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学习与运用心理学的收获: 刘义勋老师的体会

2014年11月05日 心理教育 学习与运用心理学的收获: 刘义勋老师的体会已关闭评论 阅读 947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与您分享,祝您多点开心,少点烦恼!谢谢收藏)
 
           湖南省邵东县杨桥镇中心学校  刘义勋

 
    我是师范毕业后走上教育岗位的。在师范学习期间,我虽然喜欢心理学,但并不真正懂得儿童心理。参加教育工作三十多年,先后在双凤、仙槎桥、砂石、杨桥四个乡镇工作过。回想起来,人生坎坷不计其数,但真正的难关只有四道,而心理学是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法宝。
    一、英语教学关
      1982年下期我被分配到双凤乡曹家学校工作,这所学校地处邵东、邵阳、祁东三县交界处,现在仍然保留着,只不过变成了一所小学。去年我乘车从这所学校经过时,特意在这所学校停留了十分钟,当然再也找不到昔日曹家学校的影子。当年的曹家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人员兴旺但校舍破旧,师生都在危房中上课。我作为一名中师毕业生,本来应该教小学的,但学校却安排我担任初中毕业班的数学、物理等多门学科的教学。初为人师的我血气方刚却教不得法,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一旦发现学生上课违纪,一律赶出教室。直到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学生违纪,待我走到学生面前时,不等我出手,这个学生猫着腰,自己小跑步走出了教室,滑稽模样引得其他同学哄堂大笑。这个案例对我触动很大,是我教学生涯的一个转折点。我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把学生赶出教室,既是学生学习的失败,也是教师教育的失败,并导致师生的隔阂越来越深。此后我再也没有赶过学生出教室。说来也怪,我不赶学生了,学生听课反而认真了,师生感情变融洽了。我后来(准确地说是2006年)将这个案例和分析向中国教育报投稿,专家非常赞同我的观点,在《心理》专栏显要位置予以发表,全国各地的教育网站和校园网站纷纷转载,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
    我在曹家学校只工作了一年。1983年下期被调至双凤乡中心中学改教英语。
    我,一个堂堂正正的数学教师,突然改教英语,事出有因。原来双凤中学英语教学的顶梁柱李山民老师学年中途突然调往邵阳,学校英语教学陷入瘫痪。学校领导急得团团转,一个学期先后找了两位教师临时顶替,都没有坚持下来,实在没有办法,最后想到了我。说得好听一点是领导对我的器重,说得难听一点是死马当作活马医。我其实也是一个英语盲,当时的英语基础接近于零(中师根本没有开设外语课),也没有经过一天的英语专门培训,领导却一下子交给我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四个班的英语教学,这是我参加教育工作后面临的第一道教育难关。是知难而退还是迎难而上,我最后选择了后者。我买来一台上海产的“美乐”牌收音机,又从湖南广播电台邮购了曾自立主编的《英语入门》广播教材和磁带,跟着广播边学边教,边教边学。那时湖南电视台每天下午6点开播英语教学节目,我还是湖南电视台英语节目的忠实观众。
    山区的学生非常单纯,不知我的底细,见我的英语教学有板有眼,还以为我是英语科班出身,英语学习格外用功。我也没有点破,将计就计。班主任向我“诉苦”,说不知你给学生灌了什么迷魂汤,学生早也读英语,晚也读英语;上课说英语,下课也说英语;尖子生学英语,后进生也学英语。班上成了英语的海洋。期末统考,我所教的四个班以绝对优势囊括全乡两个年级全部一、二名,学校刮起一股英语超级旋风。此后我担任学校英语教研组长,专门把关毕业班英语教学。那时毕业班成绩由区联校统一排队,全区质量评估,我所教的两个班的英语成绩不仅稳居全区第一、二名,而且与第三名形成一个较大的落差,双凤乡作为一个落后的贫困山区,英语教学质量却一枝独秀,连续七年获得全区第一。现在回想起来,仍然有点不可思议。与正式英语教师相比,我没有专业优势,只有心理优势。
    然而纸包不住火,我这个冒牌英语教师后来还是被精明的学生识破。当他们最后知道我并非科班出身,而是临时抱佛脚,边教边学,现炒现卖时,我已经通过自考,获得了大学英语的合格证,成为邵东外语学会的一名正式会员(也是当时仙槎桥区唯一一名会员)。我撰写的英语论文在《邵东教研》外语版、湖南《初中生》杂志外语栏目、全国《中学英语园地》刊物语法专栏头版上公开发表,是全县外语教师(包括高中教师在内)中最先在英语专业刊物发表论文的教师之一。我还应邀参加了英语辅导教材的编写,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
    二、教学管理关
    1991年我从双凤乡中学调至仙槎桥镇中学,改教数学。仙槎桥镇中学是我的母校,数学是我的特长,也是我的专业。我如鱼得水,感到非常满足,我当时的愿望就是在仙槎桥镇中学静静地教一辈子数学,然后在这里退休,慢慢变老。当时仙槎桥镇中学号称区属重点中学,但名不副实,教学质量在本镇不及戴帽中学青山学校,在全区更处于后列,学校领导压力很大,我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却非常轻松。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我只管教好自己的数学就行,烦心的事还是离我越远越好。
但这只不过是我的一厢情愿。
    1993年暑假的一天,区联校校长刘国华(现已去世)、镇联校校长黄群雄(现已退休)两位德高望重的领导找上门来,要我出任仙槎桥镇中学的教导主任。对这样一个苦差事,他们好像算准我难以接受任务,所以为着一个小小的教导主任,两大校长同时出马来做我的工作,这在仙槎桥教育史上还是第一次。“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再苦再累我也认了。
    我在仙槎桥镇中学教导主任岗位上一干就是七年,学校既没有教学副校长,也没有教导助理,我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个人数学教学和学校教学质量的双丰收,仙槎桥镇中学教学质量直线上升,连续七年获得老区新镇的第一名,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双文明单位”,被省教委、省体委授予“群体先进单位”。
    随着教学管理的节节胜利,等待我的是更艰巨的任务。
2000年暑假,我从仙槎桥镇中学调至仙槎桥镇三中,仍然担任教导主任。当年仙槎桥镇中学教学质量名列全县第六,而仙槎桥镇三中排名全县倒数第九,两校相差近50个名次。这是我从教以来面临的又一道难关。
