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严重偏执人格障碍个体的心理干预

2024年02月29日 社会心理服务研究 严重偏执人格障碍个体的心理干预已关闭评论 阅读 379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全民健心网:马宁宇)

核心信息

1. 缺乏安全感的人如果非自愿地来到一个陌生环境,他们的警惕和防御会提升得非常高;如果在这个场合遇到一个类型相似的群体,且能够融入进去,则会觉得安全,防御开始放下。

2. 人格障碍群体由于防御心重,难以被催眠。该群体在理性意识下很固执,在催眠状态下同样固执。

3. 针对自知力差、缺乏反思反省的群体开展心理干预,首先需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言行举止是什么样子,给别人什么感受,即“镜像”理论。

4. 偏执个体通过质疑、攻击他人来获得安全感、信任感。如果被攻击方平静地承受下来,解决了当事人提出的问题,信任关系则开始建立。

5. 偏执群体的内心往往是和谐及逻辑自洽的,自我感觉良好。接受心理干预后,内心出现冲突,开始难受起来。

6. 任何心理干预中,都要保住来访者的自尊脸面。

7. 在人际关系中总是紧绷着,防御着别人,非常累。谁都不会拒绝轻松自在的生活,这也正是心理干预的重要目的之一。

图片

偏执人格障碍,被临床心理工作者誉为心理咨询/治疗领域的“天花板”;尤其是症状严重者对心理工作者持有强烈的敌意,认定对方会“谋害”自己,导致在咨询室访谈的时候几乎完全处于缄默状态,连正常的对话都无法进行。

对于这种情况,作者翻阅国内外的文献,没看到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也许是行业领域的一个空白?本文另辟蹊径,分享一个新的解决思路。 该群体的心理特点

偏执人格障碍的典型特征:猜疑心极重,包括猜疑试图关心帮助自己的人,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思维模式;高度自恋,自恋的背后是脆弱;控制欲强烈,易怒记仇、好争辩、容不得他人的批评;不会反省反思,严重缺乏自知力。

上述状况导致该群体习惯将他人往坏处想,且坚持认为自己的想法正确。这种思维模式反映到婚恋,如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男主角,捕风捉影地怀疑配偶出轨,动辄付诸暴力;反映到职场,不仅与同事关系糟糕,还会被同事们联合排斥,继而更认定自己的想法正确,这个世道“就是黑暗的”“都不是好人”,猜疑、攻击、防御模式被反复加强;去医院就医,也觉得医生会坑骗自己,包括心理医生。

不过,也有一部分高功能偏执个体专注于业务,会取得一些成就,甚至成就非常高。

乔布斯和牛顿

八卦一下乔布斯和牛顿的野史,他们都是玩苹果的。野史传说,大家听一听就好:

乔布斯的为人处世很有个性:最早作为公司员工的时候,吞掉合作伙伴沃兹的工钱;女朋友怀孕,他不认账;对下属刻薄无礼,导致很多员工离散;创业中途被董事会排挤,离开自己创建的苹果公司。虽然起因是经营决策失误,但众所周知,他的偏执自恋、目中无人使其众叛亲离。参观亚洲代加工厂时,沃兹为员工艰苦疲累的工作感到痛心流泪,而乔布斯则无视这方面,反而对工厂配有健身房、游泳池、电影院等娱乐设施大加赞赏,诠释了孤傲、自大、独裁的君主帝王风格。

牛顿更是如此,智商极高,极度自恋,自谓“神的使者”;情商奇低,非常能记仇,孤独一生。在牛老师眼里,其他人只分两类:傻瓜和大傻瓜。据说他除了发明创造,还热衷于做两件事:神学创作和骂人;不仅亲自写信件、文章骂人,还雇佣枪手骂人。他的竞争对手之一、大科学家胡克(Robert Hooke)病逝,他很高兴,说自己终于把对方“骂死了”。研究牛顿生平的人认为其至少是一名“性格偏执者”。 开展心理干预的挑战性

该群体由于缺乏自知力,不认为自身有问题,几乎不会因为偏执障碍而求助心理咨询或治疗,普遍都是其家人或领导带过来的。对于有一定偏执成分的青少年,尚可通过交流兴趣爱好、咨询师的自我剖析暴露等方式,逐步建立双方的信任关系;对于有一定职场挫折经历的成年严重偏执群体,首次访谈都进行不了。

对比抑郁焦虑群体和偏执人格群体,二者像天平的两端。从心理咨询的角度看两者的区分:

抑郁焦虑群体的内心充满各种冲突,习惯于反思,内疚、自罪,自尊低,认为自己有很多错误和问题,内心存在各种冲突痛苦,希望别人帮助自己改变;一旦明白这些自罪内疚的思维是错误的,会感到开心,内心冲突大幅度下降:原来自己没有错,原来自己没这么差,自尊可以更高。沟通往往非常顺畅,当事人每次沟通完毕都更舒适,建立新认知的过程轻松愉悦,且建立得比较稳固。

偏执群体以自我为中心,内心逻辑和谐,觉得自己“很好”,能吃能喝能睡能工作,工作能力可能比一般人还强,认为自己不需要心理干预;虽然也经常因为人际关系糟糕而产生负面情绪,但不认为错在自己;一般都是家人/领导要求他们做心理咨询,才带着应付任务的想法,非常不情愿地来了。成年偏执者进了咨询室,往往一声不吭。典型状况如下:

咨询师:你有什么问题需要咨询吗?

当事人:我什么问题都没有。

咨询师:哦,那你为什么来这里呢?

当事人:我没想来,是家人/领导要我来的。

咨询师:既然来了,聊一聊总可以的,人生在世,总有一些问题和困惑的。

当事人:(用一种挑衅敌视的眼神看着对面的心理工作者,毫不客气地说)我觉得没必要告诉你!

然后,转身背对着咨询师,翘起二郎腿,玩手机,一声不吭,坐一段时间后走人,算是完成了本次心理咨询任务。过后跟别人说,心理医生都是骗子,不能把自己的事情告诉他们,否则今后会拿我的隐私来威胁我,谋害我。

如果哪个咨询师简单直接地说,你有哪些错误的认知和行为,导致现在的人际关系糟糕,具体是怎么发生的,云云,他们可能会暴怒,一向自谓高大上的自己会感觉非常难堪丢脸。即使觉得坐在对面的咨询师没说错,也会强烈抵制,绝不容许高傲且脆弱的自尊受打击。他们的想法是:可能你说得正确,但我不愿意相信这些发生在自己身上,我要逃离;接收到的新信息越多,内心冲突越剧烈,长期的和谐舒适感被打破,离开咨询室的时候非常难受,绝不会再来,且尽量忘记和排除刚才的信息。这个状态与抑郁焦虑群体刚好相反,后者常常是一身轻松离开的。

有同行提出,是否可以在非理性思维的状态下放松催眠,输入信息,建立新的认知?

首先,当事人的猜疑思维模式无处不在,不会跟随催眠引导词进行放松,反而会想,被催眠了会被窃取个人隐私,套出银行密码。即使按照催眠师的要求下做出姿态,也纯粹是应付,不会真正进入催眠态。

其次,催眠状态中,理性思维并非关闭,而是“旁观”的状态;如果新输入的信息与原有的认知冲突,打破了内心的和谐舒适,同样会加以抵制。人格障碍群体的防御心重,难以被催眠;该群体在理性意识下很固执,在催眠状态下同样固执。 新的解决思路

那么,该群体是不是铁板一块,完全没法介入呢?也不是,破冰的方式还是有的。本文通过一个案例,展现一个新的解决思路:

有一名企业老总求助:公司的一位员工性格存在一些问题,跟同事们的关系僵化,对公司的运作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然而,由于该员工在技术方面难以替代,公司不想让他离职。他曾经给这个员工找过几个心理医生,都失败了,希望这次能得到帮助。

通过收集信息,了解到当事人属于典型的偏执人格障碍。考虑到这个群体的特点,首先得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言行举止是什么样子,给别人什么感受。这个理论叫镜像。

由于该群体存在极高的防御,不会在外人面前说自己的故事,更不容许自己的尊严面子受影响,所以在咨询的第一阶段,不采取一对一的咨询模式,而是采用团体成长小组的模式:几个咨询师组建一个小组,加入几名同样存在一定偏执成分的成员,把他也加入进去。

当然,这位当事人是在老板的要求下来的,本人并不情愿,也不会开口说话。没关系,只要他每次按时到达,遵守团体的规则,当好一个旁观者即可。这种团体的活动频率每周一次,时程以年计算。只要牵涉到人格障碍,心理干预的频率一定要低,每周一次,给当事人较长的时间消化,反思。

进入小组活动之前,可以先给当事人做人格方面的心理测量,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心理状况。对方看到测量结果,可能会否认;没关系,这是提升自知力的第一步铺垫。

大家在讲述自己故事的时候,有一定偏执成分的个体首先会出现一些激烈的表达,与周围的人发生言语冲突,然后在场的咨询师会进行分析,调整。对于当事人而言,这是一个“镜像”,因为他自己其实也是这种状态;即使处于旁观状态,也会从激烈的现场中看到自己,代入自己,从而慢慢提升自知力,看清楚自己的思维行为模式。

