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产后抑郁症概述、病因、症状、就医、治疗及注意事项

2022年11月02日 心理保健 产后抑郁症概述、病因、症状、就医、治疗及注意事项已关闭评论 阅读 572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01概述

女性分娩后可能出现的情绪问题 常感闷闷不乐,严重者无法照料婴儿 可能与遗传、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 可持续数月,经积极治疗后,多数预后良好

02疾病定义

产后抑郁症又称为产后抑郁障碍,目前认为产后抑郁症并非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特发于女性产后这一特殊 时期的抑郁症。通常指产后4周内出现抑郁情绪,根据美国DSM-5诊断分类体系,该病属于围产期抑郁障 碍,一般诊断为重性抑郁障碍伴有围产期特征。但若超出产后一个月发生的抑郁障碍,则只诊断为重性抑郁 障碍。

03流行病学

国际上公认的产后抑郁症患病率约为10%~15%。在美国,每9个女性中就有1人会遭受产后抑郁症的困扰。 西方发达国家的患病率7%~40%,我国报道的患病率为1.1%~52.1%,与国际患病率基本一致。 研究显示,既往有抑郁症患者的产后抑郁率约为25%,既往有产后抑郁的患者再次产后抑郁概率约为50%。 分娩后第一周,约50%~75%产妇出现轻度抑郁症状,约10%~15%产妇罹患产后抑郁障碍。

04病因

产后抑郁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资料研究显示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对本病有明显的影 响。

基本病因

遗传因素:在家系中体现明显,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的可能性也越高。且本病目前倾向于多基因遗传模式。

神经生化因素:某些人体内的神经递质功能活动异常,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可能与产后抑郁发作有关。 产后抑郁的患者可能存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下丘脑-垂体-生长素轴的异常,其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是神经内分泌系统的重要部分,可以调节许多身体活动,影响心情和情绪变化。而产后性激素骤降可能也是罹患产后抑郁的一个重要原因。

脑电生理变化:抑郁发作时脑电生理多为右半球α波相对降低,脑诱发电位波幅减小等。

社会心理因素:单用遗传因素无法解释其病因,而产后抑郁的发生,与应激性生活事件、环境事件有一定关系。

05症状

产后抑郁症的患者会出现“三低”症状: 同时,可能伴有焦虑紧张,失眠、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精神病性症状等情况,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或伤婴 的倾向。

典型症状:多数患者在产后4周内出现抑郁情绪,主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力疲乏。

情绪低落:患者会长时间感到心情压抑,闷闷不乐,开心不起来,可能会无缘无故地哭泣,典型患者在早晨情绪低落的 表现会更为严重,到下午或晚间可有所减轻。

兴趣和愉快感丧失:患者对以前热衷的活动失去兴趣,也无法从周围的事物和日常生活中获得愉快的感觉,也无法体验照顾婴儿的幸福感。

精力疲乏:患者常会感到疲惫感,觉得做什么事情都很困难,疲乏无力,难以照顾婴儿,即使经过休息或睡眠也无法恢 复精力或体力。

伴随症状:

焦虑:患者通常会感到焦虑、心烦,也会因此而脾气暴躁,对伴侣或婴儿缺少耐心。

注意力不集中:患者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做事情,如照顾孩子、给孩子喂奶、看电视等。

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患者对自我的评价降低,失去自信,感觉什么事都做不好,处处不如他人、连照顾孩子都觉得照顾不好。

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患者常因自己增加了家庭负担,又没有照顾好孩子而感到内疚,也常常会因为其从负面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所以有什么问题都会觉得是自己的错,甚至认为自己有罪。

自杀或伤婴的观念或行为:有些患者会出现伤害婴儿的强迫观念,因担心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以至伤害孩子,从而避免与孩子接触;病 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自伤、自杀以及伤婴的行为,他们往往在杀害他人后再自杀,杀害对象通常是自己的孩 子,这种行为被称为扩大性自杀。

