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高考复读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4年03月13日 心理教育 高考复读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已关闭评论 阅读 1,370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任木千子与您分享,谢谢您收藏、宣传中国全民健心网,将独乐乐变为众乐乐)

                                  作者:  宁乡县第十三中学  喻宁娟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推荐)
 
【摘要】高考复读生心理问题非常普遍和突出,常见的表现有自卑心理、内疚心理、焦虑心理、急躁心理和高原现象。而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的高考,更关系到学生一生的长远发展,所以大力推行励志教育、调试学生心理成为了教育的首要任务。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信念教育为导向、以教育激励为手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让学生用自己的意志战胜挫折是励志教育的全部内涵和实施宗旨。
【关键词】心理问题   励志教育  

    笔者从事高三及高考复读工作多年,对高三学生和复读生的成长与发展一直非常关注,在多年的实践中笔者发现:高三学生和复读生的心理问题非常严重,复读生尤为突出。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认为,良好的心理状态是高考成功的一半。而笔者认为,建设良好心态远不止影响高考,更是关系到学生一生发展的问题。因此,笔者专门就这个问题做了相关的研究,现整理成文如下。
一、高考复读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笔者研究发现,复读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种:
(一)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自己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灰心的复杂情感。自卑感强的学生,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处处觉得低人一等,悲观失望。特别是在高考中“落水”的复读生,考前的自信和与同学平起平坐的平等感已荡然无存,面对高考失败的现实,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想到那些已成为“天之骄子”的昔日同窗,他们深感高不可攀,于是产生自卑。研究表明,随着考生参加高考次数的增多,有自卑心理反应的人数也明显增加。
   (二)内疚心理。高考失败不仅仅是考生的大学梦暂时破灭,还意味着家人特别是父母多年来期望的落空和努力的白费。面对父母疲惫的面容、忧虑的神色和因为自己读书而经济日趋拮据的家庭,有的复读生感到非常内疚。他们深感对不起父母,并因此而背上沉重的精神枷锁,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
   (三)焦虑心理。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适当的焦虑有利于考试时发挥潜能、解决问题,但其反应强度过高或持续时间太长,却会影响考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或继续引发身心的焦虑症状。高三复读生的焦虑心理主要表现为考试焦虑心理,这与考生过去的考试体验有关。一些考生在过去的考试中有过紧张、焦虑等体验,于是就会对考试产生恐惧感,一到考试的时候就担心自己会因紧张不安而考不出好成绩,出现了对“考试焦虑”的焦虑,面临高考这样意义重大、至为关键的考试更是如此。
   (四)急躁心理。在高考复习的各个阶段,很多复读生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急躁心理。在复读一段时间后,如果成绩没有起色,就会对自己的学习方法等产生怀疑。随着复习的深入,总觉得自己各方面的技能掌握得不好。当与同学交流时,总觉得别人比自己强。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很多学生会不顾一切的开夜车、加晚班、超负荷学习。
   (五)高原现象。在复习过程中,很多复读生都会遇到一个“迷茫期”。在这个时期,学生对知识的敏感性差,反应迟钝,思维速度明显减慢,考虑问题时思想不专注,阅读材料时思维不连贯,甚至思路有时会突然中断,他们普遍感到学习效率低,水平提升困难。这种现象就是教育心理学中所谓的“高原现象”。“高原现象”是学习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波谷”,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高原期”也是复读生学习的关键时期,学生既有可能蓄势而冲上“浪尖”,也有可能因无奈而坠入“深谷”。如果引导得当,学生便有可能冲出低谷,跃上一个新台阶。
二、应对策略
笔者实践证明:大力开展“励志导航、照亮人生”活动,对缓解学生压力,疏导学生心理,破解学生种种心理问题,助学生腾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一)励志教育是全员教育
1986年,在哈佛350周年校庆上,有人问学校最值得自豪的事什么?校长答:哈佛最引以为豪的不是培养了6为总统、36为诺贝尔奖获得者,他最重要的事给予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
所以,笔者在开展励志教育工作中提出了“关注每一个”的理念,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情况,也关注每一个教师的专业提升情况和工作落实情况。也就是说,励志教育的目标是每一个学生,而眼睛盯的是每一个教师。
(二)励志教育是温暖教育
长沙同升湖国际实验学校陶妙如教师说过:自己暖和,别人感到温暖,这才是教育。雅斯贝尔斯也说过:教育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所以,我们推崇的应该是用真心去温暖学生,用阳光心态去感染学生。
(三)励志教育是重复教育
笔者认为:不重复不是教育,不变化不是艺术,所以励志教育应该是变化着的重复教育,而且这里的重复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坚持,坚持是人的意志力的问题,只有坚持才有奇迹。励志就是要用坚持来创造奇迹,励志教育就是让孩子们明白,只有不断坚持才会创造奇迹。
笔者一直坚持着四种做法:一是根据学生在整个复读过程中每个月的不同心理状态而设置的班级主题活动;二是搜集最新的励志材料、名人成长故事等编印成《学校伴我成长》,每个星期组织学生学习一次;三是实行导师制,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教师跟踪管理和关注;四是设立心理调整室,学生可以选择和信任的老师交流,也可以选择与要好的同学交心。
(四)励志教育是信念教育
温总理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期望: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其实就是希望教育工作者既保持鲜明的教育理想,又能踏踏实实的工作,这里就提到了信念和信仰的问题。信仰是抬头仰望心中远大的东西,那是一种理想,是自觉追求的一种东西。对我们老师来说,应该去追求心中的理想,并努力培养拥有理想的学生。
在教育激励中,信念就是学生对教育目标的坚信。通过教育激励,我们要让学生对教育目标产生信念。高考可以励志,但不可为志。高考为志,必然导致人生误区,贻害学生。但是由于高考是中国社会的重大教育制度,必然会对每一个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回避肯定是错误的。就像车祸和天灾可以励志一样,高考同样可以励志。所以,我们也提出了“高考励志”的观点,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励志教育一定要是以信念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激励,而这种信念一定要是尊重学生成长和发展、并且兼顾社会需求的。
(五)励志教育是道德教育
励志教育不只是信念教育,更重要的是基于科学发展观的道德教育。这里的道德教育包括“三观”教育、挫折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这些直接关系到学生道德体系中对世界、人生、价值的认知,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待人处世的态度等。笔者一直坚持“将每件小事都作出教育的味道”:时事热点论坛,让学生在辩论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挫折情境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敢于面对困难,面对失败,有挑战困难和失败的勇气;考试无人监考,让学生在信任中树立人性最重要的品质——诚信;家校定期交流,让学生在温馨中感受家庭、社会、学校的关怀……
(六)励志教育是赏识教育
励志教育一定要以赏识教育为主,只有赏识学生,才能使学生产生自信,特别是学生在挫折中,教师的赏识更重要。 
  励志教育之“励”,主要意思是勉励、激励,是激发和唤醒。因此我们的主要教育手段是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赏识教育。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说明能在教学中进行以“激励和鼓舞”的赏识教育是必要的。但是励志教育不可以走偏,不可以成绩为上、成绩唯一,要遵循多元智能理论,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各种智能,并且给以肯定,给以激励和鼓舞。
   
总之,励志教育是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信念教育为导向、以教育激励为手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广义教育。励志教育是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的道德教育,更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意志战胜挫折的赏识教育。 我们大力推行励志教育就是想把“励志”这种品质扎根在学生心中,成为他们一辈子都能享用的财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