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尹建莉:痛心,原来天才是被我们亲手摧毁的

2014年10月29日 心理教育 尹建莉:痛心,原来天才是被我们亲手摧毁的已关闭评论 阅读 1,015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徐德祥与您分享,祝您多点开心,少点烦恼!谢谢收藏)

 

  儿童是脆弱而无助的,他们的天赋需要激活也需要呵护,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既要成为孩子进步的助推器,又要成为他们的保护伞。

 

  天才不容易出现,不是天才太少,是因为天才太容易被扼杀。

 

  这样的镜头大家估计都不陌生:孩子拿着一块石头对妈妈说这像一条鱼,妈妈很不屑地看一眼,拿过来扔掉,“这哪是什么鱼,一块破石头,看把手弄得多脏!”

 

  这样的家长肯定也给孩子讲过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牛顿、爱因斯坦、比尔·盖茨,他们不知道,自己这一个动作一句话,如同踏在幼苗之上的一只脚,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把孩子的天赋扼杀在萌芽时,让一个有可能成为牛顿的人往一个牛倌的方向发展——这里的“牛顿”和“牛倌”不是具体的人或职业,不存在对应的褒贬之意,只是一个形象的、关于高期望目标和低收获结果的比喻。

 

  父母的破坏力

 

  尽管现在家长们接受了新的教育理念,像上面提到的显而易见的粗暴的做法越来越少了,但类似的破坏行为并没有减少,而是有了变种,变得更隐蔽和普遍,破坏力也可能更大。

 

  有个小男孩,十分喜欢汽车,到了迷恋的程度,吃饭、睡觉时都要把玩具车放在旁边,刚3岁就能把市场上的各种车牌、原产国都说出来。在幼儿园,孩子也总是沉浸在汽车中,把各种东西都能想象成汽车,动不动就像模像样地“开”起来。

 

  上课时,老师教小朋友看图说话,只要和汽车有关,他就眼睛发亮,很认真地听;讲其他的,就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每次老师带着大家做游戏,他都不太愿意参加,总是抱着汽车不放手,一个人可以躲在角落玩好长时间。老师向家长反映,说孩子不合群,显得孤僻,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问题,要家长注意。家长非常担忧,回家后就限制孩子玩汽车,并且买了一大堆书,想要天天给孩子讲故事,多陪孩子,让他从“孤僻”中走出来。

 

  家长挑书时特意不选有汽车的,孩子翻了翻,一本都不喜欢,兴趣还在玩汽车上。没办法,家长就把玩具车都收起来,谎说都卖给收破烂的人了。孩子伤心得大哭两天,家长狠狠心还是没把玩具车拿出来。之后,家长总是刻意带他到人多的地方。

 

  孩子不拒绝和别的小朋友玩,但没有兴趣,只有在看到汽车玩具时,才表现出真正的快乐和投入;家长坚持每天晚上给他讲故事,教他认字,孩子也能接受,但神情经常是游离的,不太专注。有时妈妈正起劲地讲着,孩子忽然自言自语地说道:“那个黑色车车到哪里去了?”

 

  这位家长肯定很爱她的孩子,但她不知自己的行为有多残忍。孩子仅仅是有一种特别爱好,因为沉迷,讨厌无端的打扰,于是显得稍有点与众不同,这却成了老师和家长眼中的问题。

 

  家长和老师在理论上一定认可“孩子和孩子不一样”,“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尊重”;可是面对一个具体的孩子时,“不一样”就是问题,令人担忧,尤其孩子的爱好和“学习”冲突,或和他们固有的一些观念冲突时,他们更会简单地判定其为一个缺点,是不良爱好,甚至有可能是一种心理疾病,应该被改造。

 

  不经意的损害,往往就是从剥夺孩子手中的一件玩具开始。这就是为什么牛倌遍地都是,牛顿凤毛麟角。

 

  教育的成败在细节

 

  每个人都是带着一些自然给予的特殊密码出生的,自然给你一条鲜活的生命,一定会同时在你的生命中注入某种天赋。这种“上帝的恩赐”犹如种子,蕴藏着表达潜能,能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还要看外部是否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很多人习惯宏大地谈教育,哪怕是面对非常个人化的一些教育事件,也要问责到社会、体制、政策上来。其实,教育的成败常常在生活细节中,正是家长和老师的一些“小动作”,划分出了孩子才能和命运的不同档次。

