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严重精神障碍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研究” 课题

2018年05月18日 健心新闻 “严重精神障碍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研究” 课题已关闭评论 阅读 1,740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严重精神障碍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研究” 课题开题会在京举行
 
信息来源: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新闻中心 时间:2018-04-24 浏览量:147

会场全景

    2018年4月23日,“严重精神障碍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研究”课题开题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教授、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徐建中、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精神卫生处副处长张树彬、中国残联研究室副主任郭春宁,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教授何文炯,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医疗保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韩凤,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马弘、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常务副主任马宁、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温洪等出席会议并发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的专家学者,以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强生中国的有关负责人共30多人出席会议。

郑功成教授主持会议

    郑功成教授指出,学界对精神残障者这一群体的关注非常不够,公共政策亦不完善,希望借此项目能够引起大家对这个极端弱势群体的关注,并有助完善相关公共政策。他强调,该研究项目需要人文情怀,要从公共政策视角出发,关注重点人群,即严重精神障碍者群体的现况;要从了解该群体的生存状况出发,再逐步了解其对家庭、社区乃至社会的影响;要客观评估现行的政策体系,不仅要关注政策的多寡,更要准确评估政策的实际效果及其背后的体制机制问题,进而提供新的政策思路。

    我会秘书长鲁全对该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做了介绍。他指出,研究严重精神障碍的目的在于了解精神病患者的总体生活状况,从经济和非经济两个维度,从个人、家庭、社会等多个层面,重点研究严重精神障碍群体在社会保障领域存在的问题,在评估现有政策基础上,提出新的政策思路和建议。课题将采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的方法,初步确定北京、广州、武汉等为调研城市,同时计划召开专题座谈会,征求专家的意见。

    课题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李莹就课题文献综述概况作了发言。她指出,目前国内外对严重精神障碍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对严重精神障碍的影响、社会负担的相关研究。目前发达国家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于严重精神障碍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严重精神障碍的疾病负担。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精神障碍的经济社会成本在疾病负担中均居于突出位置,从而凸显出政策干预的必要性;二是对国内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相关政策的回顾。目前发达国家建立了严重精神障碍的国家保障体系,采用了现金和非现金的保障方式,并出台了严重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的相关法规和措施,促进严重精神障碍的社会融入。她指出,目前我国对严重精神障碍的系统研究还比较少,需要引起关注。

徐建中副司长在发言

    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徐建中指出,对严重精神障碍的相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对十九大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二是对政府职能部门制定政策具有促进作用;三是对全社会形成关爱严重精神障碍群体的氛围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他指出,党和政府历来就非常重视精神障碍者的生活保障问题。进入新时期以后,我国严重精神障碍的保障方式、对象和内容都随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拓展。在生活保障方面,对贫困精神病患者实施了基本生活保障、医疗和临时救助,符合条件者均纳了入最低生活保障,对困难的精神病患者在医疗保险、社会救助方面都有相关政策支持。在福利方面,将重度精神残疾人纳入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生活补贴的范围。2017年,民政部会同相关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的意见》,计划下一步加强培训,全面铺开,保障社区康复目标的实现。他对课题的研究提出了四点意见: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梳理严重精神障碍对社会的影响;二要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要进行精准识别,明确研究的范围,要限定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三要注重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分类保障关爱;四要综合施策,明确社区、社会组织、家庭和政府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保障工作中的职责和作用,发挥各方合力,关注精神障碍者的监护制度等关键制度安排。

张树彬副处长在发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处副处长张树彬指出,要利用普惠性加倾斜性的政策解决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问题。目前我国民政、卫健及公安等多部门都加强了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建立了各自的信息系统,获得了较为丰富的信息资料,但部门之间职责尚不清晰。国家已正式出台实施了《精神卫生法》,未来计划起草精神卫生法的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细化患者治疗、心理健康服务规范管理等问题。他还介绍说,目前我国在40多个城市开展了综合试点管理,试点地区贫困精神障碍患者的自付比例不超过10%,加强了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服务。2004年起中央财政就设立了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对全国2800多个县的居家患者进行筛查诊断,提供治疗补助和患者随访管理服务。他指出,尽管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救助救治政策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但是仍面临着缺乏全国性的统一政策、享受相关政策的人群比例较低、补助标准偏低等问题亟待解决。

    中国残联研究室副主任郭春宁认为,对这一问题开展研究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群体来说是件利好的事情。她着重介绍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医疗服务与医疗保障,社会保护与社会融合以及权利维护方面的情况。她指出,我国对精神残疾的医疗服务开展较早,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的水平已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方面,预防和康复相对薄弱,重预防、轻治疗,资金、服务保障相对滞后,免费服药项目尚未制度化。在社会保障方面,目前我国已对精神障碍患者单独施保,同时还有其他相关补贴,但是制度存在最后一公里的落实问题。此外,社会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歧视问题较为严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融合和社会康复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对该群体的认定、精准识别和监护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法律和人权保护工作仍待完善。

