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中西部地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

2014年03月23日 心理教育 中西部地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已关闭评论 阅读 1,101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任木千子与您分享,谢谢您收藏、宣传中国全民健心网,将独乐乐变为众乐乐)

              ——以湖南省、四川省为例

                      湖南株洲建宁国际实验学校
                             作者:毛姣妮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推荐)
一、选题背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身心和谐统一是现代人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社会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学校正面临现实与未来的双重挑战。从现实情况看,当今中小学生出现的心理困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社会变化及变化所带来的对人才的高要求,从客观上决定了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三)当今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中小学时期是个体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特殊发展阶段。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和生活环境的日益复杂,使中小学生极易出现心理上的问题。抓紧在中小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
(四)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目前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各类学校都有专职或兼职的心理学工作者,  
    从事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工作。这些国家和地区日趋完善的学校心理教育体系,制度化的辅导计划,有序而有力的组织保证,一定数量的专业师资队伍,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显示出的巨大作用,给了我们以有益的启示。一句话,心理辅导已成为现代学校的标志。
以往的研究发现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有:认识模糊、观念落后、行动迟缓、机构不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薄弱;心理健康教育的设施简陋;方式方法单一、呆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德育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学科教学化。
    以往的研究存在的问题是:1.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当地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割裂开来。本研究将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研究。以往的研究将这两个问题割裂开来,单独研究,而我们认为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依据和基础,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时势必要牵涉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2.缺乏对学生主观诉求这一变量的考虑。本研究设计问卷时将主观诉求和现状进行了区分,试图分析学生自身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状况和现状之间的差距。3.单独地对某个地区进行研究,没有地区间的分析对比。项目组成员所在地分别位于城市和农村。对两个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开展情况进行对比能进一步探明经济发展情况与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相关性。
    研究假设:城市与农村学校学生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且城市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农村学校学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显著落后于城市学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相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不能满足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观诉求。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寻中西部地区心理健康教育状况有哪些亟待改善的地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给当地教育部门提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为心理学专业的免费师范生摸清形势。

二、方法

(一)选取两名小组成员的生源地中学作为取样地
(二)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状况两个维度进行调查
(三)心理健康状况在农村和城市分别抽取5所学校,每个学校取一个大样本。心理健康教育状况采用相同学校,每个学校请两个教师和若干个学生填写问卷。
    1对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采用周步成教授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此量表所包含的八个内容子项: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惧倾向、冲动倾向,基本反映了目前中学生最为突出的几个心理问题;此量表适用面较广,可广泛用于小学四年级~高三年级学生。)
    2对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调查采用自编问卷 (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编制。主观方面包括认为学生中是否存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自己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状况、是否相信心理咨询的作用;客观方面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心理健康教师师资状况)。

三、结果

(一)学习焦虑和过敏倾向是困扰中学生的两大心理问题
    将10所学校在六个维度上的心理健康状况异常的人数比例绘制成折线图,结果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到,学习焦虑和过敏倾向这两类问题人数比例最多
   图1  10所学校异常人数比例
(二) 农村和城市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差异
    以心理问题类型和学校类型为自变量,异常学生人数比例为因变量,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农村和城市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差异,F(1)<0.01,p=0.97。结果如下表。
表1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Ⅲ型平方和 Df MS F Sig.
校正模型 1.55a 6 0.26 52.57 0.00
截距 1.20 1 1.21 245.11 0.00
心理问题类型 1.55 5 0.31 63.08 0.00
学校类型 7.04 1 7.04 0.00 0.97
误差 0.23 47 0.005    
总计 1.79 54      

(三)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显著落后于城市学校
    以学校类型为自变量,心理健康教育状况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与城市学校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学校落后于城市学校,t(8)=6.207,p<0.01。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2  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比较

  M SED T Df p
农村学校-城市学校 1.415 0.228 6.207 8 0.000

(四)对10个学校的异常学生人数百分比和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进行相关性计算,发现六个维度的异常人数比例与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均无显著相关。结果如下表:
表3 异常人数比例与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相关性

  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问题类型 r p 问题类型 R p
学习焦虑 -0.666 0.334 自责倾向 -0.213 0.787
对人焦虑 0.352 0.648 过敏倾向 0.235 0.765
孤独倾向 0.470 0.530 身体症状 -0.713 0.287

