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驱动孩子人生的三股力量,你了解吗?

2025年04月16日 健心资料, 心理教育 驱动孩子人生的三股力量,你了解吗?已关闭评论 阅读 3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一个人究竟因何而获得前行的动力?这是很多人都渴望探究的话题,因为如果能够洞悉,于人而言,就可以获得强烈的驱动力,快速改变命运,人生开挂。古老的东方智慧,言简意赅的为我们讲清楚了这一点,驱动人生的,核心就是三种力量:

愿力——愿望的力量,想要的力量。目标、使命、愿景、理想,都属于这个范畴。

业力——通俗来讲,就是习惯的力量。好/坏习惯的影响,如影随形,无处不在。

能力——各种肉眼可见,做好一件事情需要的力量。

三种力量中,最容易看见的是能力,最容易忽略的是业力,而起决定作用的是愿力。总结来看,能力抵不过业力,业力抵不过愿力。

这给身为教育者的我们带来两点重要启发:

首先,在孩子的教育中,如果单纯注重孩子能力的塑造和培养,忽略其背后的业力和愿力两种力量,那么最终的结果无外乎竹篮打水一场空。因为业力会限制能力的的增长,愿力则直接制约能力的强弱。

与此相反,一个人的成长,若心中有大而强烈的“愿”,则现实层面会迅速的匹配相应的能力,也可以扭转业力的走向。

这就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孩子一些优秀的习惯,不要让坏习惯障碍了孩子。更重要的,就是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提升愿力,让愿的力量引领孩子的成长。少年养志的志就属于这个层次。

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虚以控实。是内心中强大的愿引领一个人做出改变,引导人坚持到底,走出低谷……大愿匹配大的能力,小愿匹配小的能力。

其次:我们要清晰的看到,愿力固然是最核心的,但愿力却是最虚无缥缈的,虚以实为载体,高以下为根基。一个人愿的体现,就在于日常生活中点滴的训练和对于能力的快速提升上。因此绝对不可忽视对于孩子能力的培养。认为能力不重要。

实际上,愿的实现,需要强大的能力作为支撑。而孩子卓越的能力,可以反向促进孩子的愿力。孩子没心不能成势,有心无力依然无法成势,有心有力,未来就会是一片坦途。

这三种力量在生活中如何提升呢?

愿力只可以熏陶和感染,无法计划培养。区别就在于每个人点燃愿的难度不一样。有的孩子可能是汽油,遇到火星就可以燃烧;有的孩子则可能是木炭,需要扇风,再加时间酝酿,就可以燃烧。也有的孩子可能像石头,任凭老师怎么努力,都很难燃烧。好不容易捂热了,离开了源头,就会迅速的冷却。

业力可以借由愿力而扭转,也可以借由觉察而打破。人是习惯的动物,也受习惯的奴役。习惯发挥影响的核心就在于不知不觉,要想打破这种控制,就需要秉持觉察之心,因此,在生活中需要不断的强化孩子觉的力量。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有基本的意识,然后才能得到改进。

能力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和塑造。只要方法正确,假以时日,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就可以拥有卓绝的能力。比如理解能力,运动能力,语言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

在这样的一个系统中,多管齐下,孩子就会拥有人生的小马达。动力越来越大,阻力越来越小。这段时间,学塾小班的教学中,是如何践行这个原则的呢?

图片

一、提升孩子愿的力量:英雄情结培养——做个大写的人,放弃自己的各种“小”。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需要仰望高山的,在不断仰望高山,攀登高山的过程中,孩子就获得了成长,最终就算不是高山,也绝不会是小土堆。

“高山”最有代表的形象就是英雄。因此在孩子的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英雄情节的培养。在中国传统的社会教育中,本身就有英雄崇拜这一部分。比如我们喜欢三国演义中各路英雄的故事,每个人物都让人荡气回肠,岳飞的精忠报国,杨家将的故事,隋唐演义中好汉们的壮举……无一不让人热血沸腾,在和这些为国为民的大英雄们共振的过程中,自己的内在也被点燃了。

更重要的,是无形中就完成了“仁孝忠信,礼义廉耻”的价值观教育,孩子潜移默化的就接受了。在大家普遍都崇拜小鲜肉,娘炮文化盛行的当下,英雄情节的培养,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是当务之急。

