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拒绝“手机成瘾”,让你重新掌控生活!

2024年08月22日 信息之窗, 健心人士, 健心新闻 拒绝“手机成瘾”,让你重新掌控生活!已关闭评论 阅读 243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位离不开的伙伴,不是钱包,也不是钥匙,而是我们的“手机君”。这位亲密的小伙伴从每天一睁眼就陪着我们,直到晚上指针指向12点,依然难舍难分。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较2020年12月增长2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其中,99.6%的网民使用手机接入互联网。十亿用户接入互联网,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6.9个小时,较2020年12月提升0.7个小时。

可见,手机已经成为了生活的重要部分,但当我们沉迷于手机时,它可能正一步步危害身体健康。今天就来了解下如何打破手机对生活的负向影响吧。

1手机带来的“快感”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兹在研究脑功能时,曾在实验中发现小白鼠大脑内存在一个“快感中心”,于是将电极植入小白鼠大脑,并将电极的另一端与踏板相连,小白鼠按压踏板所产生的电流可以刺激“快感中心”。结果小白鼠沉迷于按压踏板带来的“快感”,不吃不喝一小时按压7000次。

正如我们刷手机时带来的短暂且即时的快感会刺激大脑中“快感中心”并迅速产生大量多巴胺,让我们感到愉悦,因此我们会沉迷手无法自拔。

但一段时间的持续刺激会使我们对多巴胺产生耐受性,一旦刺激不足或停止,多巴胺分泌的减少产生了巨大的落差,让我们会有空虚、疲劳甚至忧郁的感觉。

2不易觉察的上瘾表现

如果存在以下症状,那么,可能有潜在的手机瘾。

● 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也频繁使用;

● 手机过多使用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

● 对其他事情不感兴趣,只想刷手机;

● 手机不在身边时,身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的生理心理反应,如焦虑、心慌、若有所失等。

3过度使用手机带来的隐患

1. 视力疲劳

长时间盯着屏幕,屏幕中的字体大小、亮度强弱都对我们的视觉进行着冲击,导致眼睛干涩、疲劳,视力模糊,严重者可能导致头晕,眼睛充血等不良症状。

2. 慢性劳损

过度使用手机,长期保持一个姿势,比如:脖子耷拉过度、身子不自然弯曲、颈部越来越前倾等。长时间过后就会处于慢性充血状态,久而久之容易压迫椎动脉而诱发颈椎病,造成慢性劳损。

3. 记忆力减退

在空闲时间长期使用手机,看似是在放松,而实际上大脑却没有得到足够和有效的休息,功能状态就会下降,让大脑长期处于疲劳的状态下,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

4. 影响睡眠质量

入睡前长时间使用手机,大脑会感受到手机光线的刺激,从而减少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是影响睡眠的重要激素),因此,部分人会有越刷越精神的感受,导致睡眠不足或严重失眠。

5. 心理变化

部分人一旦发现手机没在身边或一段时间不看手机心里就会感觉不安、焦虑、心烦意乱,从而引发“手机依赖症”,长此以往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发展,甚至影响人际社交。

4合理使用保持身心健康

● 消除耗时程序 :卸载一个或几个对你生活帮助不大的应用程序。

● 改变手机设置:关闭不经常用的推送通知消息,设置夜间模式,避免夜间被打扰。

● 发展兴趣爱好:反思“使用手机能够从根本上满足自己的需要吗?是否可以将手机娱乐替换为其他的活动?” 比如:与朋友社交、运动、培养一门手艺等。

● 采用成长心态:从当下开始,慢慢做出改变,思考“对于我来说,每天花多少时间在社交媒体上是最合适的”?明确规划后,从当下开始执行。在慢慢减少使用时间的同时,也要为自己安排上更加稳定、健康的新连接。

● 寻求专业社会支持:如果在理清自己的想法、执行规划的过程中遇到阻碍,可及时寻求身边朋友帮助或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支持。

专注于眼前能够实现的小目标,及时给予自己激励和方向。坚持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放不下手机”早已成为很遥远的过去。

(全文转载于:健心有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