 

  有位家长,听幼儿园老师说她孩子很聪明,只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她回家和老公说了这事,老公又不知从哪里听说用牙签扎黄豆可以锻炼注意力,于是在一个水盆里泡半碗黄豆,让孩子天天下午回家后用牙签扎豆子,扎不完不许玩耍不许吃饭。

 

  孩子扎了几下就不愿意做了,但家长不同意,说这事至少得坚持三个月,结果弄得孩子天天为此大哭——想一下这孩子遭遇到的是什么:幼儿园居然要上课,天知道老师讲些什么内容,把课上成什么样子,却要求孩子认真听她讲,不听就是“注意力不集中”。

 

  幼儿园的错误教学和负面评价已非常损害孩子的智力、自尊和自信,家长又不动脑子,胡乱作为,雪上加霜,想当然地用扎黄豆这样歪门邪道的招术来训练孩子。可以肯定的是,扎黄豆达不到锻炼孩子注意力的目的,这样做,培养一个智力和心理的双料傻瓜倒很有可能。

 

  培养孩子专注力,这是个伪问题。注意力不需要培养,越培养越涣散,“不打扰”就是最好的培养。有的孩子很容易被什么东西吸引,分散注意;有的孩子会全神贯注于一件事,这是个体差异,主要取决于孩子对手头正在做的事情是否感兴趣。心理学能解释注意力现象,但没有谁说可以培养。

 

  胡乱评价孩子,随意改造孩子,这是教育中的蠢行。这几年,家长和老师联合起来辛辛苦苦残害孩子的事时有遇到和耳闻,虽然他们没有主观恶意,目的是好的,但造成的后果却是破坏性的。在这样的教育“小环境”中,孩子面对伤害,几乎没有躲闪的余地。

 

  一个痛心的案例

 

  我亲眼目睹过一个男孩令人痛心的成长。

 

  孩子的早期教育做得很好,从小就有大量阅读,很聪明,幼儿园大班时,已经可以自己看儿童版的《三国演义》。他小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记忆力非常好,大约三四岁时,我给他读一首七绝古诗,只读两次,不做任何解释,他就能一字不差地背出来;他理解能力也很好,不管学什么,一教就会;他父亲天天看新闻联播,他只是偶尔跟着看几眼,就能准确说出十个以上国家及其主要领导人的姓名。

 

  小学一年级入学时,学校组织了一场智商测验,全年级二百多名学生中,他第一名。这样的孩子哪个老师都想要,后来被年级组长“抢”到她的班里。

 

  年级组长是个非常严厉的老师,对学生要求很高。这孩子进入年级组长的班后,并未像老师期望的那样令人满意。按老师的说法,他上课不注意听讲,喜欢和周围同学说话,偷偷把小说带到学校看;回答问题不积极,明明知道答案却不举手;写作业经常有错,考试时,别的同学一半还没做完,他就做完了,不认真检查卷子,却在卷子背面画坦克和小人儿……

 

  总之,从入学后,老师几乎天天都在发现孩子的毛病,而且经常给他妈妈打电话告状,甚至在家长会上点名批评,并解释说越是好学生,越要对其严格要求。孩子的妈妈非常好强,极爱面子,一接到老师投诉就回家批评孩子,批评不见效,还动手打过几次孩子。

 

  我曾对他妈妈说,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是因为老师讲课不吸引人,或那些内容于他来说太简单了,他大约只需要用10%的注意力就可以把那些内容学会,可不可以和老师协商一下,只要不影响课堂纪律,就不要去管他,或允许他上课看小说。至于他上课不举手、不检查卷子等小毛病,也许正是因为他天赋太高,不屑于去做这些,这无关紧要,只要不损害兴趣,这些问题随着时间推移,自然会慢慢解决。

 

  不要再批评孩子了,少管孩子也许是最好的。他妈妈有些反感我这样说,认为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小培养,别人经常考100分,他却一次也没考过,这样下去,将来能考上好大学吗?

