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促进社会心态和谐的心理卫生工作新机制研究

2012年08月12日 社会心理服务研究 促进社会心态和谐的心理卫生工作新机制研究已关闭评论 阅读 1,030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促进社会心态和谐的心理卫生工作新机制研究
                                作者:中国全民健心网首席专家、湖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博士生导师肖汉仕教授
                        
[摘要] 和谐社会心态的形成需要以个体心理和谐为基础,心理和谐是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为标志,它需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基础,以外部环境的优化、社会心理服务机制的完善为条件。促进心理和谐必需根据心理保健的客观要求,建构一个全方位优化、全员参与、责任明确、功能互补、相互沟通的心理卫生工作新机制,通过自助与他助的结合,促进个体的心理和谐,最终实现社会心态和谐。
[关键词] 心理和谐  心理卫生  机制
The research new system of mental hygiene work of promote social mentality harmonious
Abstract:The forming of a harmonious social mentality is based upon the harmonious mentality of the individual. Healthy mentality and good social adapting are the symbols of harmonious mentality. Harmonious mentality is based upon well mental quality and it needs the optimization of external entironment and the consummation of social mental service system. To promote mental harmoniousness we should abide by some impersonal prescripts. We need a omni-directional consummate, a new mental sanitation work system in which all the people can join in , and every department has its clear duty and their functions can get mutual complementarity and they can have mutual intercommunion. In the new system, by the combination of self-help and help of others, people can promote their mental harmoniousness, at last, to realize social mental harmoniousness.
Key words: mental harmoniousness      mental hygiene     system
 
     和谐的社会心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是保持社会安定与和谐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社会心态的和谐有赖于社会成员个体的心理和谐,心理和谐应该以人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为基本标志。
                                                一
      在我国社会急速转型时期,心理问题呈现出日益严峻的局面。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1999年11月11日在“中国/世界精神卫生组织精神卫生高层研讨会”上所做的《.中国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问题及 对策》中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总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精神障碍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于首位。1993年抽样调查表明,国内各类精神病的总患病率已由1982年的12.69‰上升到13.47‰(不含神经症),总人数达1600万左右。据1993年调查,我国的自杀死亡率为22.2/10万人。据预测,21世纪,我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对2020年的疾病总负担预测值中精神卫生问题仍将排名第一[1]。21世纪的近几年来的现实也表明,这一趋势有增无减。
       目前,人们的紧张、抑郁、焦虑、恐惧、烦躁、郁闷、苦恼、愤怒等情绪障碍,并未随着社会发展而减少,反而在许多人群中更加频繁、更加普遍、更加强烈,这不仅给当事人带来精神痛苦,严重地威胁着其健康状况,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也容易引发个体和群体的问题行为,引发违规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这一现象的预防或避免,需要心理卫生服务机制与时俱进,加以改革与完善。心理卫生工作的目标有消极目标和积极目标这两个层次。消极目标主要是:治疗心理疾病及处理适应不良的行为,并设法尽早发现疾病的倾向,以期及时纠正或预防其发生。积极目标是:保持并增进个人和社会的心理健康,发展健全人格,使每个人都有能力适应变动的环境,同时设法改善社会环境及人际关系,以减少造成心理疾病的原因[2]
      我国的心理卫生工作由于各种现实的原因,长期以来实际上主要集中于消极目标,对于心理疾病患者的干预取得明显成绩,表现出一些特点,但也难免存在一些缺陷。表现为:
① 主要集中于消极目标的追求,对于积极目标的实现机制与策略研究不够,以致在实践中集中于重度心理障碍与精神病的治疗,对于国民心理素质的培育、训练,社会环境的优化等预防策略研究不够,存在重治疗轻预防的局限。② 过分依赖于精神卫生部门的临床干预,对自我心理调适与社会的心理支持重视不够,使得专业精神卫生工作者超负荷工作,无暇对其他兼职心理卫生工作者进行督导。③ 社会过分集中于严重精神病以及自杀、暴力攻击等恶性社会群体心理事件的关注,而对情绪困扰、常见心因性问题行为重视不够。许多问题由于得不到及时干预而恶化,甚至常常是等问题恶化后再亡羊补牢。④ 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心理障碍的微观干预层面,关于和谐心态建构对社会宏观环境及中观层面的客观要求研究不够,指导性不强。⑤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主要集中于在校的大、中学生,其他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被忽视。⑥ 容易将心理健康、心理适应、心理发展三者割裂,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与实践的不多,对促进人的心理适应与心理发展机制的研究重视不够。⑦ 有关心理卫生服务的力量整合不够,沟通不畅,不仅在教育、卫生、民政等部门之间沟通不畅,而且在精神卫生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各学科的有关力量整合、开发不够,存在各自为战,甚至相互轻视、排斥的现象。
    这一现状的存在自然难以满足人们心理健康、心理适应与心理发展的需要,制约着个体心理和谐的实现,进而使社会心态的和谐缺乏基础与保障,必须引起重视、加以完善。
                                                二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3]
      关于心理和谐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标准,笔者认为,心理和谐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状态与积极的社会适应的有机结合,具体表现在:① 性格品质健全、② 心理能力齐备、③ 心理倾向积极、④ 认知观念理性、⑤ 心态平和冷静、⑥ 行为反应理智、⑦人际关系和谐、⑧ 社会适应良好。可见,人的心理和谐是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基础,以心理健康与良好的适应状态作为标志。
人的心理健康与适应状况从宏观方面看,取决于现实刺激的优劣、自身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以及社会心理保健服务的有无这三大因素。可见,要想促进人们的心理和谐,要求心理卫生工作将消极目标与积极目标有机结合,根据制约个体心理健康与适应的有关因素全面建构其应有的保障机制。
心理卫生工作机制需要从制约人的心理健康与适应状态的三大因素出发,优化外部环境、提高心理素质、开展多层次的心理保健服务这三个方面着手。