    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常务副主任马宁指出,目前我国严重精神障碍群体具有几大特点:一是早发,15-35岁为严重精神障碍的高发年龄;二是少治,目前严重精神障碍的规范服药率为30%;三是残疾,截至2006年,在627万残疾人中,有10%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四是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贫困率为57%;五是早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寿命比正常人短15-20年;六是歧视,目前社会普遍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存在歧视和偏见,进而导致患者因害怕社会污名而减少治疗或不治疗。因此,严重精神障碍问题不仅仅是公共卫生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目前我国有关严重精神障碍的政策主要涵盖治疗、生活和就业三个方面。其中涉及就业的政策较少,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就业保障不足,没有给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就业创造条件。她建议,在调研地点的选择方面应对东中西部进行考虑与选择,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同时应对国外有关严重精神障碍的保障政策进行梳理与借鉴,加强政策的落地性。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马弘提出,目前我国所出台的《精神卫生法》不是很整合,对于精神病人的保障,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多部门的综合协调。希望本课题研究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和综合性,注重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全程保障。她认为,目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就业、医疗政策之间连续性不强,政策之间互相冲突,需要加强政策部门之间,政府与社区、医院、家庭之间的衔接。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就业保障缺失,社区、基层医疗资源不充分。她建议,将课题做成大保障课题,要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要进行分类分级保障,保障内容涵盖解除生存危机、促进未来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调研点应增加公安系统、民政系统的医院和民营医院、综合医院等不同类型的精神障碍患者治疗机构。同时应注重严重精神障碍的防治工作。

    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温洪指出,目前国内孤独症患者数量是按比例进行推断的数据,还没有准确的数据。精神残疾人患者面临不能及时免费服药、社会救助覆盖面小、基本医疗目录更新非常缓慢(大部分还是一代药,尚未引入二代三代药)、劳动机会缺乏、因病致贫等问题。她强调,精神残疾人保障政策存在地区碎片化、地区差异较大和落实不力的问题,相关政策执行者甚至都不知道出台了政策,因此要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建议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动员精神残疾人作为社会资源和志愿者的力量,培育病人及家属专家为其他患者提供心理疏导,根据精神障碍患者的实际状况和特殊才能,开发适合其的就业岗位,开发精神残疾人和家属的潜能,这比单纯的防范、治疗残疾人更有用。她建议,一要转变政策理念,从“堵”到“疏”,让精神残疾人有尊严的生活,从被救助者成为社会的建设者。二要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对精神残疾人全生命周期给予保护的研究,包括就业支持、重度养护、残疾人及家属双保障等。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教授何文炯对开展该课题研究建议:一是做基本情况的分析,包括人数、类型分布;严重精神障碍人群的生活(广义)情况,建议按照类型、程度进行分析。二是分析经济社会的影响,包括定性分析(到底对社会有何影响)和定量分析(通过典型调查和相关统计资料,以及典型案例分析,进行必要推算,力求分析相关规律)。三是对现行制度及其绩效进行评估。包括现行主要制度和政策梳理;现行主要控制手段、方法及其绩效。四是站在全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明确加强和改进保障的基本思路、重点任务、重要举措、财政需求分析等。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医疗保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韩凤指出,希望课题有影响力、有专业性、有问题导向。精神病预防、治疗、康复要回归社会,理顺各部门职责。她提出,解决问题的重点在于提升政策执行力。建议调研地区有代表性,搞好实情,调研点兼顾发达和落后贫困地区、试点和非试点地区、城市和农村地区,并进行比较。她强调,除国家,监护人也要切实负起自己的职责。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中央政府事务总监陈昌雄表示,将对该课题的研究采取全力支持、保持中立的态度。

    最后,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对开题会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关注小众、特殊群体的利益,符合国家发展进入新时代的需要。此课题的目的,一是希望能引起决策者、主管部门和学界更加关注这个群体。二是争取能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明确问责部门。三是完善一些关键性政策,改善一部分人的生存境遇。他要求课题组成员以积极的姿态、在扎实调研的基础上,了解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生存现状,全面评估现行政策的得失,有针对性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会后,课题组还进行了内部研讨,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和任务分工。

    出席会议的还有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残疾人福利处处长张晓峰和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杨俊副教授、乔庆梅副教授、姚建平教授、王琬副教授、郭林副教授、金炳彻副教授等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