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分裂性人格障碍概述、病因、症状、就医、治疗及注意事项

2022年11月03日 心理保健 分裂性人格障碍概述、病因、症状、就医、治疗及注意事项已关闭评论 阅读 1,277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01概述

表现类似于精神分裂症的人格障碍

起病隐匿男性发病率稍高于女性

认知、社会、行为模式等方面存在缺陷

治疗需结合心理药物治疗

疾病定义:

分裂性人格障碍是A组人格障碍的一种主要涉及某些慢性迁延症状,包括认知、社会、注意方面,患者有类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表现男性发病率,稍高于女性。由于患者长期存在与众不同的异常人格特征,导致其无法顺利完成正常的社会交往和日常工作。

02病因

目前,分裂型人格障碍的病因未明,但认为是遗传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基本病因:

丨遗传

分裂型人格障碍(SPD) 具有家族聚集现象,与人格障碍患者的亲属中人格异常发生率和血缘关系的远近成正比。

丨神经解剖学

患者神经影像发现额叶灰质减少、脑室容积增加等表现。

神经生理学

患者脑电图异常率高,通常有慢波出现,提示可能存在大脑皮质发育异常。

丨神经生化

目前,发现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的功能亢进,而5-经色胺功能降低。

丨心理社会因素

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环境(如父母不和、离异、经济困难、暴力等)、生活重大变故等均会产生一定作用。

丨社会文化因素

不同社会文化塑造不同性格,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遭受失业、歧视、受教育机会少、居住拥挤等,对儿童的心理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03症状

分裂型人格障碍临床表现为人格特征偏离常态,有明显的社会功能障碍,影响正常的人际关系。

典型症状

•常伴有认知扭曲、牵连观念和古怪想法,如常疑心别人都在谈论自己,但是患者承认这种可能性不大,有一定的现实检验(有别于妄想)

•不适当的、非常有限的情感体验,如几乎没有获得愉快体验的活动,情感淡漠、他人表达温暖、体贴、愤怒等感情的能力十分有限,对批评或表扬无动于衷;

•行为或神态古怪、反常、独特,偏爱单独行动;

•异常的知觉经验,包括躯体错觉(如自觉肝脏变小了)等;

•异常的日常人际相处模式与行为;

•不良的人际关系,存在社交冷漠、明显的社交退缩,常常表现刻意回避一切社交场合,被迫加入表现消极;

•本能意向异常,常表现对于异性常无需求,没有与异性发生性接触的兴趣等;

•没有好友知己,不能与人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

•无视公认的社会规范和习俗,一般无明显暴力、破坏公共设备的表现;

•过度的焦虑,即使面对熟人时也这样,倾向于恐惧心态。

04就医

就诊时医生会先进行初步详细、可靠的病史采集,同时还会进行必备的精神检查和必要的查体。

对于分裂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A:一种广泛的社会和人际缺陷模式,其特点是对亲密关系的严重不适和人际能力衰退、以及认知或感知扭曲、行为怪异,这些现象始自成年早期,表现在各种场景下,存在下列5种(或更多种)症状。

•牵连观念(不包括关系妄想)

•影响行为并与亚文化标准不相容的古怪信念或奇幻思维(例如迷信体验、对千里眼、心灵感应,或第6感的信仰;

•在儿童与青少年中,表现为奇异的幻想或入神);

•不同寻常的知觉经验,包括躯体错觉等;

•古怪的想法或言语(如模糊的、赘述的、刻板的);

•猜疑与偏执观念;

•不适当或非常有限的情感;

•行为或神态古怪、反常或独特;

•没有好友或知己;

•过度的社交焦虑,其程度即使面对熟人时也这样,并倾向于将这种表现与偏执性的恐惧,

B:不发生于精神分裂症、带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或抑郁障碍、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过程中。

注:如果此标准先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则增加“先发”,例如分裂样人格障碍(先发)。

就诊科室:精神专科医院门诊,综合医院的心理科就诊。

相关检查

临床评定量表有的助于诊断,其中有些量表可用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常用的是人格障碍诊断问卷 (PDQ-4+)、用于DSM-IV轴1人格障碍临床定式检查 (SCID-1)、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 (MMPI)等