重要的是,由于整个过程中自己并非主角或暴露的对象,不存在当别人的面伤自尊、丢面子的顾虑,当事人看到别人讲述自己的故事,旁观别人被治愈的过程,会产生代入感,觉得这个团体是安全的。

小组活动几个月后,当事人会开始讲述一些自己的状况,但往往不是讲生活中的故事,而是说“身体难受”。这类群体由于防御严重,不表达情感,习惯压抑,负面情绪也都压抑着,容易导致躯体化障碍和失眠。

例如,当事人诉自己每次不开心的时候,胸口就不舒服,且持续很长时间。这种情况怎么办?咨询师如果直接问,发生了什么不开心的事,那么随后出现的将是一句话:你没必要知道!所以,只能告诉他,这个胸口不舒服的躯体化症状,可以采取肌肉放松技术来缓解。

他会问,这个技术可靠吗?凭什么可靠?你说,这个来自国外著名的认知行为疗法,国外有很多实验的。

他问:国外就一定可靠么?你说:国内也有数据实验的论文。

他又问,凭什么说论文可靠?你说,该论文收录于北大核心数据库,北大核心和中科院核心是国内一流学术权威。

他还会说,这种论文也有造假的吧?你说,确实存在。但相对其他的造假,是一碗米饭中的几粒沙子和一碗沙子中的几粒米饭的区别,可信程度高。

然后,他才暂时相信,尝试做这个练习。当感觉确实有效的时候,信任会进一步提升。他们通过质疑攻击咨询师来获得安全感、信任感,而随着二者的逐步增加,当事人会慢慢讲出一些对人际关系中的挫折和困惑,以及为何不信任别人的原因等等。

随着谈话的逐步深入,对方会要求转移到私密的沟通(咨询师也可以主动提这个建议)。这个时候标志着第二个阶段,即一对一咨询的开始。随着时间的延长,当事人质疑心理工作者、动辄要举证证明的言论会逐步减少。

整个漫长的过程中,猜疑模式会起起伏伏,争辩、冲突、当事人愤然离去的场景经常出现。针对该群体开展咨询,仅仅是建立信任关系,动辄会花费半年以上的时间。当事人的偏执能处理到什么程度,取决于推动心理干预的家人或领导的经济能力和推动力;当事人本人常常没有改变的愿望,不愿来,更不会出费用。 总结

偏执群体对外界高度防御,其内心是极大的不安全感;加之缺乏自知力和改变意愿,且在非自愿的情况下来到咨询室,会将心理工作者本人也视为不安全的因素,继而拒绝沟通,导致一对一的咨询非常困难。

然而,在团体小组的活动过程中,当事人能够感受到安全自由的氛围,学会理解和尊重;对人际关系的正性察觉,镜像对照,觉察反思自我,提升自知力;多角度分析对待人际关系中的事件,降低人际关系的负性敏感度。当事人见识到身边类似群体发生良性变化,获得修复治愈,自己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也会逐步提升,长期紧绷的防御模式开始松动,愿意开放内心,尝试自我感受、需求的表达。毕竟,谁都不会拒绝轻松和自由。

接待成年严重偏执群体的心理工作者,必须具备高年资从业经历,有一定的权威性,不仅对该领域的规律特征非常熟悉,也对其它领域较为熟悉,且最好是一个团队,由熟悉多个不同心理流派的咨询/治疗师组成。

成年偏执个体在小组活动中,在早期较长阶段都保持沉默;一旦开口,往往就是比较难的提问。这就要求咨询师们能够立刻予以回应,以及从不同角度回应。当事人慕强的心态很重,觉得自己是优秀的人,只有优秀的咨询师才配跟自己沟通;如果对回复不满意,高傲的他们会觉得咨询师们无能,继而鄙视,不信任,不再说话,甚至再也不出现。他们对人际细节高度关注,咨询师的发型、服饰、语气、眼神、下意识的动作都可能会加以恶意理解,如认为咨询师在嘲笑和讥讽自己。与这一人群说话相处要非常谨慎小心。

伴有焦虑、抑郁、失眠时,当事人也可能以焦虑抑郁患者的身份来求助。在较重的抑郁状态下,偏执状态相对不明显;抑郁缓解到一定程度后,人格障碍的状态会逐步浮现,如开始质疑心理工作者的人品,是不是想从自己身上谋取利益,等等。这种情况下,心理工作可以终止,对方的求助目的已经达到了。咨询/治疗师做的是服务行业,不能以自己的学识为准;即使看到当事人抑郁焦虑的源头,也并非一定要去根除,而是要以当事人的需求为准,尊重对方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全文转载:医脉通精神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