     我给仙槎桥镇三中开出的“处方”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并向县教研室申报了立项课题。我从事心育研究十多年,有科研资料可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县教研室对我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视。当时的教研室主任是刘成龙同志,他曾率领教研室全体成员深入到仙槎桥三中听课调研整整一天,检查了学校常规教学、教研教改和心理健康教育原始资料。刘主任一行的到来对于我和全校师生都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刘主任在调研结束后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并指定我们学校代表邵东县到邵阳市参加心育上课比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获得极大成功,师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校教学质量一年初见成效,赶上并超过仙槎桥镇中学,两年大见成效,进入全县先进行列,被教育局评为A类示范初中。
    在这里我仅举一个例子。我到仙槎桥三中的第一年,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已经有了很大的好转,然而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自信心不足,我们非常需要一场胜利来打破沉闷、提振士气。为此,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很小的突破口。
    一次,教育部门组织初中生化学竞赛,预赛就在自己学校进行,由我监考。考试结束后我把化学教师找来,要他粗略判断一下谁的成绩相对好些。化学教师把一个名叫李志强(注:真人,化名)的学生的试卷找出来向我做了推荐。我在向上送交试卷时书面提醒阅卷教师特别注意李志强同学的试卷。比赛结果出来,李志强同学获得市一等奖。我当然非常清楚,这个市一等奖并不是多么突出的成绩,因为成绩非常优秀者还要到市参加复赛,再颁发省级、国家级奖励证书。但我还是决定,要为李志强同学专门举行一个颁奖大会。我把全校毕业班学生召集到阶梯形教室,亲自为李志强同学颁发了市一等奖的证书,并特别强调:“这是我校建校以来在各种学科竞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是李志强同学今后向科学高峰攀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全场鸦雀无声,李志强同学的获奖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全校毕业班学生中产生强烈反响。我最后号召全校学生向李志强同学学习,掀起比学赶帮新的高潮。
    这次颁奖大会后,李志强同学的自信心大增,全校学生都受到鼓舞,士气大振。他的班主任特意告诉我,李志强同学本来算不上班上的一号尖子,只是上进心特别强,前不久在全县拔尖考试中落选,心情十分郁闷,夜晚睡不好觉,存在轻微的考试焦虑现象,是颁奖大会给他打了强心剂。他的父亲也是一位教师,后来悄悄告诉我,颁奖大会后李志强同学反应十分强烈,精神抖擞,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前后判若两人。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初中毕业会考,奇迹出现了。全校教学质量大幅提高,李志强同学获得全县的第一名。据跟踪调查,李志强同学高中三年表现也非常优秀,直升考入了全国名牌大学——武汉大学。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老师的一句话,有时甚至是漫不经心的一句话,却对学生的人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成为学生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我在仙槎桥镇三中只工作了两年,这两年,学校教学形势的变化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翻天覆地”,奥妙就在于心理健康教育。
    三、财务管理关
    2002年暑假,组织上将我从仙槎桥镇三中调至砂石镇联校,担任主办会计。从教育教学的最前沿到财务后勤的总指挥,角色跨度之大,有人为我捏一把汗。毛泽东同志有一句名言:“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自己给自己打气,高等数学那么深奥,我都能够轻松过关,难道简单的财会知识可以卡住我?其实,财务管理并不神秘,财会知识并不深奥。我同时报名参加了三项培训并顺利通过全省统一考试,获得会计资格证、电算会计证和统计证。三证齐全后,财务管理更有了底气。
    我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在心理上最懂得一线教师对财务工作的关切,最理解一线教师对财务工作的期待,所以我到砂石镇联校后率先提出了财务管理“四化”建设的设想,即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电子化,要求财务后勤人员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不断改进工作,为教育教学提供切实保障。我常打这样一个比方,教学人员相当于篮球场上的前锋,财务后勤人员相当于篮球场上的后卫,后卫要多抓篮板球,多为前锋提供进攻的机会。随着学校财务核算中心的建立,设想变成了现实。财务核算中心建立后,针对一些校长和部分教师对财务核算中心的运转是否正常心存疑虑,我组织全镇各学校的民主理财小组几十人到财务核算中心进行大规模的财务清理,此举一箭双雕,既让领导放心,又让群众满意。县教育局通过教育快讯对砂石镇的这一举措予以支持。我在砂石工作三年,兼任教育工会主席,砂石的工会工作除受到县教育局的表彰外,还被县总工会授予“工会工作先进单位”牌匾。
    四、教育科研关
    2004年底,组织上将我从砂石镇调至杨桥镇中心学校,负责全镇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工作。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要把我在仙槎桥三中推出的心理健康教育带到杨桥来。当我在教育行政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当场响应的人不是很多。杨桥教师的特点是:爱岗敬业,但思想比较保守,缺乏创新意识。杨桥教师中老教师多,青年教师少,平时派一名教师到县参加教学竞赛,往往是老教师推青年教师,青年教师你推我,我推你,想尽一切借口,生怕火烧到自己身上。在这样的教研氛围下开展教育科研谈何容易!