 

  老师为了治理孩子爱说话的坏毛病,把孩子的课桌单独拎出来,放到讲台边,有一次居然让全班同学一个月不要和这孩子说一句话。而他妈妈不但认可老师这样做,回家也狠抓孩子“好习惯”。

 

  规定必须在写完家庭作业后再阅读,作业必须检查到没错,有一次错罚写三次。孩子很快变得十分厌学,早上害怕到学校,晚上回家写作业非常磨蹭,经常发呆,或玩笔、橡皮等手边的东西,本来只需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的作业,他能写整整一个晚上,玩的时间没有了,阅读的时间也没了,因此和家长、老师之间的冲突发生得更多。

 

  小学几年,在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失望中,孩子的好习惯并未养成,却是各方面一路走下坡,成绩每况愈下,从前几名变成倒数第几名,而且变得极为自卑,说话不敢正视别人的目光,逃避一切集体活动,同时脾气又很暴躁。到小学毕业时,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知道这个孩子是个学习上的“差生”,没有人再记得他入学时的状况。

 

  他的班主任,那位年级组长,居然在小升初考试前,找他的家长,希望孩子转班或留级,可能是担心影响她这个班的考试名次。这个要求令孩子妈妈生气,当着老师的面没说什么,回家又把孩子痛骂一顿。她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孩子是怎么一天天走到这一地步的。

 

  中学几年,孩子也一直在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失望中度过。我有一次听教过他的一位语文老师说,感觉这孩子挺怪的,说他笨吧,有时在课堂上,同学们都回答不上来的问题,他却能回答出来,说他不笨吧,几乎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倒数几名。

 

  老师们都看重分数,忙着提高学生的成绩,没人会投注精力去研究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的“怪现象”,这个老师也只是这样说说就过去了。

 

  我知道这孩子高考勉强上了本科线,他妈妈受不了她的孩子只上一个比较差的二本院校,要求孩子补习,结果第二年考得更差,他妈妈还要让孩子补习,我们很多人担心孩子再补习一年会心理崩溃,就多方相劝,终于使其改变想法,让孩子上了一个职业学院。

 

  孩子毕业后,他妈妈动用关系给他找了份工作,又要求他通过自学考试去拿本科学历,将来考研究生,并给他报了名。但孩子一直没有能力把各门课都考过,最后不了了之。直到这时,他妈妈才终于妥协,表示不管他了,说“随他去吧”,口气中满是失望和谴责。

 

  有一次我在一个朋友家遇到这孩子,那时他已工作了两三年,还是非常不自信的样子。聊了几句,提到他幼年时出色的智商,我希望他知道自己一点也不笨。这孩子居然像被人诬陷一样,吃惊且有些不快,立即否定说:“测智商得第一名,那是因为当时的问题都特别简单。”他的反应我并不意外。一个人如此对自己没信心,他就真没信心了。

 

  这种天才变庸才的事,时刻发生着,发生得悄无声息,平常又平静,以至于许多人根本意识不到它如何起始,如何存在,如何产生影响。

 

  纪律成了君权

 

  万事万物,初始阶段最关键,教育更如此。可当下,幼儿园的孩子也要学会“遵守课堂纪律”,甚至上厕所也要统一时间,小学生除了要在学校写作业,回家还要写,节假日写得更多,全年365天不休息。

 

  纪律和作业已不是为教育和学习服务,而是在为某种流传的坏习惯服务——纪律成为君权,作业成为宗教,儿童被要求成为顺民和虔诚的朝拜者——被折磨着长大的一代人成为老师,反过来又用同样的东西折磨下一代人,一代又一代,且愈演愈烈。不知有多少孩子在这样的折磨中沉重成长,才华尽失。

 

  如果孩子仅仅在学校受到压抑,回家能有自由和放松,也还不错,童年尚有栖息之地,可现实是,在学校被纪律和作业奴役的孩子,回家还要因为家长的严格管理而处处受限,他们在这样的压抑下,受伤更重。

 

  现在家长们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了,对孩子的教育意识普遍增强,但教育水平并不见得同步增长。人们已注意到一个现象,不少高学历家长,他们的孩子在学业或心理方面反而很不如意。原因是一个有能力的破坏者,其破坏性要超过一般人。

 