(一) 扬优抑劣,尽量优化现实环境

      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根据客观现实是否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心理适应与心理发展,可以分为良性刺激与劣性刺激。既成现实中有一部分是客观的,它不会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也有一部分劣性刺激是人为的,是可以优化的。
      我国正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呈现出相应的变化趋势,如: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选择自由化、管理法制化、信息膨胀化、更新频繁化、传播快捷化、节奏快速化、竞争激烈化、协作紧密化、关系复杂化、差距扩大化、人口密集化、生态恶劣化等,这一切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的心理,使心理刺激多源头化。它对于人们心理的影响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人的心理潜能开发与自我实现提供了难得的条件与机遇;另一方面,也使人们心理适应的难度加大;并给心理健康带来了一些现实或潜在的威胁,进而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由于我国在教育、管理及服务中,尚未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存在决策粗放、执行简单粗暴的现象,在进行规章制度建构以及具体决策时常常忽略人的心理健康、心理适应与心理发展的客观需要,简单地以社会为本位,以短期的效率为目标,容易凭教育、管理、服务者的主观意志行事,使涉及人心灵的工作简单化、非理性化,成为不应有的心理应激源,人为地造成了一些本可避免的劣性刺激,引发过大的心理压力与消极的心理应激反应。
       因此,需要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保障公民的心理保健,促进人们心理适应与心理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全方位地优化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文化、教育、管理、服务、生产、经营等一切涉及心理的活动,加强人文关怀,尽力而为地实现决策的理性化与人性化,使人们工作、生活、学习压力适度化、人际关系和谐化,微观生态环境净化、美化、舒适化。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环境中的良性刺激,避免或减少劣性刺激,为心理和谐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
(二)加强全民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
       面对这些客观现实的严峻挑战,要想保持健康的心态与积极的社会适应,自身必需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在遗传基础上,在教育与环境影响下,经过主体实践训练所形成的个性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主要体现在性格品质优劣、认知潜能大小、适应能力强弱、内在动力大小及指向等方面,它直接制约着个体心理健康状况与行为的社会适应。心理素质不仅与遗传因素有关,而且与后天的教育与自身的实践训练密切相关。它可以通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自我的培育与训练来促进。有关研究与实验表明,科学的心理素质训练与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性格品质的优化、智力潜能的开发、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化、内在动力的激发以及行为习惯的良化,进而为心理健康与适应提供内在的自我保障。
      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得依靠自身的自觉培育与实践训练,需要根据现代社会对心理素质的客观要求,从自身心理素质的实际出发,有机地结合工作、学习、生活等活动,有意识地进行培育与训练。另一方面需要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对于帮助人们树立维护心理健康与培育心理素质的意识、掌握心理卫生的常识与心理训练的方法,学会自我心理保健与调适,实现自我预防心理问题具有重大的、不可替代的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为青少年学生所需要,而且是每个人终身的需要。因此,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由单纯面向在校学生进而向全体公民普及,面向各行各业以及各年龄阶段的人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保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人们树立育心与护心的意识,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自我保持健康的心态。通过指导人们培育心理素质,促进性格完善、智力开发,并且提高人际交往、应付变化、承受挫折、调适情绪、控制行为的社会适应能力,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心态。
       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是以满足服务对象心理健康、心理适应及心理发展的需要为目标,采用教育与辅导的形式,通过全方位优化、全面渗透、适量开设心育课程或讲座、进行必要的测查、开展多形式的辅导等途径,促进性格品质的优化、智力潜能的开发、适应能力的强化、内在动力的激发,进而实现心理状态的健康化、行为表现的适应化。
      为了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训练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专业心理卫生工作者提供指导,使心理训练与保健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
(三) 建构完善的心理保健机制
现实生活中的劣性刺激难以完全避免,心理素质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客观上需要一个能够满足人们不同层次心理保健需要的心理卫生服务机制。根据心理问题的普遍状况、严重程度以及所需要服务的对象人数、专业化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六个层次,越往上,普遍越低、问题越严重、所需服务的人数越少、对服务者的专业要求越高,呈金字塔形。
图1:心理保健服务需求图

