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心理健康的10种思维方式

2023年03月05日 健心资料 心理健康的10种思维方式已关闭评论 阅读 548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全民健心网编辑:朱君)

现在的孩子们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各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休学厌学网瘾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同样的情境,同样的问题,为什么有的孩子没事?有的孩子就变成了无法承受之重?我们有一句俗话:世事无好坏,思维在作怪。我们经常说:健康是一种生活方式,就是要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适量运动,心态平衡。那么心理健康则是一种思维方式,事情我们也许不能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认知方式,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不一样的情绪体验。心理咨询中有三句常说的话“苦难是化了妆的祝福”“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看开点,想开点”,这些都是面对各种不利境遇时的经典语言,但统统都需要人透过健康的思维方式才能理解并转化。

          休学厌学的孩子大多是在思维上出现了问题,所以才会对很多的事情产生了负性的认知,从而出现了不适应的行为及情绪。很多的父母也可能同样出现认知偏差,导致无法对孩子提供有用的帮助,甚至是帮了倒忙,以致孩子迟迟无法步入正轨。所以我们在这里介绍心理健康的十种思维方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这不仅对孩子有用,对父母们也是冇有用的。

图片

         1:从相反立场思考——学习控辩方思维

       休学厌学的孩子对自我的认知经常是否定的,经常会问:我是不是一个废物?我不是很没用?我是不是很讨厌?这样的问题。控辩方思维就是指从相互对立的两个思维出发,分别寻找支持各自思维的证据,并综合双方结果得出替代思维的方法。休学厌学的孩子经常否定自已,说自已这不行、那不行———学习不行、性格不好、形象不好、不讨人喜欢、没有其他技能、事情也做不好,等等。如果你常这么想,那么你就可以试试控辩方思维,想想问题的反面是什么?通过控辩方思维,一定能够得到一个客观的事实:自已可能和大家一样,是一个普通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有优点也有缺点。我即不是无能的,也不是全能的,而是有能力的。我即不是被所有人爱,也不是所有人都不喜欢我,而是有人爱的。我即不是完全无用,也不是对所有人都有价值,而是有我应有的价值。 这就是替代原来负性思维的真实的自我认知。

        控辨方思维的运用常由下面四个典型问题组成:

      第一:支持你这个想法的证据是什么?

      第二:还有呢?

      第三:支持相反的想法的证据是什么?

      第四:还有呢?

      这些问题问下去,孩子对于问题和事件的认知就会发生改变。对于自我的或他人的认知都会改变。

图片

          2:看到不一样的未来——学习可能区域思维

       可能性区域思维(技术),就是对于还没有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情,我们要认识到不会只存在一种可能性(特别是最糟糕的可能性),而且可能性可以被描述为一个从最糟糕到最好的可能性区域,这个区域中就有无数的可能性。

       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都和对未来的预期直接相关。焦虑者往往觉得未来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并且担心糟糕的结果。例如,考试焦虑的人往往会担心自已会考不好。而抑郁的人,对未来的事情往往是显得悲观,预判糟糕的局面,甚至就是认定了负性的结果。例如,休学的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废物。一次没考好就觉得自己无路可走了。

         对于那些经常感到焦虑和抑郁的人来说,学习可能性区域这个思维就显得尤其重要。对于焦虑者而言,虽然事情有糟糕的可能,但也有顺利的可能;有些事情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但有些事也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我们需要学会的心态是“面对糟糕,争取最好”,把在自己掌握之中的部分做好就可以了。

        对那些感到抑郁的人而言,当你想到最糟糕的可能的时候,也不妨想想最美好的结果的可能,从过去的经验中想想最有可能的结局是什么。从悲观中看到乐观,再从悲观和乐观中看到更现实的可能。

     可能性区域思维让我们不再钻那种牛角尖,即使在最艰难的处境中也能去看见更好的可能。

图片

           3:你能阻止毁灭——学习多重环节思维

      多重环节思维是指把事物的整个发展过程分为若干环节,讨论每个环节发展的可能方向和需要的条件,讨论在这个环节当事人可以做什么能够让事情向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或者可以做什么来扭转上一个环节带来的不利局面。

       有很多人在生活中往往会担心一个不好的苗头就意味着糟糕的结局。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一次考试成绩不好就很担心,就有了一系列的推理,这次考不好就上不了好高中,上不了好高中就上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这辈子都完了。这就是简单的线性推理。实际上人生那么长,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很多的可能性,都可以得到修正和成长。比如这次没考好,经过反思和努力,下次完全可能就考好了。那也不能根据一次考好了就推出成为了人生赢家。所有的事情都需要经过一系列过程或环节,你可以在每个阶段或环节采取一些能阻止事情恶化,或者争取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措施。

