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抑郁的意义与功能

2017年02月18日 心质培养 抑郁的意义与功能已关闭评论 阅读 1,028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侯小敏转载与您分享,祝您多点开心,少点烦恼!谢谢收藏)       
         曾经做精神科医生的时候,治疗抑郁症时关心的是患者的抑郁情绪是否缓解,负性认知是否消失,思维迟缓是否改善,睡眠节律是否恢复,食欲性欲是否正常,自杀风险是否消失。现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更关注的是抑郁情绪发生的背景,负性认知缘于何事,思维迟缓有何意义,失眠早醒有何影响,食欲性欲意义何在,自杀想法表达什么?

        从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生态医学模式,经历了这么多年,大部分医院和医生还停留在看病治病的模式,而没有考虑症状的意义与功能。人类进化过程,就是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目前的环境,不再是丛林环境,不再是真正的虎豹豺狼,而是各种信息刺激。而我们应对环境的身心反应模式,还停留在丛林时代,逃跑打斗和僵死,这是基本应对策略。我们的语言和心理反应模式,还需要改善升级,需要灵活性和随机应变。父母的经验,祖辈的经验,需要审视反思,而不是全部接受。信息社会,网络时代,太多的刺激,特别是虚拟刺激,容易让人们对虚幻的网络内容成瘾,容易让我们过份相信头脑里的想法,其实,互联网及大脑都会产生虚幻的世界,需要我们觉察。抑郁症患者,容易陷入互联网及头脑里的虚拟世界,失去现实的连接,陷入僵局。这是很多青少年抑郁症的特点,咨询师需要帮助来访者觉察这一点:互联网、头脑里的想法、父母的观念、学校里的灌输,都是虚拟的,现实需要眼耳鼻舌身意去感受,去觉察,去体验。我们做父母的,也需要警惕,不要用自己头脑里的经验代替孩子的体验,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替代孩子的眼睛。

        抑郁症背后,是无助,无望,无价值,往往是家庭环境剥夺了孩子的好奇、探索、自主、意义,孩子无法适应外部环境的挑战,产生习得性无助,引发抑郁情绪。抑郁情绪本来是孩子表现出来的信息,父母是否能够觉察和理解呢?如果一味地用药物消除,如同鸵鸟的回避策略,只会维持抑郁情绪。你是如何看待孩子的自主选择和好奇探索呢?如何看到孩子的抑郁情绪呢?抑郁情绪都有它的功能,父母,要用心倾听。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