英雄情节熏陶的,是发自肺腑的侠肝义胆,是家国天下的责任感,是个性中的正直和善良,是一身的正气,是灵魂的高贵……当孩子英雄人物的内核被触动时,这些心中的美好愿望就会生发,并由此产生强烈的推动力,这种力量对孩子的影响不可小觑。这段时间,老师带着孩子们解读的《黄飞鸿》就是这样一部英雄类电影。

新教育倡导做一个大写的人,很多人很难理解这种大,因为我们普遍都很小。古人告诉我们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是一个对于“大与小”的简单解读。总结来看,大人之道,不仅在于独善其身,更在于以兼济天下的胸怀关照他人和这个世界。而“小人”则是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和得失。在电影《黄飞鸿》中,这些原则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

黄飞鸿面对市井恶霸时展现的浩然正气,救治伤者时流露的仁者心肠,授艺传道时秉持的师者风范,这些超越个人得失的精神特质,给孩子们照亮了成长的方向。黄飞鸿扶危济困的身影,不仅塑造了一个时代的银幕记忆,更在孩子心中播下了侠义精神的火种。

与此相对应的,生活中,孩子身上的小就展露无疑,在一个个的案例中,大家不得不承认自己目前还是个“小”人。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这个时候,再用影片中的案例来引导孩子的时候,效果就特别的好。

电影之后,孩子们很喜欢电影的主题曲《男儿当自强》,并且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唱,因此学塾经常回荡着“做栋梁,做好汉”的旋律。接下来,每周的电影欣赏时间,孩子们还将继续欣赏黄飞鸿系列的其他内容。在这种全方位,立体式的浸泡中,点燃孩子内心中的英雄梦。 

图片

二、在家国天下的使命和责任中成长:电影《海洋奇缘2》

孩子小的时候,除了英雄题材熏陶志气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迪士尼经典系列,帮助孩子建立一个真善美的世界,铺垫正确的价值观系统。迪斯尼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既通俗易懂,又特别容易走入孩子们的内心,影片中的因果链非常的清晰。因此有一种奢侈,就是“泡着迪士尼长大”!学塾的孩子们就一直有这样的奢侈品。

从不老的经典,《小马王》,《小鹿斑比》……到八部电影,孩子们都耳熟能详。在这种沉浸式体验中,孩子距离自己心中人物的形象又近了一步。这段时间我们又新增加了一部——《海洋奇缘2》。因为有第一部的情感根基,孩子们对于第二部格外的期待。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进行了深度的解读。

图片

带着孩子们深度探讨的,主要是三点:

首先是人生中几种驱动力的理解。影片中的莫阿娜就是愿力第一的典型,却让能力第一的毛伊心服口服的自动跟随。在几次毛伊想要放弃,迷失目标的时候,将其拉回了正轨。纳洛则是业力第一的典型,虽然能力出众,但因为没有抵挡住自己的业力,最终为害一方……这些鲜明的角色可以很好的帮助孩子们理解,愿心在个人成长中排名第一的事实。

其次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合格的团队成员?在我们身边,家庭是一个团队,班级是一个团队,民族是一个团队,国家也是一个团队。作为合格的成员,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要和莫阿娜一样优秀卓绝。通过电影的呈现,引导孩子们总结,在一个团队中,我们可以成为愿心最强的,可以成为能力最强的,也可以成为竭尽全力支持那些强的人,并且贡献情绪价值的人。这样组合起来,整个团队就会无敌了。而如果三者都不是,那么就属于团队的消费者。

图片

最后,引领着和跟随者心智模式的不同。通过电影,让我们看到,身为引领者的莫阿娜,其心智模式就是办法总比问题多,随时给予身边的人正能量和希望,完美的诠释了什么是积极,乐观,充满希望的活着。而作为跟随者,核心区别就是其心力会经常伴随着外境而变化,起伏。但只要能够被引领的,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这部影片从诸多视角给了孩子们启发,比如家庭之间爱和责任的传递。部落族群之间使命的传承。让人感受到宇宙间最大的捷径就是持心正念,尽己所能的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图片

三、制定学塾公约,不让业力控制了自己

孩子的成长,需要随时引领其精神,这样会自然的规避很多问题。但另一方面,我们更需要有踏实的行动,来支撑其精神。不能成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留下一生的遗憾。学期内,为了帮助孩子们圆梦,老师们也有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首先是制定和执行学塾公约,学习以戒为师,保证每个人在学塾成长的底线。有人说,教育中最大的笑话,就是老师和家长期待学生自觉,也就是不点自燃。这样的学生当然存在,但其概率却可以忽略不计。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是教就有,不教就没有,千万不要期待孩子自觉。否则,孩子自觉的结果,就是自动的学会了各种吃喝玩乐,各种破坏,最终随业流转。