      大家需要知道,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步决定生死的。所有的事情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你输了开头不意味着你赢不了最终的结局。前面的事情没处理好,你还可以在后面想办法去解决。所谓的“输在起跑线”就是一句不良教育者营销骗人的宣传语。输在起跑线只对百米短跑是有用的,对于漫长的人生马拉松,最初出发的几分钟算什么。看看我们身边的人,真正胜出的是那些终身都在学习和成长者,而不是一开始领先但后来懈怠的人。《伤仲永》说的也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改变的可能性。

     多重环节思维可以让我们的孩子不再为每一次的挫折和失败而焦虑,可以把重心放到吃一埑长一智上,而致力于长期成长,人生终会开出人人绚烂的生命之花。

图片

           4:你选择相信观念——学习代价收益思维

       在认知行为疗法中,代价—收益分析主要用来分析认知观念,分析相信某种认知观念所能带来的好处(收益)和需要付出的代价。通过对某个观念进行代价—收益分析,激发来访者选择或放弃某个观念。这就是代价收益思维,也是心理咨询中的一种技术。

      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正确的,也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错误的,正确中有错误,错误中有正确,凡事有利就有弊,有弊就有利。客观世界是如此,人的想法也是如此。对不同的想法,我们需要从代价和收益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比较,选择代价收益高的观念和行为。

        对于休学厌学的孩子来说,他形成了很多的负性的观念,这些观念导致他产生了今天的行为结果,如果他能从不同想法的代价和收益角度来思考,就能促使他做出相应的改变。比如这次考差了,你是焦虑伤心自责还是反思总结和查漏补缺,这两种行为的代价是什么?收益是什么?两者对比其来,选择哪种对自己是最有利的?我们要对引导孩子们多使用这种思维方式,从而作出人生选择。

图片

            5:幸福是个比较级——学习评估零点思维

      人们常说,你的幸福是由你的邻居决定的。其实就是说,你的幸福指数是你在和你邻居的对比中产生的。很多人之所以不幸福,是因为你选择错了比较的对象。对于孩子们来说,你的幸福也是在和同学的对比中得来的,你的痛苦也来自于这样的比较。

      评估零点思维,就是选取一个更低的点,作为评估参照点,这个参照点就是评估零点(而不是很多人选择的最高标准即完美点),把当事人的现状和零点相比(而不是和完美点相比),当事人就能即刻体会到满意和快乐的情绪,这样也能让他认知到自己对自己过于严苛,比较标准是不恰当的,从而产生改变评估标准的心理动力。

     很多休学厌学的孩子就是选择了完美的标准,从而无法接受产生的结果。有一个女孩,就读当地最好的高中,每年都是年级前三,在老师父母的眼中,已是妥妥的清北的料子。但有一次考了年级第九,然后便休学了。在我们接触的孩子里,很多成绩都是很好的,或者某一次考差了就不上学了,或者遇到考试就出现严重的焦虑,甚至出现胃痛头痛呕吐等生理症状而没法去上学了。其实这就是因为他们的心中有一个完美的高标准。这些孩子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标准,很大的概率,他的主要抚养者当中也有一个人是完美主义者。这就需要他们共同来学习评估零点思维。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将现实与自己的愿望期待或者他人(完美点)相比,其结果就是失望和不快乐。如果我们能够学会和自己比,和自己的过去比,看到自己的进步,你就会感到开心些。学会评估零点思维,学会肯定自已,学会知足。

图片

            6:站在两极之间——学习认知连续体思维

      成功与失败,有钱与没钱,聪明和愚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非黑即白的二分法思维。非黑即白的二分思维实际上是我们众多心理问题的来源。但生活中很多事情并不是二分的,它可以放在一个连续体上进行描述。

     认知连续体思维就是引导来访者思考更极端的情况,将当前状况与极端情况相比,从而让评价更为客观和合乎理性一些,从黑或白两个极端回到中间的灰上来。比如150分的题,你考了100分你觉得很糟糕,刚开始你觉得是10分的糟糕,然后你看到同桌考了80分,那这个时侯你觉得只有8分的糟糕了,再然后你看到前后都有人考了60分,你的感觉就会更好一些。在不断选择的比较对象中,你就会在找到从最差到最好这个连续体中的一点。

        认知疗法专家艾利斯说:“你能说出一个糟透了的事情,我就能告诉你一个更糟糕的事情”。套用一句流行语就是:“没有最糟糕,只有更糟糕,和更糟糕相比,你还不太糟糕。”休学厌学的孩子就是典型的黑白思维,更多的看到糟糕的情况,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找到黑和白之间的灰点,让他明白他是有能力的,他是有人爱的,他也是有价值的。当然这一点,也是需要父母们改变了,孩子考得好就是喜笑颜开,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成绩不好就暴跳如雷,指责批评。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必须改变。

图片

             7:真相和你想的不一样——学习发散思维

      老师今天说你上课不认真,你也许就认为老师专门和你过不去。同学和你擦肩而过而没招呼你,你就认为他对你有意见。一个球掉在你身上,你认为同学故意要打你。对于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有时我们会控制不住自已往坏处想。休学厌学的孩子尤其是有更多的这类负面的评价。

      发散思维技术就是这样的一种技术,对于已经出现的状况或情形,我们要尝试从多个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并且寻找证据支持这些解释,得到可能性高的解释,并验证其猜想。发散思维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

      发散性思维的应用有三个典型问题

第一:其他可能的不同解释有哪些?

