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对农村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探索及思考

2015年11月19日 心理教育 对农村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探索及思考已关闭评论 阅读 1,042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与您分享,祝您多点开心,少点烦恼!谢谢收藏)
            作者:湖南省石门县第一中学  杜登军

    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青少年的一种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教育手段,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农村中学生数量巨大,他们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源源不断地向高校输送优秀人才,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他们的健康学习和生活离不开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条件不及城市,在国家大力重视农村教育的背景下,研究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有着厚重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很多学校开始较系统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许多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断增强,在硬件与软件上都有相应的配置,条件好的学校还配有心理活动室或者团体活动室,许多学校对如何开展心理教育工作都有各自的理解和做法,其共同特点是注重向学生渗透各种心理学知识,力求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同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果不想办法解决,将会影响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效果。
      问题之一  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模糊、观念落后、行动迟缓 
       农村中小学之所以游离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潮之外,主要缘于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主要表现为:“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多此一举”;“教师中心”的观念,压抑着学生个性的张扬;不能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雷声大、雨点小。  
   问题之二 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既不是相互割裂和对立的,也不能相互取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发展,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承受挫折和自我调控的能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发展自我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强调心理辅导、咨询和治疗等方面的策略、方法、技巧的运用,切忌机械灌输和空洞教化。因此,决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德育或德育化。但由于缺乏专业师资和专门培训,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德育化倾向却十分严重。 
问题之三 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不明显
     心理教育不能只立足于课本,除了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之外,对于特殊的学生,还需要在课外利用心理咨询和诊疗的方式,在学生感到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个别辅导或团体辅导,以帮助他们排解心理的问题。当前不少学校根据心理教育的需要配置了心理辅导室或心理活动室,这些室场布置得也很漂亮、很温馨,能让学生觉得身心愉快,但是这些室场往往使用率不高,心理教育的实效性打了折扣。学生来找心理辅导老师大多数是因为好奇,并非真正想解决心理问题,导致心理辅导室和心理活动室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当然在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下,很多学生、老师、家长都情愿把时间花在学习上,而不愿浪费在心理辅导室里,而且有些学生不太愿意把心中的秘密告诉别人,怕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再加上心理辅导的效果难以达到学生、家长的要求,久而久之,心理辅导室或心理活动室就成了学校的一种摆设,心理教育也就容易流于形式,渐渐被学生、家长所前忘却。
     问题之四 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性不强
     我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已有一定的时间,但相对于其他传统的学科毕竟还是新生事物,而且它与教育和教学两个领域紧密相联,牵涉面广,渠道单一,实施起来难度比较大,使老师难以抓住要要害,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多,实效不明显,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成了形式教育、应付教育。因此,教育部门一定要从专业的角度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除了教师本身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外,还要组织他们进行学习和专业交流,让他们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但是现在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大多是各自为政,很多学校受条件限制,难以设立这么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市和各区教研室也基本上没有专门的研究部门。由于缺乏专业的、系统的指导和学习交流,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很多时候就变成了应付各种各样的检查,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常常比较盲目,随意性很大,也容易流于形式,难以收到实际的效果。
     问题之五 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持续性
     心理教育不是即时教育,学校心理教育的其中重要特征是持续性。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扰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心理教育先是通过面谈、观察、心理测试等方法全面了解被辅导的学生,找出问题的症结,再制定辅导方案,然后在班主任、各科老师、家长的配合下指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另外,还要定期检查实施的效果,以便及时调整辅导计划。由于人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不稳定的过程,很容易受到外界突发事件的影响,教师更是要密切留意学生的心理变化,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但是目前学校的专职人员不多,而且由于学校认识编制偏紧,许多专业人员还要担负其他工作,难以专心心理辅导工作,面对大量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确实捉襟见肘,很难坚持长时间对被辅导学生或群体进行追踪,对他们进行不间断的辅导,特别遇到心理问题比较复杂的学生,就更加难以产生效果。
    针对以上农村学校在实施心理教育过程中所常见的几个问题,有如下思考:
思考之一 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求全体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智育至上”的教育观念,树立以提高心理素质为基础的素质教育观。在人的种种素质中,心理素质是最基础的,它是其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条件,没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其他素质的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切实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思考之二 开好、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随着自我意识和独立性的增强,学生的心理困扰也会不断增多,利用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相关的心理学知识,组织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掌握自我调适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做到悦纳自己,并且经常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当然课堂教学的形式要灵活多变,讲解复杂的心理学理论要深入浅出,注意联系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内容可以是统发的教材,也可以自选题目,内容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要有帮助的,如怎样减轻考试焦虑、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怎样与人交往等等。
     思考之三 对于个别心理问题较明显,行为偏常的学生要进行及时、持续的辅导。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如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活动室来帮助这些学生。在整个辅导过程中辅导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心理辅导,不要太强调老师的身份,同时也要注意为这些学生保守秘密,让他们觉得安全、可靠,获得他们的信任,他们才能更好地把问题拿出来共同解决。心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各种课外活动加以宣传,让师生们对心理辅导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去配合辅导老师。
     思考之四 加强指导和交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区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推进工作”。因此,要在我市教育部门统筹下建立教育行政、专家和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研讨、学习活动,让各校的心理教师知道学科最新的动态、要求和发展的方向,这样就可以避免盲目性、经验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各个学校之间的心理教师也要加强联系和学习,定期交流教育经验,并做好记录和总结,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心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思考之五 建立完备的学生心理档案。争取做到每生一份,以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情况。对于心理问题比较复杂的学生,可以根据心理档案进行跟踪研究,把学生每一个阶段的变化记录下来,以便更好地调整辅导计划。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它建立方便快捷的心理档案库。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动与开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面对各方面工作都比较薄弱的现实,期望短期内大规模地、全面地铺开是不可能的。因此,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积极贯彻落实《意见》与《纲要》精神,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地区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规划,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实施“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工作策略,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有序、实效、稳定地开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