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浅谈中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及其辅导策略

2014年02月25日 心理教育 浅谈中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及其辅导策略已关闭评论 阅读 1,027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任木千子与您分享,谢谢您收藏、宣传中国全民健心网,将独乐乐变为众乐乐)
      

            作者:湖南省攸县渌田镇中学  尹小平  王正武   推荐: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谭仁林
【内容摘要】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生的成才靠学习。可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现实中有不少学生在学习中找不到快乐,而是感到十分痛苦,于是出现了厌学、逃学等劣行。为了帮助更多的学生重拾学习的信心和快乐,我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及其辅导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心得,现在写出来与同行分享,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中学生        学习心理问题       辅导

        在办公室里,一位学生家长无奈地诉说,他的孩子在上小学时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当过三好学生,作文竞赛得过奖,甚至还参加过数学奥赛,可是到了中学后,成绩每况愈下,而厌学情绪与日俱增,迷恋网络游戏。先是不做作业,上网游戏通宵达旦,后来干脆不想上学,整日上网。做父母的心急如焚却毫无办法。
       这个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心理出了问题,需要进行学习辅导。学习辅导有积极的与消极的之分。积极的学习辅导是对学生的良好的学习技能、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机的态度进行训练与辅导,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消极的学习辅导是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障碍进行矫治,如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矫治注意力障碍、自暴自弃心理、学校恐怖症等等。
         学习辅导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技能,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其创造能力;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正确对待学业的成功与失败,树立自信心,能克服学习活动中的各种困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解决与学习有关的各种心理困惑。
中学生学习心理问题有许多表现,这里只浅析一下学习困难、学习怠惰、学习退避、考试焦虑四个问题。

一、 学习困难学生辅导
        学习困难学生,分两种情况。一种叫学习障碍,指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而使得学生在聆听、说话、阅读、书写、推理和数学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困难。另一种叫学业不良,学业不良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学习适应困难,成绩明显落后或急速下降。学业不良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及时发现,有利于及早帮助,可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困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在某些方面明显地表现出偏离常态的行为。一般来说,教师在平时可以观察到学生的这些行为。他们在学校常常有以下表现:不专心听讲,不记笔记,懒于发言,想入非非,答非所问,心神不宁,忘记做作业,字迹潦草,视上课如同儿戏,装聋作哑,恶语伤人,拒绝合作,乱涂乱画,见异思迁,躲避老师的眼神,缺少知心朋友,眼高手低,不懂装懂,爱随便走动、吵闹。课堂学习反应迟缓,记忆效果差,注意力分散,解题或回答问题思路混乱,课堂上屡屡违纪或干扰别人。只有当学生在相当一段时间反复出现多种现象时,才可认定为学习困难,并且需要引起注意。
          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是一项比较复杂而艰苦的工作。一般来说,需要根据诊断分析结果,由教师、家长和学生本人一起制定详细的个案辅导计划,通过心理咨询、谈心、调查,访问学生及家长,弄清学习困难的原因,再有的放矢地加以辅导、帮助,提高自信心,最终提高学习成绩。造成学生学习困难,存在多种可能的因素,有内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有:智力水平低,缺乏基本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技能缺乏,导致不能学,不会学。学习内在动力不足,缺乏学习兴趣和动机,或学习上经常受挫失去信心,以致不愿学、不想学。有的存在懒惰、粗心、畏难等性格弱点,有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好。有的属于智力因素,有的属于非智力因素。外部因素:可能存在不适当的教学内容,不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不和谐,不适应班级和学校的工作管理制度,个别老师缺乏教书育人、育心的能力,责任心不强等。
          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除了改善外部学习因素,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外,更多的是要在心理方面进行辅导。要投入更多的耐心和诚心,并且经过系统的学习心理辅导,才能有好的效果。首先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可借助于新课改的契机,创立问题情境,提供成功体验,关心、尊重、热爱学生,多表扬少批评。开展有趣的活动,适当开展竞赛,培养对学习的爱好,借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学习的主人翁态度。其次,要帮助学生排除学习心理障碍,如胸无大志,耐挫力差,荣辱不分,自卑忧郁,懒散成性,逆反心理,思维混乱,基础薄弱等。这些导致学习动力和信心不足的心理障碍,需要通过深入辅导,予以克服排除,才能使学生活泼主动地学习。

二、  学习怠惰学生辅导
         有的学生学习怠惰,表现有:整天喜欢闲荡、嬉玩,学习、读书懒洋洋、漫不经心,课前不进行预习,上课不认真听讲,也不做作业,上课反应迟钝,学习拖三拉四,应付了事。
       学习怠惰从心理上分析有以下原因:一是为人冷淡,缺乏兴趣和热情,对任何刺激都反应迟缓,无动于衷,宠辱不惊,麻木不仁。二是有抑郁心理。由于对环境不适应,或因考试屡屡受挫而感到心灰意冷,失去学习兴趣,破罐子破摔。三是依赖性,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养成了养尊处优,凡事依赖父母、别人的习性,渐渐地养成了懒惰的坏习惯。四是逆反心理,因学习成绩差,经常被家长、老师责骂、处罚,从而产生逆反心理,采取消极的行为对抗。除了心理因素外,另外还有身体、生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学习怠惰学生可采取下列方法进行辅导。(1)千方百计引起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并创设机会与情境让其实现自己的兴趣。例如,鼓励他们参加自己感兴趣的课外小组活动,担任科代表等,以培养独立完成学习的习惯。(2)安排适当的作息时间。学习疲惫也会产生懒惰,所以每隔一个小时必须有短时的休息。(3)注意营养,促进身体健康。有的学生因为身体有病或营养不良,容易疲劳,所以学习难以持久,常常半途而废。父母、学校应改善他们的伙食以增强体力。(4)帮助学生树立勤奋是美德的关念,明白勤奋能为自己带来幸福的生活。

