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彭凯平:给教师的积极心理指南

2025年03月12日 信息之窗, 心理保健, 心理教育, 心质培养 彭凯平:给教师的积极心理指南已关闭评论 阅读 9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今天,教师的心理压力很大,如何塑造积极心理是一个长期的命题。希望这份给教师的积极心理指南,能帮助教师活出更美好的人生。

一、人类的积极心理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夫·皮特森曾做过一个研究,在全世界38个工业化国家包括中国,询问老百姓一个简单的问题:在你心中,什么是美好生活的需要(What's good life in your mind)?

他发现不同国家的人回答各不相同,且具有民族特色。比如,中国人认为“四世同堂,儿孙绕膝”是美好生活,但不是所有的民族文化都认为这样的“天伦之乐”是美好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

不过,克里斯托夫发现,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有四个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普适的——也就是人类的积极心理需要。

1. 有大爱(Love)

第一个就是爱的需要。爱的感受不是空的、虚的,它是由于大量催产素的分泌而产生的一种温馨、温暖、激动的感觉。这个爱不是单纯的男女之间的爱,爱祖国、爱民族、爱文化、爱亲人,这都是爱。

2. 有用感(Service)

其次还要活出有用的感觉,心理学家把它叫做“自我效能感”。有用的感觉让我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有研究发现,男人结婚之后,寿命可以提高7.5年,我认为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就是已婚男人的有用感、服务感、成全感特别明显,因为结婚之后要养家糊口,他的有用感特别强烈。

3. 有愉悦(Play)

孩子的笑脸、春天的鲜花、灿烂的阳光都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而愉悦的感觉对人的身体、事业、工作极其有意义,极其有价值。晒晒阳光、唱唱歌、跳跳舞、陪陪孩子,这些都会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

4. 有意义(Meaningful)

以前说到意义,我们喜欢把它往哲学、神学、政治的高度去讲,说得特别抽象宏大,其实意义感就是人的灵性、悟性、感性。一个人走到水边能够想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就是意义感,我们把它叫做“禅意”。

二、产生积极情绪的

三个生理基础

1. 杏仁核的抑制

杏仁核是我们鼻子后面一个很小的、像杏仁的脑器官,是人类最重要的负面情绪加工中心。

当我们闻到一些不好的味道、看到一些丑恶的画面、听到一些伤心的话时,杏仁核就会充血,温度升高,这时我们会变得烦躁、焦虑、愤怒、恐惧。

所以让自己产生积极体验的一个简单技巧,就是要学会控制杏仁核的活动,不让负面情绪产生过度强烈的反应。

2. 快乐的神经递质

人类的神经活动是心理活动的基础,神经活动是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产生联系需要一些神经递质的帮助。

一些神经递质能让我们有愉悦的感觉,这些“快乐的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催产素、内啡肽、血清素等。

3. 积极的意义感

一个250斤的人吃着满桌的美味佳肴,肯定有大量的多巴胺分泌,有很多的积极的感受,但是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严重体重超标,瞬间就会觉得不开心了。所以快乐也需要有积极的意义感。

三、调整负面情绪的

“八正法”

1. 深呼吸

吸进凉气就会让在鼻子后面的杏仁核的温度直接下降。这也是为什么清晨在山中把窗户打开,一股清凉的山风吹过来,会觉得特别神清气爽。

小朋友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往往有一个特别典型的反应叫做气呼呼的,气鼓鼓的。所以生气的时候也可以及时告诫自己慢慢吸气,深呼吸。

2. 闻香

人类的嗅觉和其他感觉相反,它是先有情绪反应,后有认知评价。因为香气首先经过杏仁核,产生情绪反应,然后才到达大脑前额叶。

因此人类的嗅觉对情绪的调节作用是最快的,心情不好闻香气就会立马神清气爽。

英文中也有个说法叫做“停下来闻一闻玫瑰的芬芳”,外国人也知道闻香调节情绪特别快。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小资情调,老师们在家里可以准备点香精、香油、香水、香气,让自己的心情好受一些。

3. 抚摸身体

我们发现抚摸自己的身体可以让情绪得到缓解。我们经常说觉得堵得慌,抚摸膻中穴(即胸口)就可以让这种堵的感受缓解。

也可以摸摸肚子,很多人误以为摸肚子是吃饱了撑得慌,其实情绪的很多神经元都在腹部,所以心情好的时候胃口也特别好,二者是有联系的。

还有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就是拍手鼓掌。为什么古代的中外都有击掌而呼的传统呢?因为古人意识到鼓掌会让人变得开心。

NBA球星上球场之前击掌、握手、拥抱、碰撞,振奋心情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心情不好可以摸摸自己,也可以摸摸别人,握握手、拍拍肩、互相拥抱,都可以缓解沉闷的气氛。

4. 幽默

“幽默”来自于英文单词“humor”,当年林先生为什么把“humor”翻译成“幽默”?因为他觉得要“幽幽地想,默默地笑”。

比如一个小朋友历史考试交了白卷,老师很生气:“你随便写几个字都不至于得零分!”但是这位小朋友说:“我怕篡改历史!”这就是一种幽默,要想一想之后才觉得好笑,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调整心情。

