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培养男孩的“父性精神”

2016年10月10日 心理教育 培养男孩的“父性精神”已关闭评论 阅读 1,067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李美英转载与您分享,祝您多点开心,少点烦恼!谢谢收藏)
    曾几何时,男孩成了“麻烦”的代名词:调皮捣蛋,胆小怕事,成绩不好,辍学率、犯罪率比女孩高……
    昔日男孩们经常爬树、捉鱼、磨刀、造树屋、做弹弓……
    在现行教育模式和社会环境下,“男孩危机”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国际化问题,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波拉克在《真正的男孩》一书中说,当代男孩“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取得的成就“远不及”当代女孩。
    怀有好奇心、勇敢、坚毅、懂礼貌、勇于接受挑战……这些优秀男儿应该具有的品质对于当代男孩来说似乎已渐离渐远。
    搜狐教育《智见》今日推荐这篇文章,一起来思考:我们该如何把男孩培养成真正的男子汉?
    现代社会的成长之惑:男孩的目的
    1943年,23岁的迪安·里德是一名盟军飞行员,驾驶着B-12型轰炸机在欧洲战场上空盘旋。在一次轰炸任务中,他的飞机在德国被击落,其他机组成员因此身亡。迪安·里德被弹出了驾驶舱,着陆时摔坏了腿,在腿伤恢复之前,他被纳粹步兵俘虏,关押在马尔堡和纽伦堡附近的纳粹战俘营里,直到战争结束。
    男孩更倾向于用身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认知世界
    他作为一名飞行员,终日穿梭在死亡的阴影和胜利的渴望之间,时而恐惧时而热血澎湃的感受;他面对身受重伤的战友,束手无策的无力和绝望;还有从战俘营出来后,回到家“作为一个男人”所感受到的责任感。
    古里安认为一个男孩的成长,一定需要一个理想化目标的牵引,他将之称为“男孩的目的”。
    在迪安·里德所处的时代,男性有一个朴素但明确的形象——沉默,坚强,有勇气,敢于挑战和担当。这个在战争中磨砺出的男性形象,成为一代男孩成长的精神力量。“我们这一代人身处的时代堪称人类历史上男性角色变革最为显著的年代。我们那一代的男孩和男人,对自我认知的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什么是男人?什么是合适的男性角色?”
    美国“男孩项目”的负责人朱迪思所说:这个世界需要男孩做些什么贡献?男孩们想要被这个世界所需要,但他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做贡献。这一现状不仅令人难过,还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在一些社会学家的研究中,危险性已经显现。“男孩项目”的创始人——佩尔学院的汤姆·莫滕松博士从很多研究报告中搜集了有关美国男孩精神、情感、身体等方面的成果,发现了一些数据,证明男孩成长的困境:公立小学和初中里的休学生中,每100个女孩对应的是250个男孩。被诊断有学习障碍的学生中,男女生比例是2.76∶1;被诊断有情绪障碍的学生中,男女生比例是3.24∶1。在15~19岁年龄段自杀人群中,男女生比例是5.49∶1;而15~17岁被送入教养所的人中,男女生比例是8.37∶1。同样的趋势也出现在中国。10年间,女大学生在校人数提高了10.3个百分点,女硕士的比例提高了13.6个百分点,女博士的比例提高了15.9个百分点。
    1908年,参加童子军夏令营的孩子们在齐心协力地拖木头
    教育是一个孩子社会化的最初阶段,也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上升通道。在这条通道中,男孩走得显然更为困难重重。他们不仅在教育系统里缺乏目标意识,其行为中也显现出了社会目标意识的缺失——美国司法部的一项研究显示,如今美国有700万名犯人,其中93%是男性。即便是那些看起来在正常社会轨道中的男生,对自己作为男人的角色也越来越不确定——这是汤姆·莫滕松博士的一个研究结论:“20多岁还住在家里、没工作的男青年人数逐年增加——不仅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和所有的工业化国家都是如此。他们比100年前的男性要晚熟一二十年。”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成为了不起的人!我就想成为了不起的人!”这是古里安在《男孩的目的》开篇,引自一位小学三年级男生的骄傲宣言。古里安认为,“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是所有男孩子的内心渴望。可在这个相对和平富足的时代,对不必再遭受饥饿、战乱、死亡威胁,但也被装进安全温暖的秩序牢笼中的男孩子来说,他们通往“了不起”的路途上必须找寻到两个问题的答案:什么才是一个了不起的男人?通向“了不起”的方向和推动力在哪里?
    父性精神缺失,我们如何教育男孩?