三、 学习退避行为辅导
        有的学生在学习上采取退避行为。表现为:不做作业,不愿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尽量回避困难的作业,旷课乃至逃学,自暴自弃等。
对这些学生的辅导,最重要的是要改善其不良的自我概念,增强其自信心,引导其正确对待失败,克服自卑,改变其消极的归因倾向。对不做作业的学生可采取以下辅导措施:(1)布置比较容易的、适合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的作业,让其通过完成作业而获得成就感,老师及时给予表扬,让其开始喜欢作业。(2)设法让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并认识到这是对自己的负责,并可获得老师的好评和信任。(3)作业内容尽量多样化。(4)老师要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检查,发现进步及时表扬,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对于逃学的学生,老师要格外注意。逃学是一种后果严重的学习退避行为,这种行为除了学业不佳,产生自暴自弃心理外,还有其他一些不利的因素,如与老师和同学关系不和,在班级中比较孤立而毫无兴趣;或违反纪律怕受惩罚;或外出与网友见面等。由于情况不一,老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采取以下辅导措施:(1)改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和老师多关心爱护他们,培养他们的集体归属感。(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班集体生活,让他们感到学校生活的乐趣,班集体的温暖。(3)帮助改善学业状况,增强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4)加强家长与教师的联系与沟通。(5)引导其正确交友,杜绝与社会不良人员的往来。(6)教师和家长对逃学的学生的处罚要慎重,要以教育疏导为主。(7)教师要以诚恳的态度了解逃学的原因,帮助他们分析逃学带来的不利后果,发现并赞扬其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 考试过度焦虑的辅导
       学生参加考试,特别是面临关键性的大考,都免不了有些紧张。胆怯与自信,紧张与喜悦交织着,这不足为奇,是临战前的正常心理状态。但有部分考生,面临考试,过分地紧张,心理压力过大。具体表现在(1)过于担心,担心自己能力不行,担心考题一定很难,担心自己考不好,无法向老师和家长交代。(2)情绪紧张。感到心慌意乱、焦躁不安、害怕恐惧,想镇定下来专心做事又不知做什么。(3)面部表情严肃,肌肉紧张,身体疼痛,心跳加快,出汗,呼吸短促,尿频尿急,严重的还会拉肚子或发高烧。(4)行为冲动。有的同学表现出逃避行为,一心希望老师推迟考试时间或不进行考试,根本没有心思准备考试。有的同学表现出攻击行为,动不动就对别人发脾气或摔打东西等。
        考试焦虑,对于考试有相当大的不良影响。它影响复习效率和考试成绩,平时的一切努力化为乌有。还会使人的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衰退,思维杂乱无章,使人容易激动、烦躁,有时还会产生恐慌,无法入睡。
        要克服考试过度焦虑,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意义,不患得患失。要创造合适的考试心理氛围,避免人为的紧长气氛。指导学生建立适度的期望值,避免自我增压。要相信自己的能力,高高兴兴地走进考场。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轻装上阵。(2)考前认真复习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复习得越充分,产生怯场的可能性越小。在备考过程中,严格执行复习计划,努力提高复习效率,对考试心中有数,考试起来自然就会轻松自如,发挥正常。(3)考试前要合理安排复习与休息时间,科学地使用大脑,注意劳逸结合,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考前加紧复习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一定要有节奏,有张有弛,使大脑得到适当的休息。(4)掌握应试技巧。有的同学本来是以轻松的心态进入考场的,由于缺乏训练,一拿到试卷就不知所措,从而产生焦虑心理。有的同学本来就产生了考试焦虑,一进入考场更加重了焦虑心理。所以,很有必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如先浏览后答题、先易后难、审清题意、书写干净、考试细心、恰当分配时间、考后不对答案、吃好、睡好等,可以避免或减轻焦虑情绪。
        一旦考试焦虑产生了,出现了紧张焦虑情绪,无法作答,有没有办法消除呢?办法是有的。出现这种情况,不要害怕,应该相信自己,经过自我心理调适,是能够恢复正常的。(1)调整呼吸法。感到过度紧张时,做几次长而深沉、徐缓的深呼吸,可引导自己进入心情相对安定状态。(2)自我暗示法。可在心里反复对自己说,“我很安静,我能行,我能考好”,最好是精神振作,伴有握拳、挺胸等动作。(3)转移注意法。通过转移注意对象,来调节身心变化。如思考一段最愉快的事情,或者再现、想象一副令自己心旷神怡的画面,或者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或者回忆自己最成功时的事情。营造一个新异刺激,建立一个比紧张情绪更强的兴奋中心以抑制过度紧张的情况,等思绪平静后再做题。(4)解除疲劳法。可以通过对肌肉的自我放松来达到调节情绪的效果。可以伸展四肢、腰背,活动手腕和头颈,摇摇指关节,或用双手干洗脸几次,可避免紧张与疲劳。
【参考文献】
(1) 中学生心理健康 陆向阳编著。—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5
(2) 学校心理教育研究 肖汉仕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
(3) 初中生心理素质教育 肖汉仕著。—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
(4) 男生女生心理咨询手册 奚华编著。—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1
(5) 当代青少年心理辅导:向成熟发展的科学 吴增强编著。—上海:社会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