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说“我不想去上学……”,他向家长发出的是什么信号
当孩子突然说“我不想去上学”,家长会是什么反应?
大多数家长可能会有点措手不及。
在大众认知中,孩子应该是渴望知识、热爱学习的,而且孩子在学校只需要学习,风吹不到、雨淋不到,也不必像成年人一样为了生活拼搏,为繁琐小事操心,怎么就会厌学、拒学呢?
01、厌学,从来不是“学渣”的专属
厌学,渐渐成为部分家庭和学校绕不开的难题。
事实上,在医生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所接触的被厌学现象困扰的家庭和学生,各式各样。
其中,既有刚上学的一年级小学生,也有忙于科研项目的研究生;既有成绩垫底、学习困难的“学渣”,也有在校排名数一数二的“学霸”;既有家庭条件一般的普通家庭,也有生活水平较高的富裕家庭……
也就是说,厌学不是某个年龄段、某一小部分学生或者某些社会阶层的家庭的“专属物”,任何学生或家庭,都有可能遭遇厌学的问题。
02、厌学,不能只从孩子身上找原因
面对孩子厌学这个难题时,我们并非束手无策。
正所谓“治病,必求于本。”
我们需要了解孩子厌学背后的原因,才能知道哪些解决方法是真实有效的,才能帮助孩子重新找回学习的乐趣。
但孩子不爱学习、学习困难甚至厌学,也绝不仅仅是“学习压力大”“心态不好”“心理素质差”“不懂学习方法”“青春期叛逆”所能解释的。
刘亮博士在《父母做这9件事,孩子从厌学变爱学》一书中指出,他们基于既往3年间经手的超过300例厌学案例,分析和总结出引发孩子厌学行为的因素。
他指出,厌学同时涉及社会文化、家庭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孩子个人素质以及医学等多个层面。
而这些因素得以总结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案例。
有为了弥补童年遗憾,采取“不愿上学”的方式,只为获得更多来自父母的关爱的孩子;
也有在与人交往时,不知道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只会模仿父母,用暴力或者尖酸刻薄的语言攻击别人,最后被全班同学孤立,不愿再上学的孩子;
也有每天处在复杂的充满冲突的家庭环境中,无心上学的孩子……
所以,当我们讨论孩子厌学时,我们不能只从孩子身上找原因。
厌学,更像是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向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困扰和不安,只能通过行为上的改变——厌学,来寻求外界的关注和帮助。
03、面对厌学,家长的作为更重要
一百个家庭可能存在一百种引发孩子厌学的因素。
面对孩子厌学,家长的作为显得尤为重要。
相比于不断地催促孩子上学,家长更应该沉下心来,深入探究孩子厌学的根本原因,进而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全文转载于:家校共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