  如果高学历家长对一些教育问题认识不清,却又自以为是,认为孩子的一切都需要在自己的规划和控制下完成,小到吃一碗饭,大到规划孩子的未来,持续不断地用错误的理解来对待孩子,那么他的教育水平和低学历家长就没什么两样,甚至更糟。他就是寓言中说的那个用锄头雕刻玉石的农夫,一块本可以价值连城的璞玉在他的锄头下变成一堆碎石。

 

  在我的工作中,不止一次见到“用心”的家长,他们的强势更容易把天赋很好的孩子培养成笨蛋、抑郁症患者和神经病。在这些极端的个案上,几乎可以百分之百地观察到家长的错误。并不是他们不爱自己的孩子,也不是大目标不妥。

 

  大部分家长其实都有一个很合理的培养目标,他们要培养的“牛顿”,可以平凡,但至少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这样一个目标本来可以很容易实现,只是,由于他们在处理教育小问题时多有不妥,持续不断的小错叠加起来,最终形成一个损害孩子基本能力和心理健康的大错,使这个小目标也难以实现。

 

  儿童是脆弱而无助的,他们的天赋需要激活也需要呵护,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既要成为孩子进步的助推器,又要成为他们的保护伞。这对家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做到这一点也并非难事,高下就在一念间。

 

  以“无痕”的教育之法,达到“有迹”的教育之效。理解这一点,有时是一张纸的厚度,有时是一座遥不见顶的山的高度。距离有多远,这取决于家长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学习、愿意反思和检讨自己。把这一点落实到具体的生活中,体现在对孩子的管理中,其实非常简单,不过是需要家长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首先不要有培养完美孩子的想法。

 

  虽然没有哪个家长会承认自己有培养完美小孩的想法,事实上太多的人在做着这样一件事。孩子不按时睡觉是问题,不好好吃饭是问题,不穿袜子是问题,说话比别人晚是问题,腼腆是问题,好动是问题,不好动是问题,说脏话是问题,弄脏衣服是问题,做事磨蹭是问题,见人不爱问好是问题,太活泼是问题,不活泼也是问题……所有的问题,都令家长焦虑,都需要被改造。

 

  事实是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缺点,尤其在某方面有出众天赋的人,他们往往在另外的方面会表现出更明显的不足,比如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具有某方面特殊才能的人,他们往往不善言辞或不拘小节等。“天才”和“全才”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冲突的,牛顿本身不就有很多“愚蠢”的轶事吗。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有人批评一位学者太清高,学者说:“不清高,能和平庸拉开距离吗?”

 

  这句话够傲,却有道理。家长面对孩子时,是否也应该有这样的自信和宽容?卢梭说:“卓越的天才彼此间另有一种语言,凡夫俗子是永远不能懂的。”确实是这样,一些在某方面极为出色的人,他们的能量集中在兴趣方面,是这方面的巨人,但常人达不到他的高度,只能看到他的肚脐眼,于是他们反而成了另类,被人看作孤独者、怪人,甚至被当作病症去治疗。

 

  孩子正处于成长阶段,能量尚处于萌动状态,而世界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去认识和适应,几乎每个人都有“牛顿”的潜能。如果什么事都要求他做得符合成人的意愿,都要去修理和强行矫正,这其实不是教育,是对他成长的不间断干扰,会破坏他的潜能。

 

  求完美的家长,最多能培养一个“平庸的大多数”,而这也需要有足够的幸运。换句话说,要想培养一个尽可能如意的孩子,就要学会欣赏孩子一些不如意的行为。凡有冲突,必有伤害,放下改造思想,才可避免把“牛顿”修改成“牛倌”。

 

  其次要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

 

  在理论上人们都承认孩子和孩子是不一样的,但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害怕孩子与众不同,特别是孩子的行为与主流价值取向不同,或和父母的设计路径不同时,很多家长就会忧心忡忡,力图改造孩子。

 

  一位年薪很高的家长对我说,他9岁的女儿酷爱用各种小珠子穿各种各样的项链和手链,家长给的零花钱基本上都买珠子和丝线了。浪费时间不说,还耽误了写作业和练琴。家长给孩子做了很多次思想工作都没用。他问我:如何既不伤害孩子,又能制止她继续做珠串?