                                         六  
                                           五  
                                            四  
                                             三  
                                              二  
                                              一
                     

→→精神病医生
→临床心理医生
→社会心理咨询师
→单位心理辅导员
→人际心理互助
→自我帮助
 

      其中的每个层次都有其独特的服务对象、服务者,各有其职责与功能,也有各自的要求。
       1.学会心理自助。自我帮助是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最基础的层面,因为心理问题的预防取决于自身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心理素质需要自身的实践训练才能提高;心理问题的解决也取决于主体的积极配合与实际努力,需要每个人有自我心理保健意识与自觉的行动。
       2.开展心理互助。人际关系和谐既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也是心理健康与适应的保障。
心理互助是人际交往双方彼此通过语言、行为有意识地施加良性的心理影响,促进交往对象的心理适应、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的过程。它可以体现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如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同事之间、干群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网友之间等各种角色之间。人人需要精神上的支持,需要相互间的人文关怀,包括接纳、开导、倾听、鼓励、理解、同情、欣赏、表扬,从而构成广泛、直接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以满足人们被人爱护、尊重、关注、欣赏、理解、安慰、同情、肯定、安全、归属等心理需要。与此同时,需要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相互的排斥、嫉妒、讽刺、挖苦、攻击、猜疑、责备、埋怨、恐吓、冷漠、冷落、侮辱、误会。按照人际交往的互利、对等、增值原则,在这一过程,每个人既是奉献者,也是受益者,它属于心理保健机制中互助层面,是社会心理服务的奠基工程。
     3.建立单位内部的心理支持系统。
心理的帮助除了来自非正式群体的朋友、同事、同学等互助外,作为正式群体的单位、组织应该将所属成员的心理关怀与心理支持提上议事日程。一方面,单位的党、政、工、团、妇、少等各部门要结合本职工作,从促进成员心理健康与和谐的要求出发,开发各自本职工作中的心理服务的资源,有机结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保健,正所谓“浇花要浇根,育人先育心”,“现代管理,要从心开始”。树立心理关怀的意识,加强心理疏导,优化原有的管理、教育、服务的理念及方式、方法。另一方面,由于心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内部需要配备专职的心理辅导员或建立心理指导中心,其职责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作为本单位领导心理工作方面的参谋,提供心理保健方面的建议;二是对本单位员工进行心理保健指导,普及心理卫生常识;三是进行心理评估与常见心理障碍问题的筛查;四是协调有关部门对处于逆境的成员提供所需要的社会心理支持;五是对轻度的心理困扰者提供心理辅导,对个体或群体心因性行为问题实施危机干预;六是对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负责向心理卫生的专业机构转介。
       4.加强专业心理卫生队伍建设
对于严重的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患者必须依靠专业心理卫生工作者的干预。包括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病医师。目前心理咨询师一部分在社会执业、一部分在医院从业。社会上的心理咨询主要面向心理、行为适应不良以及有心理优化需要的来访者提供服务。医院的心理医生主要服务于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精神卫生机构的精神病医生的主要服务对象为严重的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患者。其专业背景、从业标准、服务对象、干预方法、矫治模式有所差别,要分别满足不同求助者的需要。国家卫生部应有专门部门加以管理与协调。
                                          三
        这一机制的提出是从影响人心理和谐的社会环境、自身心理素质及心理保健服务这三大制约因素出发,基于个体心理和谐是优化社会心态的基础,社会和谐是个体心理和谐的条件的内在关系,从实现心理和谐的客观需要出发而建构的。
         这一心理卫生工作机制强调全员参与、全方位优化、自助、互助与他助结合、专业与业余结合,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功能互补、相互沟通,个体心理和谐与社会心态和谐相互促进,具有以下特点:
1.将促进个人心理和谐与塑造良好社会心态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克服了重个体轻社会的局面。
2.兼顾人们的心理保健、心理适应和心理发展多层次的需求,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克服了重治疗轻预防的现象。
3.将心理自助、相互帮助、单位心理支持、社会及医疗机构的专业干预以及社会心理环境的优化有机结合,形成全员参与,分工负责,避免了单纯依赖心理卫生工作者孤军奋战的局面。
4.将社会学、心理学、精神卫生学、教育学等学科有机整合,注重发挥各自的功能,突破了单纯局限于某一学科或某一模式的缺陷。
5.从我国国情出发,着眼于现代人对心理服务的客观要求以及将来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与前瞻性。
6.将宏机制的建构与微观的对策建议结合,使其更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谢谢浏览,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www.zhpsy.org

欢迎收藏、宣传、链接中国全民健心网,通过您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将独乐乐变为众乐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