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关于中学生激情自杀心理分析与心理干预初探

2017年11月14日 心理教育 关于中学生激情自杀心理分析与心理干预初探已关闭评论 阅读 1,987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石门县第一中学  侯耀东  

内容摘要:10年来,中国总体自杀率下降了50%,得益于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农村妇女自杀率下降90%以上;但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自杀事件,近年来屡见报端,中学生的自杀率疑有攀升之势。然而中学生的自杀诱因自杀方式与成年人自杀存在天壤之别,中学生自杀多属于激情自杀,他的特点是:进程短、事前征兆不明显、致死性强、心理干预窗口把握难。这种自杀成为当前学校安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难点和困惑之处,需要我们以创新的方式应对。

关键词:中学生  激情自杀   心理干预

什么是自杀?世界卫生组织将自杀定义为:自杀是自发完成的,故意的行为后果,行为者本人完全了解或期望这一行为的致死性结果。有人说自杀是自我毁灭行为,故意结束自己的生命是自我谋杀。

研究证实:自杀者给身后活着的人造成了许多不公平的困难,平均一个人死亡最多会给6个人带来痛苦回忆,并让更多人的心血付之东流。自杀是一种极为严重的道德上的“犯罪行为”,尤其在“报恩思想”浓郁的东方世界更为明显。一个生命需要耗费大量的社会资源和家庭的心血,人没有选择出生的权利,难道你有选择死的权利?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在他的著作《自杀论》中强调:自杀必须列为不道德行为。

人为什么自杀?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这样说:“当一个人对生存的恐惧大于对死亡的恐惧时,他就会选择自杀”。王小波也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意志力》(作者〔美〕罗伊·鲍迈斯特〔美〕约翰·蒂尔尼)一书认为,意志力像肌肉一样,经常锻炼就会增强,过度使用就会疲劳,这是为何人们会在一些时候难以抵挡诱惑的原因。当意志力都消耗在了办公室,家庭就会遭殃。当人们在工作上用完了所有的意志力,其他方面就会很脆弱。大量的实验表明:考试季节,学生的意志力消耗过大,各种好习惯都被抛弃了。……在考试季节,他们的脾气也变坏了,更容易动怒或沮丧,导致意志力损耗过大,减弱情绪控制能力。

意志力损耗表理论为我们解释中小学生自杀提供了一个路径。根据意志力损耗的原因,我们把中小学生压力主导型自杀分为两类:1、崩溃之死。由于学习压力自我损耗,导致突发自杀或者蓄谋自杀。2、羞辱之死。在他人的言语暴力和身体暴力下自我损耗到极致,以致自杀。由学业压力导致的自杀基本上属于崩溃之死;很多师生冲突导致的自杀案例基本上属于羞辱之死。这两类自杀案例占90%以上。

据美国疾病研究与控制中心统计,在1999年至2015年间有71112岁儿童自杀,其中男孩507名,女童204名,男女比为2.481,这与国内报道的比例大致吻合(国内男生比例更高3:1)。20156923时许,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4名留守儿童在家中喝农药自杀,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5岁,最大的13岁,父母均在外打工。哥哥小刚(13岁)在遗书中写到:“谢谢你们的好意,我知道你们对我们好,但是我该走了。我曾经发誓活不过15岁,死亡是我多年的梦想,今天清零了!”遗书中显示小刚对生命如此决绝,其深层原因不得而知。据报道这4名学生在事发前一直在逃学近一个月,乡政府工作人员上门做劝学工作后几小时后传出噩耗。本案例中是我国媒体报道中儿童集体自杀死亡最多,年龄最小(5岁)的自杀事件,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

中学生自杀多属于激情自杀,“激情自杀”又称“冲动自杀”,这一概念系由“激情犯罪”演化而来,他们的主体都是青少年。关于激情自杀目前网上还无专门词条,据研究,从开始自杀到实施自杀所用时间,不到5分钟占44%10分钟以内51%,两小时以内64%,自杀的高危持续时间大约为48-72小时,所以自杀干预的黄金窗口时间为10分钟,可以挽救50%的自杀者的生命。从自杀原因来看,又多与网络(手机)有关:20161022日,绵阳江油中学一高三学生从宿舍4楼跳楼身亡,因玩手机被值班老师发现要被开除;2015610日周口市郸城县实验中学初三学生喝农药致死,当天上课玩手机,被老师没收要求通知家长;201617日济南天桥东街一女生家中跳楼自杀,因考试成绩不理想,回家玩手机被家长训斥;20121116日南充市某县实验中学一女生上课玩手机,被老师发现收缴,趁老师上课之际突然从5楼跳下身亡;2017511日南充一中华凤校区一学生跳楼身亡,生前玩手机被母亲批评;2017430日南充白塔中学高三(单亲家庭)学生玩手机被班主任当众砸毁,跳河溺亡;201449日泸西县一中一学生课堂玩手机屡次不听劝告,老师怒将手机摔坏,该学生隔天写下遗书跳河溺亡;2013424日南宁市武鸣县罗波镇中心学校一学生在家中服毒身亡,与上课玩手机被老师没收有关。