 

  这位家长自己上名校、进名企,工作上兢兢业业,升迁很快。这也许让他有一种错误认识,以为自己走的这条路才是正道,先有好的功课成绩,然后上好的学校,这才有可能进入好的工作单位。所以在他看来,只有提高考试成绩是可靠的,别的都不可靠,痴迷于和功课无关的东西,就是不学无术。

 

  我说:孩子有一种爱好,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为什么要制止呢?你希望孩子学习好,目的是什么,不就是希望她长大后有不错的工作,有好的前途吗,为什么潜意识中一定要把她的将来定位为一个像你一样的白领,而没想她有可能成为珠宝设计大师,成为中国的可可香奈儿呢?

 

  大千世界丰富多彩,人的爱好也五花八门。一个人喜欢什么,醉心于什么,会受天赋和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微妙得令人不可捉摸。但在爱好的问题上,有一点总是相同的:爱好就是天才。可以说,一个人对某件事痴迷有多深,天才就有多高。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假设,“强烈爱好”是上帝对一些人的偏爱,是给予其特殊的关照。而童年由于较少受到外界功名利禄的影响,偏爱的痕迹会表现得更足,更容易被人识别,所以更需要被珍惜。而且,爱好并非一定会和功课冲突,做好了,反而会成全功课。

 

  我给这位家长的建议是,帮孩子找一些和饰品设计相关的资料,从简单的图册开始,让孩子了解配饰设计的基本情况,读著名设计师的故事,了解世界各国的设计文化,带孩子去参观珠宝展,顺便旅游,进而认识世界地理、世界各地的习俗、宗教、传统等……衍生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

 

  孩子读过这么多书,了解这么多常识,走过这么多地方,再反过来学功课,岂是一件难事?不管她将来是否从事珠宝首饰设计,都会是一个优秀的人才。这位家长肯定背诵过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生活中怎么就想不起来呢?

 

  文化程度偏高的父母总体上肯定会给孩子更好的教育,但有时也会陷入偏见或思维定势中,最典型的是经常会有意无意地设计孩子的未来,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来规划孩子的人生,这反而有可能降低孩子的前程高度,束缚他的发展,使其“泯然众人矣”。

 

  家长希望孩子有卓越的能力,有美好的前程,就不要让儿童放弃自己的兴趣以服从家长安排,这一点在大事件小事件上基本都适用。教育家A.S. 尼尔说,那些对功课不热心的学生,在训练之下念完大学,将来成为没有想象力的老师、平庸的医生和无能的律师;他们本来也许是上等的技工、顶呱呱的泥水匠或第一流的警察。

 

  爱默生说过:“如果一个人不屈不挠地坚持自己的才能,并且一直坚持,那整个世界就是他的。”他们说的,不正是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那句“行行出状元”的古话吗?

 

  第三,家庭生活中要戒断严厉和专横。

 

  这一点和前面两条有直接的相关性,要做到不求完美,给孩子自由发展空间,父母首先要自问,我是否对孩子太严厉?严苛的家教总是暗示着家长超强的控制力,这可以让一个孩子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或者也可能留一点点空间,让孩子的某种才华像砖缝中的小草一样艰难地挺拔出来,但它对一个生命的压抑则是确定无疑的。

 

  例如写出《变形记》等名作的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他的父亲严厉粗暴的教育方式虽然没能阻止他文学才华的流露,却令他的整个人生和生命灰暗不堪。

 

  在家庭生活中,相比“严格要求”,我认为纵容是更理想的家庭成员相处模式,尤其对于孩子,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之上,几乎可以同意他们去做一切愿意做的事情。这样不会惯坏孩子,生命受到的阻碍越少,成长越健康,才能越容易显露。被处处监督和规范的孩子才更容易流于平庸,甚至堕落。

 

  严格管教的背后就是心理受阻,法官型父母最容易培养囚徒型孩子。我们是要一个健康快乐的清洁工,还是要一个学富五车的神经病?这是值得思考的。

 

  当然,儿童的潜能并非脆弱得不堪一击,它常常有一种顽强的力量。事实证明,在家长或教师两方面,只要有一方能为孩子提供良性引导,孩子的潜能往往就不至于被磨灭,甚至有可能被刺激得更有张力。

 

  我们从很多杰出科学家、思想家或艺术家的传记材料中总可以看到,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天赋,至少需要这样的条件:要么有懂他的家长,要么遇到理解他的老师。人生只要获得一种幸运,“牛顿”就不会成为“牛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