精神病性症状:严重产后抑郁患者可以出现命令性幻听、自罪妄想,进而出现自伤、自杀等行为。

睡眠障碍:患者常常会伴有睡眠问题,躺床半小时仍很难入睡、早醒或者睡眠时间浅。

食欲及体重下降:多数患者通常没有胃口,即使以前喜欢吃的饭菜,也勾不起食欲,有些体重明显下降。

性欲下降:患者会出现性欲的减退甚至完全丧失,即使有性行为,也无法从中体验到快感。

其它的躯体症状:有些患者可能有头痛、胃部烧灼感、肠胃胀气、恶心、口干、腰背痛、便秘等表现。

06就医

医生需要通过患者及家属提供的病史,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精神检查、心理评估和其他辅助检查,按照诊 断标准做出专业诊断。常用的心理评估量表是爱丁堡孕产期抑郁量表,其次有产后抑郁筛查量表、医院焦虑 抑郁量表等。

当产妇在产后出现抑郁症的表现,如长时间情绪低落、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焦虑紧张、自我评价降低、失 眠等,甚至出现自残、自杀的观念和倾向,一定要及时就诊,以免不必要的悲剧发生。

就诊科室

 产后抑郁症的日常就诊科室为精神专科医院及综合医院的精神心理科。

相关检查

目前尚无针对产后抑郁症的特异性检查项目,主要检查包括一些自我测评的问卷或量表,得到测评结果后, 依据诊断标准对病情进行评估和判断。

筛查量表:最常用的是爱丁堡孕产期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 EPDS筛查的最佳时间为产后2~6周,此量表包括10个项目,0~3级评分。当得分高于13分时,提示产妇需 要进一步确诊;如果产妇有自杀及其他奇怪的想法或无序行为,则需要立刻转诊到精神专科医院进一步诊治。 其他常用量表包括:产后抑郁筛查量表(PD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贝克抑郁量表(BDI)等。

辅助检查: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常与甲状腺功能紊乱有关。因此,患者需要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检查。

07鉴别诊断

产后心绪不良

是一种短暂性的适应不良状态,常见症状与本病类似,如情绪不稳定、易哭泣、易激动、悲 哀、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和食欲不振等,但持续时间较短,多为几天,一般不超过10天,且对产妇的 社会功能影响不大,通常并不需要特殊干预,需与本病鉴别。

继发性抑郁症

 某些疾病及药物和精神活性物质等,均可引起抑郁情绪,被称为继发性抑郁症。不过其有明确的器质性疾 病、某些药物或精神活性物质应用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有明显指征,一般抑郁情绪可随原发疾病的病情 相应好转而缓解,可与本病鉴别。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常伴有轻度抑郁情绪,但PTSD患者发病是因为经历严重的、灾难性的创伤性事件,如新生 儿夭折、严重畸形或其他天灾人祸,通常有警觉性升高、闪回、回避等表现,而产后抑郁的患者通常无上述 表现,故可以鉴别。

神经衰弱

轻度抑郁常有头晕、头痛、无力和失眠等主诉,易误诊为神经衰弱,但神经衰弱患者并不会出现情感低落, 而且主动寻求治疗,病前往往明显引起大脑活动过度紧张等精神因素。

08治疗: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原则仍遵循抑郁症治疗的原则,主要方法是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康复治疗,总体原 则为总体治疗、综合治疗、全程治疗、个体化治疗,以及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治疗。 但必须考虑到患者产后的代谢改变、乳汁对婴儿影响、治疗对患者自我认知及能力改变等一系列因素。

一般治疗:

轻度抑郁发作的患者可以首选心理治疗,但在期间仍需坚持复诊和评估,如果经心理治疗症状无改善,则 要考虑药物治疗; 中度以上的抑郁发作需选择药物治疗或药物联合心理治疗; 若病情严重,并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影响正常生活或出现自杀及伤害婴儿的倾向时,则需前往精神专科医 院进行治疗,必要时进行住院治疗。产后抑郁症很容易复发,因此目前倡导全病程治疗,分为8~12周的急性期治疗、4~9个月的巩固期治疗和 维持期治疗。 首次产后抑郁症发作的患者,维持期治疗应持续6~8个月;2次发作患者,维持期治疗至少2~3年;发作3次 及以上者则需要长期维持治疗。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 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均未正式批准任何一种精神 药物可以用于哺乳期。原则上尽量避免在哺乳期用药,若必须在哺乳期用药,应采取最小有效剂量,以使婴 儿接触的药量最小,而且加量的速度要慢。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产后抑郁症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 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一定要在医嘱下谨慎使用! 患者常伴有焦虑、失眠、食欲紊乱的情况,为解决这些问题也会服用抗焦虑药和镇静催眠药物、抗精神病 药、情感稳定剂等。 当产后抑郁患者需要抗精神病药或情感稳定剂的治疗,往往提示患者的病情较重,很难维持对婴儿的正常哺 乳,故不推荐此类产妇进行母乳喂养。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旨在帮助患者做好生活方式和心理的调适,同时指导丈夫、父母等家庭成员学习有效的沟通方式, 为患者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其感受到来自家人的关怀照顾,以减少刺激产妇情绪的行为。 心理治疗主要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通过倾听、安慰、指导和鼓励等方式,引导患者意识到自己的情绪问题,抒发压抑的心情, 同时进行疾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自身疾病,从而积极的配合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通过提问、想象和角色扮演等技术,帮助患者认识并矫正自身的错误信念,从而缓解情绪低 落、悲伤、绝望等情感症状、改善应对不良情绪的能力,并可减少抑郁症的复发。

中医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其他治疗:

 如果患者有强烈的自杀及伤害婴儿倾向时,可根据医生建议选择物理治疗,常用的方法为改良电抽搐治疗 (MECT)及经颅磁刺激(TMS),应充分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物理治疗的利弊。

09预后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病程及结局都与其他抑郁症相似,经过抗抑郁治疗,大部分患者的抑郁情况都能缓解。 虽然治疗效果良好,但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很容易复发的疾病,首次发作后约半数以上的患者会在未来5年内 再次发作,约1/3的患者会在1年内再次发作,而且随着复发次数增多,复发风险会越来越大。 影响复发的因素包括:认知行为治疗 没有坚持足疗程治疗,抗抑郁药的剂量及使用时间不足; 生活遭遇应激事件,如亲人突然离世、严重交通事故、生活环境突变; 家庭社会支持不良; 有慢性身体疾病,如甲亢、甲减等; 家庭中有精神病史,尤其是抑郁症病史。

10日常

产后抑郁症容易反复发作,因此在急性期治疗后,应听从医嘱,坚持服药巩固疗效。 此外,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

日常生活管理:对于产后抑郁情绪患者,家人应积极安慰,同时多帮忙照顾婴儿,保证产妇良好的睡眠质量和时间,有助 于改善产后抑郁情绪; 适当运动也可以缓解抑郁情绪,如团体运动,或者其他患者自己感兴趣的项目; 配偶及其他家人应积极参与到患者的治疗中, 积极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督促和鼓励患者坚持治疗; 产妇需要尽可能多休息,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配偶和家人应为其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平时多分担家 务,在夜间多帮忙照料孩子; 在照料好婴儿的同时,也应关注产妇的心情和需求,倾听产妇的烦恼和痛苦,用温柔、亲切的语言来积极 的回应,帮助患者以良好的身心状态,安全度过产后抑郁的发生期。

日常病情监测:患者若出现病情复发或加重,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并接受适当的治疗,包括住院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

11.预防

首先,在孕期多学习关于怀孕和分娩的常识,减轻产前的紧张和恐惧。准孕妇及配偶应学习育婴技能,避 免面对新生儿时不知所措。 产后访视:可减少产妇因产后知识、技能匮乏等引起的焦虑。 健康教育:可采取讲座、电视、网络等形式向产妇以及家属普及产后抑郁相关知识。

温馨提示:

此知识仅作科普使用,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