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应对孩子的“孔雀心态”?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曾懿与您分享,祝您多点开心,少点烦恼!谢谢收藏)
孩子有些好胜心和虚荣心,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当好胜心和虚荣心过于强烈时,就容易出现“孔雀心态”。
所谓“孔雀心态”,指的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凡事争强好胜、自高自大的虚荣心态,就像“孔雀开屏”争奇斗艳一样。“孔雀开屏”是很华美壮观的景象,但“孔雀开屏”多少也有爱炫耀又霸道的含义。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孔雀心态”产生之后,就不能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继而容易陷自己于不停比较争胜的境地,而且常常是为了强出头与其他孩子盲目攀比,赢得起输不起,受不得一点点委屈,一旦受到他人的批评,就会恼羞成怒,甚至产生其他的心理问题,如自卑、嫉妒、敏感等,导致心灵产生不良影响,成为孩子成长和发展的绊脚石。所以家长们要重视孩子的“孔雀心态”,不能任由孩子这种“孔雀心态”发展下去。
【观点】 当惯“掌中宝”,难忍别人强
孩子争胜好强的“孔雀心态”的养成,往往是与父母的过度宠爱过度赞美有很大的关系。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碰到了这么一个典型案列:
6岁的清清,自小就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的宠爱下长大,家里最好的东西都给清清,清清提出的什么要求家长们都答应,甚至是每当清清做某一件事时,家长们都不停地在比较中赞美他。比如,到公园玩滑梯,爷爷会表扬清清:“滑得比别的小朋友都好”;写字时,奶奶会表扬说:“清清写的字是全家最漂亮了”;画了一幅画,外公会赞扬说:“清清画的画真美,别的小朋友都没你画得美,一定能得第一”;甚至到楼下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时,外婆也会这样说:“我们家清清的玩具最好看了”……
被奉为“掌中宝”,在家长们的“甜言蜜语”下成长的清清,对自己的身份意识就形成了“最好”、“第一”等好强争胜的骄傲概念,在每件事情上都要和小朋友们争胜和较劲,总是要表现得比别的孩子强才行。如果不是“第一”,他的心里就非常不痛快。
比如,校车来了,清清要第一个上;如果老师表扬了别人,没表扬清清,他就会记得特别牢,非要下次争个表扬;还有做游戏、参加活动等等,清清都要抢在最前面……往往清清不是第一个上车,玩游戏时没有得第一时,就会满脸不高兴,甚至会哭闹,还说不去上学了。甚至在玩游戏时,清清还很霸道,别人怎么玩清清都要管,人家不听他的他就不高兴,还会大发脾气。小孩子都不喜欢和清清玩了。慢慢的,清清形成了对什么事情都很敏感的习惯。由于没有小朋友喜欢和他交往,时间久了,他还养成了孤僻的性格,显得很不合群。
当外界的赞美充斥满孩子小小的心房时,骄傲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让孩子的虚荣心膨胀无度。从清清的例子中可看出,是家长们的过分宠爱和过度赞美。使清清在自我认识能力上出现偏差,容易产生妒忌、争胜的心态。
从小孩子自我认识能力差,很难客观评价自己。从幼儿时期开始,孩子们就是在家长的夸奖甚至夸耀中长大的,所以许多孩子往往会把注意力过多集中在自己身上,并十分坚定地认为自己就是“最聪明和最完美的那个”,以为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强。但现实是,走出了家长宠爱包围圈的孩子,一旦和别的小朋友在一起,“最聪明和最完美的那个”就往往不一定是你了,如此就容易造成心理落差。就像前面说的6岁的清清一样,从好强走向了孤僻,造成了成长的阴影。
所以,作为家长,应该减少这种好强造成的落差现象的发生,赞美孩子宠爱孩子都应该赏识适度。一是,表扬一定要务实、恰如其分,不能过度。二是,少当着孩子的面给他评功摆好,因为这会无形中助长孩子逞强的毛病。
【误区】 家长爱夸耀和攀比,容易造成孩子自卑和敏感
家长甲:“你家的孩子这次期末考试考得怎么样?”
