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中职生个性心理生态的维护与矫正之基本策略

2014年03月13日 心理教育 中职生个性心理生态的维护与矫正之基本策略已关闭评论 阅读 997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任木千子与您分享,谢谢您收藏、宣传中国全民健心网,将独乐乐变为众乐乐)

                                   湖南湘北职业中专学校    黄 晓 礼  邮编415300

    内容提要   中职生成长过程中会遭遇种种不如意,由于他们知情意方面的不成熟与不稳定性,个性心理生态会出现一些不利于顺利成长的表现,导致心理不健康,精神不卫生,人格不健全。本文针对中职生个性心理生态的病症,力求从学习能力、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经济条件等四个方面找出根源,提出维护与矫正的“五法”——疏导法、互助法、活动法、激励法、惩戒法——策略,促使他们“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并就目前教育者关注的中职生个性心理生态的维护与矫正的深层问题提出建议。

关 键 词   中职生  心理生态   维护与矫正   健康个性  健全人格  基本策略

    中职学校的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但生源学校向中职学校输送新生的时候,一般很少挑选品学兼优的学生。职业高中的生源质量总是比普通高中差一大截。经过本校连续三年的生源质量统计(每年全日制招生1000人以内),以及分类认识,可以发现较多问题。从学习能力看,本县中考600分及以上毕业生来就读我校的不到12人,约占12%,200分及以下的毕业生约400人,占40%。从家庭环境看,单亲家庭孩子约占17%;由爷爷、奶奶、姑姑、叔叔带养大的孩子约占35%。从教育方式是看,娇生放任的孩子约占8%;受棍棒教育的孩子约占5%。从经济条件看,贫困生约占79%。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中职教育要实现培养目标:造就初、中 级技能型实用人才——多出优质品,少出次品,不出废品——面临巨大的挑战。笔者经过三年的观察与实践,现就中职生个性心理生态的维护与矫正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 中职生个性心理生态的典型毛病 
    中职生的个性心理生态整体还是基本健康的。但是,在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中,少数个性心理生态不健全的学生会严重影响教育与管理效果。由于他们感知、情感和思维等精神活动的紊乱或者异常,导致明显的心理痛苦或者社会适应力等功能损害,如果不予以重点维护与转化,那么,“次品率”“废品率”会大幅度攀升。
    从学习能力方面看, 中职生个性心理生态存在的第一毛病是“懒学症”。 由于从小没有受到强力约束与良好训练,他们学生兴趣淡薄,学习滞后,在课堂上最容易注意力涣散,上课睡觉,技训有气无力;惰性强,任何事都懒心懒意;集体活动不积极。学习动力的匮乏,导致他们经常“背榜”。他们因此自小很少得到老师、家长的肯定与表扬,较多地受到同学的讥笑。如此不良循环三年以上,这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基本被毁掉了,其典型表现是“上课没精神,下课发神经”。
    从家庭环境方面看, 中职生个性心理生态存在的第一毛病是“孤独症”。单亲家庭、从小托养的孩子,他们得到的保护大多是不愁吃穿,得到的温情较淡薄。成长中的有些困难(如女生的初潮、痛经)基本靠自己独立解决,茫然无措,形成孤单、内向、不合群的个性,因而人际关系较差,逐渐衍生出自卑、焦虑,遇事不懂得或不愿意寻求有效的帮助支持,自己闷在心里,有时极易受到不良影响,甚至会有极端行为。(我的一个女学生,自小在单亲家庭长大,父母各自成家后对他比较冷漠。她中学时就时常逃学、出走,结果读大一时于春节孤单地自缢身亡。这件事给我很深的感触。)
    从教育方式方面看,中职生个性心理生态存在的第一毛病是““放纵症”。”   他们普遍认为:亲人、朋友、老师、同学天生都要对我好。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逆反心理强,教养缺乏,遇事大胆放肆。一类是娇生惯养,稍不如意就“撒泼”;一类是棍棒暴力,稍不如意就“耍横”。这两类学生是班级中的不稳定分子。据统计,学校内外喜欢惹是生非、打架斗殴的,基本就是这些学生。参考派出所的出警记录,也可以印证这一结论。
    从经济条件方面   中职生个性心理生态存在的第一毛病是“耻辱症”。他们或地处偏僻,或家长生病,或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导致贫困。贫困生多自卑、节俭、羞涩、不善言辞,受到嘲笑与歧视,随年龄增长,阅历增加,他们内心里沉淀出一种挥之不去的“耻辱感”。亲友、老师的资助,他们都不乐意接受;助学金的评比,他们从不主动参加。我曾经给这类学生购买衣服、鞋子、食品等,他们都忸怩万分,一点不接受。富裕家庭的孩子,爱显摆,爱浪费,他们的“耻辱感”源自品牌不够奢华。
    中职生个性心理生态的非正态性、非完全性,往往从其行为中体现出来。一个教育工作者,如不细心观察,诚心维护,跟踪疏导、矫正,可能会使学生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因此,我们必须做一个“有心人”“热心人”“贴心人”。
二、中职生个性心理生态的案例简析
    我们的行为被什么东西左右着?是个性心理生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个性从外在看来是指独特而稳定的行为模式,从内在看来是独特而稳定的态度、思想、认知等。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因为我们身体的反应往往出卖了我们的个性。对于中职生的会给自己或他人带来损害的个性心理生态,必须矫正。
