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我国古代是如何认识和治疗情绪疾病的?

2017年01月03日 心理保健 我国古代是如何认识和治疗情绪疾病的?已关闭评论 阅读 998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丁昆雯转载与您分享,祝您多点开心,少点烦恼!谢谢收藏)
       来到集上,只见范进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胡屠户凶神似的走到跟前,说道:"该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一个嘴巴打将去。众人和邻居见这模样,忍不住的笑。不想胡屠户虽然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还是怕的,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到第二下。范进因这一嘴巴,却也打晕了,昏倒在地。众邻居一齐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舞了半日,渐渐喘息过来,眼睛明亮,不疯了。

       这是选自《儒林外史》讽刺小说《范进中举》中的一段描述,一个巴掌治好了癫症,我国古代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果真如此简单暴力吗?

       《黄帝内经》

       中国古代精神病学理论之渊源,始于《皇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内经》一书对前人的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提出了用癫、狂二症来概括精神疾病的分类方法。《内经》中所言“狂症”,是一类以精神运动性兴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类似现代精神病学所说的躁狂症的精神病;而“癫症”则是一类以妄想幻觉或退缩为主要临床表现、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内经》的阴阳失衡论对后世中医精神病学中所说的“重阳者狂,重阴者癫”传统认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素问•宣明五气论》说:“邪入于阳则狂”,《素问•生气通天论》亦有:“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内经》不仅描述了多种精神疾病的症状,论述了病因病机,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1、癫症:癫症即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幻觉、妄想、思维障碍、敌意等)、阴性症状(思维贫乏、情感淡漠、社会退缩、意志缺乏等)和情感症状(抑郁、焦虑、情绪不稳等);《内经》中对于癫症的治疗原则是依据疾病的变化而灵活施治,“点刺放血”。除了针灸治疗以外,《内经》还提出了一些药物治疗的原则,如《内经》记载了吐下之法的治疗纲要,后人将其发展成为癫症药物治疗中的“祛痰法”。

        2、狂症:狂症即精神分裂症的兴奋状态;在《素问•病能论篇》中有这样的论述:“有病怒狂者……使之服以生铁落为饮,夫生铁落者,下气痰也。”以生铁落饮治疗狂症,开拓了镇心安神法治疗狂症的先河。汉代张仲景则在《内经》的基础上于《伤寒杂病论》中创用白虎汤、承气汤之类以清热泻火法治疗因实热引起的神志异常。此外,今天中医临床治疗狂症所采用的活血化痪、涤痰开窍、针灸、精神疗法等治疗方法,均可以在《内经》中找到其源头。

        3、痫症:痫症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癫痫,包括在《内经》所记述的“巅疾”之中痫症今天仍属精神病临床上的常见病,主要采用针灸疗法,根据患者不同的症候特点,选择相应的针刺部位。

        4、郁症:中医精神病临床对于郁症的施治,是以药物治疗为其主要治疗手段的,《内经》中已有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五郁和情志内郁的论述。书中虽尚未提出具体治疗该症的方剂和药物,但却已概括了中医郁症的治疗大法,如《素问•六元纪大论》指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

       魏晋隋唐

       魏晋至隋唐时期对于精神疾病多立意在“感受外邪”,提出精神疾病由“风热之邪引起”。隋末巢元方等人撰写的《诸病源候论》一书中《风狂病侯》谈到精神病病因是“风邪入并于阳所为也”,用气血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精神病病机学说及临床上的辩证分型;系统地提出了按内、外、妇、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划分的方法,使古代精神疾病的分类渐趋合理;在对现代精神疾病的认识方面亦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如详细记载了因服石(魏晋时期道学玄学崇尚服石炼丹,精神病学多带着迷信色彩,常将某些精神疾病归于“尸鬼之说”)及酒精中毒所导致的精神障碍。除此之外,《诸病源候论》对于各种系统划分的各种精神病症也总结了包括中药、理疗、针灸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后世中医临证提供了新的思路,至今对中医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宋金元时期

        宋金元时期创立了中国古代精神病学三大学说——“火热说”、“痰说”(如《范进中举》中描述:众邻居道:"老爷,恭喜高中了。适才欢喜的有些引动了痰,方才吐出几口痰来了,好了。快请回家去打发报录人。")和“气血说”。
朱丹溪,金元四大家之一,作为滋阴派的创始人其学术思想,尤其是他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痰”作为中医精神病的病理基础,虽然早在汉代张仲景的《金厦要略》中即已提出,但还不甚明确,朱丹溪首创了中医精神病的痰迷心窍学说。治疗以吐法为先,诸法并用,对于郁症,更是创立了能解诸郁的名方越鞠丸,使郁症的理、法、方、药更加系统和完整。

        宋金元时期的诸医家不仅只注重外邪亦重内伤,认为情志变动和脏腑机能盛衰会对发病与病变产生影响,因个体体质、气质、认知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而造成了是否发病以及症状表现的个体差异。这个时期发展的五志学说(喜怒思忧恐)突显中医特色的精神病学,尤其是以中医治疗情感性精神病。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的“神智门”,尝试将精神病从内科中独立出来,提出“癫痈”、“郁症”、“痴呆”等精神疾病名称,李时珍、王清任等开始意识到大脑在精神疾病的发病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前一阶段热播的《女医•明妃传》中提到的祝由之法,即包括中草药在内的,借符咒禁禳来治疗疾病的方法,按现代医学观点看待,属于心理学之心理暗示、催眠部分。 “祝”者咒也,“由”者病的原由也。“祝由”的概念很广,包括禁法、咒法、祝法、符法,以及暗示疗法、心理疗法、催眠疗法、音乐疗法等,并非仅仅祝其病由而愈其病。有些病原因已明,可是祝之不愈,这说明祝法不起作用,就要改用禁法,或符法,或配合药物治疗。
我国古代并没有出现西方大规模收容院的模式,精神病人都采取家庭护理。富裕家庭会聘请仆人予以照料,贫穷家庭则只能将患者囚禁家中。传统中医治疗精神病主要使用药物、针灸、推拿三种手段,只是根据病理不同和各家经验差异,药方、针灸、推拿手法和穴位等方面有所变化。精神疾病的特殊性,使中医治疗也诞生了新的更有针对性的“意疗法”,根据情志相生相克和形神理论,通过语言疏导、暗示和音乐舞蹈等手段,用于调节情志和治疗精神障碍。

        即使是古代中医有丰富的精神病研究和治疗方案,但毕竟疗效有限。按照“巫医同源”的说法,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在遇到发作行为怪异的精神病的常见做法一方面是寻求医学帮助,另一方面就认为是鬼怪所致,为病人祈福祷告或请法师驱邪抓妖。一直到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和人文哲学传到中国,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中医学受到批评与摒弃,中国近代的精神病学与传统中医断裂开。而随着西方人士和留洋学生在中国开办精神病学课程、建立精神病院,西方现代精神病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之后,中医精神病学便未再得到进一步完善。

        相比于西方古典医学,中医学更加完善实用,但这种完善使后人很难打破束缚求得创新。古代精神病学几经发展,仍然突破不了先秦两汉时期的中医经典体系。“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中医在精神疾病的诊疗作用,依旧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