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处理矛盾,避免暴力欺凌 ——关于《少年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王玲转载、编辑,想学习更多科学实用的知识,请扫一扫“健心学堂”的二维码,免费关注健心学堂, 推广还可能获奖哦)
昨晚在华耀国际影城看完《少年的你》,走出影院,华灯璀璨,但我内心却阵阵透凉。
有人说:电影太夸张,哪有这么恐怖的校园暴力?有人说:结局太悲怆,陈念本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却要付出牢狱的代价,又何谈“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的美好愿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作为一直在中学从事教育工作的笔者来说,无论是自己当年的少年时光,还是自己在教育生涯中耳闻目睹的事例,尤其是担任十多年中学心理辅导员所处理的校园欺凌案例,我可以很肯定地说:校园暴力一直存在,而且近些年呈现上升趋势。《少年的你》的首映,只是向全社会曝光了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与行动的现象而已,而且,早该见光!!!
1、校园暴力一直存在
怎样界定校园暴力呢?所谓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由老师、同学和校外人员针对学生或者老师身体和精神实施的、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校园暴力包括行为暴力,语言暴力和心理暴力。
早在六十年代末,我大概六七岁的光景,就曾经遭遇过类似的欺凌,只是不在校园在大院而已。当时我们单位大院只有男女两个公厕,每个公厕只有两个蹲位。一个类似“大姐大”的女生,经常邀约其她女孩子,霸占厕位。有几次,我内急得团团转,她就是不起身,而且命令另外一个胆小怕事的小妹妹,也占住坑位,就是不让我如厕……因为她曾经让我也这样做,我没做,后来她就专门为难我,好在有个善心的邻居姐姐,帮我侦查站岗,让我在男厕所没人的时候解决了问题。
小学三年级我又遭遇一件真正的暴力事件。因为班上一个身材高大一呼百应的女生嘲笑我妹妹,我怼了她,结果她在大街上和一群同学围攻我,拳打脚踢,结结实实揍了我个青红紫绿……
“大姐大”当初也是10多岁的孩子,不能说她有多大的暴力倾向,我同学许多年后从外省回乡,我与她见面笑谈了这件事,她一再为当年无知的行为向我道歉,但这种欺凌在心理上的阴影是持久的,尤其是在青少年成长期间,严重时候还会造成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疾病。我不敢说这种行为对受害者造成怎样的直接后果,只是我自己上大学之前一直胆小懦弱,自卑内向,从四年级起眼睛近视却不敢跟父母,老师说起,完全看不到黑板,仅靠听课完成了小学到高中的学业,直到我考上大学,才有了我第一副从地摊上买的近视眼镜。而那个当年被逼着强占坑位的小妹妹,10多年前因为承受不了家庭矛盾,选择了跳水自杀……
八十年代我走上了教育岗位,我告诫自己:一定要有颗悲悯之心,善待保护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弱势群体。
八九十年代,我曾亲眼看见数起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多欺少的校园暴力事件,甚至还有暴力学生追杀老师,在讲台上暴揍班主任,把老师眼睛打得致残的案例。
进入二十一世纪,校园暴力开始呈现团伙之势,收取保护费,敲诈勒索,孤立弱势,把班干部当做老师眼线,严重者甚至和校外黑帮团伙勾结,或者被校外黑帮势力所操纵……校园暴力可谓不断升级,花样也不断翻新!
