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从高考看心理素质培养

2014年02月20日 心质培养 从高考看心理素质培养已关闭评论 阅读 1,209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与您分享,谢谢您收藏、宣传中国全民健心网,将独乐乐变为众乐乐)
                                                                
         高考考什么?一是知识,二是心理素质。可是,常见的误区总是轻前者,重后者。事实上,心理素质的培养和知识的累积一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这种素质也并非只有高考时才需要,在人生的考场上它也不可或缺。所以,在高考来临时,有必要提出“高考心理素质的培养不能临时抱佛脚也不能过后就拉倒”的观念,因为这对往高考方向走和走过高考之路的学生都是必要的。

  高考心理素质重要不言而喻。据东方网消息:著名心理学家、高考研究专家王极盛教授, 2000年通过对全国74位北大、清华高考状元的调查研究认为,考前和考场的心态,是学生能否发挥自己能力的最重要因素。据新华社报道:从心理上战胜高考,可以说高考就成功了一半,这是74位高考状元的共识。

  因此,每年高考前老师和家长都会教育学生不要紧张,媒体上也有各种相关指导。如:“专家建议家长在高考前经常跟孩子聊聊天,谈谈心,利用吃饭后的时间散散步,相互沟通,帮助孩子调节心理。高考前不仅孩子要调整好心态,家长也要调整好心态。”等等。由此看来,高考考的不仅是考生,同时也在考家长的心理素质。

  应该说,高考前放松心情,睡个好觉,做做户外运动等等这些方法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有助于考生的临场发挥。

  但,高考心理素质的培养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只有到高考时,许多家长和老师才把这个问题重视起来,对那些平时心理素质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这种急功近利临时抱佛脚的行为,收效多大,值得怀疑。春日未耕秋有何获?临渴掘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事实上,健全的人格、遇事不乱、处变不惊、败而不馁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关键在于日常要做好家庭教育的慢功,慢慢培育孩子的心理素质,而不是高考临时抱抱佛脚就能取胜的。

  应该说,考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家长为主体的家庭教育不可或缺,这也需要平日里重视“以人格教育为主、以日常沟通和榜样影响为主要实现方式”的家庭教育。家长如果只注重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只关心孩子的分数,平常不注意与孩子沟通,不积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生活、学习中的挫折,只等到高考关键时刻,才对孩子心理上的稳定百般呵护,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无形中也许对孩子产生一种压力,效果未必好。

  同时,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更是不可或缺。应该说,素质教育的概念即包括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但“惟分”是举的倾向,仍然导致我们忽视了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健康人格的关注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而家长、学校、社会各方形成的合力,通过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辛勤浇灌,培养学生良好的情商,养成健康的人格和遇事不慌的心理素质,不仅有利于孩子在高考中正常发挥,更有利于他们在整个人生中获得一个又一个优异的成绩。

  因为,从宏观上看,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梯而已。走过这一步,也仅仅是个开始,今后人生中将面临的比高考要难的考试还有许多。也因此,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战场,今后路还长,良好的心理素质会如影随形地陪伴孩子们走过一生。所以,要一以贯之,在高考后也要十分重视孩子们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形的健康人才。一个健康的人,应该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高考心理素质的好坏,折射出的是一个学生身心是否呈健康发展的大问题。知识不是全部,只有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这个社会,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因为心理承受能力差,选择了轻生之路的血的教训已经有了不少。如果从小注重孩子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也许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这类不幸的发生。

  可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走过高考的学生今后成功的基石。历览前贤,他们的成功有一个因素不可或缺,那就是好的心理素质:不折不挠的精神和坚定的意志。

  美国总统林肯从小在不幸中成长,母亲是私生女,父亲是流浪汉。他的一生中面临了许多次的失败,但林肯始终拥有坚强的意志,他说:“虽然有过心碎,但依然火热;虽然有过痛苦,但依然镇定;虽然有过崩溃,但依然自信。因为我坚信,对屡战屡败的最好办法,就是屡败屡战,永不放弃。”所以,他最后的人生是成功和辉煌的。

  司马迁面临宫刑的耻辱,发奋著《史记》,他在《太史公自序》中赞许那些面临困难,不屈不挠,内心坚强的人们: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以高考为契机,注重对孩子们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吧。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在高考时才急功近利地呼唤心理素质,同时也不能在高考后又忘掉它的效力,将心理素质的培养又丢在脑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