(五)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与现状
    下图呈现了位于大城市与小县城几所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和学生的主观心理需求对比情况。从图可看出,中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很急切,但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还达不到他们的要求,这一问题在农村地区体现得尤为明显。

图2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与现状对比

四、讨论

(一)分析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从图一的结果显示,学习焦虑成为了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来源,基本上有1/3的学生都有学习焦虑,在城市中学和重点中学、毕业班中尤为突出,有的学校学生人数甚至高达70%。中国的应试教育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上会背负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学校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升学率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在重点中学和毕业班的学生,更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学生的学业繁重,经常会有各种类型的考试和补习,考完后接着会有成绩榜单的发放、开家长会、家访等,都会让学生对学习成果产生担忧,对考试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学生家长对子女抱有殷切期望,每天耳提面命的督促孩子学习,让孩子做各种各样的练习卷册…不断的学习成为了学生越来越沉重的任务;中学生处在青春期,正是自尊心、好胜心非常强的时期,班级同学之间的竞争、整个学校学生之间的竞争,社会就业岗位的竞争都让他们倍感压力,那么他们会有很高的学习焦虑感就不言而喻了。
    调查中发现,有相当数量的中学生存在过敏倾向。这部分学生过于敏感,容易为一些小事而烦恼,什么事都放心不下,感到担心,表现为胆怯、担心、小心眼。中学生心理正处于“疾风骤雨期”,变化较大。一方面他们的成人感日渐增强,而家长、教师常常还把他们当作孩子,因而常出现冲突,加重逆反心理;另一方面在学习上对他们期望过高,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压力,孩子长期达不到家长的期望,长期处在不安之中。对于来自乡村、镇而在城市就读的学生而言,在随父母进入城市就学后,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更全面的但是不加区分的信息,受到周围的影响明显加大,思维越来越成熟,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心理早熟的表现。加上青春期的影响,导致这部分学生对周围的事情更加敏感,容易因为一些小事而烦恼。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民工子女的特殊身份确实也会给他们带来不少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更容易关注在日常生活中的与城市学生的差异。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大多数学生的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他们很少有机会和家长沟通,不能及时把心中的烦恼宣泄出来,也会引起烦恼间的相互联系,往往会将一件事与其他的事情联系起来而更加不安。对于土生土长的城市学生而言,在家庭教养中,父母对他们过分关注,常常大惊小怪,对孩子出现的一点小问题小题大做,紧张得不得了。孩子长期生活在这种敏感的家庭氛围中,自然会形成过敏的性格。对留守儿童而言,家庭状况的恶劣与他们的自尊心形成反差,让他们变得敏感。
(二) 分析城市学校学生与农村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比较的原因
   本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和城市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差异。一般我们会认为城市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受到的各方面的学习压力应该会较农村孩子大,所以理论上来说城市孩子的学习焦虑应该显著高于农村孩子;另外,也因为在农村,家里普遍有2个或2个以上的孩子,可能在与兄弟姐妹的相处中学会了更多的人际交往的技能,所以在孤独倾向方面,城市孩子更容易出现问题;其次,在对人焦虑和自责焦虑上,也会因为生长环境的差异,城市孩子相对农村孩子来说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会比较小,而在冲动倾向上,农村孩子的自制力应该会比城市孩子强。综上所述,我们开始的假设认为他们应该会有显著差异的,而研究结果与此不符,对此我们认为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某些方面,如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冲动倾向等农村与城市学生有问题的学生都很少,显示不出显著差异性,而其他方面的效应差异经过双因素方差分析被抵消了,二是当代社会农村与城市对孩子的教育,孩子的成长环境差异缩小了,信息时代的学生造成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也趋近相同,差异性不大。因而得出的结果和假设有出入。
(三)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显著与城市学校现状分析
    据统计调查显示,在城市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一流中学里,在心理健康教育这块儿做得还是比较好的。首先,学校配备的专职心理老师平均有2-3人,还有兼职老师1名,总的来说,在我们所取样的所有位于城市的学校中,心理老师的平均人数为2.75人,教龄从0到25岁不等。其次,在教学设施设备这一块儿,城市中学学校给初一、高一学生都开设了1次/每周的的心理健康课,有时会请专家或专职心理老师进行心理讲座;专门配备有心理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创建心理社团,搞一些心理活动;在学校的公告栏、校刊杂志等,会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学校还会为学生们订阅丰富的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杂志 。
    虽然表面上看来城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1)大多数专职心理老师都是在近几年内从本科师范院校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算是教师新手或熟手,而老教师一般来说都是兼职的或是以前从事的其他科目的教学,后来再转到心理教育这块儿,虽有教学经验,但教学的知识内容、策略技能不是很丰富。(2)心理课程没有教材,没有较多的教学材料,教师教学基本上都是自主设计课程内容,因此没有系统的知识网络、统一的教学大纲;(3)因为这门课程处于起步阶段,学校的领导、家长、学生对它认识不够;而且中国的应试教育也决定了这门课程不会同其它传统课程一样受到同等“待遇”,所以经常在遇到有考试或其他校园活动时,必须作出让步——停课,甚至这门课只在初一、高一年级开设,对于初三、高三这些更需要关注心理问题的学生反倒没有发挥其重要作用;(4)课程建设的“花样”虽多,但大多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心理教育体系;很多老师都反映所在学校的学生其实都会有一部分学生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可是学生却没有意识向心理老师寻求帮助,而学生反映有两方面,一是不知道可以到心理咨询室找心理老师咨询,二是因为没有向老师寻求帮助的经验,不愿意向心理老师主动寻求帮助。
    在农村和小城镇绝大多数地区,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得比较少,甚至很多学校没有任何的教育措施。与城市学校相比:1.农村学校里没有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少数重点中学会有1个兼职的心理老师,但没有开设心理健康课,最多会有心理咨询室或称为心理处(行政教导的变相称呼),可是学生很多都不知道学校有这个可以提供帮助的地方;2.心理教育活动如心理讲座,校刊校报宣传也开展得很少。
总得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是“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婴儿”,在前进的道路上摸索。
(四) 分析学校异常学生百分比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相关性
    表三结果显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状况没有显著相关性。按理说,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越关注,投入的越多,有问题的学生应该越少才是,统计结果却并非如此,这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刚起步,即使在发达的城市地区,学生所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还是非常少的,且所起到的作用也不是很明显,尤其是真正需要接受心理辅导的学生,仅仅依靠心理老师在课堂讲授的一点点知识或外在的心理健康宣传是不能有效的解决其心理问题的;2.自制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问卷调查表,问题不够全面,可能没有全面的反应出学校教育状况;3.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多种,如学生的年龄、生活环境等都可能造成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只是其中的一个,也可能也是影响力最小的因素。
(五)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与现状的对比分析
    从图2可以明显的看出:1.中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极其重视,他们急切需要有关心理问题方面的指导和帮助,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真正需求,尤其是在比较落后的小城镇,农村地区,出现了严重的“供不应求”的局面;2.比较普遍的,城市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相对比较完善的教育设施,农村的学校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有的地区刚刚起步,有的学校基本本上还没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学校的现代教育理念比较落后,所以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有待发展。