5. 倾诉

倾诉就是要找一个人慢慢聊,不能像祥林嫂那样逢人就说,而是要进行深度交流。客观来讲,交流30分钟以上对我们的心情就有帮助。

很多人不善于倾诉,而习惯于批评,还希望孩子很快就变好。我发现有三种老师错误开导孩子的方法,一种是希望他马上就好,还有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以及不许孩子表达他的痛苦和感受。

倾诉对人的心情调节是很重要的,所以会说话、能说话、想说话都有意义、价值,千万别憋在心里头,找人聊一聊。在生活中如果有一个好朋友能够聆听你30分钟的倾诉,你就有一位业余的心理咨询师。

6. 行动

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产生的压力激素一定要化解,如何去化解压力激素呢?几千万年的进化历史告诉我们,一定要行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做自己做得好的事情。

比如跑跑步、唱唱歌、跳跳舞、做做家务,任何事情只要自己爱做、想做、愿意做,做起来都会对情绪有很好的帮助。

7. 正念

正念就是把思绪守在一个地方,什么地方不重要,只要守住就行。

为什么打太极对心情调节有帮助,因为太极拳要求把意念守在两掌之间,做任何事情如果能够将思绪守住一处,对我们的情绪调节就会有很大的帮助。

8. 写作

写作也是提高心情调节能力的一种方法。

有人说,普通人没有那么多知识,怎么写?其实人人都是作家,写什么不重要,只要用心去写,对自己的情绪调节就会有很大的帮助。

四、产生积极情绪的

“五施法”

除了排除负面情绪的干扰,我们还要主动地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为此我总结出“五施法”,它是五件人类天生就做得好的事情。

1. 颜施:要笑

有一位叫艾克曼的心理学家发现,即使是盲童,根本没看过别人的笑脸,但是到了出生后的第四个星期,也会自发笑出来,这就是因为笑是人的天性。

但不太会笑怎么办呢?有个特别简单的技巧:迪香式微笑。这个微笑的特点是嘴角肌上扬、颧骨肌上提(使面颊提高)、眼角肌收缩(使眼周褶皱出现),让人情不自禁地跟着笑,产生源源不断的积极心理力量。

所以,每天早上起床时,可以照照镜子,看一看此时此刻,自己嘴角肌上扬了没有?颧骨肌上提了没有?眼角肌收缩了没有?如果有,祝贺!你是带着快乐的心情苏醒过来。

2. 身施:要动

我们都是行动先祖的后代,我们的基因是行动,所以叫“动物”,不是“睡物”。运动、触摸、禅思、行善,所有这些行为都会产生积极效果,因为它是人类天性的体现。

人类的感情需要有肢体的接触,接触能够有奖励、强化互惠、安全信号、舒适等作用。老师和家长对待孩子,可以摸一摸、握握手、拍拍肩,增加信任、增加感情和善意的传递。朋友心情不好,与其花时间开导,不如握着对方的手陪伴,效果更佳。

3. 言施:要说

心理学家罗森伯格提出非暴力沟通有四个要素:观察、感受、想法、请求;而暴力沟通的四要素则是:道德批判、比较、回避责任、强人所难。

比如你发现你的孩子应该完成的作业没完成,打了两个多小时的游戏,这时如何进行积极沟通?首先要谈事实(观察),打游戏两个小时就是两个小时,不要谈观点说“你怎么又打游戏?你怎么老打游戏?”你加了“又”和“老”,这就是观点,我们先要就事论事。

其次,一定要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你打了两个小时的游戏,没有完成作业,让我很难过,让我很失望。”人是情感动物,讲观点对方不一定同意,讲感受就会接受。

之后讲想法:“你这么做耽误了学业”。最后提请求:“你能不能不打游戏,完成作业”。

4. 心施:要悟

美国心理学家Csikszentmihalyi曾追踪一批不同领域的成功人士,他发现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这些人在所从事的事业活动中,能够全神贯注地沉浸其中,遗忘时间的流逝和周遭的环境。他称之为“Flow”。

这和我们《庄子》里描写的庖丁解牛的境界是相通的。我将这种注意力高度集中,以至于达到了酣畅淋漓、物我两忘的境界称为“福流”,也就是人类一种极致的幸福的体验。

做什么事能够让我们产生这样澎湃的“福流”呢?做你爱做的事。爱好、运动、电影、社交活动、朋友聚会、学习、美容……

只要你有兴趣,你能够专注且沉浸其中,以至于对周围的一切浑然不知,就会始终被一种愉悦力量推动。虽然这件事可能不是那么容易,但完成它之后,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这就是你澎湃的“福流”体验。

5. 眼施:要观

198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的两位学者研究发现,人类的视觉系统除了生理设备,比如眼睛、视网膜之外,还有我们的大脑前额叶。光用肉眼看没有用心看,就会视而不见,这就是“无意识盲”。

我们在生活中感受不到爱,感受不到美,感受不到新意,很多时候并不是这些东西不存在,而是没有用心去欣赏身边那些美好的事物。

用心看周边美好的、善良的、真实的事物,绝对能够看出美好的感受,也能因此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

最后希望你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福流”澎湃,心花怒放,人生无悔,回过头来也无风雨也无晴。

(全文转载于:校长内参)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