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驾驶员的心态调适

2014年02月22日 心理保健 驾驶员的心态调适已关闭评论 阅读 1,024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与您分享,谢谢您收藏、宣传中国全民健心网,将独乐乐变为众乐乐)

    前面的车开慢了,就狂按喇叭;十字路口,见有行人乱闯红灯,就开口骂粗话;不打转向灯就并线,道路出入口加塞儿;随意停车,双向车道变成单行道;马路边散落着包装袋、饮料瓶等垃圾……中国逐渐步入汽车社会,但许多驾驶者行为却跟不上文明发展的脚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不文明驾驶行为反映出驾驶员的不健康心态和汽车文明缺失,并埋下安全隐患,已成为道路交通安全背后的隐形“杀手”。有统计显示,开“斗气”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大约占4成。而对北京上海广州的一项调查也显示,35%的司机称自己属于“路怒族”。2011年我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超过21万起,造成6万余人死亡,23万余人受伤,道路交通伤害已取代自杀成为“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在11月17日“世界道路交通事故受害者纪念日”到来之际,专家呼吁广大驾驶者端正开车心态,共同创造一个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让交通事故的悲剧不再重演。


  据了解,机动车快速增长,道路建设大发展,驾驶人迅速增加,机动车不安全驾驶及行人和自行车骑乘人员不遵守交通规则等过失行为是道路交通伤害的主要原因。由“中国成人慢性病危险因素检测中心”所做的一项包括与道路交通伤害相关的危险因素检测的检测结果表明,从2004年以来,我国道路交通伤害的危险因素没有得到缓解而是在增大。  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在人类安全事故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超过21万起,造成6万余人死亡,23万余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伤害已经成为我国儿童、青少年和劳动力人口的第一位死亡原因,而道路交通伤害已取代自杀成为“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

  不打转向灯就并线,道路出入口加塞儿;随意停车,双向车道变成单行道;马路边散落着包装袋、饮料瓶等垃圾……有车族越来越多,中国逐渐步入汽车社会,但驾驶者行为却跟不上文明发展的脚步。全球道路交通安全合作伙伴项目丁保国主任表示:“人的问题是影响和制约交通安全的关键因素。”

  不健康心态已成为道路交通安全隐形杀手

  分析形形色色的交通事故不难发现,相对于技术因素,人的心理状态对交通安全隐患的影响更重要。有人这样调侃,“出门前,夫妻间一次吵架就可能引发一次交通事故。”而开车时哪怕是几秒钟的情绪失控,也足以导致车毁人亡。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汽车社会发展报告2012-2013》指出,不文明驾驶行为反映出驾驶员的不健康心态和汽车文明缺失,并且埋下隐患,成为道路交通安全背后的隐形“杀手”。

  35%的司机称自己属“路怒族”,开“斗气”车的交通事故约占4成。“路怒”一词,用以形容在交通阻塞情况下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医学界把“路怒症”归类为阵发型暴怒障碍,指多重的怒火爆发出来,猛烈程度令人大感意外。“路怒症”发作的人经常会口出威胁、动粗甚至毁损他人财物,实施攻击性驾驶。有统计显示,除去技术方面的原因,开“斗气”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大约占4成。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做的《城市拥堵与司机驾驶焦虑调研》显示,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随机选取的900名司机中,35%的司机称自己属于“路怒族”。

  专家指出,“路怒症”一般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心态:

  1.自己总没错。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发现,大多数驾驶员都认为自己是好司机,一切都是别人的错,向外归因是“路怒”一大原因。

  2.不会控制情绪。被生活琐事或工作困扰的人情绪管理能力下降,易怒、缺乏耐心、注意力不集中,更容易被激怒。

  3.容易跟风。“破窗效应”指身边大部分人不遵守规则时,我们也容易打破规则。比如,找不到车位,看到有车随意停放,我们就会照做;看到路上到处是垃圾,我们也会随手乱扔,不觉得羞愧。

