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醴陵市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总结

2017年11月14日 心理教育 醴陵市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总结已关闭评论 阅读 1,153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2004年起,醴陵一中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辟了心育领域。多年努力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特色逐渐彰显,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辅导活动、科研、心理社团活动四结合的心育工作模式,整合形成了“悦·心”系列心理育人体系,通过润物无声的心理育人体系,让学生们在愉悦、和谐的状态下,“悦己”、“悦人”、“悦学”。
     一、组织领导明方向
   (一)健全工作制度,提供行动纲领。
 制度是一切工作开展的行动纲领。我校制定了《醴陵一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管理制度》、《醴陵一中心理教师工作守则》等各项工作制度,保障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的规范性、常规化、科学性。
学校将心理教育工作纳入到整体的五年发展规划以及学校每学年的发展性评价中,每学期都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每学期末都有完备的工作总结。
   (二)组建工作队伍,健全工作机制。
我校逐步形成了以校长牵头,由专职副校长和德育主任为主管领导,专职心理教师为核心,涵盖各班班主任的全方位育人机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团队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和教研活动。相关规章制度明确,管理常态化,记录完备。
二、师资设施有保障
(一)设施设备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面积达200多平方米,配备了六个功能室,功能布局合理,专业设施先进,咨询环境宜人,创设了良好的心育环境。
    六个功能室分别为:1.心理活动室;。2.心理宣泄室;3.心理放松室;4.个体咨询室;5.心理测量室兼预约等候室;6.心理档案室及办公室。
    这些硬件设施的配备,充分保证了我校师生及家长在心理测评、个体与团体心理咨询、心理活动课、压力放松等方面的需求,有效地保障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师资配备
我校建立了全员参与的心育工作机制,54位班主任为兼职心理辅导员,班主任潜移默化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配备了一名专职心理老师,为浙江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学术硕士,专业素养高,教育教学经验丰富;3名兼职心理老师,均拥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专业性、科学性。
(三)定期培训
根据实际情况学校定期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学知识、心理辅导技能、团体心理训练等方面的培训,对全体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教师心育理念。
(四)待遇保证
 心理老师开展学校心育活动,包括个体与团体心理辅导,心理社团活动等如实计入工作量。
 三、教育教学重特色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形成了“悦·心”系列心理育人体系。

