变成了一种习惯。所谓学霸的自我修养,莫过于此。  而成就这一切的根本,其实就是强大的自我驱动力。 

正如某位网友所说:“一旦孩子自己真正想要学习,把它当成一件自觉为之努力的事去做到极致,那成绩自然会出类拔萃。” 内驱力,让孩子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把外界的逼迫变成了内在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正是助力孩子脱颖而出的关键。 

每个孩子内心,其实都蕴藏着内驱力 

可能有家长会说,内驱力可遇不可求,拥有它的孩子,早已成为“别人家”的娃。  再看看自家这个,明明已经试过了各种方法,但他们依旧对学习满不在乎、得过且过。或许,他们是内驱力的绝缘体吧?  但事情并非如此。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分享过自己教学生涯中的一件事。  当年,他的班上转来一名学生。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差生,在最近一次语文考试中,才拿了8分。  更糟糕的是,这个学生回家以后从来不看书、也不写作业。很多老师都已经放弃了他,根本就不愿意教他。  对于这样一个看似已无药可救的孩子,魏老师却不气不恼,反而不断鼓励着对方。  他告诉男孩:“你看你,一不听课,二不写作业,三不看书,这样都还能拿八分,这不说明咱有点天赋吗?”   正是这种潜移默化的激励,让这个孩子内心好强的火苗重新点燃。他开始变得自信而上进。  就这样,他从最开始的8分不断提高着:第二次考试能拿36分了,第三次有50分了,最后居然及格了!肉眼可见的巨大进步,让人无比欣喜。  

教育家霍懋征曾说:“每个孩子都有上进心,都愿意学好。因此,关键在如何引导。”  确实。没有哪个孩子是不具备学习能力的。只要他们想学,就一定能学好。  也就是说,内驱力其实蕴藏在每个人的心底。只要激发它,任何孩子都可以未来可期! 

图片

如何帮孩子培养内驱力,最终赢在未来?

节目《凉子访谈录》中,一个受访女孩在回忆小时候最难忘的经历时提到,初中有次考试,满分120分的卷子,她考出了117分的好成绩。  得知分数后,她开心地跑去跟妈妈分享,希望能得到对方的夸奖。没想到,妈妈为了让她能保持上进心,冷漠地回复了4个字:“还差3分。”

无论自己多么努力,母亲永远不认可,眼里只盯着所差的那3分。这件事让女孩当时特别崩溃,以至于时隔多年依旧难以释怀。 

 图片

在不少家长看来,对孩子的贬低、羞辱、打击,能够促使他们自强上进。然而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区。 这么做,只会让孩子把内心的动力深深封存,扰乱他们本身内在的力量,让他们失掉努力的信心、背负无形的压力、迷失前进的方向。  正如教育专家尹建莉所说:“如果没有唤醒孩子本身的内驱动力,如果没有让孩子自发地努力,家长做再多也是越俎代庖,做再好也是拔苗助长。”  

只有用对方法,才能真正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在这里,给大家提供几条建议。  1.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不久前,浙江男生朱科航上了热搜。  他本科就读中科大,毕业时,收到哈佛、斯坦福、耶鲁、加州理工等9所世界名校全奖直博offer,是名副其实的学霸。  在提到培养儿子的经验时,朱科航的父亲透露,他们从不强迫孩子去做不喜欢的事,在学习方面给了他充分的自主权。 

  图片

尽管牛娃的成长轨迹不可复制,但对我们普通家长来说,这一点却能带来启发。在教育方面,有些事情我们不妨“少作为”,把主动权还给孩子。  比如,选择上什么兴趣班、准备第二天的课本与文具、整理自己的书包……很多看上去不起眼的琐碎小事,却能让孩子在学业上获得一种自主感和胜任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要为自己负责。 

由此,孩子在学业中的“主角光环”才会凸显,他们对待学习才会有持续的热情与动力。

  2. 帮孩子设置难度适中的目标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温•洛克的“目标设定理论”指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而当这个目标“明确具体,具有一定难度,但又在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时,效果是最好的。   拿到教育中来说,我们需要为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这个目标不能太容易,也不建议遥不可及,而是应该难度适当,孩子得努把力、“跳一跳”才可能达成。  这种情况,将有利于孩子有效激发个人的内驱力。 

3. 通过阅读感受榜样的力量  社会学家曾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十八世纪初,英国的儿童及成人读物中包含的激励信号多,结果国民产值在一段时间后增加;而十九世纪初,读物中的激励信号下降,于是产值也随之下降。” 

  图片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让孩子多读正能量的书籍,能让他们变得上进而好强,从而在长大后成为栋梁之材,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由此可见,榜样的力量不可小觑。伟人自传、大师作品等励志而积极的书,尤其值得让孩子一看。  而在阅读过程中,大人不妨陪着孩子一块儿看。通过我们的言传身教,孩子将在耳濡目染中更容易受到积极的影响。 

苏格拉底曾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