图片

因此,教育中有个重要内容,就要打破孩子向下的各种可能性。为了保证这一点,就要学习以戒为师,学会遵守各种规则。实际上,规则并不是一种限制,而是一种保护,保护其中的每一个成员利益最大化。

针对此,老师们商量制定了学塾小班的公约,就一些每个人都要遵守的内容做了共同的约定,并做了细致的讲解,孩子们都非常的赞同。

其次,在生活中,不断的教会孩子们承担责任。公约的存在和执行,大多数孩子都能够自觉的遵守,因此开学的这段时间,孩子们的状态都很好,积极,有序。

但总有人会有意无意的打破规则,乃至挑战规则。这种事情如果没有及时的处理,对于团队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会让团队中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因此,绝对不能姑息这种破坏规则的行为。

图片

而且,这些打破规则的孩子,如果从小没有人来纠正他,引导他,等到长大了,就会成为一个破坏者,远离文明的世界,为自己,为家庭带来一系列的麻烦。

因此,在学塾,所有的老师和学生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当警察,一起来抓坏蛋,捍卫我们共同的规则。当然承担责任的方式也是非常有趣的。

比如有孩子关门的声音特别大,变成了摔门,那就老老实实的练习开关门,学会悄无声息的开关。有孩子上完厕所,没有冲洗干净的,就要被抓回来打扫整个厕所;就寝时间,讲话干扰他人的孩子,就出来对着墙壁好好讲话,这样大家都高兴;午休时大喊大叫的人,满校园巡逻,直到抓到下一个坏蛋为止。走路发出很大的声音,像个坦克的,就要练习好好走路……

在全体当警察,捍卫我们生活规则的氛围中,两个小班的运动,生活,学习等都明显的上了一个台阶——沉静,有序,又不失灵动。这就很好,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就是这个意思。

图片

四、实打实的能力训练,为老虎插上翅膀

孩子7到15岁,是学业支点建立的黄金期,打造孩子实打实的能力,才能够支撑起人生的这座高塔。这也是学塾全体师生每日都在做的事情。

在运动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上,这个学期,老师们花费了很大的能量,为孩子们打造了全新的体适能训练倌。钟老师系统的讲解了综合体能训练馆的历史渊源,精神传承——忍者勇士。其倡导的就是一种生活态度:不断突破极限,挑战不可能的态度。

孩子小时候重要的训练内容,就是语言,体育,一个开发大脑,一个强健身体,最终架构起自己的心灵!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拥有这样的生活态度,敢于训练自己,热爱挑战,拥抱失败,远离俗庸!

这个“梦中情馆”的打造,就是孩子们最奢侈的玩具,也是教具——让孩子在玩运动中长大,让男孩子们成为拥有身体自信的男子汉,让女孩子们称为英姿飒爽的巾帼英雄!

图片
图片

我们所有人的“梦中情馆”!

在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孩子们的中文训练和英文训练,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远超同龄人。很多人都好奇,孩子为什么要把语言学的这么好?其实孩子学什么并不重要,而是在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过程中,所养成的坚持,不放弃,克服万难的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选择学习英语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语言的学习,符合孩子的大脑发育规律,孩子可以轻松的学习到大多数大人所无法企及的高度,非常有成就感。这样孩子就会树立一个无法撼动的学业支点,树立学霸信念。

选择学习中文的原因,就是中文的背后就是文化和价值观,思维方式。身为中国人,不是仅仅用自己的肤色,身体特征来证明。我们更希望孩子们能够拥有一个中国魂,一颗中国心。同时打破孩子强大的理解力,表达力等,为孩子的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中文,英文,数学等学科的学习上,这个学期,老师们系统的引入了人工智能,教会孩子使用苏格拉底提问法,相当于给孩子们身边配备了一个随时可以辅导功课的老师,

在AI时代,我们并不一定要去编程,但一定要学会拥抱AI,就像我们不一定知道电的运行原理,会使用就好了。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的人。学塾的孩子在良好的学习意愿和能力之下,借由AI的协助,自然是如虎添翼。

(全文转载于:明志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