近几年来,类似《少年的你》中陈念所遭遇的校园暴力案例,也不时在网络和身边出现:吃粪便,拍裸照,剃阴阳头,严重者伤及生命。比如前几天报道一名男生课间操时被施暴者用剪纸刀割破喉咙,手指肌腱几乎断裂;眉山市仁寿县城关实验中学,一名初三男生光天化日之下,在校园用砖头砸昏老师的事件……不仅仅是弱势学生没有安全感,连教师也似乎成了高危行业。其情节之恶劣,手段之残忍,绝非仅仅是小孩子开开玩笑,打打闹闹,人性之恶让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
据不完全统计,约有70%——80%的中小学生均受过同学的欺凌。不管是校园暴力还是校园欺凌,都会对受害者造成伤害,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其身心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如身心影响(恐惧,消沉,抑郁,创伤后遗症,忧虑,胃痛,吸毒,酗酒,自残,自杀等),其他影响(常常逃学,与老师顶撞,寻求黑社会报复,以暴制暴,诉讼等等)。《少年的你》正是在如此严峻的情势下应运而生的影视作品。所以,它是及时的,至少是一记警钟,让家长,学生,老师,让全社会共同关注校园暴力现象,让每一个人学会:冷静处理矛盾,避免暴力欺凌!
2、以暴制暴后果不堪设想
《少年的你》中周冬雨饰演的陈念,是一个标准的“好学生”,但只因为同样遭受校园暴力而跳楼自杀的胡小蝶盖上一件衣服,为警方间接反映了胡小蝶生前曾遭遇校园欺凌的情况,结果就成了“富二代”魏莱势力的下一个欺凌对象。被跟踪,被围堵,被暴打,被拍裸照,被剃阴阳头……暴力不断升级,而陈念在向学校反映、向警方报案都无法保证上下学的安全后,一心想脱离苦海去北京上大学的陈念,选择了找一个“小混混”小北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而易烊千玺饰演的小北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应对,结果暴力不断升级,最终因陈念的过失杀人而导致了魏莱的死亡,陈念的劳教。看到结局,真正让人痛心,校园暴力毁掉了两个孩子,两个家庭。尤其是本为校园暴力受害者的陈念,眼睁睁拿着高考632的总分却要穿上黄色的劳教马甲,让人彻骨痛心!
现实中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不少起先本是校园暴力受害者的学生,因为不堪忍受长期的欺凌,又没有及时向心理老师倾诉,向学校和家长求助,或者求助无果,于是就选择依靠黑社会势利以暴制暴,结果弄得两败俱伤。一名职校长期被凌辱的学生,就是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结果把施暴者打成重度脑震荡,最终一个躺在重症监护室,一个要被劳教,两个年轻人的前途都毁于一旦……
3、施暴者与受害者的心理成因
校园暴力的高发率其实与青少年身心特点息息相关,青少年在青春期呈现的一些心理特点,使他们易成为校园暴力与欺凌的高危人群。
施暴者个体心理原因一般表现在:
(一)易冲动,自控力差。虽有一定的自主判断能力,但判断事物不客观,处理问题带情绪,易受情景影响。
(二)爱出风头,喜欢逞强。独立意识建立,希望充当伙伴崇拜的“老大”。在该心理的驱使下,易以暴力挑衅来获得成就感,满足虚荣心。而被欺凌的同学心理脆弱,忍气吞声,反而助长了校园暴力行为的滋生蔓延。
(三)易出现自我同一性和社会角色的矛盾冲突。青春期自我意识刚形成,但身处校园,无时不感到竞争的压力,日积月累,精神得不到松弛,易把压力转向对他人和社会实施攻击。
(四)有强烈的伙伴集团倾向。这些集团容易在不良头目带领下发展成反社会团伙。
(五)不良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青少年特别关注人际关系,如果不能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出现孤独,郁闷等情绪问题,而又不能有正确的方式宣泄心中的“垃圾”,此时出现暴力倾向的可能性很高。
易受侵害的孩子往往存在着或大或小的性格缺陷,而孩子人格的形成受家庭影响最大。只有合格的父母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因此,这些受害学生大多来自以下类型的家庭:
(一)弱势家庭。封闭,外来,下岗,留守,贫穷家庭的孩子易形成自闭性格。
(二)富裕家庭。喜欢炫富,露富的学生容易成为被抢劫,被勒索的目标。
(三)暴力家庭。不良的家庭环境往往成为一种暴力的启蒙。受到父母暴力行为的影响,孩子也习惯用拳头来解决问题,而这样的孩子在互殴中也容易成为被侵害的对象。
(四)单亲家庭。来自这样家庭的孩子自卑敏感,缺少家庭关爱,缺乏安全感,往往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懦弱怕事,在校十分孤单。有的反过来形成“攻击性人格”。
剧中的陈念就是生活在毫无安全感可言的单亲家庭和弱势家庭,所以,用陈念的一句台词来说:从来就没有人教会她如何长大!而小北也是类似于无人管无人教的孤儿,在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好学生”就自然和“小混混”抱团取暖,直至采取以暴制暴的还击方式求得生存。
4、如何避免校园欺凌与暴力
如果你或者你的子女遭遇了或者正遇上校园暴力,我们应该如何冷静处理矛盾,避免自己成为施暴者或受害者呢?