五、结论

(一)学习焦虑和过敏倾向是困扰中学生的两大心理问题
(二)农村和城市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差异
(三)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显著落后于城市学校
(四)六个维度的异常人数比例与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均无显著相关
(五)中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很急切,但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还达不到他们的要求,这一问题在农村地区体现得尤为明显。

六、参考文献

1.刘宗发,冉汇真. 西部地区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成人教育,2009,4,100-101.
2.殷剑平,孜维达. 新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8,10-12.
3.曹永忠.蒙自县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6,1-45.
 4.赖长春.四川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现状调查报告.教育科学论坛,2010,3,68-71.
5.李红娟,杨青罗,锦秀.山西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调查分析.校园心理,2010,6,163-164.
6.田学岭.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9,125-129.
7.王纬虹,李星,雷晓燕.重庆市中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5,17-19.
8.叶一舵.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教育学刊,1997,2,34-37.
9.周长春.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69-71.
10.杨友桐.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2,2,28-32.
11.何心展,陈传锋,沈斌表.不同阶层心理健康观念及需求状况的调查研究.应用心理学,2002,2,35-38.

 

致谢
本项目受到四川、湖南两地中学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为本项目提供帮助的成都外国语学院附中、邻水中学、邻水二中、黄金中学、田家炳中学、罗阳中学、湘潭市三中、湘潭市一中、湘钢一中、湘机中学等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在本项目立项到结题的过程中,指导老师杨安博给予了我们很多宝贵的建议,项目的顺利完成与他的悉心指导密不可分。特此向杨安博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
最后向所有为本项目作出贡献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