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园地┃孩子为什么“厌学”?
“科普园地”是面向大众介绍的温尼科特心理学的科普专栏,从温尼科特心理学视角深入浅出的解读社会现象、大众话题等。
欢迎曼陀海斯的学员以实名或笔名与广大读者分享自己的思考,为了最大限度保证学员文章的原汁原味,曼陀海斯公众号只做简洁的排版,不做文字修改。文章内容仅代表学员个人观点,若有异议,请理解并见谅。欢迎大家投稿,期待更多来自学员的声音。
孩子为什么“厌学”?
01、应对“厌学”
当今,依然是“一考定终生”的年代,只不过最重要的考试,除了高考还有小升初、中考。这些考试多重要啊,这么关键的时候,孩子偏偏“厌学”了?家长们焦头烂额,把孩子们送进心理咨询室、塞进爆满的精神科,就是为了治疗孩子们的“厌学”。如果孩子不仅“厌学”,还要“休学”,对家长来说天就要塌了,孩子的一辈子、这个家全都要毁了。还有些孩子,虽然顺顺利利避过了“厌学”的坑,但一进大学就废了,整个人陷入茫然之中,无法毕业无法工作,进入了另一种“休学”状态。
所以,“厌学”“休学”这事儿最好要“掐灭”在源头。怎么“掐”呢?
讲道理,讲他脑子聪明,就是不用在学习上;
讲她叛逆,总是反着来;
讲他不专心,没学会控制自己;
讲她太消极,不能正能量一点吗;
讲他玩游戏都有动力,学习就像老牛拉破车;
讲她这有什么难的,没什么好怕的……
讲道理不够用,就加点奖惩吧——考好了给奖励,考差了挨打挨骂;
有些家长虽不打不骂,但焦虑值爆表,被虎狼追赶一样撵着孩子向前进,甚至孩子生病打着点滴也得伏案做作业。
要是讲道理和奖惩不够用,陪着总行了吧——陪着学习、教做作业,那真是费妈费爸费哥姐。轻则听取“哇”声一片,重则心脏血压出问题,整一个兵荒马乱——家有学龄娃,爹妈皆无奈。
02、“厌学”是什么
言归正传,让家长们闻之色变的“厌学”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能治好吗?
“厌学”这个词的主语是孩子,讲孩子内部的不良心理状态、以及由这种心理引起的情绪和行为。在这里我们有个假设,如果孩子的心理变化了,“厌学”就治好了——所以心理疏导的目的在于矫正孩子的心理状态,以便孩子有能力接受学业的挑战。心理学家们把学习能力分成几个维度,我们的惯常策略是哪个维度低就补哪个,当短板补上了,木桶就可以装水了,孩子就可以学习了。
但人性真的像有短板的木桶那样简单吗?你可能在心里默默地摇了摇头:办法是一回事,现实是另一回事,它俩总是对不上。是的,人性不是机械装置,生活也不是单因素实验。按照机械装置思考人类,按照单因素实验调整生活,结果只会让我们丢失人性,成为“空心”的人,在无意义的生活里沉浮。
03、“厌学”的背后---情绪成熟过程受阻
那我们该如何从人性的角度看待“厌学”呢?
在研究人性的温尼科特理论中,“厌学”这个内部归因的概念被更客观的描述性概念——“学校生活障碍”——所取代。学校生活障碍表明孩子在学校生活背景中出现了一些症状和障碍,代表了孩子所遭受的痛苦和对学习的阻碍。温尼科特认为这些症状就是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SOS),传达出孩子对理解和帮助的需要。当一个智商正常、发育正常的孩子无法学习时,说明有情绪困扰阻碍着Ta,接着Ta的认知和行为才出现问题。
这里的情绪困扰不仅指的是人类情绪(恐惧、快乐、愤怒、悲伤等),更多指的是原初情绪。刚出生的小婴儿还不是一个人类,而是人类动物。Ta像一盘散沙、一片混沌,全靠足够好母亲的养育和抱持,Ta的原初情绪才逐渐整合发展出了情绪。原初情绪是情绪的前体和元素,主要指的是婴儿生命开始时的肌肉兴奋性、冲动性、自发性、运动性,以及各种感觉元素等;是许多还没有被整合的、自发性的、不稳定的、粗糙的、无情的、残酷的冲动性和摧毁性,它们体现着一种生命的活力,以及要存活和持续存活的需求。
是啊,作为一个人,最初的需求就是活着和持续活着。这里的活着不仅是身体上的,也是精神上的。接着成为一个人的各种任务就开始了——比如时间化和空间化(整合)、精神逐渐安住在身体中(个人化)、客体关系(联)的开始等,之后在发展完好(有了统整自体)的情况下,个体能够识别和创造出一个独立存在的外部世界和完整的客体。
那么问题来了,情绪发展到什么程度,孩子才能学习呢?
——孩子得是一个完整的人(有一个统整的精神自体),有游戏(孩子创造的)的能力,能从妈妈的膝上下来,对这个未知的客观世界好奇并愿意主动探索。当孩子没达到这样的精神成熟度时,外部世界的过量呈现对孩子来说是种湮灭。被湮灭是一种无法想象的极端痛苦,在这样的痛苦中,活着的感觉也不复存在。一个处在极端痛苦、没有活着感觉的孩子,又怎能学习呢?
还有一类孩子,看上去能学习且学习挺好,但Ta的学习显得机械无弹性甚至有强迫性。这种学习没有创造性,其实是一种模仿,孩子的心智单独分裂出来应对学习的挑战,学习所产生的体验并不能让Ta感觉到真实,也不能增强Ta的自我力量。
最后一类孩子,曾经拥有过足够好的环境供养,因此他们的个性化存在曾经具有连续性,但之后又被剥夺了。这类孩子可能表现为适应不良。
每个孩子的所有发展都离不开促进性环境(一开始由足够好的妈妈提供)。在促进性环境里,发生了复杂的情绪整合过程,使得人类动物最终可以成为一个精神-躯体性整合的人,并与这个世界发生关联。
04、面对孩子的困难,我们能做些什么?
“厌学”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青少年儿童的自杀自伤行为也常常一块出现。但无论是不去上学还是自杀自伤,都是孩子们声嘶力竭的求救信号。这样痛苦的孩子们,千方百计地呼唤着我们,期待着我们能看到他们自身的存在,绝不是为了治好他们的各种症状——而是他们的精神生命岌岌可危,他们亟需帮助。只有在一个人的帮助和照护下,孩子们才能得以成为一个“人”。
(全文转载于:曼陀海斯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