  心存侥幸也是酒驾、超速等驾驶人员的普遍心态,我国每年约查出酒驾100万起。2012年新探健康研究中心在“北京市京朝车辆管理所”针对满十二分驾驶员的个人访谈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驾驶员都认识到酒后驾车和超速“确实不应该”“肯定存在危险”,但同时都存在“喝的少,没有太大问题”和“警察抓不到”的侥幸心理。而一个受酒精影响的驾驶员卷入致命道路事故的风险比一个未受酒精影响的驾驶员高17倍。更何况酒精会抑制和刺激大脑,削弱判断能力和反应时间,使驾驶员的注意力不集中,增加事故的可能性。

  来自公安部的数据显示,2004年至2009年间,我国每年大约查出酒后驾驶100万起。2012年,全国因酒后驾驶造成交通事故死亡584人。

  容易紧张是女司机的心理弱势,女性在突发状况下出事故几率更高。今年6月18日晚,浙江一名刚拿驾照一个多月的女司机练习倒车入库时错把油门当刹车,不慎撞死了丈夫,而自己的头探到窗外又被夹致死。一个幸福家庭,瞬间破碎,还留下两个孩子。新华信息公司调查显示,2012年中国的家用轿车拥有者中,女性占51.4%,男性占48.6%,女性车主比例首次超过男性。但是,女司机的事故率也在上升。

  国外研究人员发现,即使条件相同,女性较男性更易压力过大,因此危险情况下出事故的几率更高。对应激反应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女性比男性驾驶员对复杂交通环境的辨别能力低,且在驾驶应激环境下的反应不如男性积极,对突发事件不能应对,呈现出较高的事故倾向。

  别带着情绪上路,“路怒”族更要先治心

  不良心理带来的道路危害有多大?统计显示, 在美国,每年有超过300起路怒症导致严重人身伤害的案件发生。中国人保一位经理表示,至少有一成的车险事故与开车人之间的相互“斗气”有关。

  《汽车社会蓝皮书》主编、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王俊秀博士认为,现代社会普遍工作压力较大,许多人贷款买房买车,身负经济重担,身体和情绪都比较疲惫。如果开车时的“掌控成就感”遭到破坏,如遇到红灯、堵车、行人违规或车辆剐蹭等,人就会产生反攻心理,容易情绪爆发,甚至通过骂粗口、打人、毁物来宣泄心中的愤怒。很多本来是个性情随和的人,但当面对路上不遵守秩序的人时,总是无法抑制内心的不快。有研究发现,开车时司机的肾上腺素分泌水平是平时的3倍,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所以司机容易做出过激的反应。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路怒症”给社会造成的消极影响和危害。英国、芬兰、韩国等每年都会对驾驶员进行心理测评,合格者方准上路。而我国这种对司机人群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还很少见。

  上海市黄浦区交警支队事故审理科副科长张俊说,从执法角度而言,关于司机的心理健康问题,目前还是个盲点,但类似的异常行为他们经常遇到。最常见的就是车辆变线抢道时,被后车碰擦。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遇到堵车、红灯时间长等情况时,此类碰擦中“赌气”成分就会大幅上升。

  华西师大心理学系副教授李国瑞指出,“大环境心态普遍急躁,个体也很难保持淡定,随着城市交通越来越繁忙,驾驶员的心理问题应当受到重视。”李认为,在驾驶员培训中,应该增加心理疏导的内容,帮助驾驶员自我调节心态,避免“冲冠一怒酿事故”的情况发生。

  作为一种自我调控手段,心理专家建议开车上路:

  一要预留充足的路上时间。减少时间压力,避免急中出错。

  二要敢于指正身边的不文明驾车现象。要用恰当、真诚的语言提醒他们回归理性。

  三要对生命心怀敬畏。他人违规行车,不要跟风,记住生命只有一次。

  四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1.可通过倾诉、运动、听音乐等方式宣泄坏情绪,心情激动时不宜驾车,有研究称,轻柔的音乐让人放松,堵车时不妨听听,但不要戴耳机。

  2.越是容易情绪化的人,越应注意驾车时的心理平衡;与人发生矛盾时,要学会换位思考,而不是恶意挑衅;被其他驾驶者辱骂了,要调整心态,防止陷入不必要的冲突。

  3.如果连续两周有严重的情绪失控、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应引起足够重视,否则就有可能上升为心理疾病。(本报记者 彭芸)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