    案例一  唐  x,女,旅游专业1101班学生,身体壮实。唐女母亲生下她不足三天就嫌家贫出走,父亲在外游荡。奶奶虽靠卖菜供养她,但十分娇惯。十八年来,母亲只在她初一时去学校看望她一次。他的行为表现是:去洗手间至少要五人以上陪伴;下雨要同学陪她站在操场上,别人不去就人前人后攻击对方;轮到她打扫寝室卫生,就会站在走廊上骂脏话;甚至勾结男生欺负他人。她的“撒泼”很招同学的嫌烦,人际关系差。经谈心活动了解,她觉得每人都得天生对她好,顺从她,否则就心里烦躁;平时只想找借口弄出点动静来引起关注,但是又不愿意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经过两年的矫正、维护,该生个性心理生态基本回归正常,学习比较优异。这个案例说明:“放纵症”的偏激导致其攻击性很强,不加以矫正必将“毁三观”。
    案例二  贺xx,  女,旅游专业1101班学生。贺女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托养给其姨姨。母亲在她初三那年被人骗了五十万元,变得疯疯癫,时常到学校吵闹。父母关系自此不和。进入职高以后,凭借利落的办事风格当选班长。但是,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和同学、班主任冲突较多。经谈心活动,了解到她的内心积郁、孤独,常想发泄。其根源是无法从家庭获得亲情的关注与支持;初中时早恋,受到老师的打击和同学的嘲讽。高中阶段,虽然是班干部,也有强烈的“破罐子破摔”的个性心态,一度产生逃学出走的念头,被班主任制止。经过两年的矫正、维护,该生品学兼优。本案例说明:“孤独症”有时会以极端相反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严重地戕害个性与心灵,不加以矫正必将害人害己。
案例三  赵x x,男,旅游专业1101班学生,人高马大。上课打瞌睡,作业抄袭且经常拖交,考试只做选择题。平时爱看“热闹”。经谈心活动了解,他从小顽皮,还受到家长的表扬;学业滞后,也没有得到批评。经过两年的矫正、维护,该生学习进步较大。本案例说明:“懒学症”毁坏学生的信心与能力,不矫正必使学生得过且过,遗恨终生。
三、中职生个性心理生态维护与矫正的基本策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规定:精神卫生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就学校工作而言,建立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制度,及时维护与矫正学生的个性心理生态,对学生“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追求与操守。在维护与矫正中职生的个性心理生态方面,笔者通常在学生参与心理咨询后,采用“五法”作为策略巩固维护与矫正效果。
    1.疏导法  主要是开展谈心活动与主题班会。前者在于掌握情况,后者在于解决问题。疏导法的预期效果是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开掘不良情绪“泄洪口”,从而引导与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经过了解、分析、活动,提升学生的认知力 、辨别力。此法对案例一能起到显著的作用。
    2. 活动法  主要是组织系列团队活动,偶尔也做做益智趣味游戏,强调参与意识,协作意识,促进有意注意力与集体凝聚力的发展。配合学校团委会、学科组设计主题系列活动,对个人、团队表现评优评先。一年级时,我就按“家园情感”(如中秋节)、“道德感悟”(如学雷锋)、“学习动力”(如评选标兵)、“职业理想”(如学友创业榜样)设计了四个方面的系列活动,班集体每次在与学校接轨的活动中都能名列前茅。此法对案例一、二疗效明显。
    3.激励法  主要目的是对学生闪光点的培养,促进健康个性的发展。激励法要把握好正强化的度,学生每出现一个进步,就点亮一盏“绿灯”;出现退步就点亮一盏“红灯”。累积评价,促使其成为稳定特性。陶行知的“五颗糖的故事”启示我们,“反面事件”有时候可以“正面看”——发现闪光点,稳定闪光点。学生的积极性会被激发且长久持续。此法对案例三特别有效。
    4.互助法  一是优劣搭配,使学生在学习与生活遇到困难时,及时获得帮助,体现人际温暖;二是组际竞赛,“捆绑式”评价,讲求共同努力,补长“短板”,促进自信心的发展。我所管理的班级在班风、学风、学业评价上,一步步由“弱者”成长为“强者”。
    5.惩戒法  此法涉及的是行为的消除机制。正惩罚是指,当个体做出一个行为后,出现惩罚物。这以后个体会减少做出该行为的频率。例如,当一个孩子打人后,爸爸打他的屁股,这个孩子的打人行为会减少。负惩罚则是当个体做出特定行为后,他所想望的东西就不出现,这也会减少做出该行为的频率。例如,工厂规定,迟到三次扣除一个月的奖金,员工不愿意月奖被扣,迟到次数就会大量减少。对于学生出现的不良个性,使用适度惩戒,使之得到负强化,促使有意不良行为的转移,消解暴力倾向,减少违纪频率,合理化解纠纷。一是发给学生公益劳动令,规定任务与完成的时间、质量。二是发给学生思过道歉令,写出500字左右的说明书,向被损害人、班级道歉。此法意在促进学生正义感的建立,从而促使其健全人格的发展。
    当然,任何方法都不会“放之四海而皆准”,需要实践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复合搭配与取舍。笔者所选择的基本策略也不能解决中职生个性心理生态维护与矫正的全部问题,只是有限的实践与探索。至今,也有如下困惑:1.如何预防反复,增进维护与矫正效果的稳定、持续性;因为“减肥反弹”现象毕竟存在。2.如何预防随机爆发,中职生的适应性不成熟,而社会、家庭环境的随意性时时处处存在,往往削弱维护与矫正效果,导致临时临场突发。

参考文献资料:
《职教与就业》2012.01---2013.6  湖南省教育报刊社
《观色观行观心:洞察他人心理》2005年04月 黄大钊
《陶行知教育论文集》
湘北职业中专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研究及对策》主题报告(2012年省二等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