上述几个案例中显示,把中学生自杀原因简单归因为学习压力过大,罪魁祸首在于应试教育的说法欠妥。直接原因无一例外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或者家长教育方法粗暴所造成,对我们的下一代缺乏深刻的了解,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医者云:对症下药;哲学家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育工作者更是要学会察言观色,开展个性化的教育。

根据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显示:自杀是中国第五大死亡原因,青壮年第一大死因。上个世界90年代我国平均自杀率是世界平均的2.3倍,达到2310万,每年自杀人数超过30万,平均每2分钟就有1人死于自杀,平均年龄32岁,其中15-34岁人群占26.64%5-14岁儿童占自杀总人数1.02%1988年),据报告全国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检出率为2.6-32%,高校约20%大学生有心里问题。中国儿童自杀原因排序:学习压力过重第一位(45.5%),次为早恋(22.7%),父母离异(13.6%);年龄排序中12岁排第一(40.3%)。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调查发现:中学生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20.4%,而为自杀做过自杀计划的占6.5%。特别是初二、初三和高一年级,男女生自杀意念和自杀计划报告率远高于其他年级。

据香港死因庭报告,201610-19岁自杀率有所上升,由2015年每10万人有3.79人自杀,增至去年4.07人,日本青少年自杀率呈大幅上升之势,19岁以下青少年自杀率以25%左右速度增长。这说明中学生自杀不是我国独有的问题,亦是世界性问题。需要我们加强这方面的国际合作,2003910日世界卫生组织定为首个“世界预防自杀日”,当日的口号是:“自杀一个都太多”,今年910日是第15个世界预防自杀日,口号是“用您一分钟,挽救一个生命”,在中国这天是我们的教师节,中国传统忌讳这件事,所以不被公众所熟悉这个“预防自杀日”。

多数中学生自杀具有突发性,是当时压力下的瞬间意志力崩溃或一时冲动——“我死给你看”,有的自杀源于长期的压力——“之前我一度达到崩溃边缘,这次我再也忍受不下去了”、“太累了”“很累了”。在长期的压力下,死亡成了一个解决方案,自己可以去“一个没有疼痛的世界”,父母“才能轻松些”。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心理脆弱,处理问题方式不成熟,当遇到家庭、课业、人际关系等挫折时,容易产生失望无助、愤怒、恐惧等负面情绪,受个性、自尊心等因素影响,不能及时向外界求助,最终会选择自杀作为解决困难的手段。中学生自杀的性格特征偏重于内向孤独,容易陷入焦虑与绝望中,过分认真、责任感过强,情绪不稳定。共同的心理特征正是孤独,认为谁也理解不了自己,也帮不了自己,只有死才能解决困境。

近日某县高二学生因抽烟被班主任发现,狠狠的批评了他,中午给父亲电话要求转校未许,瞬间从5楼跃下……,同样的事例两年前一男生在教室被父亲羞辱从三楼跳下身亡,还有2位(一男一女)因考试用手机舞弊被老师发现问话后,不到10分钟就听到跳楼的噩耗,究其原因,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在家是受宠的对象,没有多子女家庭的同伴竞争,所以抗挫折、抗打击能力弱,次为多属于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关爱,心理扭曲,内心黑暗消沉,意志力薄弱;三是目前我国生本教育的欠缺,缺乏对生命的敬畏,缺乏对生命的道德责任感,说到底是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没有做到极致,还存在漏洞。

还有源于俄罗斯的一款邪教“蓝鲸”游戏,要求参加者(年龄在10-14岁)在50天内完成各种自残行为,最终完成自杀任务。凡参加者很难活下来,目前已有130多名俄罗斯儿童死于该死亡游戏。日前常熟一名17岁少年就迷上该游戏,差点付出的代价。

针对目前形势做好以下几件是对预防中学生自杀不无裨益:

1、改革高度单一的唯分数至上的评价体系为以个体能力为核心的个性化和多元化评价,确实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这项工作我国已正式启动和不断完善之中。

2、回归教育的本质目标,经常开展生本教育,利用“世界预防自杀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生命道德责任感。

3、转变教育理念,营造爱的教育,在师生关系中杜绝一切语言、身体和精神暴力的发生。

4、建立留守儿童、特殊家庭子女关爱体系和帮教体系,定期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增添心理营养,增强抗压能力。

5、加强中学生自杀心理机制的理论研究,完善中小学校心理辅导老师配备与培训,不但提高改进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能力。

6、鼓励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采取兴趣转移法,消除负面情绪积累,提高抗挫折能力和心理免疫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