    当我的孩子——一个7岁的男孩上小学不到一年的时候,我和老师有一次对他“未来”的谈话。这次谈话严肃而且颇带点焦虑。老师说,他在学校有很多明显无法遵守学校规则的行为。比如他会在需要安静的场合大声说话,会在不允许奔跑的教室走廊里奔跑,会在上课举手回答问题时,还没得到老师的允许,就自顾自站起来说出答案。所有同学整齐列队前进时,他会冲出队伍,按照自己想象的轨迹跑一个小圈。他对自己的自由行为表现出不愿控制,也无力控制的感觉。
    男孩可以在任何场所展示他们的精力,即便是在狭窄的胡同里也能打场篮球
    我是一个接受过一些“新式教育”观念的妈妈,曾经因此坚定站在维护男孩以身体探索空间的天性角度,认为学校严苛的秩序和规则在压制男孩的天性。但现在老师诚恳的担忧让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秉持的天性教育是否出现了问题。眼前这个小男孩看起来在学业上还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可多年的经验已经让老师警醒他的未来,她以一位老师的责任感向我提出忠告:如果不能将孩子的行为纳入一个有规则的轨道,让他有一个符合学校秩序规范的行为习惯,“可能到三年级以后,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大,他的成绩会垮下来。”
    我相信这不是老师的危言耸听。已经有众多的研究表明,男孩子在教育这个最重要的社会通道上表现堪忧,而且学业表现的落后并不完全在于学习能力的优劣。虽然在生理构造上,以语言文字以及安静坐在座位上学习的教育方式更适合于女生的生物属性。但大部分男孩可以在几乎所有环境中学习,他们有足够的智力天赋在拼字比赛和辩论赛中获胜,他们看起来在阅读上也没有什么天然的障碍。
    很多受测试的男孩可以在一周内读完一整本《哈利·波特》。但有不少在学习能力上并没有问题的男孩也不幸沦为了学业失败的一员。他们大多因为无法遵守学校的秩序,被行为不断冲撞规则过程中获得的负面评价压倒,不被认可的“失败感”会“封闭”他们的心智,对学校中的一切都毫无兴趣,结果常常对社会生活也丧失兴趣。
    很多男孩问题的案例中,在学校中天性被严格限制和在家庭中天性被过度放任同时存在,以致让男孩丧失了成长方向。当我们质疑学校教育体系的问题时,也不免要反躬自省,我们的家庭教育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在呵护男孩天性的同时却无法提供他进入社会所必须的规则感?
    童子军夏令营是现代社会男孩成长的“飞地”,他们在那里依天性玩耍,并在集体中懂得规则
    儿童沙盘游戏治疗师单文告诉我:“男孩的特性和精力决定了,他需要更大的空间。他是在把社会的正常要求和自己天性的不断碰撞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但无论如何,社会规则与个性之间都是有区别的,如果他从小就能建立起良好的规则感,这是保护他少遭受无谓挫败的弹性屏障。”“一个男孩3——6岁时多父亲参与养育,这个孩子成长的方向感和对规则的认同都要好一些。接受到足够父性管教,有更多的规则意识的男孩,进入社会时,可以很快找到社会规则。反之男孩的安全感会受到影响。因为当他进入一个家庭以外的社会环境时,他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因此不知如何才能很自如地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呆下去。”
    日本教育家河合隼雄的著作里曾专门论述过男孩成长中需要的“父性精神”:其根本功能是“断绝”与“分割”。父亲要足够严厉。极端地说,就是要有如果不听话,就算是我儿子也照“杀”不误的态度。这种严厉的“父性原则”是帮助孩子建立起规则感的重要工具,而规则感是男孩离开家庭进入社会自我保护的“武器”。当我们在疑惑于男孩在学校中学业与规则的双重困境时,除了问责教育环境的僵化严苛外,或许还要反过来想想:为什么我们家庭中的“父性精神”越来越弱了?
    男孩的成长不仅需要各种各样的玩具,更需要方向感和规则
    在传统的社会里,孩子的养育是由一个家族来完成的。父母,祖父母,部族中的男族长等组成对男孩成长负有最终责任的教育小组。在这样的家族喂养体系中,即便父亲缺位,家族中依然有父性精神存在,足以给男孩子成长所必须的方向感和规则感。进入工业社会后,大家族养育的生物人类学模式已经被工业革命的社会潮流冲垮。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家庭小型化成为主流,能够多方位实践“父性”精神的角色已然减少,大多数时候父亲得独力作为“父性精神”的提供者。
    但在现代文明的规范下,父亲训诫孩子的方式常常受到“暴力”的指责。这让小家庭中的喂养方式,更多被母性原理所统治。河合隼雄曾提到,现代小家庭的养育中,一个最常见的问题是“对孩子的养育很容易就陷入封闭的母子关系。”,“母亲剥夺了父亲养育孩子的权力。”
    如何弥补男孩成长中重要但又不足的“父性精神”,研究男孩教育的专家迈克尔·古里德提出了重拾并更新家长领导小组的建议,小组成员由父母,祖父母,亲戚,朋友,教练等一系列更为宽广的人际网络组成:“我们不可能再回到祖辈们小部族式的成长教育时代,我们的孩子也的确需要最好的工业化教育模式,但这要求他可以在一个更开放的环境中习得‘父性’的角色。而且无论他面临何种危机,他被其挫败的概率都显著降低。因为他现在拥有十个左右值得信赖,能够在学校体系之外帮助他的人。”
    古老的谚语曾说:养育好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的人,在“父性精神”缺失的今天,养好一个男孩尤其如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