首先家庭,学校,社会都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应该开展普法教育,让学生了解犯罪后需承担的责罚,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比如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校园反暴力法》。学校真正重视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有标配的心理咨询室,并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老师。
《少年的你》影片中,导演有一个明显的疏漏,整个剧情未透露半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而事实上目前的中小学校,都有专职的心理老师和标准的心理咨询室。类似陈念这种严重受到校园暴力的学生完全可以向心理机构发出求助。
个人在十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中,从各个班级选举心理委员,及时通报并干预学生之间的矛盾,这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并尽快制止或者尽快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甚至干预群殴,敲诈,乃至自杀自残的行为。记得几年前有一名班干部遭受班级学生孤立,并策划放假后群殴她,幸亏她自己及时报告心理老师,心理老师协同班主任,家长通过心理咨询,改变认知,签订契约等等方法化解释放矛盾,最终准备辍学的班干部顺利考上师范大学,也即将成为一名心理学的老师。相对于以暴制暴,化干戈为玉帛是实现双赢的上策。
另外,学校可以成立“护校队”,建立学生申诉互助的“反校园暴力”组织,建立学生互助信息。
当“校园暴力”猝不及防时,学生可掌握些基本的防范措施。
对于制止和避免校园暴力,“反校园暴力”组织给出了下面的建议:
如果你是受害者
1.不要一个人忍着不吭声,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告诉家长或者老师。
2.尽量不要一个人待着,如果不得已,尽量待在人多的地方。
3.不理睬。如果有人冲你喊,让你交出你的午饭钱,不要理睬他,装作没听见,继续走自己的路。
4.要当心。在走廊里或者操场上的时候,要留心谁在你的前面或后面,这有助于避免遭殃。
如果你想找“茬儿”
1.说出来,如果你对谁非常恼火,想要“收拾”他,在这么做之前,一定要把想法告诉家长或老师,他们会想出一个合理的办法来解决你的愤怒。
2.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如果你被别人愚弄、辱骂甚至是殴打,你会是什么感受?你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长时间的恐惧和痛苦,你忍心吗?
3.问问自己,这值得吗?如果你在收拾别人时被逮住了,你就会受到惩罚,你也许会被记过、留校察看,甚至是法律制裁,而这一切,真的值得吗?
如果你是旁观者
事发之时应立即隔开冲突学生,通知学生处,若是情况严重应迅速报警。
1.善用人际冲突的沟通技巧。
a.确定双方处理冲突的意愿。
b.认清冲突的类型。
c.双赢替代竞争,以理性合作的态度来面对冲突。
d.运用幽默。
e.直接沟通。
f.寻求公正、中立的第三者协助。
g.从失败经验中吸取教训。
2.自己冷静思考。
3.疏导情绪。
马云在辞职演讲中说了一句话:面向未来的教育,需要培养智商,情商,更要培养爱商!如果我们的家庭,学校都能关注每一个少年,培养每个孩子有一颗悲悯的心,我想,校园暴力才会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文明健康的风尚自会蔚然成风!
(文章来源:新学语文)