    从涵盖范围来看,“悦·心”心育体系服务于学生、教师和家长三大主体;从心育方式上看,我们从两个层面展开:了解和辅导。
    首先是了解,主要通过针对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测查——“悦·测量”来实现;
    其次是辅导,一方面是预防性辅导,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悦·课堂”,以及心理宣传海报及专刊为载体的校园文化沁润——“悦·文化”。
另一方面是干预性辅导,包括个体和团体心理辅导——“悦·倾听”。此外,面向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工作,我们分别围绕着针对教师和家长的心理讲座和读本——“悦·工作”及“悦·家庭”开展。
   (一)悦·课堂
    “悦·课堂”是“悦·心”工作体系中的主体性工作。
    从2004年开始,我校正式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在高一年级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每个班每两周一节。自主编写心育校本教材,并不断补充更新。对学生不同发展心理发展阶段和需求进行了对应主题的教育。
   “悦·心”系列课程包括三方面:1.悦己:对应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中认识自我、情绪调试这两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2.悦人:对应人际交往、生活和社会适应;3.悦学:对应学习心态调整和升学择业这两部分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课形式多样,根据不同主题及教学目标,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户外心理拓展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潜能,优化学生心理素质。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生活化,重视学生课后的心理训练。学生人手一个心灵成长记录本,用来记录生活感悟和心灵困惑。心理老师定期查收,认真批阅每个学生的成长感悟和困惑。这种纸笔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浓浓温情,深受学生的欢迎。
(二)悦·测量
1.实行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
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我校实施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每个年级安排一位兼职心理辅导老师,每班设立一名班级心理委员,各学生寝室设立一名心理信息员(寝室长)。建立以班级—年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紧密联系的三级网络,落实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异常状况学生进行追踪心理辅导。   
2.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排查工作。
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并对心理档案进行动态管理。根据测评结果筛选出心理预警对象,与班主任一起做好危机预防和转化工作。
3.对有需要的教师不定期进行心理测试,并根据心理健康状况水平进行干预和辅导。
(三)悦·文化
“悦·文化”是我校心育体系中的宣传性工作。
1.心理知识宣传阵地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专刊和校园网站的心理健康专栏,介绍心理学的知识理论,选取典型的心理咨询案例,刊登名师的心理指导等内容,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心理品质。
    2.心理社团文化
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社团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拓宽心育途径,通过学科渗透及与德育活动深度融合等方式进行心育文化的熏陶。校园中沁润着惠风和畅的心理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
    心育教师具体指导心理社团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组织并指导学生心理社团工作,开展每月一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为梦想点赞”活动,“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温暖笑脸,正能量传递”的活动,“快乐分享,正能量传递”。心理社团话剧组排演了校园心理情景剧《疯狂追星族》,拍摄了心理微电影《花季的握手》,微电影展播受到了全校师生的好评。
指导学生加强社团间的合作,联合公益组织“关爱生命万里行”活动小组,开展了“关爱生命,呵护心灵”、“读书义卖”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积极的生命教育。
    (四)悦·倾听
    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咨询方式,用心做好心理咨询工作。
    1.咨询方式的多样化
    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设立了咨询热线和心灵信箱,还开展了网络咨询等方式,及时地为学生排忧解难。除了个体咨询,还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点面结合,全面推进,将心理咨询工作做到实处、细处。
    2.咨询时间的灵活化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制定了规范的值班制度,除了白天的常规坐班时间,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全寄宿制管理下,学生咨询时间更多地集中在晚自习及文体课等时间段,因此还安排了每周星期一及星期三的晚上及星期二和星期四的午休时间,方便学生安排好时间进行咨询。
    3.咨询过程的规范化
心理咨询老师按时坐班,耐心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并在咨询结束后为来访学生建立详细的档案资料,做好辅导记录,并定期进行跟踪辅导。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做好咨询的转介工作。
(五)悦 ·工作
悦·工作是“悦·心”体系中针对教师的心理工作模块,旨在帮助老师们舒缓压力。我校在教师中开展了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如《教师的情绪调节与压力应对》、《幸福是一种能力》及《师生关系中的心理学策略》等主题,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理念和水平。针对新教师群体,心育中心还组织开展了以“新教师适应”、“幸福直通车——提高乐商”、“挑战自我,熔炼团队”为主题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六)悦·家庭
“悦·家庭”是“悦·心”体系中针对家长的心理工作模块,通过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普及家庭心理教育理念,如通过书面交流的方式、心理讲座及开辟学校网站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专栏的方式,提升家长心育理念和水平。如《写给家长的一封信》、《如何疏导孩子的逆反心理》、《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考试焦虑现象》、《考生家长的心理调节》等,教给家长一些常用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家庭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心理。
四、科研引领促创新
 我校心理健康中心在校长的带领下,在省级“十二五”子课题“高中生心理资本及与自我决定动机、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等课题的引领下,形成浓厚的心育教研氛围。
我校心育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有近40多篇获省地市级奖励,科任老师积极渗透心育观念,撰写了多篇关于学科与心育深度整合的论文。
五、合理规划促发展
为进一步将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化、完善化、体系化,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教师,我们计划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铺开,着力突出我校“悦·心”心育体系的特色,全面推进,均衡发展。
完善”悦·课程”体系,丰富心理活动课的形式。创建“家长学校”,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整合社会资源,深入三方育人机制。开展特色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性与体验性。
六、心育之树硕果丰
    (一)各级荣誉:
    2005年至今多次获得湖南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2012年12月我校被评为株洲市心育基地;
    2013年我校被评为株洲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示范站。
2014年10月,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贺军科一行莅临我校调研青年社会组织,参观调研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我校的心育工作给予高度的肯定。
2016年被评为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同时我校的心育工作还被醴陵市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凤凰卫视《公益中国》之许戈辉专访关爱生命志愿者《生命的代价》,对我校的心育工作进行了报道。 
(二)社会影响:
我校一直注重学生生命教育领域和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发展。同时,也注重加强二者的联合,积极举办社会公益活动,发挥着醴陵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社会辐射功能。
   我们走进周边兄弟学校,通过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深入心育理念。如“阳光家园,有你有我”,让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走进渌江中学、城南中学、城北中学等学校,让他们感受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增进团体凝聚力。
同时,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在盐山中心小学开展了“圆梦六一,凝聚爱心力量,关爱贫困学生”的团体活动,悉心关爱留守儿童成长,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与妇联一起走访孤儿家庭,对孩子们进行心理关怀和辅导。
底蕴深厚的文化沃土,润物无声的悦·心体系,让醴陵一中这所百年学府焕发着勃勃生机,每一位在此学习、工作、生活的师生都享受愉悦、灵动的心情,也激励着每一位一中人温暖前行。
  
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开展“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教育,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2.为全方位提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日常班级管理渗透,将加强在全校教师中开展基础性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
3.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校情实际,对校本教材内容进行相应调整。课程内容应强调与学生生活相适应,以促进学生在学校的成长;注重与社会生活相适应,以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健康心理的自我构建。
4.心育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和科研素养。我们应不断充电学习,充实理论基础,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理论上和技术上获得更强有力的支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