家长乙沾沾自喜:“马马虎虎,才考了第九名。”
家长甲:“我家的考了第二名呢。”
家长乙,有些落寞:“你家孩子比我家孩子强多了。我要督促孩子多努力,争取下次考到更好的名次。”
家长夸耀,攀比自己孩子的成绩,这样的对话场景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对现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来说,不论是小考大考,甚至是一门功课的小小测试,不仅成为孩子之间的比对,也还是家长面子之间的重要比对。
很多家长认为,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应该让孩子早早介入竞争的状态,才能在将来进入社会中取得一份好工作,有所成就。尤其是一些对自己工作现状不满意的父母或者自认为自己很出色的父母,更是希望孩子争胜好强些,目的无非是盼望孩子将来找到满意的工作,比自己更为出色。
父母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是,要注意,这只是家长们的美好愿望。父母把自己所谓美好的愿望,早早地强加在幼小孩子的身上,于是,自然就喜欢不停地互相对比孩子的成绩。父母们说得很自豪:“比对孩子的成绩,增强他们的好胜心,我们这是在关爱孩子呀,有好的成绩,才有好的起步,孩子的将来才能更美好呀。”
可是,家长在夸耀和攀比时,有没想过孩子是怎么想的?这又会对孩子的心理带来怎样的影响?
请看看这样一个信息:早前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分会曾经公布说,我国约有3000万名青少年心理有问题,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并呈不断上升趋势。专家就此指出,家长期望过高,是青少年心理障碍患病的一个主要方面,尤其是目前许多父母把自己的生存危机感、争胜好强,强加于自己孩子身上,久而久之,就容易让孩子害怕自己学不好,考不好,出现自卑、嫉妒、敏感的心理。
有不少孩子还对记者感叹说:“我都不是为自己学习,而是为父母学习。家长怎么如此爱比较爱虚荣?我现在一到考试,我就紧张得睡不着。考完试了,非常害怕回家。”
孩子的这番告白,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对于家长们来说,应该摒弃爱夸耀和攀比的“孔雀心态”,多与孩子沟通,正确认识孩子的特点,孩子才能快乐学习,享受童年。
【做法】
要避免孩子出现过度虚荣和好强的“孔雀心态”,最主要还在于家长日常的细心教育和适当引导,让其转化成为孩子前进的动力。
1、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过分好胜的心理
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有什么样的行为,孩子自然就会跟着有样学样。所以,家长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过分流露出争强好胜的心理,而是要以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胜利和挫折,用自己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精神来影响孩子,孩子在家长的言传身教中就会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
2、帮助孩子看到别人的长处
孩了为得第一,争夺中常常会不顾情面或友谊。无节制的竞争热情,不仅难以让孩子看不到别人的优点,而且还很容易使孩子与小朋友的关系紧张,带来负面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经常与孩子聊聊:某某小朋友有什么优点?你可以从某某小朋友身上学到什么长处?家长要经常告诉孩子,如果你能常常看到别人的优点,这是认可别人、接纳别人的一种友好表现形式,也会让自己得到友情。而友情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情感,也是通向快乐的阶梯。
3、适当泼些冷水
有着强烈“孔雀心态”的孩子,经常会“不知天高地厚”,处处争第一,太在乎输赢,很容易经受不了失败的打击。面对“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家长除了要掌握表扬的方式和适度,还应当适当地泼些冷水,打击一下孩子的过分骄傲心态。比如,和孩子下棋的时候,别老让着孩子,可以赢孩子一两盘;就算故意输给孩子,也可以表示一下自己也有不高兴的心态,但一转身就对孩子说:“这回我输了,但只要努力,下回一定能赢你。”慢慢地多玩几次,孩子和父母有输有赢,这样孩子就不会对输赢那么计较了。如此,也能让孩子明白,人都有能力不足的时候,关键在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才是最大的收获。
4、偶尔当当绿叶也很快乐
当孩子没有得到第一,而情绪反应激烈的时候,家长应该及时开导孩子,比如,可以告诉孩子说,你只要发挥出了最佳水平,那就是爸爸妈妈眼中的冠军。而且还要告诉孩子,有时候当当绿叶,为别人鼓掌,也是很快乐的,将来才能以平常心态迎接生活中的种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