鉴别诊断

精神分裂症

分裂型人格障碍表现类似精神分裂症,但是有着本质区别。如异常思维,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并非坚信,具有一定的现实检验,但并不完全经得起现实推敲,但是精神分裂症的妄想内容是荒嘐的、离奇的、脱离现实基础的,以此鉴别

分裂样人格障碍

分裂样人格障碍同属于A组人格障碍,但患者常常没有偏执的理念,很享受脱离现实的状态,表现冷漠、孤傲、反常,被称为"和平的怪人”,认知功能方面保持正常,常见于从事计算机、艺术家等。

抑郁症

抑郁症的患者同样可以表现不愿意交谈、活动少、回避人多的地方,但是抑郁症是一种发作性疾病,有心情差、兴趣减退、精力不足“三低"的表现,当”三低症状改善后,患者交往、言语、社会功能恢复正常,同时抑郁症患者对于药物、心理治疗效果好,故此鉴别。

05治疗

分裂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通过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合理教育训练以促进人格重建,使其逐渐适应社会生活,制定长期、综合、个体化治疗方案。

一般治疗:

患者多注意休息,保持稳定心情,规律生活、工作。

心理治疗和干预:

由于人格障碍患者很少主动就医,往往是在环境和社会适应遇到困难,出现情绪睡眠等方面的症状时才寻求治疗。

关于心理治疗,应注意一方面创造真诚、共情、积极关注的治疗关系,帮助患者重建心理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帮助其认识到人格问题的根源,鼓励改变适应不良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促进人格重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精神分析治疗

精神分析治疗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通过自体心理学与客体关系理论而用于理解人格障患者的行为,但治疗过程之中需要高度重视与患者之问的边界控制问题,防止出现移情和反移情。

认知行为治疗 (CBT)

童年的不良认知图式是人格障碍患者非适应性情绪行为的基础,认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人格障碍患者存在的特定认知偏见,进而导致这种障碍的延续。

辩证行为治疗 (DBT)

辩证行为治疗通过训练患者情绪管理的基本能力,从而减少自杀冲动、攻击自身、妨碍治疗等行为,并逐步过渡到帮助患者减少应激反应,接受早期创伤事件,减少自责等症状,还帮助患者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此情绪问题,提高自尊。

社交技能训练

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进行社交技能训练 (如角色扮演),以帮助其学习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技巧。研究发现,社交技能训练对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是有积极作用。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近年来精神药物的发展对许多精神疾病治疗带来了希望,但是目前仍未发现对人格障碍有特定疗效的药物。虽然药物不能改善人格结构,但作为改善某些症状的对症治疗,并非没有益处。

抗精神病药

抗精神病药常被用于A组人格障碍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研究发现,低剂量的抗精神病药有益于改善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的阳性、阴性与抑郁症状,但用药需要十分谨慎。

情感稳定剂

当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情绪出现过高、过低或者不稳定时,可以酌情加用一定剂量的情感稳定剂(如丙戊酸钠、碳酸锂等),注意监测血药浓度、血常规、生化等。

中医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其他治疗

共病的评估与治疗:

• SPD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情绪,针对焦虑、心烦表现,可以在医师指导下适当予短期苯二氮草类药物(如劳拉西泮、奥沙西泮)治疗,但应注意避免大剂量、长期服用,避免产生药物依赖。

• SPD患者也常伴有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时间短、早醒等情况,可进行睡眠CBT治疗、必要时非苯二氮草类 (如佐匹克隆、扎来普隆等)、苯:二氮䓬类药物改善睡眠。

06预后

分裂型人格障碍是一种相当稳定的思维情绪和行为的异常状态,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可以常年保持不变,甚至持续终生,即使治疗改变也并非易事,仅有少数患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缓解。因此,分裂型人格障碍的总体治疗效果有限,预后欠佳。

07日常

分裂型人格障碍(SPD) 的日常生活管理重在家人对患者的教育、训练及自己对于日常生活的认识能力。

家庭护理

SPD形成于个体早年,因此强调儿童早期教育,从幼年开始培养健全的人格,对于人格障碍的预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父母给予子女充分的关爱和呵护,避免家庭矛盾和破裂,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居住、学习和人际环境,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人格的不良发展。

日常病情监测

如果患者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时,应及时了解并进行矫正,不能漠不关心或任其发展,必要时应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预防

由于SPD尚无有效的预防手段,应当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温馨提示:

此知识仅作科普使用,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