    一个意外事件却使我找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口。石子塘中学一名初三学生徐小慧(化名),因为母亲突然病故而精神崩溃。该生学习成绩十分优异,是邵东三中(省示范高中)的“胚子”。她与母亲感情特别深,母亲去世后,精神一下子失去依托,先是埋怨父亲没有及时尽力救治母亲,思想疙瘩越来越深,没有人及时给予心理援助,最后精神恍惚。本来班主任还想稳定她的情绪,让她来参加毕业会考,但她一来便喜笑怒骂,拦车打人,无法安静下来,根本没有办法参加考试,只好通知家长接回去。
    活生生的现实使大家看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思想高度统一起来。当我第二次提出在全镇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得到所有校长和教师的一致响应。
    无独有偶。杨塘中学有一名初二女生,名叫申金凤,父亲去世,母亲重病,生活不能自理。但该女生却异常坚强。她在校成绩优异,担任班长,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她性格开朗,乐于助人,被称为“阳光女孩”,班主任和同学丝毫看不出她家里面临的困境。在家里,她自己种菜、做饭、洗衣服,里里外外一把手,还要帮母亲煎药、按摩。我专程到这个学生的家里,看到她家虽然狭小,但收拾得干干净净,墙上贴满了奖状。她的母亲对自己的女孩赞不绝口,邻里乡亲也夸申金凤不简单。我当时感慨万千:多少像申金凤这样年龄的女孩只知道躺在母亲的怀里撒娇,而申金风早已当家理事,真的了不起!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杨桥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好需要申金凤这样的正面典型,我当场决定:申金凤就是我们杨桥的心育标兵。当时全国都在学习洪战辉,我回到办公室,马上代表中心学校草拟了一个通知发到全镇11所中小学,题目是:《远学洪战辉,近学申金凤》。邵东电视台将申金凤的事迹拍成了专题片,邵东教育网资深通讯员黄伍老师将申金凤同学的事迹发表到团中央主办的中国中学生报,引起较大反响,全镇中小学生都受到极大震撼,全镇心理健康教育掀起高潮。
    据追踪调查,申金凤高中三年后直升考入中南大学学习临床医学,她立志彻底解除像她母亲一类病人的痛苦。有梦想就有追求,只要心中有梦,再苦再累心也甜,我们真诚地祝福她美梦成真。
    我们杨桥的教师,只相信真理,不迷信权威,认准的事情就全身心投入。全镇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案例评比,不论是刚入门的青年教师,还是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我全部做了登记,没有一人缺交,男女老少齐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深入人心,心育阳光洒遍杨桥的每一个角落。心理健康教育激发了老师们参加教育科研的热情,《杨桥心育园地》的创办,及时为全镇教师交流心育经验提供了平台。
    伴随杨桥心理健康教育的,是杨桥教育质量的长盛不衰。最近十年,在全县26个乡镇中,杨桥镇只有一年排名全县第三,两年排名全县第二,其他七年均为全县第一,连续十年获得全县教育质量综合评估的一等奖。市文明委将杨桥心理健康教育评为邵阳市首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省教育厅将我们《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评为湖南省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杨桥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宣传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一致肯定,也引起新闻媒体的关注。
    2009年,《湖南教育》首席记者何宗焕、新闻部主任李晓峰深入杨桥连续采访一个星期,站在大教育的高度,写出了立意深远的长篇通讯《孩子是脚,教育是鞋》,用四个专版推介邵东及杨桥的心理健康教育,标题出现在杂志封面。2012年,《邵阳教育》以《心育八年,一路高歌》为题,向全市推介杨桥心理健康教育经验。邵东教育网推介杨桥的标题是:《新时期农村教育的一面旗帜》。邵东电视台、今日邵东报有关杨桥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报道达十次以上。近十年,我撰写了近三百篇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和案例,被市级、省级、国家级专业刊物公开发表的有几十篇,应邀参加了心理学丛书的编写,受到出版社权威人士的肯定,被评为邵东县心育首席名师。
     读懂心理学,教育无不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