第二:支持每个解释的证据是什么?

第三:对于每个解释,你的相信程度是多少?

         如果你能学习发散思维,想一想这些是不是还存在其他的可能性,你的情绪就会好一些。例如:你的同学没有和你打招呼不是对你有意见,而是没有看见,或正在想其他的事情,或他刚受了老师的批评正在想不通。运用发散性思维,你会发现事情的真相并不是你想的那样。

图片

              8:担心是多余的——学习行为试验思维

      担心闹钟叫不醒自己,担心自己的演讲会让别人看扁自己,担心自己没有检查煤气阀而会出现漏气以致毒死家人。这些想法是否正确,我们需要证据来证明或者反驳。如果过去没有相应的支持或反驳的证据,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试验一下,着看结果是否真如你所想象的那样。

    在我们常见的改变中,通常是先改变认知然后改变行为或情绪。而行为试验思维就是我们事先并不知道这种认知是不是正确的?这种方法是不是有用的?那么我们可以先做一个行为试验,即我们先做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行为,通过这样的行为,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可能和预想的不一样,这样的试验结果就构成了我们认知改变所需要的证据,证据越多,我们的认知也就发生了改变。

    比如前面所说的担心闹钟叫不醒自已,那么可以做行为试验,如果他经过多次试验,闹钟是能叫醒他的,那么他的认知就改变了。对于焦虑抑郁的患者,对于休学厌学的孩子,行为试验可以让他们找到更多的正面的证据,从而改变他们的负面信念与认知。比如说,你把某个朋友的电话,没人接听,那么你可能认为他是故意的不接你的电话。那么怎么证实,不同的时间点,用不同的电话,或者不同的人打,多打几次不就可以知道了吗?这就是行为实验。

图片

              9:这事儿该赖谁——学习饼图思维

      自责和指责是人们遇到糟糕事情时的常见反应方式。实际上,一个糟糕的事情的发生并不仅是自身原因造成的,也不纯粹是他人原因造成的,而是多个因素共同造成的。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客观分析影响因素和权重。如果遇到事情你能这样想,就可以避免过度自责的内疚或推卸责任时指责他人的愤怒。这就是饼图的思维方式。

      在众多的认知歪曲中,有两种认知歪曲“内归因”和“外归因”。这两种归因方向不同,但他们都犯了同一个错误,就是把问题的原因归为某个因素或方面。内归因把原因归咎于自己,外归因把原归归咎于外部。这都是认知偏差。 

     休学厌学的孩子在很多事情上更倾向于内归因,归因于自已是无能的,归因于自已是不可爱的,最终形成无能无助无望的认知,从而休学在家,我们尤其需要学习饼图思维,帮助孩子也帮助我们自已来纠正我们的认知偏差。

图片

              10:你能看到未来——学习照见未来思维

        有很多人无法成功地戒烟或者减肥,主要是因为他们当下的行为受到即刻结果的影响,没有让远期结果影响自己的行为。如果让他们看到行为的长期结果,就能成功戒烟或减肥了。照见未来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照见未来思维,它通过某种形式可以让我们看到远期未来,并把远期末来和当下行为联系起来,从而影响当下行为选择的一种思维方法。这个思维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让人们能看到当下行为和未来结果之间的关联,把未来的结果呈现在眼前,这样一来,未来的结果就能影响当下的行为。

        儿了在休学期间,有一次去他表哥的大学里面去住了一天,当时他说:“我也来上大学了”。看得出当时他是很兴奋很激动的。不知道这和他后来不久的复学有没有关系。但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确实看到很多孩子专门在父母的带领下去参观知名的大学,对他们是有很强的激励作用的。所以,对于休学厌学的孩子,我们父母要创造一些美好的场景,或者带孩子去游历一些他向往的场景,让他看到他今后可以生活工作和休息的美好未来的画面,对于激活他的行为是非常有帮助的。也正如我们常常说的那句话:“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梦想就是你的未来。

图片

        上述的10种思维方式即是心理健康的思维方式,同时在心理咨询中也是最常用的10种心理咨询的技术,我们和孩子都应该学会运用这些思维,对于休学厌学的孩子尽快走出迷茫具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我们个人的成长和家庭幸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仅仅知道这些理论和方法是不够的,我们要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觉察,并且坚持不懈地练习,这些思维才能让你做到你想做的。这就是从知道到做到的过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